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林業立縣產業富民
沐川縣立足山區優勢,打生態牌,走特色路,在實踐中確立了建設中國西部“綠色明珠”的發展目標和“紙電興沐川,開放促發展”的發展思路,堅持林業立縣,產業富民,大力實施“大林業、大產業、大生態”的林業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地走“以林促紙、以紙興林、產業互動、協調發展”的林漿紙產業化發展路子,著力推進以永豐公司為龍頭的林漿紙產業化經營,實現了經濟發展、生態改善、富民興縣的目標。
一、實施四大工程,著力打造林業大縣
1985年以來,縣委、縣政府根據沐川實際,做出了“從綠色崛起,靠興林立縣”的戰略決策,積極實施“85-4”部省聯營造林工程、世界銀行貸款國家造林項目工程和貧困地區林業發展項目工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帶動了廣大農戶栽竹造林,造林總面積達到95萬畝,全縣森林面積達到14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2.8%。
(一)科學規劃,嚴把造林質量關。按照生態優先、經濟和社會效益相結合的原則,以竹為主,適地植樹,結合海拔高度和立地條件,將高山區規劃為生態公益林區、中山區規劃為商品經濟林區、低山河谷區規劃為特種經濟林區,科學選擇樹竹品種,精心編制造林作業設計方案。采取“定點育苗,科學壯苗,定向供苗,嚴格檢疫”的辦法,確保種苗質量;抽調林業技術人員深入鄉鎮、村、組按規劃指導農戶整地、打窩、栽植,統一規范種植;派出由林業、國土、監察、財政、審計等部門人員組成的驗收組,對造林地塊進行實測驗收,保證驗收數據真實準確。
(二)以造為主,保護與管護并重。實施85-4造林工程,5年營造杉木11.6萬畝;實施世界銀行貸款造林工程,6年造林23萬畝,實施世行貸款貧困地區林業發展項目,5年造林4萬畝;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營造公益林12萬畝;實施退耕還林工程,退耕造林17.2萬畝。在大力推進四大造林工程的同時,切實加強天然林資源保護和已造林竹的管護。劃區保護天然林15.8萬畝,封山育林11.5萬畝,完成森林撫育10.2萬畝。加強森林防火,實現了連續24年無森林火災。
(三)科技興林,提高森林資源質量。積極推廣撐綠雜交竹3號1.5萬畝,楊樹5.5萬畝,巨桉2500畝。建成麻竹、楊樹、慈竹示范片5000畝,注重林區合理布局,優化了林竹品種結構。加強林竹豐產技術培訓和指導,每年培訓竹農1.5萬人次以上,建立縣、鄉、村、組茨竹豐產示范片4.67萬畝,慈竹畝產提高30%以上。推廣竹蟓防治綜合技術,慈竹上林率由50%提高到70%以上。大力推廣苦筍、大頭麻竹地膜覆蓋技術,提早出筍期,提高出筍率,增加竹農收入。
(四)興修公路,改善林區交通條件。根據林區分布,制定了林區路網規劃,利用以工代賑項目工程、世行貸款項目工程和林農投工投勞建設林區公路。通過林權、林地使用權轉讓,引進成都石人公司投資250萬元修建楊村鄉“蓉楊公路”20公里,實施村村通以工代賑項目工程,實行以獎代補,投入資金355萬元,新修和改造林區公路750公里,實施世行貸款項目工程,發放低息貸款76萬元,補助建設林區公路76公里。全縣林區公路里程達到790公里,林區通車率達到76%。
二、推進林漿紙產業化經營,加快建設林業強縣
縣委把推進林漿紙產業化經營作為實施“大林業、大產業、大生態”林業發展戰略,加快建設林業強縣,加速縣域經濟發展的根本措施,以豐富的林竹資源為基礎,著力培育竹業經濟,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促進了一、二、三產業互動,城鄉經濟共融。
(一)培育龍頭企業。沐川始終把培育龍頭企業作為實施林漿紙產業化經營的關鍵來抓。支持永豐公司先后投資3.5億元,進行了五期技改擴建,公司規模從一個小型造紙作坊發展成為擁有資產5.7億元,年造紙能力8萬噸的現代化造紙企業。公司產品從單一的包裝紙發展到20多個品種的高檔文化用紙,暢銷全國,分別獲得部優、省名牌產品和行業評比第一名。企業規模和利稅名列全省造紙行業前茅,現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四川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全國輕工協會優秀企業,“AAA”級信等級企業。支持永豐公司投資5.6億元新建10萬噸制漿項目,力爭2005年實現20萬噸制漿造紙生
【林業立縣產業富民】相關文章:
產業富民戰略半年工作總結11-13
林業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7-25
林業產業發展情況報告05-17
文化產業富民工作自查報告07-19
縣旅游產業發展情況報告09-01
縣林業局長就職報告08-17
縣文化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8-18
縣林業局干部學習計劃08-23
岳陽縣油茶產業考察報告08-18
縣新興產業發展情況匯報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