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學校文化建設紀實
立志做感動中國和影響世界的人——小學學校文化建設紀實
**縣西街實驗小學,創建于清光緒末年。四年的學校管理經歷使我真切地感到:一所永葆青春活力的名校,一定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作支撐。一所注重優秀文化積淀和傳承的學校,一定有一個遠見卓識、勇于創新、富有作為的領導集體。
學校文化寫在學生的臉上,更要寫在每位領導和教師的臉上。學校校委會全體領導一致認為:"學校教育不能只是知識符號的傳遞和教學藝術的錘煉,而要以培養有理想、有信仰、有底蘊的文化人為己任。文化傳承要集傳統與現代文化于一身,融中西文化為一體,把優秀文化根植在幼小的心田。"
為了更好地傳承學校近百年的傳統文化,學校安排教師先后到上海、**、**、北京等全國名校參觀學習,組織全校教師對學校文化建設進行大討論,確定了"尚德博學,立志做感動中國和影響世界的人"的校訓,提出了"給學生終生有益的教育,讓每個孩子都得到成功發展"的辦學宗旨,精心設計了象征西街人團結和諧、頑強奮進的校旗和體現辦學特色、奮斗目標的校徽,譜寫了催人奮進、昂揚向上的校歌。
學校教師,秉承著優秀文化傳統,個個都是"身教重于言教"的精神典范,這是學校精神文化建設的成果之一。如果說西街教師的"十種精神"是學校文化的靈魂和核心的話,那么,"十條標準"就是教師精神文化的行動準則。十種精神是:志存高遠的報國精神,以校為家的愛校精神,視生若子的愛生精神,團結和諧的合作精神,踏踏實實的工作精神,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不甘落后的創優精神,勇于爭先的拼搏精神,追求卓越的執著精神,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十條標準是:守法、守規、守紀;愛校、愛崗、愛生;樂業、敬業、勤業;求實、務實、踏實;爭先、爭優、爭榮;自尊、自愛、自強;好學、善學、博學;縝思、深思、反思;篤志、篤信、篤行;互學、互研、互升。
內化為精神素養 外化為優良習慣
走進學校文化,無不讓人感到"廣博"與"厚重"。學校用與時俱進的精神文化引領人,用張弛有序的制度文化塑造人,用充滿個性的環境文化熏陶人,(www.baimashangsha.com)用崇尚和諧的道德文化凝聚人;學校從讀書入手,從細節入手,從榜樣入手,讓學生在學習上自主、生活上自立、行為上自律、交往中自強。
學校擴大了圖書館,班級配置了圖書柜,學生宿舍里添了圖書架。學校還專門開設了閱讀課,學生人人配備了讀書"采蜜本"。"采蜜本"上開辟有"我會了(字、詞)""我喜歡(詞、句、段)""我想問""我懂了"等欄目。學生們從朗朗上口的歌謠到色彩鮮艷的畫報,從合轍押韻的三字經、千字文到文學瑰寶唐宋詩詞,從經典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小王子》《夏洛的網》到探險小說故事《福爾摩斯探案集》《老人與海》《海底兩萬里》,再到勵志經典《猶太故事》《哈佛家訓》《美德書》等,他們看到了色彩斑斕、奇異多變的大千世界,認識了魯迅、冰心、巴爾扎克、雨果等文化巨匠,領略了夸父的執著、岳飛的意志、諸葛亮的智慧……淡淡的書香滋養著學生的心田。
為了讓每個學生自覺踐行學校文化,學校以強化養成教育為主題,開展了"爭做文明好少年,養成十種好習慣""感恩教育""家校連心橋"等系列活動。每個班級都開展系列主題班會,有理想類的、孝敬類的、惜時類的、規則類的、探索類的、環保類的、意志類的、愛美類的、進取類的、創新類的等主題。通過演講、辯論、寫心得、談感受等形式,形成了一串閃光的養成教育珍珠鏈。
學校有四塊園地,圖文并茂,內容豐富,是師生平日關注的焦點。《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專欄刊登每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及候選人的感人事跡,以方寸天地播種民族大義宏德,用百余文字文謳歌中華英雄典范。《美文公園》專欄選登一些極富人性、極富哲理、對師生終身發展極富啟迪的經典佳作,是師生競相欣賞、爭相傳抄的文化大餐。《每周一星》專欄選登學生的優秀日記,是學生互動交流、展示自我、學習提高的習作平臺。《寄語師生》專欄選登典范語句,激發教師工作熱情,激勵學生自主自信。這四塊園地深厚的文化內涵,引領著學校文化建設和師生成長的方向。
讓校園每一處環境都有文化
學校建設校園文化、走廊文化和班級文化,讓每一處說話,每一處育人,并且說什么話,育什么人,都經過了精心設計。
步入學校校園,你就能感受到一種溫馨和諧、舒心高雅、蓬勃向上的文化氣息。校門一側是一個紅色梯形建筑,酷似一面旗幟,象征著西街實驗小學力做引領先進文化的旗幟。另一側方形立柱的頂端雕刻著綠色圖案,既像一只翱翔藍天的大雁,又像一本展開的書,象征著學生在浩瀚無窮的書海中展翅飛翔。西樓懸掛著校訓--"尚德博學,立志做感動中國和影響世界的人"。護欄上有序排列著"文明和諧,求實奮進"的校風、"民主科學,高效發展"的教風、"勤學善思,創新踐行"的學風。過廳門柱上"養成良好習慣,創造生命神奇"的巨幅標語,彰顯出學校強化養成教育的鮮明特色。
教學樓的走廊墻壁上,懸掛著120余幅精美的古詩文鏡框,每首古詩都配有圖畫、注釋和詩意精講,為孩子們營造了詩的長廊、詩的海洋。從一樓到四樓轉彎的平臺,由"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而高翔""學習永遠沒有頂點"等四個梯進的名句格言拾級而上,鼓勵學生勇往直前,永不停歇。
教室內,學校統一設計了"勤學善思,創新踐行"的學風和《習慣養成三表》;統一配備了"綠色銀行"專柜,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統一配備了"才藝苑",分期展示同學們的手抄小報、書畫作品、小制作、小攝影,引導學生發展特長;班班配備了圖書專柜,引領學生領略世界神奇,吮吸知識甘露。
在建設優秀學校文化的實踐中,我們深刻感觸到:一所名校的歷史使命就在于讓不同領域的知識在交流中相融,讓不同觀點的思想在碰撞中升華,讓不同種類的文化在溝通中趨同,使名校真正成為文化傳承、積累、創新的詩意棲居和引領社會文化建設的先驅。
【小學學校文化建設紀實】相關文章: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自查報告03-15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調查報告范文09-05
文化惠民發展紀實總結08-24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自查報告3篇03-18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自查報告(3篇)03-30
關于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調查報告范文09-06
學校文化建設研究項目的實施方案08-24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推進學校和諧發展05-23
高職院校學校文化建設核心價值觀研究08-26
小學班級文化建設工作體會(精選8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