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食用菌種植工作總結
食用菌種植工作總結2012年**縣食用菌種植工作,以"抓示范、提質增效"為突破口,帶動種植區農牧民開展種植工作。據統計:種植拱棚379座、"一棚三用"81座,種植面積為7.8萬平方。
1、干部包棚,示范操作,帶動農戶開展種植工作。
各種植區在積極宣傳的基礎上,開展"一對一"的幫扶,鄉領導包村,鄉、村干部包戶,種植棚上做標識,方便種植戶與工作人員的聯系。鄉村干部從4月份農戶準備基料開始就建立了聯系手冊,逐一落實牛羊糞、麥草、大棚面簾等各項種植工作的前期準備情況,為做好種植工作打好基礎。
二、加強培訓,技術到位,強化種植管理力度。
種植區從自治區、地區、福建等地請食用菌種植專家授課,干部、群眾一起聽。同時地區專家還長期住在種植區,自己承包大棚帶著農戶種植,按生產環節一一示范到位,營造出種植去農戶在"干中學"、在"學中干"的氛圍,使農戶的種植信心進一步得到增強。
3、組織收購,種植戶無后顧之憂。
為了讓種植戶的食用菌不滯銷,農業局一面鼓勵農戶自己銷售,一面積極與**圣野、**喀爾里克食用菌合作社聯系,鮮菇按每公斤不低于8元的保護價收購,促使種植戶的利益最大化。目前沒農戶反映食用菌未銷現象。
4、種植戶的效益分析。
種植戶每平方投入牛羊糞、麥秸、石灰等價格在20元,每平方產鮮菇4公斤左右,按每公斤9元的價格計算,種植戶的收入每平方在16元。2012年種植460座棚,(www.baimashangsha.com)計7.8萬平方,純收入在124.8萬元,每座棚平均收入2713元。
5、存在的問題。
1、指導食用菌種植的技術員少,不能構建起良好的技術服務體系。
2、不能在當地培育菌種,購買到的菌種在農戶手中保管不當,造成一定的損失。
3、依靠傳統粗放的種植,難以提高產量。
六、下一步計劃。
1、認真總結,采取一對一的模式給種植戶算清帳,加強培訓,進一步提高種植戶的主動性。
2、引進食用菌制種、鮮菇加工企業,完善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行體系。
3、提高建好棚的利用率,逐步擴大規模,形成食用菌銷售市場。
【食用菌種植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食用菌栽培技術心得08-18
種植植物的作文05-24
種植實習報告04-12
種植的合同03-29
種植合同04-18
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工作總結07-11
種植心得體會03-23
種植收購合同03-24
我們的種植園作文06-04
中班種植工作計劃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