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開題報告模板
論文開題報告模板(一)題目:中國高技術產業地理集中度的實證研究
學院:
學號:
學生姓名:
一、論文選題的目的、意義和文章的創新點
1、選題目的
本文選題目的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系統了解產業地理集中的相關理論和高技術產業的相關知識;第二,將產業地理集中的相關理論運用于高技術產業;第三,對中國高技術產業的發展提出對策和區域政策。
2、選題意義
國內外學術界對產業地理集中度的研究比較充分,對地理集中度的測度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指標體系,但是,學者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傳統的制造業上,很少有學者將產業地理集中的相關理論應用到高技術產業的發展上。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全球化、信息化、工業化的不斷滲透,高技術產業已經成為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源泉,對高技術產業布局特征及規律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將成為國內外學術界研究的重點。本文的寫作希望能通過對中國高技術產業及其子產業的地理集中進行實證研究,以全國及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1997年—2007年高技術產業及其子產業數據為樣本,對該時間跨度內我國高技術產業及其子產業的區位基尼系數和CR指數進行測算,借此分析我國十余年來高技術產業地理集中度的時空變化趨勢,并提出我國高技術產業發展的對策和區域政策。
3、本文的創新點
將地理集中度應用與高技術產業領域,此類研究在國內還極為少見;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創新性的利用協方差來計算區域基尼系數;此外,本文還采用了空間變化趨勢和時間變化趨勢相結合的分析方法。
二、國內外關于該論題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1、國內外關于該論題的研究現狀
在國外,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產業地理集中研的究成果豐碩。Krugman(1991)采用區位基尼系數測量了美國106個三位數的地理集中度,發現低技術產業在空間上更為集中。Ellison和Glaeser(1997)設計了測度產業地理集中的的指標EG指數,并計算了1987年美國兩位數、三位數和四位數產業在州、縣等空間單元的EG指數,來測度這些產業的地理集中程度,發現幾乎所有產業都有一定程度的地理集中,對給定的空間尺度,產業分類越細,產業在空間上越集聚;對同一類產業而言,空間尺度越大,集聚態勢越顯著。Amiti(1998)計算了EU十國的三位數水平的27個產業的基尼系數以及五國65個行業的基尼系數,檢驗了1968—1990期間歐洲的工業地理集中的變化情況,并得出在歐洲產業中間投入強度與其地理集中程度成正相關的結論。Maurel和Sedillot(1999)設計了新的指標(MS指數)來研究產業的地理集中,并測算了法國四位數制造業的地理集中程度,發現273 個產業中,有211個產業的MS指數大于0,分布比較集中。
在國內,今年也興起了一股研究產業地理集中的熱潮。粱琦(2003)計算了1994年、1996年和2000年中國工業的24個行業的基尼系數值,分析了這些產業地理集中的變化趨勢。楊寶強(2003)運用區位基尼系數,分別按省級行政單元和東、中、西三大區域但愿對中國1992年和2000年三次產業的地理集中情況進行實證研究,發現中國三次產業的地理集中程度仍然很低。羅勇和曹麗莉(2005)利用EG指數和自定義的五省市集中度對中國20個制造業1993、1997、2002、2003年的集聚程度進行了精確測定。王業強和魏后凱(2006)采用中國31個省區市1980—2003年制造業行業數據計算了區位基尼系數、SP指數和MHHI指數,研究發現,中國制造業表現出明顯的地理集中現象,絕對地理集中和相對地理集中并存,并分析了我國制造業的時間變化趨勢和空間分布變化趨勢。賀燦飛和謝秀珍(2006)的研究較為完整系統,他們采用區位基尼系數測算了1980—2003年中國各省區兩位數制造業的地理集中情況,發現大多數產業在20世紀80年代區域分散而在90年代趨于集中,大多數省份產業結構總體上趨向多元化發展。張文彬和黃佳金則利用熵指數,考察了我國制造業在1988—2003年地理集中度的時空演變情況,研究發現絕大多數行業地理集中度上升。
2、國內外對該論題研究的發展趨勢
產業地理集中或產業集聚、專業化與集群是幾年來國內外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問題(魏后凱)。在國外,自Krugman(1991)起,Ellison和 Glaeser(1997)、Amiti(1998)、Brulhart(1998)、Haaland(1999)、Midelfart(2000)、 Overman Henry(2000)、Nikolaus Wolf(2004)等人在該領域做了大量。
相比而言,國內關于產業地理集中的研究比較晚,但近年來已成為產業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科的熱點問題,表現為近幾年來,研究成果越來越多,研究越來越系統。筆者根據中國知網資料統計,2003年,該領域發表期刊論文3篇,2004年為4篇,2005年為7,2006年為23篇,2007年為25篇,2008 年為33篇。
圖1.1 產業集中度問題研究趨勢
該領域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實證研究上,國內外的學者都是通過對具體行業的地理集中度進行測度,進而提出科學、合理、可行的政策建議。該領域的文章具有很強的政策導向性,這一特點在短時間內不會改變。
三、論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內容、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
1、主攻方向
論文主要是以前人的研究為基礎,闡述地理集中度的相關概念及其測度,并將其應用到我國的高技術產業,為該產業的發展提出科學可行的政策建議。
2、主要內容
本文對國內外產業地理集中的研究進行了梳理,系統地整理了定量測度產業地理集中度的方法和指標體系。利用數學和統計知識,對我國高技術產業的區域基尼系數和CR指數進行定量的計算,以此分析我國高技術產業格局的時空變化趨勢;構建數學模型,研究高技術產業地理集中度與產業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提出我國發展高技術產業的政策建議。
3、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數學建模和數理統計等多學科綜合研究法,突出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基礎理論研究和具體實證分析相結合,力求研究成果具有理論創新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責任編輯:1041)
4、技術路線
圖1.2 論文技術路線圖
四、畢業論文(設計)的進度安排
1. 2008年10月—2008年11月,根據自身研究興趣以及系里公布的選題指南確定論文選題。
2. 2008年12月-2009年1月,收集閱讀論文資料,撰寫開題報告、畢業論文設計書初稿。
3. 2009年2月,向論文指導老師提交開題報告、畢業論文設計書,按指導老師修改建議修訂。
4. 2009年3月,完成論文初稿寫作,提交指導教師修改。
6. 2009年5月上旬,完成論文打印、裝訂,參加論文答辯。
五、畢業論文(設計)應收集的資料及主要參考文獻
[1] 魏后凱。現代區域經濟學[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
[2] 安虎森。空間經濟學原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3] 王業強,魏后凱。 產業地理集中的時空特征分析——以中國28個兩位數制造業為例 [J].統計研究,2006(6):28-33.
[4] 王業強,魏后凱。 產業特征、空間競爭與制造業地理集中——來自中國的經驗證據[J].管理世界,2007(04):68-77.
[5] 賀燦飛,潘峰華。 產業地理集中、產業集聚與產業集群、測量與辨識[J].地理科學進展,2007,26(2):1-13.
[6] 賀燦飛,謝秀珍。 中國制造業地理集中與省區專業化[J]地理學報,2006,61(2):211-222.
[7] 賀燦飛,劉洋。 產業地理集中研究進展[J].地理科學進展,2006,25(2):59-68.
[8] 賀燦飛,謝秀珍,潘峰華。 中國制造業省區分布及其影響因素[J]地理學報,2008,27(3):623-635.
[9] 劉艷,李樹民。 中國工業地理集聚的實證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8,30(1):57-61.
[10] 彭程甸,王忠,胡瞬。 湖南高新技術產業地理集中度實證研究[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4):65-68.
[11] 張文彬,黃佳金。 1988-2003年中國制造業地理集中的時空演變特點[J].經濟評論,2007(1):118-123.
[12] Mei Wen. Relocation and agglomeration of Chinese industry[J].Journal of5 5. 2009年4月,根據指導老師修改建議修改論文文稿,最終定稿。
論文開題報告模板(二)
一、 綜合本課題國內外研究動態,說明選題的依據和意義
(一)國內外研究動態
1.國外刑法理論界對“共同過失犯罪是否成立”得出了肯定與否定兩種結論,同時,亦有學者主張限定的肯定說。
(1)肯定說認為犯罪是行為人主觀惡性的表現,而共同犯罪的“共同”正是共同惡性的體現,而共同犯罪的行為不過是實現共同犯罪人主觀惡性的東西。
(2)否定說主張,共同犯罪是兩個以上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共同參與實施一個犯罪。
(3)限定的肯定說則認為,一般不成立共同過失犯罪,但當各共同行為人負有法律規定的共同注意義務并共同違反了該義務時,就應當肯定過失的共同正犯。
誠然,德、日、前蘇聯刑法學者主張共同過失犯罪論的日趨增多,但在德、日、俄等國占通說地位的還是共同過失犯罪的否定說。
2.國內理論層面, 我國學者從刑法的規定出發大都對共同過失犯罪持否定態度,認為,“法律之所以規定共同犯罪,是因為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故意的范圍內互相利用各人的行為而共同實行犯罪。”亦有學者從立法與司法實踐的實際需要出發,對共同過失犯罪持肯定態度。我國刑法已經承認了共同過失犯罪這一概念,刑法第25條第2款關于“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規定就是一個證明。只不過,我國刑法對共同過失犯罪人不以傳統的共同犯罪論處罷了。
(二)選題的依據
1.在我國依法治國的背景下,我國倡導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我國的共同犯罪理論體系并不完善,所以要把共同過失犯罪引入我國法律。
2.我國有些學者從刑法的規定出發大都對共同過失犯罪持否定態度;亦有學者從立法與司法實踐的實際需要出發,對共同過失犯罪持肯定態度。是否應該認定共同過失犯罪在學術上有很大爭議。
3.有相當部分案件(共同實施過失行為,但不能證明死亡結果由誰的行為造成,(www.baimashangsha.com)如腳手架上扔圓木案)只有在共同過失犯罪的理論下才能得到妥善的判決;同時,肯定共同過失犯罪,追究其共同過失犯罪的責任,這對于遏制過失犯罪是相當有利的。
(三)選題的意義
1.當前我國提倡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刑事犯罪的種類呈現多樣化的趨勢,有的刑法理論已經不能滿足定罪量刑的需要。因此,研究共同過失犯罪有深遠的政治意義。
2.從立法方面講,我國的立法否認了共同過失犯罪,使得實際生活中許多的犯罪得不到應有的懲罰,這不利于我國法律體系的建立。研究共同過失犯罪有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完善。
3.從司法層面講,我國刑事司法實踐中對共同過失犯罪的不同罪犯的量刑常常大相徑庭,這與我國的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是相違背的。對共同過失犯罪的研究可以為司法實踐提供相應的指導。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研究的基本內容:
(一)共同過失犯罪的概述
1.共同過失犯罪的概念
2.共同過失犯罪的理論依據
3.共同過失犯罪的意義
(二)共同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
1.主體要件:二人以上,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
2.主觀要件:違反共同注意義務的共同過失。
(1)共同注意義務的來源
(2)共同注意義務的內容
(3)共同注意能力的判斷
3.客體要件: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
4.客觀要件:數個行為人實施了違反共同注意義務的共同行為,導致危害結果的發生。
(三)共同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
1.共同過失犯罪的處罰原則
2.共同過失犯罪刑罰的具體裁量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本文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中外刑法理論界長期爭論不休的共同過失犯罪問題,對于共同過失行為能否成立共同犯罪則是該問題的核心所在,因為其是否構成共同犯罪,也就確定了我國應怎樣對共同過失犯罪定罪量刑的問題,使這一理論更好的為我國刑法服務。
三、研究步驟、方法及措施
(一)步驟
1.確定選題方向。共同過失犯罪對于豐富和完善我國的刑法體系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2.大量查找搜集資料。充分利用周圍的資源,對圖書館相關書籍和網上相關文章進行大量閱讀和收集,豐富自己在這個問題方面的知識。
3.研究分析資料。通過對資料的閱讀,了解共同過失犯罪的國內外研究的現狀,對這一問題的逐步有了自己觀點和想法。
4.列出論文 提綱。羅列出自己要寫的基本內容和提綱。
5.完成論文。
(二)方法
1.比較法:外國學者對于共同過失犯罪的理論比較。結合我國國情與外國相關理論進行比較。
2.從理論到實際的結合:在充分了解國內外對于共同過失犯罪的研究現狀后,再結合我國國情進行實際運用。
(三)措施
1.閱讀了大量關于共同過失犯罪方面的著作,如李光燦、馬克昌、羅平:《論共同犯罪》,趙秉志主編:《犯罪總論問題探索》。
2.上網查看和閱讀了很多關于共同過失犯罪方面學術論文,碩士畢業論文 等。
3.收集了不少關于共同過失犯罪的案例,如央視大火案、共同射擊致人死亡案、腳手架上扔圓木案等。
四、研究工作進度
2010.10--- 2010.12 確定選題方向、決定論文題目
2010.12--- 2011.3 收集論文的相關資料、提煉觀點、確定論文大綱 2011.3 --- 2011.5 擬好論文提綱 、舉行開題報告 、準備論文初稿 2011.5 --- 2011.6 修改論文定稿、進行論文答辯。
五、主要參考文獻
[1]馬克昌主編:《犯罪通論》修訂本 第3版 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版
[2]李光燦、馬克昌、羅平:《論共同犯罪》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3]張明楷:《外國刑法綱要》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版(責任編輯:1041)
論文開題報告模板(三)
論文題目:中國高技術產業地理集中度的實證研究
學院:
學號:
學生姓名:
一、論文選題的目的、意義和文章的創新點
1、選題目的
本文選題目的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系統了解產業地理集中的相關理論和高技術產業的相關知識;第二,將產業地理集中的相關理論運用于高技術產業;第三,對中國高技術產業的發展提出對策和區域政策。
2、選題意義
國內外學術界對產業地理集中度的研究比較充分,對地理集中度的測度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指標體系,但是,學者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傳統的制造業上,很少有學者將產業地理集中的相關理論應用到高技術產業的發展上。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全球化、信息化、工業化的不斷滲透,高技術產業已經成為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源泉,對高技術產業布局特征及規律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將成為國內外學術界研究的重點。本文的寫作希望能通過對中國高技術產業及其子產業的地理集中進行實證研究,以全國及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19xx年—20xx年高技術產業及其子產業數據為樣本,對該時間跨度內我國高技術產業及其子產業的區位基尼系數和CR指數進行測算,借此分析我國十余年來高技術產業地理集中度的時空變化趨勢,并提出我國高技術產業發展的對策和區域政策。
3、本文的創新點
將地理集中度應用與高技術產業領域,此類研究在國內還極為少見;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創新性的利用協方差來計算區域基尼系數;此外,本文還采用了空間變化趨勢和時間變化趨勢相結合的分析方法。
二、國內外關于該論題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1、國內外關于該論題的研究現狀
在國外,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產業地理集中研的究成果豐碩。Krugman(1991)采用區位基尼系數測量了美國106個三位數的地理集中度,發現低技術產業在空間上更為集中。Ellison和Glaeser(1997)設計了測度產業地理集中的的指標EG指數,并計算了1987年美國兩位數、三位數和四位數產業在州、縣等空間單元的EG指數,來測度這些產業的地理集中程度,發現幾乎所有產業都有一定程度的地理集中,對給定的空間尺度,產業分類越細,產業在空間上越集聚;對同一類產業而言,空間尺度越大,集聚態勢越顯著。Amiti(1998)計算了EU十國的三位數水平的27個產業的基尼系數以及五國65個行業的基尼系數,檢驗了1968—1990期間歐洲的工業地理集中的變化情況,并得出在歐洲產業中間投入強度與其地理集中程度成正相關的結論。Maurel和Sedillot(1999)設計了新的指標(MS指數)來研究產業的地理集中,并測算了法國四位數制造業的地理集中程度,發現273個產業中,有211個產業的MS指數大于0,分布比較集中。
在國內,今年也興起了一股研究產業地理集中的熱潮。粱琦(20xx)計算了19xx年、19xx年和20xx年中國工業的24個行業的基尼系數值,分析了這些產業地理集中的變化趨勢。楊寶強(20xx)運用區位基尼系數,分別按省級行政單元和東、中、西三大區域但愿對中國19xx年和20xx年三次產業的地理集中情況進行實證研究,發現中國三次產業的地理集中程度仍然很低。羅勇和曹麗莉(20xx)利用EG指數和自定義的五省市集中度對中國20個制造業19xx、19xx、20xx、20xx年的集聚程度進行了精確測定。王業強和魏后凱(20xx)采用中國31個省區市19xx—20xx年制造業行業數據計算了區位基尼系數、SP指數和MHHI指數,研究發現,中國制造業表現出明顯的地理集中現象,絕對地理集中和相對地理集中并存,并分析了我國制造業的時間變化趨勢和空間分布變化趨勢。賀燦飛和謝秀珍(20xx)的研究較為完整系統,他們采用區位基尼系數測算了19xx—20xx年中國各省區兩位數制造業的地理集中情況,發現大多數產業在20世紀80年代區域分散而在90年代趨于集中,大多數省份產業結構總體上趨向多元化發展。張文彬和黃佳金則利用熵指數,考察了我國制造業在19xx—20xx年地理集中度的時空演變情況,研究發現絕大多數行業地理集中度上升。
2、國內外對該論題研究的發展趨勢
產業地理集中或產業集聚、專業化與集群是幾年來國內外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問題(魏后凱)。在國外,自Krugman(19xx)起,Ellison和Glaeser(19xx)、Amiti(19xx)、Brulhart(1998)、Haaland(19xx)、Midelfart(20xx)、Overman Henry(20xx)、Nikolaus Wolf(20xx)等人在該領域做了大量。
相比而言,國內關于產業地理集中的研究比較晚,但近年來已成為產業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科的熱點問題,表現為近幾年來,研究成果越來越多,研究越來越系統。
三、論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內容、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
1、主攻方向
論文主要是以前人的研究為基礎,闡述地理集中度的相關概念及其測度,并將其應用到我國的高技術產業,為該產業的發展提出科學可行的政策建議。
2、主要內容
本文對國內外產業地理集中的研究進行了梳理,系統地整理了定量測度產業地理集中度的方法和指標體系。利用數學和統計知識,對我國高技術產業的區域基尼系數和CR指數進行定量的計算,以此分析我國高技術產業格局的時空變化趨勢;構建數學模型,研究高技術產業地理集中度與產業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提出我國發展高技術產業的政策建議。
3、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數學建模和數理統計等多學科綜合研究法,突出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基礎理論研究和具體實證分析相結合,力求研究成果具有理論創新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論文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論文開題報告07-18
物流論文開題報告06-28
舞蹈論文開題報告11-06
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_開題報告06-17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8-17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6-30
納稅服務論文的開題報告06-17
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06-17
論文開題報告目錄格式06-17
音樂論文的開題報告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