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務處2004年度工作總結
2004年學校成功地升格為大學,發展規模和層次再上一個新臺階、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在這一年里,教務處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按照學校整體部署,在學校黨委、行政的正確領導和各學院及各黨政職能部門的支持下,認真履行職責,工作也有了新的變化,現總結如下:
一、主要成績
1、精心組織,積極準備,順利通過省教育廳組織的專業評估。
繼2003年年底我校獲得省教育廳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成績之后,根據浙江省教育廳的統一部署,我校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統計學、食品科學與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6個省重點建設專業和漢語言文學、動畫2個新建專業今年11月又接受了省教育廳專家組進行的評估。評估前教務處進行了精心的組織,要求各被評估專業所在學院積極準備,迎接評估。評估前夕,教務處又組織有關學院加班加點,進行迎評沖刺,評估期間,教務處和校辦又為接待專家組做了大量工作。專家組對我校重點建設專業和新專業的課程建設、教學基本條件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水平、教學管理、教學改革等方面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這為我校進一步加強專業建設、進一步提高在省內高校的地位起到促進作用。
2、成功進行了教學成果獎評審和申報工作
為申報四年一度的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教務處積極組織各學院、有關部門和教師申報教學成果,全校共申報24項教學成果,經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委員會評審,12項獲得校級一等獎,12項獲得二等獎;經浙江省教學成果獎評審委員會評審,我校2項成果被評為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并被推薦參加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評審,5項成果被評為省教學成果二等獎,是我校歷年來取得的最好成績。
3、圓滿完成了2004級招生任務,制定和執行了2004級教學計劃。
今年是我校第一年以浙江工商大學名義招生,也是浙江工商大學國際經貿學院第一次以獨立學院的名義招生,為了讓廣大考生及家長全面及時地了解我校的發展,以保證充足的優質生源,我們通過強化網絡宣傳、繼續推出“考生填報志愿,專家坐堂咨詢”活動、繼續開通800免費咨詢電話等措施加大了在招生宣傳方面的工作力度,圓滿完成了2004級的招生工作。我校今年錄取分數再創歷史新高,生源優勢明顯。
(1)在浙江省,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等13個專業列入第一批(重點批)招生,其中文科一批、二批投檔線列省屬高校第一,為我校歷年來最高。錄取新生中重點線以上的人數占全部錄取人數的67.4%。
(2)浙江工商大學國際經貿學院錄取分數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文科投文理科投檔線均列獨立學院第二位。
(3)我校在省外的生源質量也有了明顯的提高。福建、安徽等10個省(市)的新生錄取均安排在重點批次進行,與全國重點大學同批次錄取,顯示出我校較強的競爭力。今年我校外省新生中,重點線以上的人數占全部錄取人數的80.3%。
在制定2004級教學計劃工作中,較好地體現了“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原則,體現了英語、計算機教學不斷線和進行分流教學的原則,體現了注重培養創新人才的原則,并繼續嘗試“三學期”制。在教學計劃的編制上,根據學生入學時性質的不同,分別編制了公辦學生和民辦學生的教學計劃,在教學計劃的內容上,也有所區別,加強了民辦學生的基礎課,同時也減少了部分難度較大的雙語教學課程,使民辦學生在基礎課和專業知識方面能更加扎實;同時,第一次將課程難度系數引入教學計劃,希望對學生的學習有所幫助。
4、專業和課程建設有了進一步發展。2004年我校共有9個學院申報11個新專業,經校學術委員會評審,向省教育廳申報了7個新專業,其中“軟件工程”、“金融工程”、“審計學”、 “測控技術與儀器”、 “土地資源管理”等5個專業獲得批準。在課程建設上,根據我校課程建設的具體情況,我們在校一類、二類優秀課程的基礎上組織申報省級精品課程。經過審核,我校共有7門課程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其中4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5、加強教務管理工作,保證了教學秩序的正常。由于學生人數的激增,教學條件(教師、教室等)的限制以及兩個校區同時運行,給教學安排帶來很大困難,但教務處努力克服困難,加班加點,保證了新學年正常開學,比較好地完成了選課、排課、調度、教師教學工作量的核算、發放學生證、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等日常教務管理工作。本年度開設課程門次數從3188門增加到4159門,全校選修課上網選修人數由50000多人次增加到80000多人次,辦理學生證5100多本,發放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5300多本。為保證下沙校區正常教學秩序,教務處實行了每天晚上值班制度。
6、順利完成了電子注冊工作。2004年我們在省教育廳統一部署和學校其他部門的緊密配合下,完成了2005屆3506位畢業生的電子注冊圖像信息采集工作,2004屆3053本畢業證書和結業證書、2277本學位證書的電子注冊工作。盡管工作量大、組織工作復雜、工作要求高,但我們能以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的態度精心組織、細心工作,圓滿完成了這項工作,受到省教育廳的表揚。
7、注重教學研究、加強了畢業論文(畢業設計)工作。本年度共編印《教學參考》6期,內容涉及實驗室教學和管理、實踐教學、教師聽課、教研活動、教師教學質量評估、期中教學檢查、教學動態等。為加強畢業論文(畢業設計)工作,今年繼續實行了優秀畢業論文(畢業設計)送校外評審制度。暑期我們還協助省教育廳完成了對全省63所高等學校的2004屆本?茖W生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的抽查工作。在這次抽查中,我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和工商管理專業分別獲得第一和第二的成績。
8、高度重視教學質量的監控。根據上級組織和校黨委有關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了對教學質量的監控工作,本年度共進行了35次教學檢查,繼續推行校、院、系領導和助教等聽課制度、教師課堂教學質量學生評估制度、期中教學檢查制度、抽考抽查制度;改進了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估方案,增加了領導專家聽課和學生隨堂測評的內容;改進了雙語教學課程的監控措施,提高了雙語教學的效果。
9、加強考試工作,強化服務意識。考試工作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考試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和教育質量,教務處本著加強管理和強化服務并重的觀念,繼續推行裝訂所有考試卷、按班級分裝試卷、按照教師發放監考安排表、按照學院提供學生報名初表等服務措施,大大方便了師生,減輕了他們的負擔。2004年度,共完成了22萬多人次(其中重修0.8萬多人次)期末考試的安排、試卷的印刷、裝訂、分班等工作,并保證所有學生考試不沖突;另外還分二次安排畢業重修考試328門次共有1670多人次參加;抽查抽考了30門課程。教務處還組織了各類等級考試8次,合計共有26263人參加了各項等級考試。其中:大學英語四級10829人,六級英語9194人,三級英語1768人,計算機3968人,英語專業四級210人,英語專業八級112人;期末考試18萬多人次。
10、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和二級學院做好校風校紀檢查、學風建設、教師編制測算、教師教學工作量計算、學生出國成績單審核、畢業生推薦表和報考公務員成績證明、學費清繳、來信來訪接待、數學建模、電子設計競賽等工作,為學校的穩定和發展作出了貢獻。本年度共完成300多人出國成績的審核,協助社會各界核查畢業證書、學位證書、成績單200余份,配合統計學院和財會學院組織和安排300多名學生參加“數學建摸”和“財會信息化”競賽,接待來信來訪100多人次。
二、創新之處
本年度,教務處在完成正常工作任務的同時,還根據形勢發展,力求有所創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優化招生計劃,重獎優秀考生。(1)努力爭取更多的省份、專業到重點批錄取,提高我校生源質量。2004年外省已有福建、安徽等10個省(市)的新生錄取均安排在重點批次進行。在浙江省,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等13個專業列入第一批(重點批)招生,均比上年度有較大增加。(2)部分專業按大類(學院)招生,試點工作順利。我校今年對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會計學、財務管理、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等6個專業和國際經貿學院11個專業實行按大類(學院)招生,招生錄取時不再分具體的專業。(3)為鼓勵和吸引優秀學生到浙江工商大學就讀,學校今年設立了萬元獎學金,以資助優秀學生特別是家境清貧的優秀學生完成大學學業。我校通過對學校往年錄取數據的分析和研究,同時參考了其他高校的新生獎學金的獎勵辦法,由學校相關部門反復討論修改后,制定了《浙江工商大學2004級萬元獎學金實施辦法》,并通過學校招生信息網、招生簡章向社會公布。萬元獎學金的實施激勵了高分考生選報浙江工商大學,使我校新生的錄取名次呈現出有史以來最好的狀態,2004級新生中一位同學高考成績列浙江省文科第221名,喜獲4萬元新生獎學金。
2、首次招收“2+2”考生,生源火爆。2004年,我!2+2”計劃招收金融學專業40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35名。省內共有651人報名,報考人數位居5所“2+2”招生高校之首,經浙江省教育廳審核同意,我校實際錄取金融學專業45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14名,總計錄取59名。本次招生工作為今后進一步完善我校招收“2+2”考生積累了有益的經驗,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我校在廣大考生及家長心目中的聲譽和地位。
3、組建混合班,培養拔尖人才。為了更好地體現因材施教的育才觀念,培養具有基礎扎實、發展潛力大、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研究型人才,學校從2004級新生中選拔了72名成績優異的學生組建浙江工商大學第一個混合班。這些同學分別來自于浙江省理科高考成績625分以上、文科高考成績610分以上的考生以及在重點批次招生的其他省份的高分考生。混合班實行滾動分流制,培養過程將分為基礎培養階段和專業培養階段,實行導師制,為學生的個性發揮和發展潛力的發掘創造良好的條件。今年12月,學校以混合班為基礎組建了以我校著名校友命名的章乃器學院。
4、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八門課程中引入競爭機制,采用師生雙向選擇的方法進行課程教學任務的分配與管理。
三、失誤和不足之處
1、少數同志在工作中主動服務意識還不夠強、服務水平還不到位、服務質量還不夠高,有時甚至挫傷了一部分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影響了他們的工作和學習情緒。
2、在教學管理工作中,二級管理的意識還不夠強,宏觀管理和重大問題的調研也做得不夠,使教學管理陷于事務,影響了管理效率和效果。
3、優秀學生培養模式的研究還有待深入。我校今年組建了第一個混合班,開始了對尖子生培養模式的探索。優秀學生的培養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如何對混合班的組成來源、培養方式、培養目標、教學管理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如何將混合班辦出浙江工商大學的特色,我們的研究還不夠,經驗還缺乏,有待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教務處度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教務處工作總結08-28
教務處工作總結02-24
個人度工作總結05-14
教務處期末工作總結08-17
小學教務處工作總結08-24
初中教務處工作總結06-10
學校教務處工作總結06-11
小學教務處工作總結02-22
初中教務處工作總結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