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煤礦開采防滅火工作總結
煤礦開采防滅火工作總結1. 礦井防滅火概況
##煤礦為全國知名的高瓦斯易發火嚴重突出礦井,煤層自燃傾向性等級為I級--容易自燃煤層。建礦以來共發火117次,百萬噸發火率6.01次,最短一次發火時間為一個月,基本每年都有因自燃發火封閉采煤工作面的現象發生,封閉過程中發生瓦斯爆炸48次。在治理煤層自燃發火過程中,礦井工程技術人員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大膽的嘗試和不斷的總結并與科研院校聯合進行研究,摸索總結了一套較為完整預防性注漿、均壓防滅火、利用高濃度瓦斯治理火區、注氮防滅火等綜合防滅火技術,礦井煤層自燃發火呈逐年下降的趨勢,促進了礦井安全生產。
#####工作面從20**年2月8開始回采,于20**年11月18日開采結束。期間對防滅火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采取了及時有效的措施,杜絕了煤炭自燃,保證了該面的順利回采結束,采面共采出煤量308440t.現針對該面開采工作中所做的防滅火工作進行總結,以便為今后的炮采工作面在開采過程中遇到的類似問題提供參考:
2. #####工作面概況
2.1. 工作面位置
#####工作面位于*盤區東翼第三分段,北為**工作面(3已回采),南為**工作面(未布置),西為62工作面(未布置),東為(盤區隔離煤柱),上部為52采空區,局部地段因受斷層影響,留有一定的煤柱。
2.2. 工作面地質構造情況:
工作面有F1、F2二條斷層,其中F1為正斷層,走向212,傾向122,傾角為43度,落差為0-2.7m;對回采有一定的影響;F2為正斷層,走向184,傾向94,傾角為38度,落差為2.0-3.5m;對回采影響嚴重。
2.3. 煤層及煤層厚度情況:
根據地質資料,該分段二煤層(B4)為簡單結構,厚度0.2-2.0m,平均厚度1.2m;三煤層(B3),本區域缺失;四煤層(B2)厚度1.6-2.8m,平均厚度2.1m;B2、B4煤層層間距為5.3-8.4m;煤層走向270度,傾向180度,煤層傾角8-10度,平均傾角6度。
3. 采面防滅火工作
3.1 采面煤層自燃發火分析
3.1.1 采面鄰近區域煤層自燃發火分析
①、采面東側為盤區隔離煤柱,開采期間無發火威脅;
、凇⒉擅婺蟼葹**工作面(未布置),開采期間無發火威脅;
③、采面西側為**工作面(未布置),開采期間無發火威脅;
④、采面北側為**工作面(已回采),該工作面曾因煤層自燃發火而被封閉。同時,**工作面回采后形成的采空區與其上覆采空區相通, 而原**瓦斯橫川與2**采空區存在漏風**,5開采時機巷4#、5#、6#、7#橫川就出現過最高100ppm的CO,所以5機巷橫川密閉若受壓遭到破壞,將與處于總風側的2機巷、2消火道、2溜煤眼等密閉形成漏風**,從而造成2134采空區內浮煤再次氧化復燃。
、荨⒉擅嫔细补ぷ髅骈_采時遺留了大量的浮煤,且由于B2、B4煤層層間距較薄(為5.3——8.4m),四層采空區垮冒后將會漏穿二層采空區,致使二層采空區的浮煤落入四層采空區造成二次氧化,引起四層采空區自燃。
、蕖⒉擅嫔细膊煽諈^浮煤已被氧化過,隨著開采放頂,采場與老空區壓力發生變化,若采場與老空區壓力調節失去平衡,老空區漏風量增加,可能導致**老空區“O”型圈發生遺煤自燃,
、、原**工作面錯切眼、**溜煤眼、**溜煤眼與并聯總風存在漏風**,一旦工作面漏風**未被堵死、采場壓力不均衡,會導致大量氧氣進入采空區,引起采空區發生自燃。
⑧、材料道密閉位于#####工作面回風側,開采時會通過**風巷、**機巷橫川與#####采場形成漏風**,引起大量氧氣進入采空區,導致采空區自燃。
3.1.2 本采面煤層自燃發火分析
、佟⒈静擅婷后w較松軟,且煤層自燃發火期短(3個月左右),采面回采過程中堆積的浮煤極易發生氧化自燃。
②、工作面前方存在斷層構造,采面采至斷層帶時若推進度受到影響,將會導致采空區浮煤因長期氧化而發生自燃。
③、采面一旦出現采場壓力調整不均勻,將會引起采空區大量供氧,加速浮煤的氧化,導致工作面發生氧化自燃。
、堋⒐ぷ髅嫱七^#####溜煤眼后,采空區通過溜煤眼與215底板道邊界回風形成漏風**,使采空區浮煤供氧充分,引起浮煤氧化自燃。
⑤、52風巷、瓦斯巷密閉位于#####機巷進風側,容易使52風巷、瓦斯巷形成漏風的通風系統,致使二、四層采空區因長期氧化而發生浮煤自燃。
、、本采面采空區遺煤具有容易自燃發火傾向。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構造地段的浮煤丟入采空區易產生自燃;二是#####采面放頂后,52老空區已氧化的浮煤進入采空區被二次氧化,極易迅速氧化發生自燃。
3.2. 采面防止煤層自燃發火措施
3.2.1. 開采前防止煤層自燃發火措施
、、在#####風巷施工觀測孔,終孔二煤層采空區,觀察上覆2152采空區氣體情況,隨時掌握、分析上覆采空區的發火威脅,以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②、對采面實施開區注氮:利用制氮機對52、#####工作面采空區及其它有發火危險地點實施注氮工作,惰化采空區,抑制浮煤氧化。
制氮機安設在老東大巷,用4寸PE管延接至注氮點(#####機頭下隅角及52風巷、52瓦斯巷密閉等地點)。開采期間根據防滅火檢查情況隨時對有威脅的地點進行注氮。
、邸⒃#####工作面施工灌漿孔進行注漿,對可能出現漏風的地點(密閉、橫川等)進行注漿,封堵采面向鄰近采空區漏風的**.
④、由生產部技術組提前組織好采面過斷層的措施,對過斷層期間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予以解決,以確保工作面過斷層的進度。
、荨⒃诠ぷ髅鏅C風巷煤柱段施工順層鉆孔對本煤層進行抽采,防止煤柱段開采過程中由于本煤層瓦斯大量涌出造成工作面推進度受影響。
、、在采面風巷向煤柱段施工頂板抽采孔用于抽采采空區的卸壓瓦斯,防止在煤柱段推進過程中,卸壓瓦斯大量涌出引起隅角瓦斯超限,使工作面推進度受到影響。
⑦、采面開采前對所有通風設施進行全面檢查、處理,確保設施可靠。
、、保證采面機巷和風巷巷道凈斷面≥3.0m2,上下端頭斷面達到要求,從而降低進、回風之間的風壓差。
⑨、嚴格按作業規程要求配備風量,確保采面風量的可調性,保證在開采過程中能根據采面瓦斯涌出情況,及時調整風量。
3.2.2. 開采過程中防止煤層自燃發火措施
①、日常措施
a、每周對采面上、下隅角和回風的氣體取樣化驗2次;每周對采面相關區域的密閉氣體情況檢查2次以上。
b、在采面機、風道設置好氣霧阻化泵,需要時,由通風隊負責向上、下隅角和采空區噴灑高分子材料,包裹碎煤,防止氧化。
c、采煤隊負責機頭、機尾擋風簾的設置,長度不少于20m,上接頂、下接底,減少向采空區的漏風。
d、工作面每次回柱前后對采面上下隅角噴灑防滅火石灰,其厚度不得低于≮5mm.
e、開采期間,生產部地質測量組在工作面每推進30——50m利用地質振蕩儀對前方地質構造進行一次探測,探測方法嚴格按《##礦關于加強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管理規定》執行,并及時將前方地質構造分析資料送通風科。
f、生產部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認真抓好各生產環節和采煤隊的組織管理,在人財物方面給予保證。并積極協調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保證采面正常推進。
g、工作面開采后,生產部必須保證工作面的月推進度在卸壓區不小于90m、煤柱段不小于60m.
②、其它預防措施
a、為確保工作面在斷層帶的正常推進,由%%%從2月29日開始根據生產部地測組設計在工作面斷層帶附近施掘探巷,防止采面進入斷層帶后由于斷層影響工作面的推進。
b、通風隊提前在機風巷準備好施工懸空密閉的材料,一旦出現頂板冒落充填采空區較差,引起采空區漏風量大,則由綜合分析會確定每割30——50m在工作面上下隅角施工懸空密閉(粉煤灰袋堆碼)。
、邸⒎乐姑簩幼匀及l火措施
在采面煤柱段推進過程中,由于受斷層影響造成工作面推進緩慢,采面上隅角擋席內CO一度達到了最大200ppm,采面回風CO最大達到了20ppm,采面采空區浮煤處于氧化自燃的邊緣,采面防滅火工作面變得非常困難。為確保采面的順利推進,礦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
a、立即成立以總工程師邱居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對工作面斷層分布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并動用礦井一切人、財、物確保工作面的推進。
b、對采面進行每天24小時注氮,充分置換采空區的氧氣達到惰話采空區的目的。
c、每天大班由通風隊在工作面上下隅角施工懸空密閉,減少工作面向采空區的漏風。
e、對采場壓力進行均壓調整,確保采場壓力均衡,減少采空區的進風;并保持鄰近區域密閉進出風狀態為微出。
通風以上措施的實施,使采面浮煤氧化得到了很好的控制,15天后采面上隅角擋席內CO降低為10ppm,采面回風CO消失;采面開采后期我們堅持每天夜班對工作面進行注氮,每天大班在工作面上下隅角施工懸空密閉直到工作面回撤前,采面上隅角擋席內CO均控制在5ppm以下。
3.3 工作面防滅火效果
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除工作面在斷層帶推進期間由于推進度受影響致使上隅角擋席內CO達到最大200ppm外,其余時間我們均有效的控制了本采面采空區浮煤的氧化,減少了向鄰近采空區及舊巷的漏風,從而確保了工作面的正常生產,為我礦2008年未發生煤層自燃發火創造了條件。
4. 結論
#####工作面開采期間雖然未發生一次煤層自燃發火,從而順利的將工作面回采結束,但也為我礦今后類似工作面的開采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2007年我礦2254工作面就曾因為在斷層帶推進度受影響致使煤層自燃發火,至今仍封閉有一套綜采設備。#####工作面的順利回采結束為我礦今后四煤層工作面的順利回采提供了結束支持,使我礦防滅火工作上了一個臺階,現就#####工作面開采過程中的防滅火作簡要總結:
、、如何減少采面的漏風**將是采面回采過程中的防滅火重點。
、凇⒐ぷ髅骈_采期間,工作面的順利推進是防止煤層自然發火的最好手段,采面回采過程中必須確保采面的推進度。
、、加強采面的浮煤回收,既可提高回采率,又能減少拋向采空區的碎煤,減少自然發火源。
④、通過向工作面注入惰性氣體置換采空區的中的氧氣防止浮煤氧化,是我們防滅火的一個重要手段。
、荨⒃诓擅嫔舷掠缃鞘┕铱彰荛]是我們減少工作面向采空區漏風的一個必備措施。
【煤礦開采防滅火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森林防滅火工作匯報01-06
森林草原防滅火家訪心得07-17
森林防滅火工作開展情況匯報(精選15篇)11-11
鎮森林防滅火工作匯報(通用14篇)12-21
滅火的作文02-14
煤礦電工工作總結04-30
有關煤礦的工作總結03-17
煤礦通風工作總結09-27
滅火記作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