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市國稅系統公開選拔縣級局領導干部的調查與思考
一、公開選拔縣級局領導干部的基本做法
綏化市國稅局黨組在對全市國稅系統縣級局領導班子開展全面調查、廣泛座談、深入討論的基礎上,決定在全系統公開選拔7名年輕干部擔任縣級局副局長或紀檢組長。為做好這項工作,綏化市國稅局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組長的公開選拔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并按照中組部關于做好公開選拔領導干部的規定,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公開選拔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和公開選拔的職位、范圍、資格、條件、程序、方法。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一)發布公告。一是發布文件,公布公開選拔的職位、條件和具體要求。二是思想動員,廣泛宣傳公開選拔領導干部的目的、意義。
(二)推薦報名。一是組織推薦,由各縣(市、區)局黨組在征得本人同意后,以黨組名義推薦報名。二是個人自薦,由干部本人持有關證件直接到市局公開選拔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名。全市國稅系統共推薦報名107人。
(三)資格審查。一是對于組織推薦人員,由各縣(市、區)局黨組進行初審,市局公開選拔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復審。二是對于個人自薦人員,由市局公開選拔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審查。經過審查,推薦報名的107名干部全部符合公開選拔條件。
(四)筆試和面試。筆試為閉卷,內容為公共科目、專業科目和論文寫作三部分,主要是測試應試者的政治理論水平、稅收業務知識、分析判斷問題能力和文字綜合能力。筆試結束后,根據筆試成績,按照1:5的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確定前35名干部參加面試。面試采取結構化面試方式,主要是測試應試者的邏輯思維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決策能力、應變能力、創新能力、業務能力、儀表氣質等。面試結束后,將筆試與面試成績按5:5的比例綜合計算出考試成績,按照1:3的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確定前21名干部作為考察對象。
(五)組織考察。考試結束后,對入圍的21名干部進行公示,并對其進行組織考察。按照德、能、勤、績、廉五條標準,采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考察方法,通過考察預告、民主測評、談話等考察形式,對考察對象8小時以內的工作表現和8小時以外的社交情況等進行全面考察。考察結束后,由市局公開選拔領導小組辦公室對考察結果進行定性分析,并將民主測評、領導經歷和考察意見按照2:3:5的比例進行量化,綜合計算出考察成績。最后,將考試成績與考察成績按照6:4的比例綜合計算出總成績,按照1:2的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確定前14名為擬任人選。(六)黨組任命。市局召開黨組會,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通過黨組成員的充分討論,以無記名投票表決的方式對14名擬任人選作出決定,提拔7名優秀年輕干部進入縣級國稅局領導班子。對余下未提拔任用的7名擬任人選,則列入近期成熟的后備干部隊伍之中,進行重點培養,待縣級局領導班子職位出現空缺時,再優先提拔任用。
二、公開選拔縣級局領導干部取得的成效
(一)破除了論資排輩的思想觀念。在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工作中,我們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加大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的力度,徹底破除了論資排輩的思想觀念,使一批優秀的年輕干部脫穎而出。在選拔任用的7名年輕干部中,年齡最大的37歲,最小的25歲,平均年齡不到31歲,優化了縣級局領導班子結構,提高了領導班子的戰斗力。公開選拔領導干部,進一步完善了干部激勵機制,使廣大干部認識到,干部提拔任用是在公開的環境下比能力、比業績,這大大激發了干部們努力學習、提高素質、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熱情,在全市國稅系統確立了良好的用人導向。
(二)克服了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在公開選拔領導干部的全過程中,我們實施了“一差到底”和“陽光競爭”,有效解決了拉關系、走門路、跑官要官等用人上的不正之風。“一差到底”,是指實行差額推薦、差額考核、差額醞釀、差額票決;“陽光競爭”,是指對選拔過程公開,對各階段的結果公開,增強透明度,廣泛接受群眾監督。同時,公開選拔領導干部,以考試手段選拔優秀人才,以試題形式蘊含選人用人標準,以科學客觀的評價標準測評參選人員能力素質,減少了選人用人過程中的人為因素,促進了優中選優。
(三)實現了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
【*市國稅系統公開選拔縣級局領導干部的調查與思考】相關文章:
市國稅局稅收調查工作匯報08-24
市國稅工作計劃08-24
國稅系統納稅評估經驗材料04-14
市國稅局工作要點08-24
對領導干部講誠信的點滴思考08-24
科級領導干部輪崗交流的思考心得07-21
縣級煙草專賣局工作發言匯報08-24
入職國稅系統培訓心得體會08-23
國稅系統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