- 相關推薦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報告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報告(一)
一、我國物流類上市公司簡介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物流產業迅速發展壯大,部分優秀物流企業已經開始進入股票市場,給股票市場注入了活力。我國滬深股市現有物流類上市公司63家,63家物流類公司中包括主營物流業務的上市公司以及經營物流相關業務的上市公司。主營物流業務的上市公司有8家,即渤海物流、炎黃物流、外高橋、外運發展、捷利股份、招商局、物華股份、中儲股份。與物流業務相關的上市公司又細分為6類共55家。從各上市公司從事物流活動的內容來看,幾乎涵蓋了倉儲、運輸、配送、包裝加工、代理、信息服務等物流全過程。值得注意的是,介入物流業的上市公司幾乎都是依靠拓展主業或在原有主業的基礎上轉型而來。港口、機場、倉儲、交通運輸類等傳統的流通領域企業,通過自身主營業務的擴展介入物流業,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包括鹽田港、上港集箱、上海機場、營口港等。
我國物流類上市公司總體業績和全部上市公司相比明顯處于優勢。根據2001年的中報統計,整體上滬深兩市的上市公司平均的毛利率是26.93%,而物流上市公司的毛利率達到了43.39%,另外整體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率來看,平均的水平達到19.48%,而物流業的上市公司達到24.56%.盡管這2年整個物流行業的收益率在下降,但相對于市場整體水平來說還是處于一個相對比較高的水平。也就是顯示了物流行業未來還有相當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主成分分析法與相關計算分析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也稱為主分量分析,是由Holtelling于1933年首先提出的。主成分分析是利用降維的思想,把多指標轉化為少數幾個綜合指標的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在本文的應用中,用此方法從所選的11個指標中求出11個主成份,然后按照一定的要求(本文采用因子累積解釋方差的比例達80%以上)篩選得到幾個主成分,來代替原始指標,再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為權數,將所選取得主成分進行綜合,得到各個股票的綜合得分,然后依據它對各公司進行排序、比較、分析。因此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我國物流行業中20個上市公司進行綜合評價。具體操作采用了SPSS軟件。
本文把物流行業的東方航空、中儲股份等20支股票作為樣本,將主營業務收入(X1),主營業務利潤(X2)利潤總額(X3),凈利潤(X4),總資產(X5),凈資產(X6),凈資產收益率(X7),每股權益(X8),每股收益(X9),每股公積金(X10),速動比率(X11)作為變量。這樣得到了20×10的原始數據陣X20×11(略)。
為了消除各指標間量綱和數量級的差異,更客觀地說明主成分的內涵,就必須將原始指標數據標準化,一般采用Z-score標準化公式得到的標準化矩陣ZX20×11.
根據原始數據陣算出樣本相關系數陣和方差貢獻率,我們取累積貢獻率達80%以上,則取3個主成分變量代替原始變量。計算各主要成分的值,通過計算分析3個組成的數值,得出這個主成分的得分,然后計算綜合得分。
利用SPSS軟件可以直接計算出各支股票的綜合得分,根據各支股票的綜合得分進行排序,同時列出各支股票的第一主成分的得分值。我們可以發現,若按照第一主成分得分排序的結果與綜合排名的結果不完全相同。說明雖然第一主成分解釋了總體方差的,(www.baimashangsha.com)但是還有一部分不能解釋,而綜合得分綜合反映了這個指標,更能說明問題。
從綜合排名的結果來看,上港集箱、東方航空、中海發展分處前三名,說明這些公司在物流行業有著很好的財務狀況,是證券投資者進行投資的很好對象。
三、結論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物流行業發展迅速,業績喜人。
從上表可以看出,我國物流類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明顯高于一般公司。在我國宏觀經濟持續快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物流產業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因此,對物流類上市公司進行投資必然可以取得豐厚的回報。
2.沿海特別是上海物流業發展較好。
綜合排名的前3名上港集箱、東方航空、中海發展都是上海企業,內地和沿海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這說明物流與經濟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沒有雄厚的經濟基礎,物流業的發展壯大也無從談起。
3.和國外物流公司相比,國內物流企業仍然較小、相差甚遠。
UPS公司1995年的主營收入即達到125億美元,而主營收入國內最高的東方航空2003年才達到140億元,而且其主營收入更多地來源自客運收入,而非貨運收入。UPS、聯邦快遞、TNT、DHL等外資物流企業在國內發展迅猛,發展速度遠遠超過國內物流企業,因此,國內物流業應當迅速做大做強,這樣才能在將來的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4.集裝箱、航空快速類物流企業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世界上十大成功物流企業中,以空運、快遞、陸運等業務為主要背景的公司居多。如UPS的陸運和空運業務分別占54%和19%,聯邦快遞的空運和公路運輸業務分別占83%和11%,日本通運的汽運和空運業務分別占44%和16%,TNT的郵遞和速遞業務分別占42%和41%,Panalpina的空運和海運業務分別占45%和31%.國內的上港集裝箱和東方航空也是從事這一類業務,而且業績良好,因此,航空快遞類物流企業有著良好的發展空間。這就說明國內物流發展趨勢和國際物流發展趨勢相一致,也證明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對物流類上市公司進行現狀分析是客觀的、有效的。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報告(二)
一、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上市公司會計期末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的報表。通過資產負債表,能了解企業在報表日的財務狀況,長短期的償債能力,資產、負債、權益和結構等重要信息。
1.對資產負債表中資產類科目的分析
在資產負債表中,資產類的科目很多,但投資 者在進行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分析時重點應關注應收款項、待處理財 產凈損失兩個項目。
其一,應收款項。(1)應收賬款:一般來說,公司存在三年以上的應收賬款是一種極不正常的現象,因為在會計核算中設有“壞賬準備”這一科目,正常情況下,三年的時間已經把應收賬款全部計提了壞賬準備,因此它不會對股東權益產生負面影響。但在我國,由于存在大量“三角債”,以及利用關聯交易通過該科目來進行利潤操縱等情況,因此,當投資者發現一個上市公司的資產很高,一定要分析該公司的應收賬款項目是否存在三年以上應收賬款,同時要結合“壞賬準備”科目,分析其是否存在資產不實,“潛虧掛賬”現象。(2)預付賬款:該賬戶同應收賬款一樣是用來核算企業間的購銷業務的。這是一種信用行為,一旦接受預付款方經營惡化,缺少資金支持正常業務,那么付款方的這筆貨物也就無法取得,其科目所體現的資產就不可能實現,從而出現虛增資產的現象。(3)其他應收款:主要核算企業發生的非購銷活動的應收債權,如企業發生的各種賠款、存出保證金、備用金以及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等。但在實際工作中,并非這么簡單。例如,大股東或關聯企業往往將占用上市公司的資金掛在其他應收款下,形成難以解釋和收回的資產,這樣就形成了虛增資產。
其二,待處理財產凈損失。不少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掛賬列示巨額的“待處理財產凈損失”,有的甚至掛賬達數年之久。這種現象明顯不符合收益確認中的穩健原則,不利于投資者正確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
2.對資產負債表中負債類科目的分析
投資者在對上市公司資產負債表中負債類科目的分析中,重點應關注其償債能力。
其一,短期償債能力分析。(1)流動比率:流動比率即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之間的比率,是衡量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常用的指標。一般來說,流動資產應遠高于流動負債,起碼不得低于1∶1,一般以大于2∶1較合適。對于公司和股東,流動比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因為流動資產還包括應收賬款和存貨,尤其是由于應收賬款和存貨余額大而引起的流動比率過大,會加大企業短期償債風險 。(2)速動比率:速動比率是速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比率,即用于衡量公司到期清算能力的指標。一般認為,速動比率最低限為0.5∶1,如果保持在1∶1,則流動負債的安全性較有保障。因為當此比率達到1∶1時,即使公司資金周轉發生困難,(www.baimashangsha.com)也不致影響其即時償債能力。該指標剔除了應收賬款及存貨對短期償債能力的影響,一般來說投資者利用這個指標來分析上市公司的償債能力比較準確。
其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1)資產負債率、權益比率、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率:投資者在看財務報表時,只要看一下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無形資產總額這幾項,便可大概看出該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狀況,這三個比率只有在同行業、不同時間段相比較,才有一定價值。(2)長期資產與長期資金比率:這一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及償債能力,該值應該低于100%,如果高于100%,則說明企業動用了一部分短期債務來購置長期資產,這樣就會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其經營風險也將加大。
二、利潤表
在財務報表中,企業的盈虧情況是通過利潤表來反映的。利潤表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的經營成果和經營成果的分配關系。它是企業生產經營成果的集中反映,是衡量企業生存和發展能力的主要尺度。
利潤表把上市公司在一定期間的營業收入與同一會計期的營業費用進行配比,以得到該期間的凈利潤(或凈虧損)的情況。由此可知,該報表的重點是相關的收入指標和費用指標。“收入-費用=利潤”可以視作閱讀這一報表的基本思路。當投資者看到一份利潤表時,會注意到以下幾個會計指標:主營業務利潤、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在這些指標中,應重點關注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利潤、凈利潤,尤其應關注主營業務利潤與凈利潤的盈虧情況。許多投資者往往只關心凈利潤情況,認為凈利潤為正就代表公司盈利。實際上,企業的長期發展動力來自于對自身主營業務的開拓與經營。嚴格意義上而言,主營虧損但凈利潤有盈余的企業比主營業務盈利但凈利潤虧損的企業更危險。企業某一年度可以通過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實現盈利,但是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入并不是每年都有的。只有主營業務利潤占凈利潤絕大部分比重時,才說明該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憑借拳頭產品站穩腳跟,反之,則說明整個企業的根基不牢,遇上風吹草動,就有可能導致收入滑坡。
結合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投資者還應關注一個重要指標――經濟利潤。現代企業財務戰略管理要求企業建立以價值管理為核心的財務戰略管理體系,經濟利潤正是一個以價值為基礎的業績衡量標準。
安然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其凈利潤和每股收益都呈上升趨勢。按照傳統的財務分析,這預示著安然公司未來的美好前景。但如果我們用經濟利潤來進行分析,結果就會大相徑庭。1996年至2000年間,除了1997年經濟利潤為正值外,其余年份均為負值,并且經濟利潤呈明顯的下滑趨勢。這說明在安然公司利潤增長的過程中,不僅沒有創造價值,反而在毀滅價值,并且價值毀滅的數量呈擴大趨勢。
三、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現金流入、流出及其凈額的報表,主要說明公司本期現金來自何處、用往何方以及現金余額如何構成。
投資者在分析現金流量表時應注意每股現金流量和每股凈利兩個指標。作為一家抓牢主業并靠主業盈利的上市公司,其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不應低于其同期的每股收益。道理很簡單,如果其獲得的利潤沒有通過現金流進公司賬戶,那這種利潤極有可能是通過做賬“做”出來的。
一些公司會通過往來資金操縱現金流量表。上市公司與其大股東之間通過往來資金來改善原本難看的經營現金流量。投資者要通過將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分別與主營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凈利潤進行比較分析,以判斷利潤的質量。一般而言,沒有相應的現金凈流量的利潤,其質量是不可靠的。如果企業的現金凈流量長期低于凈利潤,則意味著與高于現金凈流量的凈利潤對應的那部分資產可能屬于不能轉化為現金流量的虛擬資產,公司很可能存在報表粉飾情況。
四、財務報表附注
盡管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的地位不容置疑,但其內容已被高度濃縮提煉,因此仍不足以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的全貌。出于對財務報表內容進一步分解、解釋或補充的考慮,財務報表附注逐漸成為企業財務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投資者來說,以下財務報表附注內容是特別值得關注的:
其一,重要會計政策變動。包括報表合并范圍的變化,折舊方法及其他資產攤銷政策的變更,長期、重大供銷合同利潤的確認,特別收入事項的確認等等。
其二,利用關聯方交易虛增利潤。上市公司為了向社會公眾展現自己的經營業績,提高社會形象,往往利用關聯方間的交易來調節其利潤,比如增加收入,轉嫁費用。
其三,利用資產重組“扭虧為盈”。資產重組是企業為了優化資本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完成戰略轉移等目的而實施的資產置換和股權置換。然而,資產重組已被一些上市公司用于粉飾會計報表。那些陷入PT、ST的上市公司企圖通過重組走出虧損狀態,精心策劃資產重組,精心設計缺乏正當商業理由的資產置換,利用劣質或閑置資產換回優質或盈利強的資產來增加利潤。
其四,玩弄減值準備操縱利潤。那些業績較好但不穩定的上市公司,則在“盈利上升時,多計提減值準備;盈利下滑時,再將減值準備沖回”,用以平滑各年間利潤。新《企業會計準則》對資產減值準備的沖回作了嚴格規定,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的減值準備一經計提,事后即使價值出現回升,已計提的減值準備也不得轉回,只能在處置相關資產后,再進行會計處理,利用這些減值準備項目調節利潤的空間已大大縮小。
此規定對上市公司的利潤操縱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對原八項減值準備中的除上述項目外的其他項目未作規定,且對資產損失的確認與計量以“作不間斷的評估,只要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為標準,仍留給了某些上市公司按需確認減值損失的空間,仍需投資者密切關注。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報告】相關文章:
案例分析報告07-11
病例分析報告06-07
經營分析報告06-24
銷售分析報告06-07
運營分析報告06-08
幼兒出勤狀況分析及干預分析報告08-24
經營情況分析報告03-18
自我成長分析報告08-24
產銷分析報告格式08-24
班級情況分析報告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