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新局2015年工作計劃
文廣新局2015年工作計劃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主要一年。全市文化工作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為主線,以不斷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目標,在全面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承辦好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的同時,重點實施文化產業、公共文化服務和文藝精品創作、文化人才培養和引進“三大跨越工程”,增強文化創意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務和文藝精品創作水平,培養和引進文化人才,為青島率先科學發展、實現藍色跨越,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一、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
扎實做好迎接文化部對我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驗收工作,確保我市成功創建首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文化中心和市圖書館、市博物館改造等重點工程建設。繼續推進“千萬平米”社會事業公共設施文化項目建設。各區市以新行政區劃、城鎮合并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為契機,加快推進基層文化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公共圖書館轉型,市民學習中心和總分館制建設步伐,拓展公共文化服務渠道,搭建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新平臺。完善“三館一站”免費開放長效保障機制。進一步夯實基層文化建設基礎。研究制定各類公共文化服務單位的管理制度、服務規范和績效考核評價標準。組織舉辦廣場、社區、農村等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文化活動。舉辦我市群眾文化藝術節和市群眾文藝創作匯演。重點辦好“歡樂**”廣場周周演等文化活動。組織舉辦好元旦、春節、五一、國慶節和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重大節慶和傳統紀念日期間的文化活動。各區市依托本地實際和群眾欣賞習慣,策劃一批特色文化活動,不斷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做強“文化大講堂”“市民小劇場”“小小莫扎特音樂館”“小貝殼快樂營”等文化品牌活動。
二、精心承辦好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推動文藝精品創作不斷繁榮
重點做好舞劇《東廂記》、話劇《向前、向前》的打磨提高,以及舞劇《紅高粱》創作排演。抓好社會文化藝術創作和美術創作。積極組織優秀作品參加十藝節決賽。圓滿完成十藝節“群星獎”舞蹈門類作品決賽的組織承辦工作。爭取我市更多美術作品參加十藝節全國美術作品展評,力爭在十藝節的各項比賽中取得好成績。辦好重點文化活動。認真組織好在我市舉辦的十藝節比賽展演活動,高水平辦好十藝節閉幕式。鼓勵全市院團深入中小學、社區(村)、敬老院等開展文藝服務。組織辦好第十四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金鳳凰獎)頒獎系列活動和2013年青島音樂節和國際音樂大師班活動,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加大對外文化交流,全年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60項以上。
三、健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體系,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繼續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制定和實施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推動國家、省文化產業政策措施的落實。出臺我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辦法,營造我市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的后發優勢。加快推進“千萬平米”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培育青島工業設計園、達尼文化產業園等10個具有較大規模和良好發展前景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爭創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和示范基地。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積極利用國內外重大經貿文化交流活動、文化產業博覽會等平臺,組織好重點文化產業項目招商引資,爭取新上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優勢明顯的大項目。力爭2013年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以上。開展全市文化與旅游、文化與科技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的評選和認定,扶持一批具有較大市場潛力的新興文化創意業態和龍頭品牌企業。抓好文化產業投融資平臺建設。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繁榮發展的相關政策,建立文化行政部門與金融機構合作機制,努力破解文化企業融資難題。
四、優化市場結構,努力促進文化市場健康有序
繼續推進行政審批服務標準化體系建設,規范行政審批行為,提高行政審批服務水平,優化行政審批流程,提升行政審批效能。嚴格實行行政許可公示制度,強化網吧、歌舞、游藝娛樂場所的行政許可前監督、指導。加強娛樂市場管理。嚴格娛樂場所設立條件,嚴把市場準入。進一步完善文化市場主體準入、運行和退出機制。建立全市文化行政許可工作例會制度和行政審批通報制度。繼續做好文化市場量化考核工作。推進網吧市場規范化建設。制定網吧連鎖經營管理有關規定,合理布局、壓縮總量、提升形象,全面提高我市網吧連鎖經營集團化、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水平。加大市場主體培育力度。實施陽光娛樂工程,大力扶持發展文化演藝企業和重大文化旅游演藝項目。組織**市誠信畫廊評選,推進藝術品市場誠信建設。開展青島市演出經紀機構、文藝表演團體、演出經營場所評選命名活動,打造一批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陽光娛樂項目品牌,培育一批有較強實力、發展潛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文化娛樂經營單位。
五、積極爭取國家級數字出版基地落戶**,增強新聞出版的整體實力
大力發展數字出版產業。在山東數字出版基地的基礎上,力爭國家級數字出版基地落戶青島。組織承辦第九屆中韓版權研討會和中韓版權產業論壇。突出版權貿易與會展經濟的結合,打造版權類會展品牌。集合優勢行政、產業資源,以設計版權為突破口,高水平策劃組織工藝美術品設計版權類博覽會。爭創省級、國家級版權貿易基地。鞏固全國版權示范城市成果。探索建立青島市作品著作權登記補貼和計算機軟件登記資助制度,進一步推進我市軟件研發和創作的積極性,(www.baimashangsha.com)促進版權成果的廣泛運用。繼續推進新聞出版惠民工程。管好用好農家書屋,開展重點示范書屋建設,普及數字書屋,構建農家書屋綜合服務平臺。組織好2013年青島全民讀書月活動和2013“書香青島”優秀圖書惠民展。繼續組織適應圖書編輯出版,開展適用圖書進書屋、進萬家活動。舉辦2013中國青島國際包裝印刷技術設備展覽會。
六、提升廣播影視管理水平,進一步推動影視業快速發展
加強和改進廣播電影電視行業管理。完善全市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管機制。規范廣播電視傳播秩序,強化廣告節目監管,凈化廣播電視聲屏環境。加強對從事廣播電視業務的內容安全、技術安全和節目播放的監管,確保廣播電視播出安全。加強全市電影發行放映行業管理。加大對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作的指導,向全市廣大農民群眾免費放映公益電影6.5萬場,完成“一月一村一場電影”的目標任務。推進鄉鎮數字影院建設試點,探索農村電影由露天向室內過渡的路子。引導城市影院合理布局,強化行業內部自律,促進城市電影放映市場發榮發展。推動影視劇精品創作。完善影視扶持政策,增強影視文化創新發展的活力。
七、堅持保護利用并舉,提高文化遺產事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加強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爭取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機構落戶**。組織舉辦“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學術論壇”,開展沿海近代軍事沉船遺址調查和探摸,實施沿海明清海防和古代海港等海洋遺址調查工作,力爭膠州灣海域水下考古調查實現新突破。做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編制故城遺址及六曲山墓群保護規劃大綱和德國建筑群保護規劃,爭取大遺址保護工作取得突破。啟動**道教建筑群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實施重點文物保護工程。協同推進**山一戰遺址公園建設工作,爭取年內立項。配合中山路改造工程指揮部,推進中山路區域文化資源挖掘利用工作。組織開展八大關近代建筑一期修繕工程和齊長城搶修保護。全面開展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以市政府名義下發《關于開展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建立可移動文物普查檔案中心,開展全市范圍內可移動文物收藏情況清查、審核、統計和建檔。鼓勵、引導、規范和扶持各類博物館發展。研究制定《市關于促進民辦博物館發展的意見》,研究我市已注冊博物館的規范化管理,聯合市南區研究制定市名人故居保護規劃,出版《**市博物館概覽》,籌劃和建設一批具有區域特色文博場館。組織文化遺產日、國際博物館日、國際古跡遺跡日系列宣傳活動,實施文化遺產知識宣傳普及工程,不斷增強社會公眾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實施非遺重點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扶持工程,鼓勵項目保護單位及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承傳習活動。
【文廣新局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文廣新局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劃07-06
文廣新上半年工作總結03-03
廣濟橋作文09-13
朱廣滬語錄06-08
應急局工作計劃01-30
廣工畢業實習報告11-05
新小班的工作計劃01-22
新媒體工作計劃01-17
文綜組工作計劃07-20
國資局工作計劃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