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局工作總結與工作思路
教育局工作總結與工作思路一、2012年主要成績和經驗
(一)主要成績
2012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教育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一是高考再創輝煌,連續20年全市領先。我區高考繼續保持優勢地位,今年在克服了參考人數增多、生源質量不理想等多重困難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三率(重點率、本科率、省專率)及均分在全市各區保持領先的水平,基本實現了讓每個孩子上大學,讓更多孩子上好大學的目標。
二是保證學位供給,提供優質服務。今年我區增辦幼兒園7所,初級中學一所,并通過學校改擴建、內部挖潛等舉措,新增各類學位4170個(其中幼兒園2100個,小學1120個,初中950個)。我局配合區人大、政協,走訪調研,聯合區科創局、經促局制訂了《為**區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提供優質服務的方案》,秋季開學為248名**區高層次人才子女就讀優質學校安排了學位。
三是改善辦學條件,推進基建工程。2012年9月,新建的麗湖中學竣工開學;完成了桃源小學、松坪學校小學部、向南小學的三所學校的校安工程和五所公辦幼兒園、兩所學校的維修改造工程;完成了育才一小改擴建、博倫職校遷建基礎工程,推進前海三小、大學城配套學校、深云村配套學校、南油小學、西麗小學等項目前期工作。
四是深化課程改革,全面"減負提質"。確定2012年為"卓越教育質量年",不斷加大課改力度,以卓越課堂文化建設合作體、優秀教師講師團、專項督導和專項檢測為抓手在全區中小學深入推進卓越課堂文化建設,《人民教育》、《**特區報》等對我區教改經驗進行了大篇幅深度報道。今年四月、五月,教育局承辦了**市"課程改革基層創新交流會"和中國教育學會"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第16屆學術年會",獲得與會領導、專家高度評價,進一步提升了我區教育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五是加大民辦扶持,促進教育公平。購買了2892個(其中深戶學生51名)公益民辦學校學位。今年起將教師節園丁獎、先進獎覆蓋全區所有民辦學校、民辦幼兒園,并實施了《**區民辦學校教師長期從教津貼補助方案》。設置了2500萬元學前教育專項扶持經費。目前我區有市規范化幼兒園162所,比例達97.6%,居全市之首。推進普惠性幼兒園建設,確定育才四幼、南頭城幼兒園等8所幼兒園進行試點,覆蓋了全區八個街道。
六是推進教育國際化,提升信息化水平。以區政府的名義擬定了《**區全面推進教育國際化五年行動計劃》,配合區政協做好其2012年重點項目--《教育國際化的調查研究》;繼續深化視像中國、國際姊妹學校等合作項目,積極培育和扶持本土學校的國際化實驗,積極扶持海外華文教育基地、"八歲能讀會寫"項目,向境外輸出**教育的先進成果。推進教育城域網建設,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成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區域綜合改革試點區"(廣東省僅2個),在2012年首屆全國信息技術與教學應用展演活動中,我區教育信息技術的成果、案例和課堂獲得與會專家一致好評。
七是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通過"綠色通道"、購買服務等方式引進教師760人,充實隊伍;開展"**十大杰出教師"評選,在教師節隆重表彰,并在全區分享交流,加強師德建設。完成了**實驗學校、外國語學校集團化學校設立分校工作。成立名校長、名師工作室,組建課堂文化建設講師團,以點帶面,整體提升全區教師隊伍素質。選派了20名正副校園長赴上海進行為期三周的掛職鍛煉,選派20名校園長和優秀教師赴加拿大培訓。
八是做好"雙到"迎檢,促進社區共建。繼續做好"雙到"扶貧迎檢工作,尤其是填平補齊項目,今年重點啟動油溪鎮九潭村垃石大橋建設,教育局全部投入扶貧資金670萬元。編印、出版《幸福家長》系列教材,開展72場幸福家長學校課程講座,受益家長達30000余人次;開辦多種社區教育課程,舉辦300余場社區教育講座及"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活動,受益人數達60萬人次。
九是深入學習十八大,強化基層黨建。成立了全市第一個民辦教育黨委,大力推動"兩新"黨組織建設,在民辦辦學單位建立黨支部91個,實現黨組織100%覆蓋,找回"隱性黨員"249名,近300名優秀教師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通過集中學習和個人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十八大報告和新黨章的專題學習;開展"走近困難群眾"、"黨風廉政建設"等"五個一"實踐活動,知行合一,增進實效。
十是創新管理模式,打造平安校園。繼續推進校園安全管理"一崗雙責",深化片區聯防機制,建立健全校車、食堂管理第三方監管機制。全年共組織安全工作專題議、協調會50次,各辦學單位開展安全應急演練768次,開展隱患排查行動932人次,確保校園安全無事故。今年我局還相繼承辦了市教育系統校車管理、食堂管理現場會,并作經驗介紹。
(二)主要經驗
一是以學習十八大精神為契機,以深度變革推動深度轉型,進一步明確科學發展思路;
二是以"**十杰教師"評選為撬動點,推動師風師德建設,進一步提高師資隊伍素質;
三是以"卓越教育質量年"為目標,以改變課堂教與學的方式為切入點,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四是以學校白皮書作為績效考核的抓手,進一步提升教育管理效能。
二、當前工作的突出問題與困難
一是公辦學校學位嚴重不足(未來兩年,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學位預算各缺口2000個左右),新學校建設周期過長導致局部區域、個別學校存在學位供不應求的矛盾(南頭、前海、蛇口、中心區及科技園片區的入讀需求量增長較快,學位供給量嚴重不足);
二是區域教育信息化優勢逐步被拉近,"云教育"服務平臺及未來學校、建設學習型社區信息化平臺等急需加強建設。
三是非法教育培訓機構查處職責納入城市管理綜合執法范圍,因其界定有難度、且缺乏處罰細則,特別是對已取得市場監督管理局發放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而超出其經營范圍從事教育培訓的,執法有難度,辦學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
三、2013年主要思路與重大舉措
(一)主要思路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引,以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促進公平和提高質量為重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落實區委區政府對教育工作的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增強憂患意識、創新意識、宗旨意識和使命意識,求真務實,勇于創新,以教育國際化推動教育現代化,開創**卓越教育新局面。
(二)重大舉措
一是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開展學習十八大系列活動,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鼓勵各學校開發生態文明校本課程,繼續做好"節約型校園"和各級"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積極推動"國際生態學校"創建工作,引導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和價值觀。
二是全面推進教育國際化。積極實施《**區全面推進教育國際化五年行動計劃》,重點做好加快外籍教師引進,實施"海歸博士進校園"計劃。承辦第二屆中外卓越校長**對話,探索成立世界卓越校長聯盟,深化深港澳臺教育交流合作。
三是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開展教育部信息化試驗區和廣東省"以信息化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驗區"建設。推進云教育服務平臺建設,推進學習型社區信息化平臺建設。
四是大力促進教育公平。繼續做好民辦教育學位補貼、從教津貼和項目資助等工作,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興辦高端品牌學校或國際化學校。加快普惠性幼兒園建設,努力實現2013年全區50%幼兒園成為普惠性幼兒園的目標。
五是努力提高教育質量。以提升重點率為目標,認真做好高考備考,確保高考三率指標21年全市領先。以課程和教材改造為抓手,深化卓越課堂文化建設,切實減輕學生負擔。
六是切實加強隊伍建設。加大對校級管理干部、(www.baimashangsha.com)行政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師的"海外培訓"力度,建立我區海培項目的選拔、考核和評價機制。進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校園長考核與激勵機制、完善優秀人才的評價與引進辦法。
七是全面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創新教育公共服務模式,開設教育公共服務大廳,推進"一站式"服務。全區各學校推廣包容性績效評價系統,推進學校績效評價考核。加強督學隊伍建設,落實督學責任區建設,實現**教育卓越發展。
四、建議
1、全面推進**教育國際化。以區委區政府名義出臺《**區全面推進教育國際化五年行動計劃》,并召開部門聯席會議,落實專項經費及實施方案。
2、加快推進學校建設,大力促進教育公平。隨著廣東"異地高考"政策的實施,中考、高考人數將會大幅增加,意味著我區(市)初中、高中學位可能出現緊缺,政府應將保障高中學校建設和學位供應盡早提上議事日程。
【教育局工作總結與工作思路】相關文章:
教育局工作總結范文08-24
機關黨委工作總結和工作思路07-11
教育局年終工作總結04-17
縣教育局年終工作總結08-24
街道征遷工作總結及新年工作思路07-15
女職工工作總結和新年工作思路08-24
轄區安全生產工作總結和2019年工作思路05-12
教育局自我鑒定04-29
教育局主任述職報告03-21
促銷員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思路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