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調研報告>種植業結構調整情況調研報告

    種植業結構調整情況調研報告

    時間:2023-03-04 03:00:51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種植業結構調整情況調研報告

    為了調整優化全縣種植業結構,不斷提升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整體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縣政協于六月十九日組織部分常委、委員,在政協領導帶領下,先后深入到東灣鎮、五合鄉、北灘鄉、三灘鄉、劉川鄉進行調研。通過實地察看、聽取匯報、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就全縣種植業結構調整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發展的思路,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種植業基本情況

      我縣位于甘肅省中東部,黃河上游,黃河流經11個鄉鎮、154公里,地理位置優越,發展農業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全縣轄18個鄉鎮,175個行政村,總人口46.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2.3萬人。國土總面積5809.4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114.9萬畝,其中水地50.05萬畝,人均水耕地1.18畝。目前,全縣共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108.9萬畝,其中小麥23.26萬畝,水稻3.56萬畝,玉米18.42萬畝,糜谷2.83萬畝,其它谷物2.61萬畝,夏收豆類7.74萬畝,大豆0.72萬畝,棉花0.15萬畝,油料4.21萬畝,枸杞4.88萬畝,籽瓜10.5萬畝,蔬菜25.8萬畝(含洋芋),瓜類4.35萬畝。

      2007年糧食總產170477噸,均產220公斤/畝,蔬菜總產658925噸,蔬菜產值80786.84萬元。農業總產值171291.68萬元,其中種植業產值133533.49萬元,占77.96%,農業增加值102051.2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09元。種植業仍是我縣農民最基本的收入來源。根據縣情,積極推動種植業結構調整、提高種植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是發展農村經濟的現實選擇,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二、種植業結構調整的特點

      近年來,全縣圍繞“十一五”規劃提出的“一快兩翻三提高”的總體目標,極力推動“三大產業”、“六大基地”建設,及時調整農業發展策略,以經濟作物和蔬菜為重點,引導農民發展高效產業,種植名、特、優、新品種,做大做強做優比較優勢產業和產品,全面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農業結構新思路、新格局,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ㄒ唬┓N植業結構不斷優化,經作種植逐漸擴大。一是農作物種植面積擴大。2007年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04.69萬畝,較2000年增加16.38萬畝,增幅18.55%,年均增加2.34萬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為77.46萬畝,較2000年增加了10.48萬畝,增幅15.61%;經濟作物播種面積為11.29萬畝,較2000年增加2.57萬畝,增幅29.47%;園林水果面積4.71萬畝,較2000年增加1.48萬畝,增幅45.82%。二是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漸趨合理。2007年糧食、經作(含蔬菜、水果、瓜類)、飼草面積比和夏秋作物比由2000年的74.11:25.02:0.87和49.73:50.27調整為70.39:27.61:2.00和26.16:73.84。糧食比重略有下降,經作、飼草比重增幅較快,分別達到34.41%和178.48%,夏秋作物調整中,秋糧增幅較大,“壓夏擴秋”效果顯著。三是經作內部結構變化大。通過經作結構的調整,初步形成了蔬菜(含地膜早熟洋芋)、籽瓜、枸杞、瓜類等四大特色產業格局。其中:蔬菜、籽瓜、枸杞、瓜類播種面積占農作物播種面積的比重由2000年的18.1:4.5:0.2:1.6提高到2008年的23.7:7.2:4.4:3.9,增幅分別為31.25%、57.74%、1846.23%和140.48%。調整力度最大的是蔬菜,2007年蔬菜面積較2000年增加了10.12萬畝,發展速度最快的是枸杞,增幅1846%。

      (二)特色農業產業壯大,優勢農產品向區域化經濟發展。一是全縣蔬菜生產規模不斷擴大。2007年全縣蔬菜(含洋芋、復種等)種植面積達30.5萬畝,其中日光溫室達到5.18萬畝,新發展蔬菜1.5萬畝,占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的29.13%,萬畝以上的蔬菜種植鄉鎮達到7個,形成了以東灣、三灘為主的萬畝茄子生產基地,以北灣為主的5千畝密刺黃瓜生產基地,以平堡為主的千畝反季節西甜瓜生產基地,以劉川為主的千畝洋蔥生產基地,以東灣、烏蘭為主的萬畝辣椒生產基地,以及高揚程灌區10萬畝早熟洋芋生產基地,烏蘭河靖兩千畝綠頭蘿卜基地和永新千畝大蒜基地等一鄉一品和數鄉一品的瓜菜專業化基地生產格局。二是實施和完成農業建設項目。2007年以來,我縣申報實施農業項目31個,項目總投資3718.66萬元,其中:國家投資2185.9萬元,地方配套195.4萬元,自籌1325.28萬元。通過項目帶動,溫室蔬菜種植、枸杞栽培、旱作農業等一系列優勢高效栽培模式得到快速發展。三是圍繞主導產業發展,不斷擴大農產品深加工能力。已建成長河食品、神農米業、白塔精淀粉、三農源脫水蔬菜、陽光蔬菜保鮮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9個,其中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2家,從業人員2300多人,投資規模1.8億元,完成訂單農業13.5萬畝,帶動農戶4.45萬戶。目前枸杞、籽瓜深加工生產線項目正在積極申請立項。四是不斷加快無公害農業生產基地建設進程,向標準化發展。已建成東灣大壩和劉川張灘兩個無公害蔬菜生產中心示范區和北灣、平堡、烏蘭、糜灘、五合、北灘等10個示范點。同時積極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突出抓好地方特色蔬菜產品的綠色食品資格和品牌的申報認定。我縣生產的茄子、辣椒、洋蔥、青刀豆、雙孢菇等14種農產品先后獲得了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今年我縣又被農業部列為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縣。

     。ㄈ┗亟ㄔO逐步加快,規;w水平有所提高。一是搞好30萬畝無公害優質蔬菜基地建設。2008蔬菜面積達到31萬畝,其中無公害優質蔬菜生產面積達到28萬畝。二是進行10萬畝籽瓜基地建設。示范推廣籽瓜栽培10.5萬畝,完成高灣無公害籽瓜產地認定工作。三是狠抓5萬畝枸杞基地建設。從寧夏農科院等地引進、繁育寧杞1、2、3號等優良品種,在北灘、五合、東升、靖安等鄉大面積示范推廣種植,全縣枸杞栽培達到4.88萬畝。四是高產高效模式化栽培示范面積穩中有升。2007年達到13.56萬畝,其中洋芋種植8.5萬畝。完成地膜覆蓋14.28萬畝,示范推廣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技術1.013萬畝,2008年達到6.1萬畝。

      三、種植業結構調整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縣的種植業結構調整工作思路明晰,種植業結構逐步優化,特色產業不斷培育壯大,種植業結構調整形成了一定的格局和規模,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應看到目前我縣的種植業結構調整工作與其它先進地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歸納起來主要有:

      (一)觀念制約,市場競爭意識不強。多年來,我們在調整種植業結構中做了許多工作,如發展日光溫室蔬菜種植,已經搞了十幾年,但工作力度與其它先進地區相比有很大差距,鄰近省、縣區也在逐步超越我們。加之受主觀或客觀等諸多因素的制約,我縣種植業還沒有從根本上擺脫計劃經濟的束縛,大市場、大流通、高效益的產業發展觀念更沒有完全樹立起來,市場意識、競爭意識、發展意識不強,仍然停留在自產自銷的經營狀態。

     。ǘ┺r作物品種不優,產品不能均衡上市。目前,我縣種植業中以小麥、玉米、水稻、蔬菜、枸杞、瓜類為主,雖初具規模,但沒有形成一定的品種優勢,品種過多和分散經營使我縣無法形成農業(種植業)品牌,大大限制了有優勢的特色產品的發展。各業務部門對各鄉(鎮)的區位、氣候、溫差等方面的特點研究還不夠系統科學,栽培品種的搭配不盡合理,因地引種的格局還沒有完全形成,從而造成了產品季節性斷檔、農產品跟不上市場需求的現象。

     。ㄈ┢放埔庾R淡薄,產品優勢未能充分發揮。一是我縣生產的14種蔬菜產品先后獲得了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但是至今沒有在市場上打出一個響亮的品牌,產品知名度不高。二是種植業主要以千家萬戶分散經營為主,經營單位小,產業化程度低,在規模實力、經營素質、資本運作以及對風險承擔等方面處于劣勢。三是分類、分散、包裝、加工等商品化處理工作簡單落后,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低,沒有完全發揮出蔬菜產品的質量優勢。

      (四)重生產輕加工,種植業難以形成產業化。一是有些產業可以說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由于沒有配套的加工企業消化,只能出售原材料,形不成產業鏈,產業鏈的生產、加工、銷售等內部環節之間斷檔。二是龍頭企業規模偏小,中介服務組織薄弱,不能有效吞吐當地的產品資源,對種植業帶動不強,產銷矛盾比較突出。三是對蔬菜的保鮮、貯藏等環節缺乏科學規范,發展滯后。

      (五)農業基礎不牢,產業投入嚴重不足。一是有些產業由于配套設施跟不上,影響規;a,尤其是產業帶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條件差,影響生產、管理、銷售等各個環節。二是沒有充分的資金作產業投入,群眾在產業發展中的自發投入差。三是由于政府財政吃緊,沒有更多的資金作產業投入,項目建設滯后,要實現科學化管理、規;l展、標準化生產、信息化引導、市場化經營,有很大的困難和制約。

     。┝魍ǚ⻊諟,產品銷售渠道不暢。一是蔬菜運銷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服務功能不夠健全,市場信息不靈,直接影響種植業的發展。二是優勢不優,特色不特,沒有品牌效應,產品粗糙、檔次低,很難搶占市場。三是在產業結構調整上沒有充分地發揮我縣的地緣優勢,更沒有走出省外找市場和看準市場調結構的超前意識,因此很難找到合作商家,訂單產業也難以形成。

      四、種植業結構調整的建議

      通過對種植業結構調整情況深入調研,針對全縣種植業結構調整工作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ㄒ唬┺D變思想觀念,創新發展農業產業思路。各級政府要結合農業生產實際,及時調整農業發展策略,進一步拓寬發展種植業產業的新思路。一是政府要從政策上給予扶持,制定激勵和獎勵措施。同時還要從資金和技術上給予大力支持。二是積極爭取農產品開發項目,以項目建設推動產業快速發展。三是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正確引導農民進一步解放思路,更新觀念,學習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四是加大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的引進試驗與推廣應用力度,擴大生產經營領域,全面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效益,開辟農民增收的新途徑。

      (二)發揮區域優勢,著力培育壯大特色產業。一是在沿黃自流灌區,大力推廣日光溫室等反季節蔬菜瓜類種植、優質水稻旱育稀植、小麥玉米帶田等高產高效模式;在高揚程灌區,重點推廣地膜早熟洋芋、枸杞栽培為主的高產高效特色模式化栽培技術;在干旱半干旱山區,重點普及抗旱品種,擴大中藥材、砂壩地膜瓜類種植,推廣玉米全膜雙壟溝播等抗旱模式。二是要在現有生產及產品優勢的基礎上,通過調整產品布局,確立主導產品,引導群眾規;l展、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盡快形成有特色的區域經濟。三是結合農業項目的實施,加大對種植業結構調整重點產業區域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解決好枸杞產業灌水的問題,為重點產業區提供良好的基礎保障。

     。ㄈ┘哟蠼Y構調整力度,尋求蔬菜產業新的發展。要緊緊依靠科技支撐,調整優化蔬菜的區域布局和品種結構,以品種調新、質量調高、結構調優、產業調整、產業鏈調長為重點,全面提升蔬菜產業的質量和效益。各鄉鎮要根據區位特征進行科學論證,有計劃、有步驟地引進產銷對路的蔬菜品種,大面積推廣多茬種植技術,下大氣力研究解決區域性、季節性供求不平衡的問題,重點要研究找準反季節蔬菜種植時間差的問題。要在鞏固目前蔬菜生產成效的基礎上,逐步向優勢領域延伸,加大無公害蔬菜生產的技術推廣力度,引進科學的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和設備儀器,規范農藥、種子經營市場。同時在蔬菜生產中嚴格按照標準操作和檢測,實現蔬菜生產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拓展蔬菜產業新的發展空間。

     。ㄋ模┌l揮龍頭帶動作用,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一是培育和壯大一批市場開拓、技術開發、產品開發和籌資融資能力強的龍頭企業,不斷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擴大生產經營規模,使之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二是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有效解決農產品出路,拉動訂單農業的規模生產,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種植業的整體效益。三是加快農產品流通業的快速發展,盡快培育有較大能力的購銷、貯運、保鮮能力的流通企業,以流通促生產。四是加快農副產品專業市場建設,積極探索農農專業合作組織、“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協會+農戶”等新型農業產業化運作模式,促進農產品的多項增值。五是要在周邊地區建立外埠銷售網點,鼓勵一部分干部帶資闖市場,拓寬銷售渠道,以大市場、大營銷、大流通促進產業的大發展。

     。ㄎ澹⿲嵤┢放茟鹇裕苿赢a業持續快速發展。要立足實際,兩眼向外,緊緊盯住省內外大市場,創立一種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的具有自己種植特色的新途徑,打響自己的品牌。一要按照現代市場對蔬菜產品“優質、營養、安全、特色”的需求,加快推進優良品種的升級換代。二要充分發揮我縣14種農產品獲得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的名牌效應,提高靖遠農產品的市場占有份額。三要根據市場需求,對產品進行分級篩選、分類包裝和按級論價。特別要在精品包裝上下功夫,使我縣農產品能夠貼標上市,并做好品牌的廣告宣傳,推動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娀块T服務職能,為產業發展提供可靠保證。一是農業部門要加強產銷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發布,準確把握市場走向,幫助農民提高種植業生產的科學性、前瞻性,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和網上農業。二是進一步加強科技咨詢、科技示范、技術指導,及時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幫助農民破解種植業生產中遇到的優質品種不高產、不抗病,高產品種不優質的問題。三是業務部門要建立一套預防和抵御自然災害的有效保障方案,指導幫助農民提高應急抗災的能力。四是積極組織農業種植帶頭人和能手外出學習考察,充分發揮農廣校、黨校、職業技校等陣地作用,利用多種形式,圍繞種植業結構調整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農民技術人才。

      (2008.6)

      


     

    【種植業結構調整情況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內河運力結構調整調研報告08-06

    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調研報告08-12

    銀行關于對公客戶信貸結構調整情況的報告08-12

    教育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08-12

    鄉鎮有關情況調研報告08-24

    留守兒童情況調研報告08-24

    用工環境情況調研報告09-05

    學校師資情況調研報告08-15

    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12-29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一区网站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系列 | 亚洲欧美人另类成在线观看 | 青青青欧美在线观看 | 色综合久久六月婷婷中文字幕 | 性色αv国产精品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