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畜牧獸醫水產局2015年工作計劃
畜牧獸醫水產局2015年工作計劃2013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點燃激情、提升效能"為抓手,全面落實各項工作目標,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全區畜牧水產業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發展態勢,現將全年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2013年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一)畜禽養殖生產保持穩定。
據初步統計,預計到2013年底,全區生豬飼養量186.06萬頭,同比減少10.01%,出欄118萬頭,同比增長0.53%;牛飼養量37638頭,同比下降7.07%,出欄17126頭,同比減少20.44%;肉羊飼養量94.92萬頭,同比下降7.07%,出欄58.18萬只,同比下降6.30%;家禽飼養量2601.3萬只,同比增長51.59%,出欄1716萬只,同比增長76.70%;禽蛋產量5.3萬噸,同比增加12%以上;肉類總產13.1萬噸,同比增長9.7%;全區水產養殖面積2340公頃,水產品總產量14100噸,預計畜牧業總產值約71億元,其中畜禽加工產值約36億元。
(二)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2013年,畜禽產業列入全區重點建設項目6個,計劃總投資2.91億元,截至10月底,累計完成投資2.54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87%。其中,三八街道辦事處蛋雞標準化養殖小區、大營鎮鎮西村生豬養殖場、桃園鎮大自然標準化養殖場等三個建設項目,實際投資10980萬元,完成年度計劃4500萬元的244%;**市草源牧業肉牛加工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460萬元,建成標準化廠房11000平方米,設備正在安裝;松云肉禽養殖及加工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040萬元;燒雞產業基地建設項目采取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圍繞家禽屠宰加工,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預計全年生產總值可達7億元以上。
(三)畜禽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
全區規模養殖戶達到1.6萬戶。通過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場認證的養殖場1家、省級認證的8家、市級認證的17家。今年新建生豬標準化養殖場(小區)13個。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4家,占全區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40%,市級產業化龍頭企業21家,區級36家,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全區各類養殖專業合作組織達到120多家,養殖規模化比重達到73%。
(四)動物防疫責任落到實處。
2013年全年共發放禽流感疫苗767萬ml;豬瘟疫苗350萬頭份;藍耳病疫苗338萬頭份;口蹄疫560萬頭份;加掛豬耳標100萬套,牛羊6萬套。區疫控中心獸醫實驗室通過資質認證,全年共檢測家禽血樣3200份、生豬1000頭份;采集送檢家禽血樣500份,生豬血樣200份。通過采取簽訂《埇橋區動物防疫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定期抽樣檢測、加強疫情預警等措施,層層落實防疫責任,切實提高免疫質量,動物免疫密度達到100%,免疫合格率達到90%以上,超過國家規定標準20個百分點,全區沒有發生重大動物疫情。
(四)多措并舉確保畜禽產品安全
加強獸藥和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監管,全年共檢查獸藥經營企業100多家,規模養殖場40多家,抽檢獸藥飼料近90個批次,沒收不合格獸藥飼料4200余瓶(袋),假冒獸藥1500余瓶,確保在飼養環節抓好畜禽產品安全。
以產地檢疫、運輸檢疫、公路檢查、市場補檢為抓手,對進入市場的動物及動物產品實現全程監管。全年共進行家畜產地檢疫85萬多頭次,活畜運輸檢疫55萬多頭次,市場活畜檢疫43萬多頭(只)、活禽280多萬羽,活禽運輸檢疫300多萬羽,市場白肉檢疫5萬多頭,運輸白肉檢疫近340噸,定點屠宰場生豬檢疫近14萬頭,生皮、原毛檢疫近200噸,骨、角、頭、內臟等檢疫220多噸;剔除病畜287頭、病禽3160羽,對過境運輸動物及動物產品車輛消毒3700多輛,"瘦肉精"等違禁藥品排查規模養殖場(戶)580多戶,定點屠宰場"瘦肉精"檢測2500余份。截至目前,全區沒有發生畜禽產品安全事件,完成了區政府"放心肉工程"的目標任務。
(五)快速高效應對H7N9禽流感
今年3月29日,衛生部通報上海、江蘇、浙江及****等地發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區重大動物疫情防控指揮部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成立禽流感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并實施了《24小時值守制度》、《規模養殖場巡查制度》、《禽流感疫情每日零報告制度》等。緊急調運禽流感疫苗,對存欄家禽全面加強補免一次,強化巡查和補防措施,全區沒有發生H7N9禽流感疫情。
(六)依法行政促進行業規范。
完善規章制度,加強人員管理,堅決杜絕吃、拿、卡、要現象,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和收費標準辦理各類行政許可。開通網上申請,盡一切可能方便人民群眾。全區審核發放《動物防疫合格證》約1800份,通過獸藥GSP認證的獸藥經營企業達到103家,發放《水域灘涂養殖使用證》60多份,取得《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畜禽企業達到26家。全區畜牧水產行業管理日趨規范,發展環境日益寬松。
(七)科技培訓助推增產增效
認真實施全國農技推廣補助項目,全區80%以上的畜牧水產技術干部深入到塘邊牧場,采取包村聯戶的方式,向廣大養殖戶傳授先進技術,近一年來,共舉辦各類養殖技術培訓班近200場(次),受訓8000多人次,發放技術資料20000余份,推廣畜牧水產養殖新技術12項,提高了廣大養殖場(戶)飼養管理水平,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八)規模養殖場污染減排成效明顯。
今年以來,我區對納入國家環保部監控的規模養殖企業進行全程跟蹤服務,采取定期巡查、技術指導、重點幫扶、督促檢查、建立臺賬等措施,促使相關企業加快糞污處理項目建設進度,更新完善污染減排臺賬。目前,通過國家環保部驗收的規模養殖企業達到17家,超額完成2013年養殖污染減排任務。
(九)精心組織抓好民生工程
能繁母豬保險是全區28項民生工程之一,年初,我局制定了《能繁母豬保險工作實施方案》,7月召開動員大會,與區農險辦、保險公司等單位聯合舉辦保險業務培訓班;8月,新一年度保險工作全面展開,加強信息報送和工作調度,及時解決保險工作出現的問題,至10月底,參保能繁母豬達69985頭,圓滿完成2013年度民生工程的目標任務。
(十)不折不扣完成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
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成立組織、制定方案、明確人員,壓實責任,切實抓好招商引資和"2112"工程等目標任務。2013年,區政府下達我局的招商引資任務是300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8000萬元;向上爭取項目資金任務是100萬元,實際爭取到位資金120萬元;"2112"工程招引工業企業任務是3000萬元,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入5600萬元。
此外,城市控違拆違取得階段性成果;秸桿禁燒工作受到區政府表彰;效能建設不斷引向深入,機關作風明顯改善;創建文明城區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順利完成局黨總支及下屬各支部的換屆任務,黨建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
二、工作措施
一是創新學習方式,提高業務能力。采取例會脫稿演講、業務交流等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實現了工作學習兩結合,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都有所提高。
二是完善規章制度,強化崗位職責。先后制訂了《中層干部考核制度》、《獎懲制度》,完善了《工作制度》等配套制度,進一步明確了職責,轉變了作風。
三是開展主題教育,增強服務意識。通過開展群眾路線教育的學習調研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干部職工的服務意識。
四是加強監督考核,增強趕超意識。按季度對照崗位職責進行工作業績考核,公開評分排名,使人人有壓力,不斷增強爭先進位意識。
五是加強效能建設,提高工作效率。認真落實效能建設規定,從日常事務抓起,要求全體工作人員承辦事務要迅速、準確、及時,做到"四不",即:工作不推諉、不拖拉、不積壓,不敷衍。
六是加強廉政建設,剎住不正之風。層層簽訂《黨風廉政責任書》,開展廉政談話,公開廉政承諾,特別是規范辦事程序,堅決糾正和查處各種違紀違規行為。
三、存在的問題
1、養殖用地指標緊張、企業融資難、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依然突出。
2、龍頭企業規模偏小,產業帶動性不強。
3、畜牧水產業產業化程度有待提高,產業鏈條需進一步延長。
4、重大項目引進落地困難。
5、農村養殖污染日益嚴重,污染減排工作亟待加強。
6、動物防疫經費尚未完全納入財政預算,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7、動物檢疫經費不足,嚴重威脅"放心肉工程"。
8、新的動物疫病不斷出現,疫情監測與防控難度加大。
9、大水面經營粗放,經濟效益低、社會效益不明顯。
四、2014年工作計劃
2014年,繼續堅持"科學化、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生態化"的基本思路,按照"速度加快、規模做大、品牌做響、檔次提高、產業延長"的總體要求,以市場為導向,以促進畜牧業增長方式的轉變為目標,推進產業升級,積極解決影響畜牧水產發展的突出問題,努力打造具有埇橋特色的優質安全的現代畜禽產業,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提高其帶動作用。
2、扎實做好重大疫病防控工作,確保不出現重大動物疫情。
3、加強動物檢疫和獸藥飼料管理,確保畜禽產品安全。
4、落實好各項惠農政策。
5、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提升產業檔次。
6、加強養殖業污染減排工作,推進生態養殖,建設美好鄉村。
7、加強漁政管理,保證漁業生產安全。
8、加快大水面綜合開發,積極發展觀光休閑漁業。
9、加強獸醫醫政管理。
10、堅決完成區委區政府安排的其它工作。
【畜牧獸醫水產局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市畜牧水產局政務公開總結08-24
畜牧獸醫個人總結01-06
畜牧獸醫工作總結08-25
畜牧獸醫的求職信06-01
畜牧獸醫專業實習報告04-08
畜牧獸醫自我鑒定04-26
畜牧獸醫工作總結01-17
畜牧獸醫工作個人總結01-08
畜牧獸醫的求職信03-14
畜牧獸醫求職信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