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課內比教學總結:教學比武,引領教學回歸本位
小學課內比教學總結:教學比武,引領教學回歸本位
——長陽實驗小學“課內比教學”活動綜述
根據鄂教師[2011]7號、宜教研發[2011]4號和長教發【2011】46號文件精神,我校迅即反應,三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定了學校“課內比教學”活動方案,并在全體教師會上作了大會動員。經過兩周的醞釀與籌備,學校的“課內比教學”活動于9月14日正式拉開帷幕。如今,兩個半月過去了,所有競賽組都按照學校方案,聯系本組實際,開展了富有成效的“比教”活動。此次活動名為教學比武,實為崗位練兵。學校把“比教”活動與創建高效課堂相結合,通過“比教”活動引領教師關注課堂、研究課堂、實踐課堂,使教學比武成為構建高效課堂的又一抓手。“比教”活動中,各研修組把工作重心歸于教學本身,把著眼點放在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轉變教學方式,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上,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綜觀本次比教活動,有如下幾點值得總結:
一是認識到位。
在“課內比教學”活動動員會上,學校校長鄒紅波特別強調,本次活動的目的在于“錘煉教學基本功,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要通過“課內比教學”活動,引導全體教師回到教學本身,以課堂教學為根本,通過教學比武和崗位練兵提升專業素養。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內容很寬泛,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還表現在專業研究和自我反思的能力方面。因此,我校本次“比教”活動設有五個環節的展示評比,即說課、講課、觀課、議課和自我反思,其中,說課和講課考查的是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觀課和議課考查的是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自我反思考查的是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
二是準備充分。
考慮到學校規模大、人數多的實際,學校根據研修組設置的情況,成立了低段語文、中段語文、高段語文、低段數學、中段數學、高段數學、英語、科學、品生(社)、體育、藝術、校本、地方、綜實等14個學科競賽組,以組為單位開展教學比武活動。學校教務處出臺具體的活動方案,細化說課、評課、觀課、議課評價辦法,制訂說課、上課、觀課、議課量化評分表和活動記載表。然后召開競賽組長工作會,并針對觀課和議課兩個環節進行重點指導,明確觀課就是圍繞“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課程性質、課堂文化”四個維度來進行課堂觀察,觀課教師可從四個維度中選擇一個或多個觀察點進行課堂觀察。議課則針對所觀的課進行,依據課堂觀察量表的記錄,圍繞課堂觀察所收集的課堂信息討論問題,展開對話,發表意見,探求方法與策略。
三是流程規范。
首先,由各學科競賽組組長組織全組教師會議,集體商議上課的形式、研究的課題、每個教師的上課時間和內容,推選競賽評審組成員,統籌安排教師的觀課和議課,確保每位教師觀課三節,每個教師執教的課也都有三個老師觀課。各組將教學比武的具體活動安排表——包括每位教師的說課、上課內容及時間、議課時間、觀課人及評審組人員安排等,下發到每位教師手中,并送一份給蹲點聯組的校委會成員,同時上交一份給教務處備查。
然后,各競賽組在規定的時限內組織好說課、上課、觀課、議課、反思等五個環節的活動,由競賽評審組算出每位教師的說課、上課、觀課、議課得分,由執教教師個人寫出教學反思材料,組長對反思材料進行定性評價。
之后,由組長收集、整理每位教師的教學設計、說課稿、評課記錄(說課和講課評分表)、觀課議課材料、反思材料,并按照說課占15分、上課占50分、觀課占15分、議課占20分的比例,折算出每位教師的教學比武得分,填寫《長陽實驗小學教師教學比武活動統計表》,并上傳教務處。
最后,各競賽組進行“比教”活動總結,教務處分學科審核每個競賽組每一位教師的活動資料,綜合評定每位教師的“比教”成績,資料一人一冊歸檔,并向縣教育局和研訓中心呈報“比教”結果。
四是方式出新。
其一,為使教學比武活動能有序展開,學校對每個組的活動時間作了統籌安排:
9.19——9.30 為藝術組、體育組、英語組、品德組的比教時間;
10.8——10.21 為高段語文組、低段數學組、中段語文組的比教時間;
10.24——11.4 為低段語文組、中段數學組、高段數學組的比教時間;
11.7——11.18 為科學組、地方組、校本組、綜實組的比教時間。
其二,實行學校校委會成員蹲點聯系相應競賽組的制度。比武活動以競賽組為單位開展,實行競賽組長負責制,校委會蹲點聯組的人員全程參與該組的活動。
其三,把教學比武與常態研究結合起來,借“比教”之機開展富有成效的專題研究。各個競賽組的“比教”活動或圍繞立項課題進行,或圍繞研修組的研修小課題進行。如英語組結合省級課題《小學英語任務型課堂設計》,圍繞詞匯課教學、句型教學、語篇教學三種課型展開了“比教”活動;體育組以學校申報的體育特色項目“軟式排球”為教學內容,開展了同課教學;高段語文組圍繞立項課題《經典誦讀與師生語文素養提升研究》進行,統一了教學研究的內容及觀課議課的研究點;高段數學組的“比教”活動采用“同課異構”的方式進行,研究的著眼點就是組內的小課題“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
其四,課堂教學評價方式多維多元。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得分,都綜合了評審組、觀課組和學生三方面的意見。課一上完,不僅評審組和觀課教師要為執教者評分,學生也要給教師評分。課堂教學展示完畢,觀課教師立刻隨機抽取十名學生進行現場評教評分。教師的講課最終得分按照評審組60%、觀課教師20%、學生20%的權重進行折算。
其五,為每位教師建立專門的“課內比教學”檔案。所有教師的教學設計、說課稿、觀課記錄、議課文稿、教學反思以及各環節的評分表均歸入教師個人專業發展檔案袋。用檔案袋評價方式,全面、真實地記錄每一位教師的崗位練兵、教學比武的過程和結果,并把教師參與活動的情況納入教師評價考核的范疇。
五是效果良好。
本次教學比武活動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參與熱情,老師們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深入鉆研教材內容,個性解讀教學文本,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從觀念到行動,從理論到實踐,專業素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教師群體的整體素質有了明顯提高。活動結束之后,各研修組認真進行了“比教”活動總結。其中,中段語文組、高段語文組、高段數學組和體育組的活動總結已在省教育廳主辦的“課內比教學專題網站”中的“我與教學比武”欄目掛出。2011年第6期《長陽教育簡報》也在篇首的位置通報了我校的“教學比武”活動情況。
比教活動的目的不在于比勝負,評名次,而在于引領教師錘煉教學基本功,轉變教學觀念,追求以學為主的高效課堂。“比教”活動雖然緊張而忙碌,但換來的卻是教學能力、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全面提升,雖苦猶甜。
【小學課內比教學總結:教學比武,引領教學回歸本位】相關文章:
“課內比教學”階段總結07-31
詞語教學中的生本位思考08-17
小學作文教學錯位與回歸08-17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課題質疑引領教學08-24
《衛星比武》教學反思08-22
注重情境創設回歸數學本位08-19
如何讓小學數學教學回歸生活07-26
小學語文“課內比教學”心得體會08-01
“線性回歸直線”的教學思考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