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民工工作自查報告
農民工工作自查報告市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今年,我區農民工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市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十八大及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市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2013年工作要點》,緊緊抓住涉及農民工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以就業創業、執法維權、權益保障為重點,積極穩妥地采取有力措施,較好地完成了任務目標,現將一年來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今年,我們進一步完善農民工工作的各項制度,按照區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分工,各職能部門全力配合,有重點、有計劃、有措施、有目標地開展工作。自8月上旬起,根據全市的統一部署,開展了對全區5個涉農街道農村勞動力資源情況的調查(我區勞動年齡段內的**戶籍農村勞動力共有43910人,占全區鄉村戶籍人口7.3萬人的60.2%。其中,本市務工30931人、外出務工429人、自主創業260人),進一步理清了開展工作的基礎數據。為扎扎實實給農民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我們重點做了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統籌抓好就業創業,探索農民工招用工新機制。
一是結合"春風行動",做好招聘用工工作。今年,結合年初開展的"春風行動",我們積極抓好農民工就業,先后在區人力資源市場和八卦洲、堯化、邁皋橋等街道舉辦規格不同的招聘會18場,免費為農民工發放崗位信息宣傳單、各類政策法規宣傳資料2000多份、"春風卡"1000余張,進場招聘企業921家次,提供就業崗位18854個次。二是完善創業政策,做好服務。我們加大對八卦洲農民創業園、**創業一條街、欄江橋創業園、石埠橋新型工業創業園等農民創業基地的建設,對有創業愿望的農民工進行資金和項目扶持,符合條件的,發放《創業小額擔保貸款審核表》,經復核和調查后簽署推薦意見。今年,共發放小額創業貸款62筆,總計2395萬。三是設立服務窗口,開展援助。我們設立了農民工就業服務窗口,做好求職登記,提供免費的職業介紹。據統計,今年農民工求職登記3185人,達成就業意向的1584人。同時,以困難農民工和新生代農民工為重點,開展多樣化援助服務。在金港科創中心開展"服務保障進園區"宣講活動;以"關愛女農民工健康"為主題,開展送溫暖活動,為全區已成立工會組織的物業公司的203名女會員和497名環衛工人贈送女職工**互助保險。
(二)強化勞動技能培訓,不斷提升農民工就業水平。
一是科學統籌,整合資源。本著"實際、實用、實效"原則,我們把農民工勞動技能培訓納入到全區勞動力培訓之中,科學整合培訓資源,形成以區培訓中心為龍頭、各街道培訓機構為主體的培訓網絡。先后在**、**、**、八卦洲等街道開展育嬰師、電焊工、廠內機動車駕駛、(www.baimashangsha.com)花卉園藝師等10余個培訓項目,參訓人數達2753人。據初步統計,參訓的80%以上農民工都能找到合適的工作,穩定就業率達95%以上,人均月薪提高近1000元。二是突出重點,提升層次。著重為農村勞動力提供短期的基礎知識和簡單技能培訓,重點培訓回鄉創業帶頭人的創業培訓,真正地為用人單位培養實用人才,努力提高就業率。另外,針對新建的丁家莊、花崗兩大保障房片區,我們及時開設保潔、綠化、保安等技能培訓,提高了就業率。三是精心組織,注重實效。除了根據季節定期組織集中培訓,我們還充分利用集市宣傳、廣播宣傳、電視宣傳、印發資料、發放書籍、現場指導等形式,全方位開展農民工培訓工作。同時,注重發揮區職工培訓中心平臺作用,鼓勵農民工積極參加職工周末學校的學習,參與各類技能比武活動。
(三)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我們主動與駐區企業聯系和溝通,定期或不定期組織企業座談,讓參保單位、職工了解養老保險的參保政策,主動為農民工辦理工傷保險。為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化解矛盾隱患,每年都將組織力量,深入重點街道和建筑工地開展農民工工資發放專項檢查;對全區企業,尤其對礦山、建筑等高風險企業采取定期上門登記或電話聯系等方式,全面排查,確保按時為農民工繳納社保。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我區接到農民工欠薪投訴多達407起,為有效解決矛盾,我們要求公安、人社與住建部門聯合辦公,積極做好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截至11月底,已為3000多位農民工追討工資3835萬元。另外,還主動做好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及時受理**恒基混凝土有限公司、**精研磁性技術(科技)有限公司拖欠職工工資及社保案,確保涉案農民工利益得到維護。為加強職業中介機構和用人單位招工行為的監督,為農民工創造一個公平、有序的就業環境,我們組織人社、公安、工商等部門,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共檢查各類招工單位50余戶,糾正未經許可和登記擅自從事職業中介活動48起,責令退賠勞動者中介服務費、押金或其他費用20余件,共計費用0.56萬元。在維護農民工權益的同時,我們還充分發揮區婦女兒童法律援助團、婦聯維權服務中心等維權機制的作用,主動為農村留守婦女和兒童提供法律援助,開展維權培訓、講座、廣場宣傳活動100余場,發放各類宣傳資料1萬余份。
(四)加強公共服務,確保農民工平等享受各類資源。
一是做好上門服務,接納農民工隨遷子女就學。我們對全區人口狀況、學校招生規模等進行專項調研,合理劃分施教區,為農民工子女就學提供幫助;開設"綠色通道",對農民工子女就學及時登記,最大限度解決農民工子女就學問題。據統計,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共接納農民工隨遷子女6189人,其中小學接納5114人,初中接納1075人,符合入學條件的農民工隨遷子女100%在公辦學校就讀。同時,為維護廣大考生合法升學權益,根據省市招生文件,認真做好農民工子女報名參加市中考、全國高考等工作,全區沒有發生一例中考、高考報名受到干涉和阻止的情況。二是拓展服務內涵,確保農民工享受基本醫療和計劃生育服務。我們將計生工作融入到"新**人服務中心"。10月25日,聯合市計生委、市住建委計生協會在燕子磯新城保障房建設工地開展計生藥具發放、健康檢查、安全防范等綜合服務,深受農民工歡迎。同時,完成馬群等六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數字化計免門診和"健康小屋"建設,方便農民工看病就醫。今年,開展一類疫苗免費接種11.7萬人次,其中農民工的兒童免費接種6.9萬人次,接種率均達98%以上。三是落實服務政策,解決農民工城鎮落戶、住房等問題。我們深入工地,社區,積極宣傳相關政策,開設農民工落戶綠色窗口,并按照規定,對在本市獲得市級以上"勞動模范"、"見義勇為先進"等榮譽稱號以及獲得其他全國性榮譽稱號的外來人員,在寧有合法固定住所,允許其本人、配偶、未成年或未婚子女戶口來寧落戶,并優先辦理。同時,對本區住房困難的農民工留守困難家庭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解決他們的實際住房困難。
(五)加強群體人文關懷,推動農民工盡快融入社會。
一是加強宣傳引導,保障基本政治權利。建立社區農民工日常管理制度,把農民工納入社區日常服務和管理范圍,只要符合一定條件,均可參加社區居(村)民委員會選舉。同時,將發展農民工入會列為重點,保障享有基本政治權利。在八卦洲街道成立全區首家勞務公司工會聯合會,涵蓋9家勞務公司,輸出勞務派遣工3000多人,不僅起到帶動示范作用,而且為維護勞務派遣工的合法權益提供保障。二是創新服務方式,豐富服務內容。我們積極為農民工提供各類文化服務,組織書畫作者到社區、村為農民工送春聯;組織文化惠民文藝小分隊演出20場,在時間、場地和內容上均以農民工文化需求為主,讓他們融入其中;在全區30個村全部建成農家書屋,并設立農民工專用書架,深受他們歡迎。三是關懷農民工子女、留守婦女和老人。組織"文化惠民"小分隊到明光金都子弟學校、寧燕民工子弟學校開展文藝演出,并建立"愛心陽光書屋";積極做好農民工家庭孕產婦保健及產后訪視等服務,全年共為農民工等群體孕產婦建卡937人,產后訪視930人次;開展對7歲以下農民工等群體子女健康管理8771人,新生兒疾病篩查99.03%,有效保障了留守家庭成員的身體健康;組織巾幗志愿者走訪慰問農村留守婦女和兒童,為她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今年春節專門拿出25.1萬元資金,走訪慰問我區210名農村留守女性及單親貧困家庭女性,解決他們生活困難。
三、存在的問題
盡管在農民工工作方面我們做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上級的要求和群眾的期望相比,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農民工培訓工作需繼續加強。農民工文化水平低,許多技術課難以聽懂,使培訓難以有效開展。二是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率有待提高。由于農民工流動性大,建筑施工企業季節性強,致使一些崗位的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不高。三是建筑領域工程違法轉包分包現象普遍存在。建筑施工單位將工程的部分項目違法層層轉包、分包,使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的調查處理非常困難。四是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的積極性不高,再加上有的用工單位為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經常推諉或拖延為農民工參保。五是農民工的生活環境需進一步改善。農民工的住宿、飲食、飲水等環境以及衛生安全、疾病防控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
四、明年工作思路
針對存在問題和困難,2014年,我們將著力抓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一是強化宣傳,更新就業創業觀念。加大對返鄉農民工,尤其是年輕農民工擇業觀念的宣傳教育,采取有效形式大力宣傳自主創業致富的先進典型,引導廣大農民工樹立自力更生、創業致富的信心和決心,自覺投身創業大潮。
二是明確責任,健全工作協調機制。進一步完善農民工創業就業幫扶機制,明確工作任務和要求,將工作具體到崗到人,確保各成員單位立足部門職能,各負其責又通力協作,切實解決農民工就業創業、技能培訓、子女教育、合法權益等貼身利益問題。
三是加強管理,探索培訓長效機制。堅持培訓與產業結構、企業需求相結合,實行"企業訂單、農民工選單、政府買單"的培訓就業一體化工作機制,鼓勵農民工自覺參加服務型、技能型、基礎型實用技術培訓。以區政府提出的"三千三萬"為目標,將培訓開展到廠礦車間、田間地頭,不斷提高就業創業能力。
四是延伸服務,暢通維權渠道。進一步完善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建設,主動掌握農民工集中的用人單位有關信息和情況,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明確,跟蹤及時的動態監管目標。同時,人社、公安、信訪、工會等部門要形成信息互動,發現問題及時溝通,及時化解糾紛,確保農民工合法權益處處有人管,時時有回音,件件能落實。
以上是我區2013年農民工工作開展情況,雖與上級的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我們有信心按計劃、按步驟的推進農民工工作的開展,力爭做到農民工"上崗有培訓、勞動有合同、工資有保障、傷病有保險、維權有渠道、環境有改善",為建設美麗幸福**做出新貢獻!
**區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3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