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如何加強農村個體稅收管理
一、農村稅收征管中的問題
1、點多面廣,管戶分散、稅源稀少。以某某市遠郊壇洛、金陵兩稅所為例,目前主要負責個體稅收征管。轄區范圍包括富庶、金陵、那龍、雙定等6個鄉鎮及金光農場,方圓七、八十公里。管戶1008戶,集中在6個鎮上的個體戶為787戶,另外的221戶分散在65個村、370多個自然坡中。納稅戶數起來不少,但由于遠郊農村經濟不發達,流動人口少,農民收入較少,消費水平低,所以在農村或者鄉鎮上的個體戶,經營品種不少,卻多為一些低檔的日用品,經營額也不大,所以農村稅所的稅收收入相對較少。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全部在分局的辦稅廳申報后,遠郊兩個稅所每年征收的稅款不足300萬元。即使是固定戶,最多的每月繳納也只有1020元,而最少的,每月僅達到起征點48元。集市上的一些臨時攤點,每次僅能征收10元5元。
2、經營方式繁多,稅源不穩,征管工作困難。農村的個體小食雜店、小酒坊、小磚咭、砂尝私云濓勦?鄣愕缺櫚乜?。?塹木??絞餃幢冉隙撈兀?绱遄?锏囊禱б禱е饕?故且耘┮滴?鰨?滋旃孛磐獬齦閂┮擔?繽砜?渙礁魴∈鋇拿擰K拔袢嗽鄙廈耪魎巴??員彰鷗?6?磽庖徊糠志??梢隆⑿“倩醯牧鞫???擼?┧笥詡父魷繒蚣?校?睦鋟貰淄?睦鋦。部分叶\Э縊八?角?鞫????統魷至送?荒傷盎?婕傲礁鏨踔糧?嗨八?惱鞴芪侍。染J?揮信浜閑?骱謎鞴?a href='http://www.baimashangsha.com/zongjiebaogao/gongzuozongjie/'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工作,這部分稅源極容易隨業戶的流動而流失?SPANlang=EN-US>
3、個體經營者納稅意識普遍較低,抵觸情緒較大。鄉鎮的個體經營者,很多農商兼營,每年少不了要交公糧、農林特產稅,還有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防洪費等,所以較多地感受稅收“取之于民”,但由于鄉鎮的公共設施不多,沒有公園、沒有電影院,道路多數還是沆沆洼洼的泥巴路,小孩讀書要自己交錢,能讓他們切切實實感受到稅收“用之于民”的幾乎沒有,所以對稅收的沒有什么感情,一部分業戶無證經營,交稅也就十分勉強,能少則少,能逃則逃。如在屬地征收的原則下,一些跨地域經營的個體戶就鉆空子,向主管稅所申報停業后,跑到主管稅所范圍外的圩場繼續經營;或一證多攤,逃避稅務檢查;一些納稅戶甚至以“地頭蛇”自居,聚眾阻撓稅務機關依法征稅。
4、“以票管稅”失去效力。在農村,由于經濟比較落后,消費能力低,農民消費多以自用型消費為主,除購買一些價值較高的家電商品外,基本上不索取發票,分散在各村莊的經銷店根本就沒有申領過發票。另外,鄉鎮個體經營者文化素質比較低,建帳建制更無法施行,所以只能根據調查結果核定征稅!耙云惫芏悺睙o法通行。
5、稅務人員分散,素質較低,管理難度大。我市遠郊兩個稅所目前有干部職工23名,其中所部占了13人,其余的每個鄉鎮僅配備1-2名稅務人員,有的征收處甚至只配1名稅務人員。而且,在23名稅務人員中,助征員就有8名,占總人數的35%。這些助征員多是早年為照顧一些老稅干而招聘的。這些助征員基本上只有高中甚至是初中學歷,不管是思想政治素質或是專業知識都相對較低。由于鄉鎮稅收分布廣,除固定納稅戶上門交稅外,其余的流動、零散戶還只能靠上門收,人不到,收不上。在出門收稅路遠難行,費用成本較大,經費包干,個人征稅路費無法補貼的情況下,為節約開支,稅務人員下業戶檢查收稅的次數自然也少下來。另外,由于鄉鎮生活相對單調,干部思想容易波動,而征收處又遠離所部,管理上難以到位。
6、征管設備落后,方法陳舊,稅收成本大。某某市遠郊兩個稅所一年下來再苦再累征收的稅款也不過300萬元,人均征稅10萬元左右,以年人均工資獎金及辦公經費1萬元計,稅收成本就占征收稅款的十分之一。造成稅收成本大的原因,一是稅源零星分散,有時下鄉跑了幾十公里的山路,也只收上10元、20元的稅款,路費比征收稅款還多;二是征管設備落后,大部分鄉鎮根本沒有配備計算機,仍舊是傳統的手工開票收稅,沒有使用過電腦;三是由于手續繁多,利益少,銀行不愿配合代扣代繳稅金,銀稅一體化也無從談起。所有納稅戶也只能現金交稅,所以辦稅廳人員減不下來。
7、人情多,收稅阻礙大。目前鄉鎮稅所、征收站的稅務人員多為本地人,這雖然對了解掌握當地稅源有幫助,但由于本在親戚朋友
【淺談如何加強農村個體稅收管理】相關文章:
淺談學校如何加強師德建設08-19
淺談如何加強高速公路的成本管理08-18
淺談如何加強社區科普教育工作08-25
如何加強個體私營經濟精神文明建設08-18
農村小學如何加強學校內涵建設08-18
淺談如何加強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工作08-18
淺談如何加強職業技工院校思想政治工作08-16
淺談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08-24
淺談如何做好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08-21
淺談如何做好農村初中班主任工作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