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不良貸款分析報告
不良貸款分析報告(一)
為全面做好不良貸款清收處置工作,確保圓滿完成不良貸款清收處置工作。我縣聯社結合全縣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清收處置現狀,高度重視,認真分析,仔細研究。現將具體分析情況及今后四個月重點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截止xx年xx月底,全縣各項貸款余額為xx萬元,按五級分類劃分不良貸款余額xx萬元,占比為xx%,其中:次級類貸款xx萬元,可疑類貸款xx萬元,損失類貸款xx萬元。不良貸款余額較年初下降xx萬元,占比較年初下降xx個百分點。
截止2009年xx月底,萬元(含)以下不良貸款xx筆xx萬元,其中:次級類貸款xx筆xx萬元,可疑類貸款xx筆xx萬元,損失類貸款xx筆xx萬元。其中:按形成時間劃分xx年以前xx筆xx萬元,xx年xx筆xx萬元,xx年以后xx筆xx萬元;按表現形式劃分:個人貸款集體用款xx筆xx萬元,個人貸款企業用款xx筆xx萬元,個人貸款政府用款xx筆xx萬元,個人貸款他人用款xx筆xx萬元,企業貸款個人用款xx筆xx萬元。
二、清收措施
近年以來,我縣農村信用社將不良貸款的清收工作作為信貸管理工作的主線,按照“落實責任、創新辦法、立足自身、不等不靠、借助外力、合理擺布”的工作思路,下大力氣,狠抓“雙降”工作。
一是結合本縣實際,合理下達任務,對已形成的不良貸款逐筆分析和摸底,再根據實際情況梳成辮子,分類施策;
二是認真執行“xx”清收不良貸款辦法,抓好新增貸款的源頭管理,防范新的不良貸款的形成,杜絕前清后增;
三是采取分類清收與全面催收相結合、戶戶見面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班子成員包難戶與信貸員大包干相結合等辦法,有選擇、有目標、有重點的予以清收;
四是大力推行“一元”、“十元”、“百元”、“千元”收貸法,做到天天收、月月收、季季收、年年收,清貸不止;
五是完善清收不良貸款的辦法和制度,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清收獎勵辦法,做到重獎重罰,實行清收一筆,獎勵一筆的辦法,誰清收、誰受獎,充分調動清收人員的積極性,提高信貸人員的清非積極性和主動性。
六是積極與縣委縣政府及各職能部門溝通聯系,定期匯報當前工作重點及存在問題,取得縣委縣政府的支持,并積極與司法機關協調配合,加大依法清收力度和已訴未執結案件的執行力度,對有償還能力,賴帳不還的不良貸款,進一步摸底排查,對那些不講誠信,無視法律的貸款戶依法強制還款,最大限度保全資產。
三、清收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信用環境差使“賴債戶”不良貸款清收難。信用環境差是“賴債戶”存在的“溫床”。“賴債戶”中不乏公職人員,地方政府部門雖屢次下發文件以行政手段配合農信社清收,但許多涉貸單位對清欠工作大多存在“光打雷,不下雨”、走形式的現象,清收效果不明顯。而非公職人員的“賴債戶”則多存有僥幸心理,通過外出躲債、拒絕簽字等方式逃避信用社債務。對于這些“老賴債戶”,無論信貸員怎樣軟磨硬泡也無濟于事。
二是缺乏政策扶持使農業經濟組織不良貸款清收難。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農信社自主經營管理薄弱,各級政府行政干預致使農信社發放了一批低質量的農業經濟組織貸款,如一些村辦造紙廠、水泥廠等,隨著這些經濟組織的虧損、解體、倒閉,農信社的這部分貸款也由此沉淀下來。這部分貸款大多年限長、金額大、涉及面廣,由于缺乏國家相應政策扶持,而使此類不良貸款清收盤活難度相當大。
三是農業經濟的高風險性使小額不良貸款清收難。由于農戶尚未形成規模化農業經營,個體抗風險能力小,一旦出現天災人禍,債務往往難以償還。市場經濟的復雜化也使城市小個體戶常常血本無歸,無法按期歸還債務。這部分不良貸款具有單筆金額小、戶數多、分布廣的特點,加上不少貸戶外出務工、經商,有的還舉家外遷、下落不明。要盤活此類不良貸款,如果單靠信貸員一戶一戶跑清收,工作量巨大,而且勢必影響正常業務發展。
四、清收不良貸款對策
一是建立主責任人制度,嚴格責任界定。
主責任人制,即第一責任人制,是適應農村信用社信貸業務展需要,在實行審貸分離、明確崗位職責和部門職責的基礎上,針對有權決策人在決策各環節中的作用及行為而承擔責任的管理制度。主責任人制的建立,是對信貸決策各環節有權決策人管理責任的進一步明確,有利于規范信貸決策行為,有利于克服多年來信貸業務逐級報批而由一人承擔責任或名為集體承擔責任而實際無人承擔責任的弊端,是信貸管理制度的又一個創新。通過建立主責任人制,進一步強化責任人的責任意識,確保責任人嚴格認真履行職責,共同為信貸業務的穩健發燕尾服負責,共同為提高信貸資產質量負責,共同為防范和化解貸款風險負責,建立有效的信貸風險監管機制。
二是強化制度制約,嚴格責任追究。
冷靜分析多年來信貸管理不規范和“三違”現象屢禁不止的原因,除信貸管理制度本身不完善的原因外,還有一個比較突出的原因,那就是有章不循,違章不究或追究不嚴,使信貸人員存有僥幸心理和依賴思想,養成了一邊糾改一邊違章或只查違章不認真糾正的不良習慣,信貸業務處于一種放任發展的態勢,可以說已經給我們帶來了沉痛的教訓。為了確保信貸業務的健康快速發展,盡快改變信貸人員的惰性思維,必須通過制度建設,進一步明確調查、審查、審批各決策環節有關人員的責任,規范主責任人的行為。
三是授權范圍內的貸款追究體系。
貸款本金在合同約定期限內必須全額收回,到期未能及時回籠應查明原因,依據實際情況確認各自責任,不可抗力因素造成不能收回的貸款可進行延期,如是人為因素造成的,不良貸款則要進行追究,出現一筆到期未收回貸款,信貸員承擔80%的賠償責任,信用社主管信貸的副主任負10%的賠償責任,信用社主任負10%的賠償責任(可從每月工資中扣發,或讓信貸員交一定的保證金)。出現兩筆到期未收回貸款除承擔以上賠償外,信貸員要停職清收,停職期間內只發生活費,三個月內如收不回,進行下崗清收。出現三筆以上到期未收回貸款,除進行經濟賠償外,解除勞動合同,同時信用社正、副主任要給予記過處分。
四是超授權范圍內的貸款追究體系。
信用社在進行審批超授權范圍內的貸款,要經過的崗位有信貸員崗、審查崗、審批崗,如出現貸款未收回(除去不可抗力因素),信貸員負70%收回責任,審查崗負10%收回責任(審查主責任人負5%責任,其余負5%責任),審批崗負20%收回責任(審批主責任人員負10%責任,其余負10%責任),如出現一筆貸款未收回,根據以上責任劃分各自承擔相應責任,至貸款收回;如出現兩筆貸款未收回,信貸員要停職清收,停職期間內只發生活費,三個月內如收不回,進行下崗清收;出現三筆以上到期未收回貸款,除進行經濟賠償外,解除勞動合同,同時信用社正、副主任要給予記過處分,聯社有關人員也要得到處分。
五是建立清收激勵機制。
我縣聯社制定了《關于對不良貸款管理清收工作的實施細則》,建立了不良貸款的清收激勵機制,明確了清收不良貸款的計酬辦法,具體如下:
對收回1978年以前的不良貸款按收回利息的xx計發;對收回1979年―1985年以前的不良貸款按收回利息的x0%計發;對收回1986年―1996年的不良貸款按收回利息的x%計發;對收回1997年―2002年的不良貸款按收回利息的x%計發;對收回2003―2005年的不良貸款按收回利息的x%計發;對收回呆帳貸款、已置換的不良貸款、抵債資產處置后剩余部分的貸款按收回本息的x計發。上述獎勵由信用社按月統計上報收回信息單,經縣聯社稽核部門審查,直接發給清收人。在清收過程中因貸戶當時資金不到位,暫無法收回,但能于貸戶簽發催收通書并制定還款計劃的每戶獎勵信貸員1元。
六是探索建立“黑名單”制裁制度。
“黑名單”制裁制度的建立,對于改善農村信用社的信用環境,增強貸款客戶的信用意識,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對有不能按期還貸款、不及時結息、擅自改變貸款用途等不良行為的客戶要全部用“黑名單”制度進行制裁。建議和專業銀行及郵政儲蓄強化溝通,建立網絡互通、信息共享的信用平臺,對有不良記錄的客戶不但要上農村信用社的“黑名單”,而且還要上到所有金融機構的“黑名單”。同樣,對于一些在其他金融機構有不良記錄的,我們農村信用社也對其以“黑名單”制度進行制裁,形成對不講信用、惡意逃廢債務的借款人“金融封殺”的強大態勢,由此逐步改善金融系統的“信用環境”。
不良貸款分析報告(二)
摘要: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呈現出的特點是:額度高、比例大、處理難、增速快。首先,我們來分析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產生的原因
眾所周知,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亞洲國家的銀行問題,然而亞洲國家中,銀行問題中的核心問題又是: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過高,作為亞洲國家的代表,這同樣說明我國的不良貸款率也已經過高,且也可能將成為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巨大隱患。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呈現出的特點是:額度高、比例大、處理難、增速快。
首先,我們來分析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產生的原因
1、政府方面的行政干預
我國政府對商業銀行的行政干預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央政府的行政干預;二是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預。
然而,中央政府對干預銀行工作所導致的不良貸款,其主要表現形式有:
首先,國有企業改革服務需要各商業銀行的支持,然而這對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沒有一定的保障。
其次,央行分行協助地方政府向國有商業銀行在增加本地貸款方面施加壓力。
地方政府對商業銀行干預的手段和形式表現多樣:
各級政府通過指令性手段來干預金融機構的業務。例如,通過現場辦公等方式來幫助政府項目取得銀行放貸,導致的后果就是政企不分,這些行為事實上是嚴重的金融腐敗。(www.baimashangsha.com)各級地方政府會想方設法向各地各類商業銀行施加政治壓力,以便為本地區經濟發展爭取更多的政策性貸款;研究表明,在處理銀行不良債權的過程中發現,通過對本地中小企業的竭力袒護,甚至于直接通過幫助企業破產、清算等途徑來逃避銀行的債務。
2、不完善的信貸審批制度
造成商業銀行出現不良貸款的主要原因是:在審批貸款出現的問題。所以,改善自身審批貸款的流程,改善程序中出現的漏洞是目前各家商業銀行在做的業務。由于傳統的審批貸款體制存在嚴重的缺陷,導致了目前商業銀行審批的效率下降,造成大量不良貸款
3、道德方面的問題
對經營者道德素質方面的審核,銀行方面常常很容易輕視。然而由于這一因素,對銀行造成的損失也同樣嚴重。比較前面兩大類原因,其不同之處是,由于貸款者道德低下,造成不良貸款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且這類貸款常常還比較難以追回,同時還會涉及到刑事犯罪這樣的嚴重后果,銀行就更難處理了。
針對此種情況,我們來探討一下如何改善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
1、對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進行完善治理
首先,逐步進行國有商業銀行改制,建立多元產權為主體的現代企業制度,實現模式的創新。積極穩妥的推動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產權制度方面的改革,通過建立現代公司制度,實現產權制度于經營機制的根本性的轉變。
其次,逐步建立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的業務模式。
再次,實行嚴格的信息披露管制制度。
2、改革傳統信貸模式,加強不良貸款的催收
提出此想法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傳統的分級責任的清收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是臨界點對不良貸款特性的制約。三是形勢要求改革資產催收機制
3、加強并完善信貸審核制度,避免產生道德風險
目前我國銀行的信貸管理主要是通過加強制度的方法來控制信貸工作,但是對人的激勵機制顯得不足。過度地以責任制來壓人,這就制約信貸管理人員的工作,并使其不能取得良好的工作效率。式,即借新
4、逐步建立健全符合謹慎經營、審查會計為原則的呆帳準備金制度
首先,要有全面有效的貫徹實施《貸款損失準備計提指引》的相關規定。
其次,還要不斷完善商業銀行貸款在呆賬準備金方面的計提種類。
再次,逐漸建立貸款損失方面的核銷制度。
總之,改善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經濟發展問題,需要社會和各方的共同努力。
【不良貸款分析報告】相關文章:
案例分析報告07-11
病例分析報告06-07
行業分析報告08-19
經營分析報告06-24
試卷分析報告08-20
銷售分析報告06-07
需求分析報告08-20
運營分析報告06-08
不良貸款清收先進個人事跡材料08-24
幼兒出勤狀況分析及干預分析報告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