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工作總結
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工作總結開展創建"全市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活動,是濰坊市奎文區全面深化和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目的就是通過開展創建活動,為中醫藥進社區、進家庭創造良好的環境,提高社區衛生綜合性服務能力,更好地滿足轄區居民對中醫藥特色衛生服務的需求。近年來,濰坊市奎文區逐步加強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基層衛生工作中的優勢和作用,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落實中醫藥各項政策,發揮醫保政策對中醫藥的支持作用。將針灸、治療性推拿等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和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及新農合報銷范圍,同時提高中醫藥費用報銷比例。
二是加強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建設。到2015年底,95%的鄉鎮衛生院設置規范的中醫科、中藥房;65%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中醫藥服務量達到總服務量的30%。縣中醫醫院達到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水平,并要有3個市級以上重點專科,其它縣級醫院要有中醫科、中藥房、開設中醫診療,中醫藥服務量要占本院總服務量的30%以上。
三是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到2015年,9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中醫類別醫師占醫師總數的比例達到20%以上;65%的村衛生室配備1名中醫類別的鄉村醫生或能中會西的鄉村醫生;在每年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公開招聘中,中醫藥人員比例不低于20%;同時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培訓和繼續教育。
四是大力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縣中醫醫院和鄉鎮衛生院是我縣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每個鎮要確定2-3個村衛生室為村級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
五是積極開展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鄉鎮衛生院的公共衛生科要配備一定比例的中醫人員,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檔案中醫體質辨識的比例;做好中醫健康教育,占健康教育內容的40%以上;實施好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在兒童、孕產婦、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和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積極運用中醫藥方法,提高重點人群和慢病患者中醫藥健康管理率。
六是鼓勵社會力量在基層舉辦中醫醫療機構。對各類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中醫醫療機構給予支持。鼓勵有資質的中醫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老中醫在鄉、村開設中醫診所或個體行醫;有條件的藥品零售企業在基層開展中醫坐堂醫診療工作。
2013年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匯報材料
落實好各項中醫藥扶持政策。我市對已有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認真督查和梳理,總結經驗,推動基層中醫藥扶持政策落到實處;圍繞上級實施的建設項目,特別是國醫堂建設,積極爭取地方財政支持,形成上下聯動、共同投入、地方為主、相互配合的投入機制;(www.baimashangsha.com)建立符合中醫藥發展規律的基層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和激勵機制。
完善中醫藥服務網絡。加強全市縣級中醫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內涵建設和信息化建設,提高縣中醫醫院的中醫服務能力;建設中醫藥文化氛圍濃郁,各個中醫臨床科室集中設置,并相對獨立的中醫藥綜合服務區暨國醫堂;建立縣級中醫醫院與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促進人員、技術、管理等醫療資源向下流動,不斷完善鄉村一體化管理機制。
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國醫堂建設。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標準化建設計劃,強化中醫藥功能建設,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具備開展中醫藥服務的基本條件;結合基層醫療機構國醫堂建設,加大對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技術人員的培訓,增加中醫臨床骨干和中藥實用型人才數量;落實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幫扶指導的措施,在所有的縣級中醫醫院和市中醫醫院設置基層指導科,對基層醫療機構進行幫扶,開展中醫藥業務指導。
強化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以重點專科建設為抓手,帶動縣級中醫醫院特色優勢的充分發揮;以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建設為抓手,帶動綜合醫院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以中醫藥特色基層醫療機構建設為抓手,結合國醫堂建設,帶動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以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新增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為抓手,強化培訓,提高居民健康檔案中醫體質辨識的比例,提高重點人群和慢病患者中醫藥健康管理率;以加強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建設為抓手,帶動中醫藥適宜技術廣泛使用。
【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中醫藥服務自查報告01-27
水利局防辦能力建設經驗交流04-06
中醫藥服務自查報告10篇04-04
中醫藥服務自查報告9篇01-27
中醫藥服務自查報告(9篇)01-27
中醫藥服務自查報告11篇01-27
中醫藥服務自查報告(11篇)01-27
中醫藥工作總結08-16
能力作風建設心得體會(精選14篇)07-17
便民服務建設工作述職報告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