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情況報告
**市2013年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情況報告2013年以來,在德陽市城管執法局、德陽市治理辦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以創建省“環境優美示范縣城”為契機,大力開展環境質量提升等“五大”工程建設,城鄉環境面貌再上臺階,受到社會各界好評,現將有關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不斷完善長效機制
一是強化目標管理。市政府每年與鄉鎮、部門簽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目標責任書,納入年度目標考核。鄉鎮政府與轄區各單位簽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責任書,明確責任區域和工作職責,今年簽訂年度責任書1.2萬份。市委、市政府還認真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積極部署生態文明建設,決定“森林城市”、“園林城市”、“生態城市”同步共進,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商的“天府水木田園城市”,推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深入開展。
二是完善監督考核。針對環境治理長期存在問題,建立臺賬,從現象到本質分析原因,切實予以解決。同時,結合實際,市政府制定并印發《**市農村環境綜合治理考核辦法》,高標準嚴要求督促鄉鎮開展工作。
三是落實治理經費。繼續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堅持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以政府投入為主,各項經費予以切實保障。還全面建立農村環境治理獎補機制,將農村環境治理工作與村級組織公共運行維護經費、村組干部財政補貼掛鉤,深化農村環境治理成果。
四是明確治理機構。市編辦修訂市城管局“三定”方案,明確城管局為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主管部門,增設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科,落實人員負責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監督、協調工作。同時,繼續推進行政執法權力重心下移試點,順利完成三水、新豐、金魚等三個鄉鎮城管中隊的組建。
五是開展宣傳教育。繼續充分利用各類媒體、載體,大力宣傳治理工作,宣傳《四川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和生態文明建設。市城管局探索創新,制作城市管理電視宣教欄目《周周城事》,每周四晚在**市電視臺首播,主要目的是暴露問題促整改,寓教于樂除陋習。
二、加強環境監管,不斷提升環境質量
(一)積極開展大氣污染防治。一是相關設施建設進展順利。4個列入德陽市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程項目到今年全部完成。投資100萬元建設PM2.5自動監測站一座,2014年1月將發布相關數據。投資150萬元的三條機動車尾氣檢測線正在緊張建設中。新購置車輛的環保標志按規定發放。二是秸稈禁燒成效斐然。通過政府引導、財政投入帶動,今年積極推行秸稈綜合利用新模式,秸稈禁燒暨綜合利用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小春秸稈禁燒期間,市、鄉、村三級投入2275萬元,小春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100%,回收利用率達80%,實現了100%禁燒,也為農民增收尋找到一條新途徑。禁燒期間,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100% ,同比提升42.8%,取得良好社會效益。大春收獲期間,還利用免耕露播稻草覆蓋栽培技術消化小麥秸稈4萬余噸。
(二)積極開展水污染防治。繼續強化飲用水源地環境監管,切實清理保護區內散養家禽,確保水源地水質長期穩定達標。三星堆水廠地下水全年達標,水質達到國家《地下水質量標準》Ⅲ類標準。
繼續對重點流域工業企業進行現場監管檢查,確保環境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正常,確保外排污染物長期穩定達標。堅持每年確定一批限期治理企業,對治理設施進行升級改造。
同時,積極整體推進河道沿線治理,營造親水環境。編制完成總投資4.15億元的城區“四河八岸”規劃方案,項目以建設城區綠色河堤,打造生態河岸為中心,對湔江城區段、馬牧河城區段、坪橋河城區段兩岸進行綜合治理。12月25日,湔江左岸航天大橋至金雁湖公園橋堤防整治工程正式動工,項目長度2.8公里,投資1800萬元。
(三)積極開展農村環境治理。一是成片推進新農村建設,通過新、改、擴建及風貌整治塑造等方式建成新農村聚居點144個,基本建成新農村綜合體6個,正在建設的新農村綜合體11個,白鶴上嶺、稻花香里、水韻東禪等美麗村莊呈現新氣象。二是加強河道禁養巡查監督,清理河道養殖,同時,投資710萬元完成國家生豬標準化建設項目,13個規模養豬場圈舍、糞污處理設施等得到改造、完善。三是建設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啟動南興等七個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站)和3個新農村綜合體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前期工作。小漢鎮和松林鎮生活污水設施及管網基本建成。今年還新建沼氣池600口,完成1500戶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
四是,引導種植戶科學合理使用農藥、農膜,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加大有機肥投入,最大限度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化肥施用量達到省級生態市要求。
五是,大力開展土壤環境保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創建今年通過省級認定。四川現代糧食產業**示范基地建設成效顯著,目前建成田網、水網、路網配套的高標準農田6萬畝,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初步顯現。“一品田園”葡萄專業合作社獲得國家有機食品認證。
六是繼續強力推行農村生活垃圾“戶投、組集、村收、鎮運、市處理”模式,農村生活垃圾運送至市填埋場進行無害化處理量大幅度增加,2013年鄉鎮清運生活垃圾3.9萬噸,與去年相比增幅40%左右。
三、加強資金投入,不斷提升城鄉綠化
2013年,我市采取規劃增綠,拆墻透綠、見縫插綠、庭院植綠等多種形式推進城鄉綠化,因地制宜地對城鎮進出口通道、主要街區、公園和廣場等公共區域進行綠化,積極建設城市和鄉村綠道,打造品種多樣、環境優美綠化景觀。
投資7000余萬元,實施了金雁湖、房湖公園改造工程,老城區道路宜綠地段補植工程,成綿樂快鐵城區段沿線綠化帶建設工程,長春路綠化景觀工程,三星堆遺址區道路景觀工程,開發區道路綠化工程,以及漢彭路、向新路、雒金路、平西路綠化工程等項目。投資400萬元,完成4.25公里三星堆健康綠道(順風耳段)建設。新增城市綠地面積70余萬㎡,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綠地率達到34.96%,人均公園綠地達到13.94㎡。近期啟動了中山大道綠化及景觀改造工程,北區快鐵站前廣場景觀工程等重點項目。
還狠抓天然林保護等生態工程建設,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栽植樹苗45萬余株。全年營造生態公益林、綠色產業林2700畝,完成珍惜樹木引種試栽2000余株。
四、加強基礎建設,不斷提升環境設施
(一)大力開展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投資8500萬元建成第二座城市污水處理設施-—雒南污水處理廠,新增城市污水處理能力每日5萬噸,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投資1000萬元新建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網6000米。還探索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投資100萬元完成小漢鎮小南村、三水鎮石觀村污水處理示范工程。
(二)積極開展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投資438萬元在城區完成湘潭路中轉站建設。向陽鎮垃圾壓縮中轉站正式投運,有效改善該鎮垃圾轉運狀況。全市還新增垃圾桶、果屑箱1300余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繼續保持100%。對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實施標準管理,量化打分,2013年6月該場被省市政市容協會評為全省首家縣級無害化等級一級垃圾填埋場。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有序推進,在御景星城、佛山小區、曼哈頓、龍領半島試點基礎上,引進遂寧市為戶利垃圾分類收集處理有限公司,將采取專業化、社會化運作方式,力爭政府不投入或少投入,有效引導群眾科學分類,變廢為寶。
(三)努力提升機械化清掃率。繼續在北區、西區、開發區推行機械化常規清掃,在主城區分時段采取清掃車作業,城區機械化清掃率達到45%以上。
(四)強力推進農貿市場建設。投資400萬元的貴陽路市場已于年初投入運行,徹底改變該區域占道經營狀況。開發區投資400余萬元完成泉州路農貿市場建設。鄉鎮新建、改擴建農貿市場23個,新增攤位624個,其中,新平農貿市場投資300余萬于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南豐農貿市場投資1000余萬元,占地50畝,于9月建成即將投入使用。
(五)探索建設數字化城管平臺。在市公安局“110”平臺設置城市管理崗,利用“天網”工程監控城區市容市貌,2013年處理問題700余個。
五、加強難點治理,不斷提升城鄉容貌
(一)切實深化“五亂”治理。一是今年鄉鎮繼續組織人員對轄區集鎮、道路、溝渠等進行集中整治,清理衛生死角垃圾1500余噸。二是市城管局牽頭,在城區開展聯合整治,確定東西大街等5條街為示范街道,嚴格落實“坐商歸店、行商歸市”制度,清理、規范占道經營3600余起。三是疏堵結合,設立臨時擺賣攤區,堅持“大街嚴控,小街設點”原則,逐步實現城區294戶流動攤販的歸點管理。四是全市清理違章、陳舊破損戶外廣告488處,清理“牛皮癬”9000余處,規范店招店牌500余塊。市城管局對農村戶外廣告設施進行調查摸底,固定數量后嚴禁擅自設置。五是繼續加大工地檢查力度,治理施工揚塵污染170處,查處拋灑建筑垃圾車輛440輛。六是繼續強化停車管理,交通秩序進一步好轉,全年查糾機動車亂停亂放違法行為9950起,其中,處罰亂停違法行為4950起,教育警示1700余人。
(二)加強城鄉風貌整治。一是實現城市棚戶區改造666套。二是投入100萬元完成西高鎮、新平鎮全國油菜機收暨機具展示現場會沿線農房風貌塑造。三是結合農村環境治理考核,鄉鎮積極清理建筑立面,場鎮覆蓋率達到90以上,村莊達到70%以上。四是高坪鋪古鎮一期基本建成,金輪鎮馬叉堰完成整治,南豐鎮文化走廊一條街竣工。
(三)深化“三線”治理。投資2200萬元完成成綿樂快速鐵路**城區段綠化工程,實施沿線綠化32.6萬㎡。投資600萬元完成四條縣級道路沿線綠化景觀工程。
六、加強氛圍營造,不斷提升文明素質
一是今年各鄉鎮、相關部門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七進”、“除陋習、樹新風”、文明勸導、志愿者服務等主題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營造治理氛圍,引導城鄉居民擯棄不文明、不衛生習慣,不斷提升文明素養,增強主動參與環境治理意識。目前,全市有“志愿者隊伍”110支,人數近千人,有“文明勸導隊”88支,人數500余人,組織開展有關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活動500余次。二是今年2月,市政府邀請“中國小姐”王芊作為“文明城市”形象大使,向全市發出文明與志愿倡議,號召市民樹立文明新風尚。三是省級“文明城市”創建今年10月獲得驗收通過。四是研究組建城市文明勸導隊,成立專業隊伍,從事包括“門前五包”在內的文明勸導活動。
七、堅持克難攻堅,認真完成目標任務
(一)環境優美示范縣城創建成功。我市高度重視省“環境優美示范縣城”創建,認真制定創建方案,切實開展相關工作。通過全市共同努力,創建成效顯著。3月中旬,因較好的軟、硬件創建成果,受到省檢查組好評。8月下旬,“環境優美示范縣城”獲得省委、省政府正式命名。三水鎮以及北外鄉桅桿社區等6個行政村的示范創建工作也順利通過。目前,正組織新豐鎮以及金魚鎮白鶴村等7個行政村全力開展2013年度省級環境優美示范鎮、美麗鄉村創建。
(二)專項行動工作卓有成效。一是認真開展了城鄉結合部專項治理,基本解決了薄弱地帶垃圾亂扔、雜物亂堆等突出問題。二是及時開展了“國道”108線環境專項整治活動。11月底大件路沿線容貌秩序整治獲得交通部驗收組肯定。三是積極開展“大力治環境,攻堅促深化”專項活動,營造了更加整潔優美的城鄉環境。
(三)積極推進環境治理民生工程。我市2013年度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民生工程項目共四項,其中新平鎮風貌塑造工程,成綿樂高鐵**城區段綠化工程,漢彭路、雒金路、平西路等道路沿線綠化景觀工程等三項全面完成。城鎮生活垃圾收運系統工程,申請驗收的子項目湘潭路垃圾中轉站工程已于12月25日前完工。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是一項“永不竣工的工程”。今后,我們將按照德陽市城管執法局、德陽市治理辦統一部署,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繼續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持之以恒地深化各項工作,使**“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讓人民更加幸福自豪。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情況報告】相關文章: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自查08-24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自查報告01-14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3月份工作情況匯報07-28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自查報告8篇01-14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自查報告(8篇)01-14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自查報告06-30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總結08-24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機關”工作自查總結08-23
鄉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總結03-17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總結(精選15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