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情況匯報材料
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情況匯報材料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一、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整體情況
多年來,我市按照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總體要求,大力促進公共服務向基層延伸、向農村延伸,通過政策扶持,資金保障,全力推進基層公共服務平臺能力提升建設,使基層公共服務平臺真正成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著力點。目前,全市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已基本建立,更好地適應了我市城鄉統籌就業的要求。
(一)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
市現設12個鎮、10處街道辦事處(崖頭鎮6月撤鎮,成立了崖頭、嶗山、尋山、城西四個街道辦事處,但未獲上級部門認定,統計部門仍按崖頭鎮統計數據),轄屬826個行政村(38個自然村未列入統計部門范圍,自然村即村管村)、125個社區,總人口67萬。
鎮、街機構、人員及經費情況。各鎮、街道辦事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人員現有編制一般為5-7人,全市共125人,經費來源全部為財政全額撥款。
社區(行政村)人員情況。全市各社區(行政村)都聘用了1名勞動保障協理員,總人數987人,主要由村委會會計兼任,熟悉村里情況,便于開展各項工作。根據我市規定,勞動保障協理員每人每年由市財政補助500元崗位補貼。崖頭、石島27處城區非農社區,其經費由財政全額撥款。
(二)辦公場地和服務設施
1、下半年,部分鎮、街道按實施意見,進一步對辦公場所進行擴建改造,并設立了服務大廳及專用的檔案室,每個鎮、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辦公場所面積大約在120-350平方米,全市總計3571平方米。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全部配備了微機(7-9臺)、復印打印一體機(2-3臺)、傳真機(1-2臺)、電子顯示屏、社保卡讀卡器等辦公設備,并制定了工作人員守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主要職責、服務項目等規章制度,規范化地開展各項業務工作。同時,按照省、市通知要求,統一更新制作了新的各項規章制度刊板,并掛牌上墻。
2、崖頭、石島27處非農社區設立了固定的辦公場所,辦公條件相對較好,設施設備也比較齊全。社區(行政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協理員一般在村委會辦公,辦公場所平均面積約50平方米。在人口比較集中的中心社區(行政村),優先配置了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備,方便基層群眾辦理相關業務。
二、開展基層平臺建設的經驗做法
1、政策上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對基層社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始終高度重視,明確制定了基層勞動保障機構建設和開展勞動就業工作的目標要求,并納入了對各鎮(街道)的年度目標考核。市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對正式聘用并有效開展工作的村級勞動保障協理員,由市財政按每人每年500元的標準給予崗位補貼。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制訂印發了《鎮(街道)勞動保障專項工作考核辦法》,對正式聘用并有效開展工作的村級勞動保障協理員,根據考核情況落實崗位補貼,全市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按照省、市通知要求,市人社局、發改局、財政局聯合出臺了《關于印發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榮人社發[]64號)、《關于成立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榮人社發[]68號),進一步對全市基層平臺建設起到了指導作用。經過各級督導建設,目前市各鎮、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機構已基本達到省級考核標準的要求。市財政將鎮、街道基層平臺建設“以獎代補”資金納入了財政預算,共安排專項資金260萬元(按轄區內人口數,一類補助30萬元,二類補助20萬元,三類補助10萬元)。全市共為986名村級勞動保障協理員落實崗位補貼49.3萬元。同時,落實農保獎勵政策,按不低于當年收繳額1%的標準提取財政獎勵資金,用于彌補基層工作人員的交通、通訊等費用,這些政策的落實,進一步提高了基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有力地促進了基層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和發展。
2、不斷提高基層工作人員業務素質。一是加強崗位培訓。為切實加強基層隊伍建設,促進基層平臺規范運作,更好地發揮基層工作職能,近年來,市財政撥付專項經費5萬元,組織基層勞動保障協理員參加了省、市各類專業化職業資格培訓。鎮(街道)勞動保障工作人員,參加省里統一組織的考試,取得了國家級協理員的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社區(行政村)勞動保障協理員經培訓考核合格,頒發《市勞動保障協理員資格證書》。目前全市基層勞動保障工作人員的持證率達到100%。二是優化人員結構。為進一步加強基層隊伍建設,近年來,全市公開招聘大學畢業生,充實到基層工作人員隊伍中。目前鎮(街道)的工作人員中,大專及以上學歷占到人員總數的90%以上。
3、落實擴大失業保險基金支出范圍政策。積極落實擴大失業保險基金支出范圍政策,對公共就業服務體系進行全面升級改造,、連續兩年投入資金600多萬元,通過政府采購的方式,為22處鎮(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350處重點社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站購置了復印機、激光打印機、電腦、身份證識別儀等先進的辦公設備。此外,對人口多、業務量大的鎮、街道實施重點打造,在辦公場所增設大型led顯示屏,觸摸屏等,用于發布就業信息和宣傳就業政策。目前,各鎮(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和27處非農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統一使用勞動99三版信息軟件,既可以對農村勞動力提供就業、失業登記,開展技能培訓、辦理新農保等服務,也可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提供快捷、高效的就業信息服務。
三、存在問題
一是受資金、場地制約,缺少一處建筑面積4000㎡以上的市級綜合服務中心。
二是大部分鎮(街道)一級的基層勞動保障工作人員受鎮(街道)領導,往往身兼數職,難以專職從事基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制約了工作及時開展。
三是目前部分鎮(街道)勞動保障工作人員對“勞動99三版”新軟件缺乏有效的培訓,軟件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四、工作安排
1、加強基層平臺體系建設。,繼續貫徹落實威人社發[]67號、[]28號兩個文件,指導全市各鎮(街道)、社區(行政村)進一步完善基層平臺標準化建設。至底,我市將全面建成覆蓋所有街道(鎮)和城鄉社區的基層平臺網絡。實現機構名稱統一化、人員隊伍專業化、(www.baimashangsha.com)工作經費保障化、設施設備標準化、管理服務規范化、服務手段信息化和網絡化,使城鄉居民和單位、職工就近享受便捷優質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
2、提高基層平臺管理服務水平。統一制定印發基層平臺管理制度、服務規范、辦事流程等,編印公共就業服務培訓教材,組織開展基層協理員培訓,使全市所有基層平臺全部能夠使用勞動99系統三版軟件;推進就業、人才服務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業務下沉,全面提升基層平臺管理服務水平。
3、組織開展充分就業社區評選活動。組織開展市級充分就業和諧社區評選活動,組織參加省級充分就業星級社區評選,推動全市基層平臺加快建設。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情況匯報材料】相關文章: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情況匯報(精選6篇)11-17
郵政支局平臺建設經驗交流05-31
城管局開展機關服務品牌建設經驗材料04-26
公共衛生服務標語11-15
項目建設匯報材料08-24
學校勞動實踐基地建設情況匯報05-16
網絡報表平臺服務合同03-06
煤礦防汛工作情況匯報材料06-01
森林防火工作情況匯報材料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