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開展薄弱村整頓轉化工作匯報
開展薄弱村整頓轉化工作匯報各位領導:
首先,我代表瑤族村黨支部、瑤族村委會向百忙中來我村檢查指導工作各位領導表示熱烈歡迎!下面我就瑤族村開展薄弱村"趕超"工程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做簡要匯報,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基本情況
瑤族村地處**區江灣鎮的西北部,是全區唯一一個少數民族行政村。作為今年確定的薄弱村,瑤族村也是省級扶貧"雙到"幫扶村。瑤族村下轄6個(自然村)村小組,共有103戶565人,其中貧困戶36戶(占全村總戶數35%)144人(占全村總人口的25%)。村黨支部共有黨員22人,下設3個黨小組。全村現有耕地面積345畝(水田275畝,旱田70畝),山林面積3萬余畝,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村民居住偏遠、分散,信息閉塞,交通不便(離村委會最近的村小組有8公里、最遠的12公里,村小組與村小組之間相距達20公里以上),人多地少,經濟落后。
二、主要做法
按照上級組織部門關于開展"趕超"工程的通知精神,瑤族村整頓轉化工作結合扶貧"雙到",充分整合資源,組建了由市人大機關、市質監局、江灣鎮組成的駐村工作組,通過進村入戶開展調研,制定了切合實際的薄弱村整頓轉化工作方案,提出了操作性強的整頓措施,明確了整頓責任人和目標,為"趕超"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扎實基礎。我們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進一步強化工作責任,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我們將"趕超"工程擺上本村的重要議事日程,積極配合駐村工作組,定期召開會議,通報情況,研究工作,協調力量,及時解決整頓中出現的重要問題,確保集中整頓工作深入有序開展。
(二)重點解決四大問題,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一是以班子建設為關鍵,進一步充實基層組織力量。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鎮黨委選派了駐村領導、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楊惠得兼任村黨支部的"第一支書"。楊副鎮長與扶貧"雙到"工作組的葉主任及其他駐村干部首先是有針對性地解決本村班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大對班子成員進行思想教育,為盡快轉化提高奠定組織基礎。通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形成了支部書記與班子成員和諧相處,帶領群眾謀求發展的良好局面。其次是抓好教育培訓。結合遠程教育"領導帶學"活動的開展,組織收看各類專題講座,先后舉辦了靈芝種植培訓班2場次,提高黨員帶領群眾發展經濟、脫貧致富的本領。第三是抓好黨員隊伍建設。積極實施"雙培雙帶"工程,在日常工作中努力把青年黨員培養成為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為黨員干部,進一步優化黨員隊伍結構。
2、以脫貧致富為核心,重點解決經濟發展問題。(www.baimashangsha.com)我們始終將發展村級經濟、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作為"趕超"工作的重點,今年繼續把靈芝種植作為實現村民脫貧致富的"希望產業",進一步擴大靈芝種植的規模,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辦法,認真組織基地和農戶按時種植靈芝種木。為了確保靈芝種木的順利分發和及時埋種,駐村工作組從靈芝種木成活率的統計到靈芝種木分發、運送、簽收和現場指導埋種等各個環節,都一一把關抓落實,保證了靈芝種木及時下地埋種。根據靈芝種植的不同關鍵環節和農戶需求,加強技術跟蹤管理,切實幫助農戶解決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為辦實事為突破口,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俗話說:"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駐村工作組把為群眾辦實事好事作為工作的重點,一是大力推進瑤族社區服務中心建設,中心為二層框架結構,使用面積約380平方米,建成后將有效解決村集體無集中活動場所的問題;二是加快推進貧困戶危房改造,今年計劃改造戶;三是想法設法推進**、左坑村小組3500米村道硬底化工程;四是把符合低保條件的貧困戶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36戶貧困戶全部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12名60歲以上貧困老人上報申請新農保資助;五是15戶貧困戶20名子女在適齡義務教育階段的全部入校就讀,沒有發生因貧困而被動輟學或失學現象。
4、以建章立制為重點,規范民主議事程序。結合"三資"清理清查工作,我們進一步摸清了自己的"家底",在財務管理上,完善了民主理財制度、財務公開制度、開支審批等制度;在黨務管理上,健全了民主評議、"領導帶學"等制度;在村務管理上,制定了村委會工作制度,村民大會議事決策制度等,使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能力明顯得到了加強。
三、取得的成效
通過實施"趕超"工程,目前我們的工作中呈現了"三個新"。一是農村經濟有新發展。靈芝種植面積擴大到立方米,目前首批靈芝斤已順利收成。通過發展靈芝種植,村民的人均年收入逐年提高。二是村容村貌呈現新變化。在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瑤族社區服務中心目前已順利封頂,計劃將于近期交付使用。三是村務管理建立新機制。通過建立健全各項工作機制,規范了村組干部的行為,使村級各項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群眾的滿意率明顯提高。
中共江灣鎮瑤族村支部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