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的工作總結
鄉鎮工作總結2012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鎮認真貫徹落實各級會議精神,緊扣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四區”發展戰略,結合**實際,明晰工作思路,圍繞實現“三大目標”(工業強鎮、農業產業特色鎮、國家生態鎮),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走“興工強鎮、興農富民、生態立鎮、發展惠民”之路,把集鎮建設作為主攻方向,把社會建設作為重要抓手,把黨的建設作為有力保障,傾力攻項目謀轉型,大力優結構創特色,致力育生態打基礎,全力保民生促和諧,強力整作風求實效,合力抓黨建強保障,實現了全鎮經濟較快增長和社會各項事業和諧發展,呈現出經濟平穩運行、財政較快增長、工業繁榮發展,農業特色凸顯、農村和諧文明、發展勢頭強勁的良好局面,全鎮經濟社會發展躍上了新的平臺,站上了新的起點。
(一)項目建設形勢喜人。堅持興工強鎮戰略不動搖,圍繞特種材料、機械電子、生物制藥等重點產業,以企業招商為主體,全社會協調配合,充分利用本地的產業資源和人才資源及交通優勢,大力引進項目、資金、人才、技術,先后到廣東、上海、江蘇、浙江等地跟蹤落實意向項目,承接產業梯次轉移,招商引資形勢喜人。企業幫扶質量不斷提升,努力為客商創造一個滿意的投資環境、良好的發展空間,項目建設力度持續加大,項目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在積極服務好寶海鋅業、宏科特材、金泰特材等已落戶工業園七家企業的同時,大力開展產業招商、以商招商等活動,招商效益日漸顯著。1-11月,共簽約入園項目2個(其中大工業項目為江西昊泰冶金材料有限公司,該項目今年簽約,今年建設,今年投產),農業產業化項目4個,分別為水梔子基地1600畝,雷竹基地1800畝,新增蓮子基地1200畝,新增高山油茶6000畝,列全縣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量前茅。另外,正在洽談中的各類意向項目5個。目前,入園大工業項目江凱實業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同時,認真研究上級政策,積極利用掛點工作組領導及**籍在外杰出人士等有利人力資源,主動聯系,積極向上跑項目、爭資金,累計爭取資金超過3200萬元。
(二)財稅收入攻堅克難。我鎮始終把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持把經濟建設作為全鎮的中心工作,積極服務寶海鋅業、金泰特材、宏科特材、昊博食品、盛豐農業科技等園區投產企業,企業創稅能力不斷提高,為**發展提供了堅強的財力支撐。同時,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既注重靈活運作拓財源,又注重勤儉節約出財力,積極運作,多向聯系,成立了凱成物流公司,總部經濟初顯成效,財政收入保持較快增長,財政收入的總量和質量實現新突破。1-11月,完成財政總收入2181萬元,同比增長22.5%,占年任務的89.6%;完成一般預算收入1660萬元,同比增長27.2%,占年任務的93.5%。財政運行狀況的改觀、可用財力的增加,較好地保障了我鎮的正常運轉。
(三)農業產業亮點紛呈。堅持以“打造農業產業特色鄉鎮”為目標,著力筑基礎、創特色、優服務,農業產業化工作亮點紛呈。目前為止,我鎮已擁有萬畝以上基地3個,分別為金銀花基地、篁竹草基地、漢鑫油茶基地;千畝以上基地6個;新引進的科技種植類項目1個(蘑菇基地),其產品相對普通類蘑菇種植最大的優勢是產量高、口感好、營養更豐富。另外,新田、沖頭兩村油桃基地呈現出高產量、高銷售的良好局面,斜天、井一、富民、布口等綜合養殖基地共存欄生豬2700余頭,按照“三培兩帶二服務”的要求,真正實現了帶領村民積極養殖種植,共同發家致富。農業基礎不斷夯實,土地開發、小農水建設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南塘水庫、螃蟹沖水庫等水庫和小山塘的除險加固工作全面啟動,農業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農村環境變化明顯,投資130萬元,全部完成了6個新農村建設示范點的建設工作,改欄90戶、改廁148戶、改水154戶、改路5800米、綠化公共用地2萬余平方米,其中岐下村的新農村建設從高要求、從嚴標準,多次受到前來觀摩領導的高度肯定;城鄉清潔工程深入開展,24個行政村、2個集鎮的環境整治工作初見成效,惠及農戶5千戶、3.2萬余人,農村環境日益整潔優美。
(四)集鎮建設日新月異。堅持把集鎮改造和管理作為造福**百姓最大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把集鎮建設作為全鎮經濟發展的龍頭來抓,注重規劃引領,不斷加快集鎮建設步伐,提升集鎮品味。集鎮改造全面啟動,緊緊抓住吉蓮公路改造建設的有力契機,立足開發開放,成功申報了集鎮供水等項目。以蓮吉公路改造為有力契機,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整合各類資金600萬元進行了集鎮的硬化、綠化、亮化,科學制定了集鎮環境整治方案,集鎮改造規模、進度都列全縣鄉鎮前列。另外,我鎮多措并舉重點整治了店外經營、車輛亂停等不良現象,集鎮面貌煥然一新,使轄區居民切實感受到了身邊的變化。
(五)民生工程穩步推進。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的切入點,全面落實各項惠民政策,發展成果實現惠民共享。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健全,就業再就業工作不斷加強,新農合工作扎實推進,全鎮農民參合31240人,參合率達96%,1-11月份,報銷醫療費457萬元;新農保工作全面鋪開,政策逐漸深入人心,符合政策的農民正積極參保。2012年全鎮共有16298人登記參保,參保率達到89%;共有4540人正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累計發放養老金25萬余元,基礎養老金按月發放率達100%。民政救助積極有效,核查、清退不符合低保條件的農村低保對象73戶277人、城鎮低保對象13戶16人,新增農村低保139戶282人,低保戶人數達636戶1447人;農村五保戶日常生活保障有序,發放173戶44萬元;投資300余萬元新建了下坊敬老院,已于今年9月建成讓老人入住;98戶農村困難戶危房改造進展有序,預計年前可全部喬遷新居。社會事業均衡發展,集中力量開展了計生整治活動,計生各項指標明顯提高;12個扶貧開發村的扶貧開發工作力度加大,成效明顯。
(六)社會管理不斷改進。始終高度重視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積極探索農村社會管理和服務群眾建設新辦法、新措施、新思路,認真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各項工作措施,不斷提升社會管理和建設水平,最大限度增加了社會和諧因素,創造了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效能建設有力推進,堅持把推進機關效能建設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有力手段,按照“一個中心對外、一個窗口受理、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結”的模式,投資230萬元新建的便民服務中心,將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和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納入中心,構筑起了一個服務群眾、方便群眾的新平臺。同時,認真落實便民服務中心辦事責任制,高標準制定完善了崗位責任制、首問責任制、辦事公開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等規章制度,要求工作人員必須“一張笑臉、一聲問候、一杯熱茶”對待群眾,極大地方便了群眾,消除了矛盾,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社會態勢和諧穩定,堅持“預防為主、打防結合、標本兼治、重在治理”的方針,認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解、幫教工作,促進了矛盾糾紛化解在第一時間、化解在基層,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同時,采用沒有問題抓預防、潛在問題抓排查、發現問題抓疏導、出現問題抓治理的“四抓”措施,有效控制了“7984”、“6872”的非正常上訪行為,全年沒有出現省、市非正常上訪事件,和諧社會再出新成效。安全生產監管有力,嚴格按照安全生產的要求,成立了打擊非法生產巡查小組,實行全天候24小時巡回檢查,全面清理整治了非法開采行為,確保了安全生產的平穩態勢。
(七)黨的建設全面加強。我鎮緊緊圍繞縣委“4113”發展戰略,發揮“蓮文化”和紅色資源優勢,豐富“紅色蓮花”黨建品牌內涵,于2012年建成二個紅色陳列室(贛西民俗陳列館和蓮花“紅五月”革命歷史陳列室)對外開放,并將其作為黨員群眾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激勵黨員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平臺。我鎮正確定位,以“基層組織建設年”和創先爭優活動為抓手,抓班子、抓陣地、抓產業、抓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實施“一村一品”工程,分別打造“紅色文化型”、“產業型”、“服務型”等11個“特色黨建小區”,建立“黨員紅色教育基地”,堅持以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為重點,以規范的制度建設為切入點,認真履行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先后建立完善了《村級班子及村干部績效考核辦法》、《村級目標管理考核方案》等制度,初步形成了基層黨組織工作考核體系和村干部考核體系,基層干部的辦事效能不斷提升。黨建活動內容豐富。以大力開展“創先爭優”、“五比五看五增強”、爭當“四大先鋒”等活動為抓手,創造性地提出緊扣**實際的具體活動載體,在全鎮黨員干部中大力實施“五個一”工程,即讀一本好書,每周駐村辦公一天、夜訪一晚,每個月進村講一堂黨課,每月到村參加一次黨組織活動,每月為村里解決一件實事。“五個一”工程實施以來,全鎮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明顯轉變,干事熱情不斷提高。黨風廉政建設不斷加強,認真貫徹落實《廉政準則》、《關于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和上級制定的相關廉政建設的配套制度、實施細則等,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全面推行了黨務、政務、財務公開制度,公共權力運行的監督明顯加強,保障了群眾享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宣傳工作實效明顯。堅持以宣傳特色、展示亮點為主,始終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積極開展對外宣傳工作,**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截止目前,在《萍鄉日報》發稿40余篇,其中頭版頭條1篇、二版頭條8篇,在市電視臺稿30余篇,縣政府網站發稿20余篇,縣級各種工作信息簡報發表20余篇。
今年以來,我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還不少:一是對財政貢獻大的項目還少;二是基礎薄弱,經濟總量偏小,向經濟強鎮邁進的壓力較大;三是農村經濟發展基礎仍然薄弱,農業產業化特色和規模不夠明顯,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有待進一步改善,農民增收難度較大;四是在推進農村改革和發展的過程中,一些社會矛盾依然存在。五是鎮村干部隊伍的思想觀念、工作作風等方面還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
2013年是全面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關鍵之年,是實現**持續跨越發展的決勝之年,是推動**爭先進位的突破之年。高標準謀劃、高質量落實全年各項工作,對于推動**各項工作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根據上級精神和我鎮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實際,經過認真分析研究,我鎮2013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落實各級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為宗旨,緊扣“四區”戰略,圍繞實現“三大目標”(工業強鎮、農業產業特色鎮、國家生態鎮),建設美麗**。
(一)以興工強鎮為目標,著力發展優勢產業。服務好寶海鋅業、宏科特材等園區企業,確保企業產能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大力推進產業招商,做好簽約項目的跟蹤落實工作,促進項目早簽約、早入園、早開工。積極協調推進昊泰江西昊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建設進度。配合好、服務好小江南礦區詳探工作,合理有序開發境內資源,努力把煤炭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同時,充分發揮我縣的政策優勢,利用**籍在外成功人士的人脈優勢,認真研究掌握上級政策導向、項目資訊、資金流向,堅持有線索就盯、有條件就跑,主動向上級部門匯報,重點在重大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社會事業等方面,謀劃項目、對接項目、爭取項目,真正把項目抓到手、把資金爭回來。
(二)以財政增收為重點,著力拓寬生財渠道。按照“培植財源、強化征管、嚴格支出”的要求,切實做好生財、聚財、理財三篇文章,真正做到生財有道、聚財有方、理財有法,確保實現預定目標,努力穩定財政收支平衡運行。堅持培育財源。注重引導和支持寶海鋅業、宏科特材、金泰特材、鑫峰粉磨站、長埠煤礦東副井等重點企業做大規模,擴大產能,增加效益,不斷壯大主體財源;認真研究稅收政策法規,緊盯吉蓮公路改造等財政投資項目的建設運營、材料采購等工作,采取靈活有效的措施,力爭將在**建設經營或與**緊密相連的稅收留在**,有效增加財源;拓寬第三產業,加快交通運輸、零售、餐飲等服務業發展,繼續做大做強凱成物流公司,持續培育后續財源嚴格稅收征管。堅持依法治稅,不斷規范征管秩序,加強稅收稽查,提高征管質量,做到依法征管、應收盡收;加大工作力度,積極協稅護稅,認真排查稅源,加強建筑營業稅、個體工商消費稅、契稅等稅種的征收管理,堅決打擊偷、逃、抗稅行為,杜絕跑、冒、滴、漏現象。嚴格支出管理。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科學合理安排財政支出,嚴格控制一般性、消費性支出,最大限度壓縮公用行政經費開支,確保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
(三)以打造農業產業特色鄉鎮為載體,著力提升帶動能力。堅持以盛世農業、漢鑫油茶等現代農業基地為抓手,不斷擴大規模,提升效益,著力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上謀求更大突破。以創建現代農業產業特色鎮為目標,大力發展有機農業、高效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著力抓好以盛世農業、漢鑫油茶等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和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力爭油茶種植面積突破1萬畝、優質稻種植面積突破1萬畝、油菜種植面積突破1.3萬畝、蔬菜種植面積突破3000畝、(www.baimashangsha.com)蓮子種植面積突破5000畝,著力擴大農業產業基地建設規模。探索成立蓮花種植協會等各類農產品種植協會,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帶動群眾致富。加快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做好盛世農業、漢鑫茶油等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認證和深加工工作,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提升農業生產效益。繼續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年”活動為契機,不斷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扎實推進小農水建設、中小河流治理等水利設施建設,全面完成南塘水庫、螃蟹沖水庫等水庫和小山塘的除險加固工作,全面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四)以建設美麗**為抓手,著力塑造對外形象。一是全方位全覆蓋推進城鄉清潔工程和新農村建設示范點的建設工作,著力打造整潔、優美、文明、和諧的農村新風貌。二是全力以赴配合蓮吉公路改造建設,并緊緊抓住蓮吉公路改造建設的有力契機,加快集鎮開發步伐,拉大集鎮框架,扎實推進集鎮改造工程,著力完善集鎮設施,優化集鎮功能。嚴格集鎮秩序管理,加大集鎮街道、農貿市場的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力度,嚴格秩序管理,加強公共設施管護,塑造**集鎮整體新形象。
(五)以改善民生促和諧為目的,著力發展社會事業。認真落實各項惠民政策,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繼續完善便民服務中心制度建設,努力為群眾提供的一個方便、快捷的辦事服務場所,提供優質服務。深入推進新農保工作,確保參保率達90%以上,全力以赴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切實加強城鄉低保規范化建設,摸清底數,做好各類保險金和補助金的發放;以下坊敬老院建設為重點,逐步完善福利設施建設,著力解決農村“五保”人員集中供養難的問題;不斷改善文化教育基礎條件,完成部分文化活動中心建設,繁榮農村文化,豐富群眾業余生活;加快教育布局調整,完成**中學校舍改造工程建設,切實方便群眾就學,滿足群眾就學需求。及時發現、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完善安全生產措施,加大安全生產監督,一刻也不放松安全生產工作,一刻也不放松打擊非法生產,確保安全生產態勢平穩。
(六)以創先爭優為載體,著力加強農村黨組織建設。繼續深入開展“創先爭優”、“五比五看五增強”、爭當“四大先鋒”等活動,按照“親民、務實、高效、廉潔”的要求,不斷完善加強干部作風建設的各項制度,建立考核激勵機制,鼓勵干事者、寬容失敗者、嚴懲慵懶者,著力解決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真正把鎮村班子建設成有朝氣、有干勁、有作為的堅強堡壘,建設成一支有真才實學、善改革創新、重真抓實干、能公正廉潔的干部隊伍,引導全鎮黨員干部真正做到勤學、實干、為民、清廉。扎實開展“建設新農村,黨員當先鋒”活動,圍繞新農村建設,進一步深化農村黨員設崗評星活動,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在建設和諧新農村中的先鋒模范作用。認真落實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計劃,重點解決基層黨員干部在工作中的責任心問題,在發展經濟中的信心問題和在化解矛盾中的能力問題,努力培養一批品德好、素質高、能力強、作風實的基層黨員干部。
【鄉鎮的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鄉鎮人才工作總結10-13
鄉鎮計生工作總結05-22
鄉鎮婦幼工作總結05-19
鄉鎮農經工作總結03-03
鄉鎮殘聯工作總結01-16
鄉鎮防汛工作總結04-24
鄉鎮整治工作總結01-15
鄉鎮網格工作總結02-05
鄉鎮農業工作總結02-07
鄉鎮半年工作總結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