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市統計工作年度總結
市統計工作年度總結**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統計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服務“穩中快進、領先發展”工作基調為核心,以提高統計能力、統計數據質量和統計公信力為目標,求真務實,扎實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一、科學統計取得新成就
(一)“應統盡統”力度進一步加大。加強“三上企業”清理和入庫工作,確保“應統盡統”。全年清理入庫“三上企業”和個體戶**戶,其中,工業202戶,建筑業51戶,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戶,房地產154戶。清理入庫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個。
(二)主要經濟指標統計進一步加強。開展糧油生產統計監測,加強對生豬等重要指標的質量評估;創造性開展工業成本費用調查,完善產業園區統計體系;啟動物流業增加值測算試點工作,擴大交通運輸量統計范圍,利用財務資料修正金融業增加值;開展網購零售額統計,強化專業市場及個體戶批發統計;建立投資要素體系,完善共建園區制度;理順主要能源品種收集渠道,規范節能降耗統計監測;加強與城鄉調查戶的溝通聯系,提高配合程度和記賬質量。
(三)領先發展勢頭進一步顯現。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超**億元,增長13.0%,總量歷史性地上升到副省級城市第3位,增速居第1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2%,居副省級城市第1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鄉居民收入增長**%、13.6%和14.2%,均居副省級城市前3位。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億元,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6.5%,超額完成省政府目標任務。
二、統計服務取得新提高
(一)積極服務“五大興市戰略”。發揮統計信息、咨詢、監督職能,創新統計思路,建立《“五大興市戰略”及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統計監測體系》。體系緊扣戰略內涵,充分使用交通滿意度等社情民意調查結果,通過科學有效的評價方法,對45個部門的近19000項基礎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肯定性批示。積極開展動態監測,先后發布月度圈層經濟指標、國際化城市建設等統計資料,編印《天府新區**統計手冊》,開展外國專家調查。圍繞全市重大戰略部署,結合人口普查資料完成《勞動力資源結構與實施產業倍增研究》、《人口變化與建設國際化城市研究》、《人口城鎮化與三圈一體戰略研究》等重點課題5篇,編印《市**年人口普查資料》。
(二)積極服務統籌城鄉。完善統籌城鄉評價監測體系,形成年度監測報告,2011年統籌城鄉發展總體實現程度達78.3%,較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較**年提高12.4個百分點;開展綜合城鎮化水平評價,**年綜合城鎮化水平為58.8%,較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收集2000年以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相關資料并完成分析研究。
(三)積極服務轉方式調結構。調整工業產業分類體系,確定八大特色優勢產業統計口徑和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范圍;完善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監測制度;加強現代農業、工業集群集約和民間投資統計;測算并公布全市及各區(市)縣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完成投入產出前期準備工作;收集整理《副省級城市調結構資料匯編》;為全國文明城市復查、創新型城市創建等提供統計服務。
(四)積極做好統計調查研究。按月開展主要經濟指標預警分析,動態監測100戶生產下滑幅度較大的企業;按季完成主要經濟指標跟蹤監測、副省級城市對標分析及各行業、區(市)縣、成都經濟區發展情況分析,全年完成分析報告104篇,領導批示50篇次,其中主要領導批示23篇次,《市**年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被市委工作會全文印發。向上級統計部門和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報送統計信息342條次。完成第*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第*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第*屆中國國際會展文化節等專題調查報告19篇。
(五)積極服務社會公眾。建立主要統計指標數據發布制度,每月15日在統計信息公眾網公布主要經濟指標,月底前公布詳盡統計月報。做好統計信息公開工作,增加信息公開內容,接受網站查詢、電話及上門咨詢10萬人次以上;按季發布全市經濟形勢,全年在新聞媒體發布統計信息60余篇次,統計信息發布重點延伸到社會、民生領域;完成人大建議、政協提案12件,辦結率及滿意率均達100%。
三、依法統計取得新增強
(一)普法宣傳大眾化。省、市、區三級聯合舉行聲勢浩大的《統計法》頒布*周年宣傳活動,現場發放各種宣傳品2萬余份,接受群眾咨詢1600余人次。召開以“推進依法統計,保障‘四大工程’建設”為主題的普法宣傳座談會;深入推進統計“法治大講堂”活動,結合統計違法行為開展警示教育。
(二)執法檢查常態化。市統計局、市監察局、市司法局、市法制辦聯合成立成都市統計執法檢查領導小組,每年在全市開展統計聯合執法檢查。積極推進統計法律事務告知,發放告知書9986份。按月通報區(市)縣執法檢查進度,按季對統計執法情況和受檢單位數據質量情況進行匯總分析,統計執法交叉檢查報告得到市政府主要領導肯定性批示。
(三)檢查形式多樣
化。對**家“三上企業”、109個鄉鎮和314戶農村住戶開展重點檢查,查處提供不真實或不完整統計資料、拒報統計資料等違法違規行為,檢查覆蓋面由上年的28.0%提高到33.3%;對14個市級部門、20個區(市)縣開展統計巡查,重點檢查法律法規和統計制度貫徹執行、統計數據質量等情況;組織區(市)縣對952家“三上企業”開展交叉檢查,重點核查基本情況、基礎工作和數據質量;高質量完成上級統計部門組織的數據質量專項檢查,順利通過對50戶規上工業企業、200戶建設項目、30戶批零住餐企業的核查。經過大規模、多形式、多層次的統計執法檢查,調查對象數據質量穩步提高。
四、“四大工程”取得新進展
(一)基本單位名錄庫建設邁上臺階。召開統計“四大工程”暨基本單位名錄庫現場推進會。制定和完善全市基本單位名錄庫管理辦法、考核評比辦法和更新制度等規范性文件,加強“三上企業”和“一套表”名錄庫管理。扎實開展單位清查工作,基本單位新增3.0萬個,變更5.6萬個,剔除1.0萬個,全市單位總數達*萬個,其中法人單位11.0萬個,為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奠定堅實基礎。大力推進名錄庫向基層延伸,全部鄉鎮均實現名錄庫在線維護管理。
(二)“一套表”聯網直報工作縱深推進。規范整合現有統計工作業務流程,完善企業“一套表”總體實施規劃及方案,調整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做好“萬人進萬企”宣傳督導活動,聯合發文要求企業真實獨立填報數據,全面清理與國家統計局要求相抵觸的文件和規定,全面分析研究聯網直報數據質量,全面檢查統計代理機構。嚴守“四條紅線”,制定平臺數據質量網上巡查管理辦法,建立企業檢查回訪制度,按月通報直報率、持證率、注冊率,督促區(市)縣自查上網地址明細,有效杜絕使用統計局賬號或微機代企業報數和修訂企業數據行為,全市“三上企業”網上直報率穩定在96%以上。**市和**區被評為全國企業“一套表”聯網直報先進集體,21名同志被評為先進個人。
(三)數據采集處理平臺順利切換。制定工作方案,搞好動員培訓,開展專項督查,抓好用戶身份認證,順利實現平臺切換。加強全市統計網絡建設和統一運維管理,規范數碼影像資料使用,統計專網建設實現國家-省-市-縣-鄉五級網絡的聯通,統計辦公自動化系統覆蓋所有鄉鎮,虛擬專用網絡用戶容量從200個擴充到500個。
五、統計改革取得新突破
(一)加強主要數據評估。完善區(市)縣主要統計數據審議制度,規范地區生產總值、農業、工業、商業、投資和城鄉居民收入等主要統計指標數據質量管理辦法和評估辦法,重點加強協調性評估和數據質量第三方評價,全市主要統計指標與稅收、用電量、運輸等部門指標匹配性進一步增強。
(二)加強民生統計。認真做好大城市月度勞動力調查和民生工程投資、保障性安居工程、婦女兒童規劃等統計監測;開展全市農民財產性收入調查和“用工荒”與“就業難”等民意調查;完善私營單位工資抽樣調查方案,規范平均工資的發布口徑。
(三)加強文化產業統計。清理文化產業法人單位902個,2011年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322.9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6%;開展建設“文化之都”認知情況調查。
(四)加強節能減排統計。完善區(市)縣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核算辦法,指導市建委、市商務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等部門初步建立涵蓋1.2萬個調查單位的能源統計體系。
(五)加強人才統計。健全非公人才資源統計體系,對**戶非公有制企業人才狀況實施調查,對**戶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企業開展人才資源快速調查。
六、基層基礎取得新成績
(一)強化縣級統計機構規范化建設。按照《縣級統計機構規范化建設考核實施細則》,建立由局主要領導負責、分管領導包片、處室包點聯系和檢查督導的工作制度,積極推進基層統計規范化建設。經過自查、現場核查、省局驗收等環節,青羊區、新都區、金堂縣被評為全省首批縣級統計機構規范化建設達標單位。
(二)強化統計人員業務素質建設。嚴格實行統計人員準入制度,全年2.2萬人次參加統計人員從業資格和繼續教育培訓,比上年增長1倍,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率達到66.7%。編寫“一套表”應用教材,舉辦2期鄉鎮(街道)綜合統計人員培訓班,362名人員參加名錄庫建設、“一套表”管理等專題培訓。
七、部門統計取得新提升
規范地方統計調查項目審批流程;完善部門行政記錄和統計信息共享機制,與部門共同挖掘行業統計數據潛力。各部門認真組織實施部門統計調查,積極做好服務業統計工作,深化部門統計改革,深入開展統計分析,部門統計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單位清查期間,市工商、質檢、編制、民政、稅務、教育等部門及時提供行政登記信息75萬條;市農委開展優勢特色產業專項統計工作;市衛生局完成基層衛生機構統計人員輪訓;市科技局建立高新技術產業統計工作體系;市人口計生委開展“統計數據質量信得過”活動;(www.baimashangsha.com)市人社局出臺《統計工作管理辦法》等制度。
八、自身建設取得新成效
認真開展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為主題的干部作風教育實踐活動,通過召開黨組擴大會、民主生活會、工作交流會等梳理問題11個、意見建議12條;制定整改落實意見,積極開展整改落實“回頭看”自查工作,建立健全干部作風教育實踐長效機制;目前,12項整改項目中,已經完成8項,剩余4項為長期工作,正在積極推進。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納入統計工作總體安排,建立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和具有統計特色的懲防體系,與區(市)縣統計局及局內各處簽署黨風廉政建設承諾書和統計行風建設責任書;扎實推進服務型、創新型、學習型機關建設,加強重要統計工作督辦,完善干部考核考查和經費資產管理等制度;將“掛包幫”、“雙報到”等工作落到實處,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切實為群眾辦實事。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足,統計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統計數據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統計公信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統計基層保障有待進一步夯實,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視并切實加以解決。
【市統計工作年度總結】相關文章:
年度統計工作總結01-11
年度統計工作總結15篇02-27
統計工作的年終總結07-06
市年終總結02-20
統計工作個人總結06-07
統計工作總結10-28
關于生產統計工作的年終總結07-03
市糧食局年度工作總結08-24
市質監局年度績效工作總結08-24
市港航局年度工作總結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