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化立校工作情況匯報
文化立校工作情況匯報近年來,**小學堅持“文化立校,持續發展”的理念,精心培育學校的特色文化,著力打造以精神文化為核心,物質文化為外殼,制度文化為保障的校園文化建設體系,全面推進品牌學校的建設步伐,在辦學質量高水平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一、加強物質文化建設,構建高雅的校園文化環境。
良好的校園環境,對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他們健康向上的情趣,會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為創設整潔優美的校園環境、營造充滿文化氣息的育人氛圍。一是學校在硬件設施的建設上力求做到實用性、科學性、先進性的有機結合。首先學校對教學樓室內進行了裝修,粉刷了墻壁,對原來的格局進行了重新調整,使它更加符合小學教育的特點。然后,充實了學校圖書室、教工閱覽室,改建了舞蹈教室,多媒體教室等功能教室,新設置了學生畫室、美術作品展室、少先隊室、榮譽室,高標準裝配了微機教室,為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校園的美化綠化力求做到藝術性、觀賞性、教育性的有機統一。根據校園的結構特點,恰當的設置景點,既美化了環境,又增添了情趣,春天的校園垂柳依依,白玉蘭花潔白如玉,櫻花紅潤豐滿。夏季綠化帶中的假山在各種觀賞植物掩映下別有情趣,植物長廊上面各種攀援植物相互交錯,茂密蔥郁,使直射的陽光無縫可鉆,課間師生在綠茵下漫步小憩,盡情的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漫步在這如詩如畫景色里不時地看到溫馨提示:“小草有生命,腳下請留情”等,教育學生愛護花草樹木;抬頭望去,教學樓的墻壁上有用畫框裝飾的名言警句、名人畫像,還有根據不同主題設置的宣傳欄,手抄報,既展示了師生的藝術才能,又營造和襯托出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體現出校園處處有教育。3、班級文化各具特色。教室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窗口,良好的學習環境對優良班風、學風的形成起著積極的推進作用。各班本著“美觀、整潔、樸實、大方”的原則,結合學生的特點,開展特色班級的創建,制定出本班的班規、班風、學風,各班的環境布置既有學生的特長展示區(書法、繪畫、習作等),也有開闊視野、催人奮進的圖書角、評比臺等;總體呈現出低年級充滿趣味性,高年級書香味濃厚的特點。班級文化的創建凝聚、約束、發展了學生,既張揚了個性,又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和團結協作的意識。
二、精心打造制度文化,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制度文化規范了師生的行為,促成良好的校風,促進了學校核心文化的建立,加快了品牌學校建設的步伐。學校本著以人為本,提高教職工積極性的目的,制定了系列管理制度,豐富了學校的文化內涵。為加強教學管理,制定了三輪備課、教學常規檢查、集體備課、教研活動等制度,考勤制度、獎懲制度的建立激發了教職工的工作熱情,為創建平安校園制定了門衛管理制度、學生請假制度、領導值班制度,制訂了詳盡的各種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另外,學校每周一利用工作簡報對本周的工作進行總體安排,各處室根據安排具體實施,同時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各部門都設有工作臺賬,詳實地記錄每日的工作情況,并要求所做的工作材料要及時歸檔,使每項工作都留有痕跡。有效的制度約束,規范了學校管理的每道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以公平、民主的管理理念營造出一種民主的氛圍,廣大教師參與到學校管理中來,積極向學校建言獻策,增強了學校管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學生管理方面,《流動紅旗》、《優秀班集體》、《文明班級》等評選制度及《學生一日常規》,規范著學生的行為。各項制度的嚴格執行,使在校的每個人都洋溢著朝氣蓬勃和積極向上的活力,學校已經形成了師生團結協作、和諧相處、積極上進的新局面。
三、用精神文化陶冶情操,啟迪智慧。
精神文化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精髓,他能塑造人的靈魂,使人有堅定的信仰,宏偉的志向,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因此,學校著力打造“深思、堅毅、協作、力行”的干部隊伍文化,“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教師文化,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創造”學生文化;使精神文化逐步浸潤師生的心靈,提升素養,陶冶情操,啟迪智慧,從而形成學校的特色文化。近年來學校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不惜代價,為教師提供各種外出學習的機會,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業務素養,校內實行課題帶動戰略,堅持集體教研,課題研討課,推門聽課,生本教育示范課開展得如火如荼,每月的教學常規檢查,教師教育論壇,教師業務技能比賽,使每位教師練就了過硬的本領,業務素質明顯提高。同時搭建各種平臺,讓他們盡情綻放自己的才華,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市、區教學公開課、評優課,提高了教師把握教材、運用教材的能力,增強了教師的教育科研意識,(www.baimashangsha.com)營造出濃厚的科研氛圍。近年來,我校有市級科研課題1項,區級課題6項,由于實施課題帶動戰略,教師的授課水平明顯提高,有6名教師先后獲市區評優課一等獎。
在學生中開展“為中華民族崛起”演講比賽,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結合母親節,學雷鋒活動日等重大節日開展感恩教育和學雷鋒樹新風活動,教育學生要常懷感恩之心回報社會,服務社會。每年的校園藝術節和古詩文誦讀等活動的開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而且使他們領略到了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科技制作、雛鷹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學會了動手、動腦,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課程文化突出地方特色。課堂是塑造學生人格的主渠道,為全面落實新課程方案,學校在開全開齊課程的同時,突出藝術教育的特色,開設了繪畫、足球、田徑興趣小組,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有效地延伸了課內教育,同時還開發了凸顯學校特色的揚帆、剪紙、書法等校本課程,完善了學校的課程文化體系,為藝術特色品牌學校的創建增光添色。
【文化立校工作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學校工作情況匯報08-11
立雞蛋作文04-09
街道辦事處文化體育工作情況匯報04-22
傲立的小草作文03-08
微笑的作作文02-18
“作”夢作文03-31
立雞蛋作文15篇04-09
周立波最新語錄01-07
丁立梅的語錄40條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