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財政局年度工作總結
縣財政局年度工作總結
2015年,我局財政工作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以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積極貫徹落實省市財政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總要求,加強收入征管,確保收入持續增長;優化支出結構,保障民生穩步改善;推進改革創新,逐步提升管理績效;積極履行財政工作的職責和職能,促進了全縣經濟及各項社會事業持續穩步發展。
一、財政收支任務完成情況
(一)一般預算收支完成情況
1、收入完成情況
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21.6億元,占年初預算85.7%,占年度預算變更后100.03%(經縣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28次會議通過,下同),同比減收xx萬元,下降2.4%.其中地方級收入完成14.3億元,占年初預算93.2%,同比增收48萬元。當年非稅收入完成xx億元,占年度預算106.6%,增長2.4%,占財政收入比重為20.8%(不含中央級非稅收入),同比增加1個百分點。
分部門完成情況是:國稅部門完成7.58億元,占年初預算65.4%,占年度預算變更后98.5%,同比下降14.9%;地稅部門完成9.4億元,占年初預算98%,占年度預算變更后100%,同比增長xx;財政部門完成4.62億元,占年初預算114.9%,占年度預算變更后xx%,同比增長2.8%.
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中,鄉鎮級完成收入4.6億元,占年初預算120.5%,同比增長15.6%,占總收入的21.5%;縣本級完成收入17億元,占年初預算79.5%,同比下降6.4%,占總收入78.5%.
2、支出完成情況
全年完成財政總支出xx億元,占年初預算148.6%,占年度預算變更后xx%,同比增長3.2%.其中縣本級完成財政支出44.79億元,占年初預算xx%,同比增長3.2%;鄉鎮完成財政支出xx億元,占年初預算131.4%,同比增長3.5%.
主要支出項目完成情況是:一般公共服務支出6.28億元,占年初預算177%,增長25%;教育支出1xx億元,占年初預算125.4%,增長0.1%;醫療衛生支出7.2億元,占年初預算xx%,增長2%;科學技術支出xx萬元,占年初預算74.9%,下降51.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xx億元,占年初預算146%,下降1.6%;農林水事務支出10.3億元,占年初預算178.3%,增長0.2%.
3、收支平衡情況: 2015年初預算可用財力33.8億元(其中地方級收入15.4億元,省補助收入18.4億元,上年結余600萬元)。年度預算執行中,因未完成收入預算,地方級短收1億元;省補助收入增加16.9億元;調入資金2536萬元;地方債券轉貸收入1.16億元。匯總后,全年實現可用財力51.2億元,占年初預算的151.2%.
2015年初預算安排支出33.6億元,預算執行中,根據上級追加專項和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增支17.1億元,全縣實現財政支出xx億元。
按現行體制結算,當年專項上解xx萬元,歸還地方債券xx萬元。
全年可用財力與總支出相抵后,凈結余xx萬元。
(二)基金收支完成情況
1、全年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14.7億元,占年度預算105.6%,同比增長58%.其中完成土地出讓金收入14.2億元,占年度預算104%,同比增長59.6%;全年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15.6億元,同比增長21.9%.其中完成土地出讓金支出14.1億元,同比增長95.8%.
2、全年完成社會保障基金收入3.2億元,占年度預算 81.6%;完成社保基金支出3.2億元,占年度預算94.3%,社保基金收支持平。
二、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1、強化征管,深挖收入增收潛力。面對經濟下行的不利形勢,局黨委積極主動,早謀劃、早安排,認真測算分解年度收入任務,下達月度收入考核目標,做到計劃、時間、責任"三明確",及時向縣委、縣政府提供決策依據。年初,以x政辦[2015]xx號文件的形式,將全年收入任務落實到各鄉鎮、各相關重點企業,加強對重點稅源的監管和分析,牢牢把握組織收入的主導權,確保收入均衡入庫。年中,針對收入序時入庫的具體情況,分析研判稅收入形勢和存在問題,召開多層次財稅工作調度會,積極研究增收措施,為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抓好財政收入平穩入庫的同時,財稅部門進一步加強協調聯動,采取積極措施,著力加強對重點工程、重點企業、重點稅源的監管,確保主體稅收及時足額入庫;緊抓稅源摸排不放松,強化零散活稅征收,確保收入應收盡收。年終,財政局積極發揮職能優勢,主動作為,局主要負責同志多次深入礦區重點企業、重點鄉鎮調研,了解相關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積極幫助協調資金,確保稅收及時足額入庫。另一方面,加強與住建、交通、城投公司等部門的密切溝通和配合聯系,督促加快工程項目施工進展,優化業務流程,加快資金撥付,優先保證工程稅收的及時實現和解繳入庫。同時,強化非稅收入征管力度,超額實現年初非稅收入預算,壯大收入規模。
2、突出重點,提高支出保障水平。積極籌集和調度資金,全力保障重點支出需要。在地方級收入下降的情況下,通過多方努力和積極爭取,仍實現可用財力的穩步增長,使一般預算支出再攀新高,同比增長3.2%.在及時兌現調整津貼補貼水平和年度增人增資的同時,也保證了農林水、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秸稈禁燒、"三線三邊三地"環境綜合整治等重點支出的需要,有力地支持了全縣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3、加大投入,提升服務發展能力。通過調整支出結構,統籌安排各項資金,加大本級財政對經濟發展的投入。全年撥付工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6116萬元、撥付市政建設資金5866萬元(僅指預算內撥付,不含土地出讓金)、撥付支農資金7054萬元,有力地支持了招商引資、主導產業和優勢項目建設,提升了城市承載功能,促進了農業生產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利用融資、擔保等方式,為全縣中小企業提供擔保貸款7.25億元,列支涉農貸款增量獎勵資金328.6萬元。繼續實行財政性資金存款與縣內各金融機構新增貸款動態掛鉤制度,促進金融機構新增貸款余額15.4億元,不斷改善企業融資難問題。與此同時,還通過統籌安排土地出讓收入、礦價款、地方債和城投公司融資等各類資金,共籌集22億元,實施了66個市政工程,對擴展城市空間、提升城市形象,發揮了重要作用。
4、構建和諧,推進民生工程實施。繼續實施34項民生工程,全年投入資金18億元,其中縣財政足額配套1.8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16.1%和28.6%.在財政一般預算支出中,13項民生類支出達42.9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4.6%.及時足額兌現"老字號"人員生活待遇政策,打卡發放"八老"人員生活補貼1800余萬元。積極落實縣級配套資金,及時撥付項目資金2606萬元,"漁民上岸"安居工程扎實推進。
5、服務三農,完善惠農惠民機制。健全惠農補貼資金管理機制。全年通過"一卡通"發放財政補貼農民資金8.8億元,40余萬農戶受益,人均受益519.5元。其中打卡農資綜合補貼、糧食直補2.9億元。開展"一卡通"存折發放清理,實現"一卡通"存折"零保管".扎實開展農業綜合開發。2013年國家立項的9個項目、省級立項的2個項目全部通過省、市驗收,完成投資4370.3萬元;2015年總投資3815萬元的9個國家立項項目正穩步實施。大力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全縣投保農作物304.6萬畝、商品林1706畝、能繁母豬4.4萬頭,打卡發放理賠資金3658.2萬元。扎實開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全年共批復項目341個,籌集資金8831萬元,增長2.3%;項目完工率達100%.加大老區建設投入。投資1682萬元的2個革命老區項目穩步實施。強化支農資金整合,推動美好鄉村建設。當年整合支農資金2.4億元投入美好鄉村建設,涉及20個部門、44個項目,超額完成年初計劃。其中15個重點中心村共獲整合資金6153萬元、村均獲得410.2萬元。支農資金整合再獲表彰,連續第五年被省財政廳評為先進縣,當年獲獎補資金190萬元。
6、加強監管,提高精細理財水平。繼續推進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全年通過國庫集中支付34.09億元,增長38.5%.公務卡推廣應用不斷擴大,累計發放公務卡1286張,通過公務卡消費實現支出1150萬元,增長36.9%.加強預算執行動態監控,通過監控系統糾正違規資金144筆、金額706萬元。健全和完善政府采購制度。出臺縣政府2015-2016年度集中采購目錄和限額標準,全年累計實現政府采購額1.04億元,節約資金1656萬元,資金綜合節約率為13.7%.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繼續推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改革,完成對30家縣直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劃轉工作。對國有資產進行市場資本運作,共整合國有資產3.5億元,注入融資平臺,發揮資產產權集中管理的聚集效應。規范國有資產出租行為,實行公開拍租管理。認真開展財政對外借款和財政專戶清理工作。全年回收財政對外借款2.6億元。撤銷財政專戶1個,清理盤活財政資金6.3億元。穩步推進政府購買服務試點。出臺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暫行辦法,在城區衛生管理、興辦養老服務機構、招聘公益就業崗位等方面探索試點,涉及資金8000余萬元。加強"三公"經費監管。完善出臺差旅費等公務支出管理制度,落實厲行節約有關規定,強化財政監管。全年"三公"經費支出下降36.8%.創新涉農資金監管方式。創建微信查詢補貼資金平臺;推行鄉鎮包村干部監管涉農資金新機制,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確保強農惠農政策有效落實。強化財供人員管理。繼續開展財政供養人員"指紋比對",認真開展在編不在崗人員清理。嚴格債務管理。積極開展政府性債務清理甄別、政府可償債資產統計及可償債財力測算等相關工作,規范政府性債務管理,合理控制債務規模,防范政府債務風險。
7、建設隊伍,增強廉潔效能意識。一是強化教育培訓。繼續開設"財政講壇"、"道德講堂",加強黨員干部教育管理。通過請進來、送出去等方式,對全系統干部職工開展政策理論水平和業務知識培訓,提高新形勢下勝任本職工作能力。二是開展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收集意見建議,認真查擺問題,嚴格整改落實;完善業務流程,對項目申報方法、資金批撥程序等進行簡化和規范,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三是提升機關效能。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進行監督和測評,設立舉報信箱、局長信箱受理舉報投訴,建立會商邦聯制度,實行黨委成員分片包干。認真辦理人大代表意見、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四是加強鄉鎮財政建設。積極開展文明財政所(分局)創建活動,完善規章制度,不斷提升基層管理水平。
三、財政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收入增長后勁不足。鐵礦產業是我縣財政的主要稅源。但這種資源依賴型和支柱單一型經濟,在今年經濟大環境發生變化的背景下,也充分暴露出其受宏觀經濟影響直接、波動起伏明顯的弱點,嚴重影響財政收入的穩步增長。加之國家結構性減稅、"營改增"擴圍試點面擴大等,對全年財政收支形勢產生巨大的影響,
2、剛性支出增長巨大。剛性支出因素持續增強,保障能力嚴重不足,支出結構有待優化,支出進度有待進一步提高。2015年,我縣民生工程縣級配套投入1.83億元,較上年增長28%.水管體制改革新增支出7000多萬元。很多社會保障項目全面提標,保障性住房建設、年度增人增資、調整津補貼標準,加上地方政府債券、融資還本付息、重點項目配套,以及老民師、老村醫等"八老"人員生活補助、秸稈禁燒、漁民上岸等,新增剛性支出數額巨大。
3、預算執行不夠嚴格。預算執行不夠嚴格,統籌調控尚不到位;支出績效亟待提高,閑置浪費依然存在;部門單位的預算法律意識不強,預算編制比較粗放,調整追加頻繁。
4、支出績效不高。專項資金存量仍然較大,閑置浪費現象依然存在,嚴重影響政府管理效率、資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務水平的提高。
5、干部隊伍執行力有待提高。基層財政隊伍人員不足、知識老化,與新形勢下的現代財政工作要求差距較大。
四、2015年財政工作計劃
2015年,我們將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堅持依法理財、統籌兼顧、量力而行、積極穩妥、科學管理的原則,認真落實積極財政政策,大力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完善綜合治稅機制,強化收入征管,實現財稅增收;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創新,完善預算管理和公開透明;加強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提高財政管理績效;強化干部隊伍建設,著力提高財政干部綜合素質。重點做好五個方面工作:
1、大力培植財源,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加大對工業、現代農業、新興特色產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壯大支柱和基礎財源。制定更加積極的財政獎扶政策,鼓勵、帶動社會和民間資本的大投入。及時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支持企業加快發展。積極籌集和調度資金,全力支持重點工程建設。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營造良好投資環境,促進招商引資企業落地,培植后續財源。通過多渠道籌集和統籌安排,全年對重點工程和基礎設施的政府性投入力爭突破30億元。
2、強化收入征管,確保平穩較快增長。堅持財稅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通報收入進度,做到旬關注、月調度、季小結、半年考核、年終總評,確保收入均衡入庫。利用綜合治稅平臺等現代化科技手段,發揮各相關部門協同配合作用,強化縣直各收入征管部門責任。加快經營性土地出讓,規范出讓程序,足額完成土地出讓金收入計劃。健全收入完成獎懲激勵機制,完善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提高各部門征收積極性。
3、傾力改善民生,提升群眾幸福指數。繼續實施省政府確定的民生工程,足額安排縣財政配套資金,加強資金監督管理,加快資金撥付進度,保障重點項目建設和工程后期管護。定期召開民生工程調度會,加強各成員單位之間協調配合,形成整體合力。積極整合資金,加大投入力度,推進美好鄉村建設和森林增長工程。認真落實教育、農業、科技等法定支出增長要求,促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4、推進改革創新,增強體制機制活力。認真學習和實施《預算法》、《國務院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等法律法規,強化貫徹執行,推動各項改革落實。重點完善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健全公務卡管理,建立預算執行動態監管機制;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完善政府預算體系,提高預算到位率;深化非稅收入管理改革,促進非稅收入應收盡收和均衡入庫;扎實推進"營改增" 改革試點,密切關注改革對我縣建筑安裝、交通運輸、現代服務、郵政鐵路等相關產業的影響;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促進公立醫院健康發展;鞏固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產權制度改革成果,擴大改革范圍,盤活國有資產存量,增加資產收益。
5、加強債務管理,防范和化解財政風險。嚴格貫徹執行《國務院關于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精神,分類管理、區別對待、逐步化解,建立規范的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妥善處理好債務償還和在建項目后續資金問題。加強對各項債務指標的預警監控,積極爭取省政府代理發行債券額度,選擇具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開展PPP模式試點,積極探索政府融資新模式。
6、致力精細管理,提升科學理財水平。嚴肅財經紀律,堅持厲行節約,從嚴控制"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穩妥推進預決算及"三公"經費信息公開,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優化支出結構,盤活財政存量,用好財政增量,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硬化預算執行,嚴格控制預算追加和年終結轉,增強預算約束力。鞏固財政專戶清理成果,保障財政資金安全運行。加強財政監督管理,將財政監督關口前移,開展重大財稅政策實施情況專項檢查,建立健全覆蓋政府性資金和財政運行全過程的監督機制。完善財政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明確部門職責,簡化撥付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強審計結果的運用,不斷提升科學理財水平。強化財政支出績效考評,加快建立預算績效管理模式。
7、加強建設隊伍,增強服務發展能力。加強調查研究,努力提升財政服務效能。推進財政系統文明創建,進一步提高財政部門的執行力。繼續加大對鄉鎮財政管理,切實提高基層財政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從嚴管理隊伍,強化黨風廉政建設。不斷改進機關工作作風,認真開展會商對接,強化主動服務意識,努力打造一支思想過硬、業務精通、作風優良、清正廉潔的干部隊伍。
【縣財政局年度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縣財政局工作總結08-24
縣財政局年終工作總結08-24
縣財政局2008年工作總結08-15
縣財政局2008年度考核工作總結08-15
縣財政局上半年工作總結08-16
2008縣財政局人事教育工作總結08-15
縣財政局某年上半年工作總結08-16
縣財政局上半年法制工作總結08-16
縣財政局工作計劃要點08-16
縣財政局實習報告匯總8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