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疾病預防控制服務工作匯報
疾病預防控制服務工作匯報根據區衛生局《關于開展疾病預防控制服務能力調研的通知》要求,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簡稱疾控中心),認真對待,對所調研的內容進行自查和總結,現匯報如下:
一、近年來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升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建設的總體情況
1、應急處置能力建設
近年來,疾控中心著力加強應急處置能力建設,以帶動疾控整體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進一步完善了應急處置六大體系(應急組織體系、預案體系、隊伍體系、保障體系、信息體系和評價體系)建設,調整充實了應急處置辦公室、專家組和應急處置預備隊,加強應急處置工作的日常管理、演練。組織修訂了《衛生應急工作制度匯編》、《衛生應急工作技術手冊》、《應急隊員工作手冊》,制定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應急預案》、《突發水質污染事件應急預案》、《食源性疾病處置預案》和《職業中毒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更新和充實了應急信息系統設備、應急物質和個人裝備,進一步增強應急保障能力。加強人員培訓和演練,舉辦了2期應急處置技術培訓班,組織開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應急處置演練和食物中毒事故應急處置桌面推演,鍛煉了科研隊伍,提高了實戰能力。
2、人才隊伍建設
疾控中心一直把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當作重點工作來抓,堅持集中學習培訓,先后舉辦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技術》、《手足口病防治知識》等培訓班11期,培訓疾控中心和基層衛生單位人員600多人次;選派專業技術人員40多人次到國家、省、市參加培訓學習,引進了2名高層次人才充實重要崗位;參加省疾控、**醫學院、**市疾控中心等科研院所的科研項目。通過多種方式,讓職工及時掌握最新的疾病預防控制策略、防制技術,專業知識得到更新,業務水平、專業技能得到提高,促進了疾控工作順利進行。
3、規范管理,及時處置疫情信息
疾控中心實行24小時疫情值班,對**區疫情報告單位報告的疫情信息進行質量審核。根據疫情形勢,及時召開疫情分析會,對全區疫情進行分析研判,制定防控工作建議。及時編制印發疫情快報、月報,每月進行疾病預報,為區委、區政府和區衛生局及各醫療衛生單位制定疾病防治工作計劃提供技術支持。每年進行傳染病疫情年度分析,月分析和周分析。組織開展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流感、流腮麻疹疫情分析研判疫情研判;對全區22家網絡直報單位定期開展督導檢查和技術指導。疫情報告24小時內報告及時率100%,審核及時率100.00%。
4、落實免疫規劃政策,建立有效免疫屏障
疾控中心舉辦了預防接種門診綜合技術、應急技術培訓和消毒技術培訓班,培訓專業技術人員500多人次,有效提高了預防接種人員的突發應急處置能力和責任意識。認真落實《疫苗流通和接種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不斷加強生物制管理,堅持主渠道采購疫苗,堅持疫苗儲存、運輸全程冷鏈管理,增加了疫苗接種的安全性,避免了預防接種相關異常反應與事故的發生。進一步完善預防接種票據化管理機制,認真開展接種證查驗和補種工作,查驗學校達100%,查驗學生在95%以上;加強對各接種單位的考核和技術指導,促進了我區免疫預防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兒童接種信息化管理率達到100%,一類疫苗接種率均保持在95%以上,二類疫苗推廣應用穩步推進,接種針次大幅提高,疫苗可預防的傳染病發病率持續下降。百日咳、乙腦、流腦、新生兒破傷風、白喉、脊髓灰質炎報告發病率均為零;麻疹、流腮等傳染病發病處于**市各縣(市、區)低位。2013年12月**區代表**市接受了省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補充免疫及疫苗國家監管體系評估檢查,受到專家組的肯定。
5、加強慢病管理,完成各項疾病監測工作
疾控中心重點開展了高血壓和糖尿病的防控工作,指導基層醫療單位加強對高血壓和糖尿病病人的管理。進一步規范《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和《死亡推斷書》的填報工作,每月進行死因分析,并形成居民死因報告。按照《**市地方病防制工作意見》的要求,疾控中心制定了《**市2012年碘缺乏病監測方案》,隨機抽取了5個鎮的20個行政村300戶居民食鹽樣品300份,進行半定量、定量監測,合格294份,碘鹽合格率平均為98%,碘鹽合格率有所上升。積極開展了瘧疾防控工作,舉辦了瘧疾知識防治技術培訓班,組織開展了瘧原蟲血檢工作,血檢人數853人,血檢率1.6‰,復檢121人,復檢率14%,達到了上級要求。
6、加強技術指導,促進基本公共衛生項目質量進一步提高
疾控中心調整充實了基本公共衛生項目指導團隊,定期對**區10個鎮(街)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公共衛生項目工作進行指導,并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培訓基層衛生人員600余人次。有效地促進了**區基本公共衛生項目的順利開展,全面提升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質量和服務水平。
二、阻礙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建設的突出原因;
1、人才方面
(1)編制不足。核定編制71人,實際只有60人,缺編11人。對照衛生部有關衛生人才發展規劃要求和《山東省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標準(2013-2014年)》(魯發改社會〔2013〕237號)以及**市其它縣市區疾控中心的疾控隊伍結構,我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人員數量不足,尤其是專業技術人員不足。
(2)年齡層偏大,出現斷層。現有的60名職工,35歲及以下16人,36-40歲5人,41-45歲8人,46-50歲16人,51歲及以上15人。
(3)待聘高、中級職稱人員較多,(www.baimashangsha.com)許多專業資質培訓對專業技術職稱要求較高(如職業健康檢查主檢資質),影響了單位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
2、儀器設備方面
實驗室和查體科儀器設備老化,制約和影響實驗室檢驗能力和查體能力。
三、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建設進程中存在的"四風"問題;
專業技術人員缺乏鉆研業務思想意識,不求甚解。工作按部就班,囫圇吞棗,沒有創新,缺乏活力。
四、工作改進措施及意見建議。
1、引進人才,充實人才隊伍
2、增加財政投入,更新儀器設備
3、鼓勵人才鉆研業務,提高疾病預防控制的能力和水平
五、對**市衛生局在提升疾病預防控制服務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加強在職培訓,有計劃地培養衛生醫療學科帶頭人。
2、開展全民健康教育。
3、加強衛生技術人員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促進衛生行業的精神文明建設。
【疾病預防控制服務工作匯報】相關文章:
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計劃04-22
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總結05-20
預防疾病的標語01-31
冬季預防疾病的廣播稿11-30
冬季預防疾病的廣播稿02-02
物業服務工作匯報06-09
物業服務工作匯報03-09
預防秋季傳染疾病班會教案范文(精選6篇)10-10
預防流行疾病主題班會教案范文(通用9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