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調研報告>以工業崛起推進縣域經濟崛起

    以工業崛起推進縣域經濟崛起

    時間:2023-02-27 09:23:21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以工業崛起推進縣域經濟崛起

    經濟發達地區的經驗表明,縣域經濟的崛起必須首先是工業經濟的崛起。近些年,會昌縣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特點的縣域經濟發展道路。
      四大支柱產業構成縣域經濟基礎
      1999年以來,會昌縣有重點地扶持了一批有技術優勢、有規模優勢、有發展優勢的工業企業和特色產業,形成了以礦產品加工業、食品工業、機械制造業、醫藥工業四大支柱產業為主的工業體系。2001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產值24198萬元,工業增加值4846萬元,實現銷售收入23446萬元,利稅1958萬元。
      1、立足資源優勢的礦產品加工業。會昌是個礦產資源大縣。現已探明開發的礦藏有錫、鹽、螢石、石灰石、稀土等30余種,其中錫金屬儲量54萬噸,列亞洲第一,巖鹽儲量19億噸,居江西第二。目前,金龍錫業公司已形成日處理礦石1320噸、年產銷金屬1000噸的規模;石磊、鷹鵬兩家公司形成年產11萬噸螢粉的能力,取得了產品自營出口權;華昌水泥廠具備年產8.8萬噸的能力;九二鹽礦達到年產2萬噸碘鹽規模,是全國96家碘鹽生產單位之一。2001年,礦產型企業產值突破1億元。
      2、依托特色農業的食品工業。會昌作為農業大縣,有31萬畝耕地,盛產稻米、大豆、辣椒等作物。五豐、華達昌公司形成了年產1.5萬噸米粉的能力,目前開發研制了四大系列32個品種的米粉,其中通心米粉被國家科技部列入2001年農業成果科技轉化基金項目;制糖廠具備日處理1500噸工業蔗的能力,產糖率達到10.5%,興昌、家家麗兩家企業年產辣椒制品250噸;傳統食品醬干已形成年產8000噸的能力,其中“倡壽”牌醬干列入東方航空公司顧客消費產品。2001年,食品工業出口創匯334.31萬元。  3、市場看好的機械制造業。1994年,原會昌制革轉鼓廠進入全國輕工機械百強企業行列,產品暢銷國內29個省、市、自治區,以及泰國、越南、港澳等國家和地區。改制后的裕同轉鼓公司研制開發了4M高檔程控轉鼓,具備年產600臺轉鼓的能力;金馬蓄電池隔板廠躋身產值500萬元以上的規模工業企業。
      4、銳意創新的醫藥工業。僑興制藥公司開發了12種片劑、10種丸劑、2種散劑、8種口服液的產品,形成了年產10億片片劑、1.5億粒丸劑、1000萬支散劑和2500萬支口服液的生產線。其中“通脈降脂片”、“八寶驚風散”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為國家二級中藥保護品種,“通脈降脂片”、“清火片”分別列入江西公費醫療用藥和上海市政府藥品采購品種。
      實現工業崛起的關鍵措施
      充滿活力的工業經濟,不僅吸納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就業,而且催生出紅紅火火的第三產業。目前,會昌縣工業規模總量偏小、經濟實力不強、工業運行綜合質量不高等問題比較突出。實現工業三年翻番目標,工業占GDP的比重要由2001年的22.4%提高到2004年的30%,工業增加值達到32988萬元。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抓住六方面的關鍵措施:
      一、幫扶優強企業,大力培植支柱產業。除在信貸、稅費、產品銷售、政策服務等方面做好協調工作外,還要完善委派管理人員幫扶優強企業制度。按照經濟效益、市場潛力、地方特色、“領頭羊”產業、高新技術“五個優先”的原則,結合企業的人才需求,委派一些長期在經濟部門工作的機關干部到企業任職,從人才智力上扶持企業把產業做大,加快優勢企業上特色、上檔次、上規模。扶持的重點企業有:五豐、華達昌兩家公司開發面式、保鮮、功能性米粉,三年內米粉產量達到3萬噸,銷售收入達到1.5億元,利稅達到1400萬元;金龍錫業公司與中國五礦集團公司實行股份制合作,新上一條生產線,錫金屬年產銷量達到1500噸,銷售收入4000萬元、利稅達到600萬元;石磊、鷹鵬公司年出口螢粉達到15萬噸,鷹鵬公司建好4000噸氫氟酸生產線,兩家企業銷售收入達到8000萬元、利稅1000萬元以上;縣糖廠建好3萬畝甘蔗生產基地;九二鹽礦加入省鹽業公司;裕同轉鼓公司開發高檔轉鼓,企業銷售收入達到1億元,利稅1000萬元以上;引進外資新上20萬噸旋窯水泥生產線,年銷售收入達到4000萬元,利稅500萬元。今年全縣納稅2500萬元,工業企業上繳稅收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占地方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二、抓住招商引資切入點,增加工業發展投入。隨著206國道、贛龍鐵路近年內改建或修建通車,會昌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但四大傳統工業產業仍然是縣域經濟的主體。因此,會昌縣要始終把引進外資作為主攻工業的切入點,為發展壯大優勢產業注入源源不斷的資金活力。一方面,要堅持“四個傾斜”抓好招商引資工作,重點引進一批勞動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企業,三年實際利用外資要達到10億元人民幣、2000萬美元以上。第一,堅持領導力量向招商引資工作傾斜。今年起安排6名縣級領導各帶一個招商小分隊,常年住在閩粵、江浙發達地區開展招商;第二,資金向招商引資工作傾斜。縣財政安排100萬元建立專項基金,各個小分隊每年完成實際進資2000萬元;第三,人員向招商引資工作傾斜。鄉鎮、縣直單位抽調精干力量組成招商引資專業隊,與原單位工作脫鉤,全力以赴招商引資;第四,宣傳輿論向招商引資工作傾斜。縣有線電視臺每天在新聞欄目滾動播出小分隊招商引資工作進度,縣委、縣政府兩大院設置招商引資公開欄,將帶隊領導、小分隊成員、簽約項目、實際進資進行公開。另一方面,結合招商引資,在原有1000畝食品工業園區的基礎上,從規劃高起點、施工高質量、建設快進度、企業快進園“兩高兩快”入手,依托縣城建好7000畝燕子窩工業園區,三年內確保20家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進園,使之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帶動區,體制和科技創新的試驗區,城市發展的新區。
      三、深化企業改革,優化資本結構。從會昌工業企業的實際來看,優化資本結構,應從三個方面抓好企業改革,使各類要素順暢地流動起來。一是進一步改制、放活,加大國有企業的退出力度。該退的要堅決退出,而且要退夠。對目前還有效益,發展前景好的制糖廠、九二鹽礦等企業,要通過置換職工身份等方式進行改革,解除企業的后顧之憂,使企業今后發展得更好。二是拓寬企業改革領域。在工礦企業基本實行改制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商業、供銷、外貿、物資、交通運輸、林業等單位企業的改革。宜股則股,宜租則租,宜售則售,宜破則破,以革促進發展。三是搞好企業內部改革。已經改制的企業,要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和企業發展的需要,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形成資本經營有法人、工業增值有責任人、企業監督有制度的符合國際慣例的新機制,加快工業資本產權、區位、形態、功能置換的速度,讓死資本變活資本,活資本更加活躍起來。
      四、調優產業結構,實施工業名牌戰略。目前,會昌米粉集團和鷹鵬公司建立了ISO9002質量認證體系,五豐公司“漢仙”米粉連續三屆被評為江西省著名商標,“云戈利”服裝、“倡壽”牌醬干被評為贛州市知名商標。今后調整工業產業結構,就是要突出扶持名牌企業和名牌產品,幫助支持企業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跨所有制強強聯合,實行資產流動與重組,精心打造米粉、醬干、保鮮辣椒、服裝、醫藥、轉鼓等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促進優勢企業和優勢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并以這些產品為“龍頭”,發揮名牌的集聚作用,形成一批對縣域經濟帶動力強的拳頭產品、支柱產業。同時,結合企業的行業特點,創建既融合革命老區精神和客家文化意蘊,又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企業文化,豐富產品內質,提高品牌的文化含金量。
      五、圍繞農業產業化,推動三大產業協調發展。會昌工業要迅速崛起,必須從更大范圍、更深層次展開生產力布局。首先,突出生產力布局中的工業特色。建立和完善企業反哺農業機制,提高工農業的相關度,帶動農業產業布局調整和結構升級;其次,以農業促食品工業。食品工業是會昌縣的一大優勢,農業大縣要向工業強縣邁進,一定要加快食品工業的發展。為此,會昌縣要在穩定18萬畝優質稻、3萬畝甘蔗、1萬畝辣椒、1萬畝大豆種植面積的基礎上,不斷擴大米粉、食糖、保鮮辣椒、醬干等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生產規模。目前會昌城鄉居民擁有6.2億元的銀行存款余額,當務之急是要創造一種具有相當活力的投入機制,用最活的機制、最簡單的辦法促進民間資本投入,讓民間資本以最小的成本投入,收獲最大的利潤,從而使傳統食品成為民間持久的投資方向,做大做強食品工業;第三,以工業促三產。尤其是要通過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帶動城鄉之間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促進消費需求,鏈動三產發展。
      六、適應市場變化,創新企業管理機制。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只有通過企業科學的管理才能得到充分發揮。會昌工業要在崛起的大潮中先人一步,順利實現三年翻番目標,必須在創新企業管理機制上著力:一是創新企業利益激勵機制和彈性用人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掘企業的人力資源潛力;二是創新民主、科學的決策機制,使企業每個職工都能自覺地承擔為企業發展出謀獻策的責任和義務;三是創新企業信用機制。結合開展塑造“誠信會昌”新形象的活動,教育企業職工牢固樹立“個個是企業形象,人人是企業競爭力”的意識。在遵守法律的基礎上,職工按照誠實守信、精益求精的原則進行生產活動,企業之間按照公平公開、互利互惠的原則進行交易,從而以一流的產品、一流的團隊精神、一流的形象提升企業競爭力。

    【以工業崛起推進縣域經濟崛起】相關文章:

    以工業崛起推進縣域經濟崛起08-15

    新型工業化與縣域經濟08-15

    崛起作文02-08

    關于扶持壯大民營經濟推進縣域經濟民營化的調研報告08-12

    大國崛起作文05-20

    縣域經濟的思考08-15

    縣域經濟的轉型08-05

    把發展縣域經濟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08-15

    在全市工業經濟推進會上的講話08-15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 色色色导航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婷婷 |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一区二区 | 亚洲性色在线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