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小學生厭學原因分析報告
中小學生厭學原因分析報告
所謂厭學,是指學生在主觀上對學校學習活動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和冷漠態度,從而討厭學習、不愿學習、不愿主動求學的現象,并在客觀上明顯表現出來的行為。厭學現象是當今中學教育中存在的一種頑癥,直接影響著我國基礎教育的質量和水平。由于學生"厭學"現象而導致中學生"失學"現象,是"普高"的難點所在。為此,我們有必要去認真剖析一下當今中學生厭學的現象、成因,從而對癥下藥,去加以克服,從而在根本上杜絕由厭學而導致的"失學"現象,真正將"普高"工作落到實處。
一、學生"厭學"的幾種表現:
首先表現在聽課過程中。小學生在聽課過程中注意力始終不集中,打哈欠,東張西望,左顧右盼。第二,表現在作業不能順利完成,抄襲他人,甚至不做作業,不交作業。第三,表現在自理能力差,不會自學離開老師管制就不學習,考試時投機取巧,故意作弊。第四,表現在小病大養,無病呻吟,千方百計找理由,不上學甚至逃學等。
二、學生產生"厭學"現象的原因
第一,大氣候的情況作用。隨著我國升學和就業制度的改革,升學和就業已經取消了直通車,許多家長觀念和社會上的市井觀念中"讀書無用"論又悄然興起,甚至影響著中小學生的思想意識,使他們喪失了學習信念,產生求學無望的念頭,自暴自棄。第二,傳統的應試教育僅注意對尖子生培養,表現在課堂上,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注意多,提問多,表揚多。對差生提問,少管理,多批評,甚至歧視差生,從而導致"差生"厭學現象。第三,教學方法不得當也是學生厭學的主要原因。部分教師知識水平不高、教法陳舊、不認真研究新時代少年的心理特征和變化特點,用簡單的"注入式"、"填鴨式"教法進行講課,(www.baimashangsha.com)使得課堂缺乏生氣,內容枯燥無味。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第四,學生"根本不上班",上課聽不懂,在家庭中又得不到家長的及時輔導和重視,使學生越學越不會,越學越糊涂,干脆不去思考,不去學。第五,課業負擔過重是學生產生厭學現象的一個重要成因。舊的教材設置模式、知識的難度系數比國外多數國家高,使學生不得不整日在題海中掙扎,久而久之,學生的"厭學"現象就油然而生……
綜上分析,中學生厭學的表現和成因,我們如果不克服和杜絕學生厭學現象,將會直接影響到下一代素質教育的推進,我們有必要認真去研究和解決學生厭學的問題。具體途徑有:
(1)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與學生特長結合起來。其實特長與學習并不矛盾,眾多事實表明,有特長的學生,他的學習一般也不錯,因為它們可以相互影響,由于有特長、有興趣,他們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方面來,從而相得益彰。讓厭學學生重新認識自我價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這是變厭學為樂學的重要一環。
(2)矯正學習心理。幫助厭學學生矯正厭學癥,首先要矯治其厭學心理。教育過程中,教師要用愛這把鑰匙開啟僵化的心靈,要愛得真,愛得持久,多關心了解。
(3)輔導學生提高學習能力,營造學習環境。教學過程中做到五優先,即優先提問,優先答問,優先演算,優先批改,優先輔導。四經常,即經常考察,經常指導,經常鼓勵,經常強化。很多厭學的學生一般都是由于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們的輕視。索性破罐子破摔,經常逃學,在外"鬼混"。因此,老師要及時想辦法,盡量創造環境,讓厭學學生在實踐中培養興趣,品嘗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樹立信心、堅定信念,徹底矯治厭學的心理障礙。學生學習提高了,他們才會變得自信起來,那么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就會產生。
(4)盡量減輕學生的心理和學業負擔。當孩子的心理和能力達不到和承受不了時,就會厭學。因此,老師要盡量減輕厭學學生學業負擔,結合中學生心理特點施教,做到寓教于樂,勞逸結合。
(5)輔導學生的人際關系。由于學生來自不同文化、經濟和涵養的家庭,他們的性格個性亦有很大差異,有些學生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人際關系自然就差。如果老師和同學再對他們冷漠,他們就會更感孤獨和不安,不良情緒,甚至厭世情緒就會產生。因此,對這些性格存在缺陷的同學,要伸出友愛之手,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教師的重視、同學的友好都有利于營造一個重學、樂學的氛圍,消除厭學學生被拋棄、被歧視的感覺,對學習由厭惡感、恐懼感變為愉悅感、舒適感,從而積極、主動、愉快地開始新環境中的生活、學習。
(6)老師要注意批評的尺度,成功時讓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悅。中學生的承受能力遠不如成年人,但作為成年人的老師,在批評學生時,就要注意場合和尺度,以激勵為主,少用批評、責怪為妙。對學生學習上的任何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孩子們嘗到成功的喜悅,這能克服學生的厭學心理。
(7)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注意了解和掌握學生心理,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做學生的"好朋友"、"知心人"。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