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法國農業考察報告
市農業經濟管理培訓班,在完成1-6月份境內第一階段理論培訓后,9月上旬至11月上旬,轉入了第二階段——境外學習階段。近兩個月來,在法國國立農業大學和第戎農業經濟管理學院,分糧食、釀酒、畜牧、林業四個專題,從生產、加工、流通三個層面,進行了學習考察。根據局里這次高中職晉升培訓的要求,現將法國農業的現狀、做法及這次培訓學習的一些啟示、思考,向同志們作一匯報。
一、法國農業的現狀
法國位于歐洲西部,是歐盟的重要成員國。總人口5800萬,其中農業就業人口99.7萬,占3.9%。國土面積5500萬公頃,其中農業用地3300萬公頃,樹木森林1500公頃。雨水充沛,分布均勻,海洋性氣候為法國農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
法國農產品以糧食(小麥、玉米、大麥),肉類(牛、羊、豬、禽),葡萄為主,輔之以油菜、水果、甜菜、蔬菜和煙草。其經營形式主要是私人農場。1833萬公頃的植物經營用地中,糧食用地面積達50%、油料占24.1%、飼料作物占10.7%、蔬菜占5.9%。人均年產糧食923公斤、油料874公斤、糖料682公斤、葡萄121公斤、水果60公斤、肉類108公斤、牛奶402公斤、蛋類164公斤。96年農業增加值為1821億法郎,占國民總產值2.5%;農產品加工和食品工業(IAA)的增加值為2172億法郎,占國民總產值3.2%;其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分別是汽車工業的1.5倍和2.0倍。了解的三個農(牧)場主,家庭人均年收入達6-7萬法郎。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努力,法國農業已實現了現代化,步入了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1、農業布局區域化,地域特色十分明顯。
法國領土東高西低,境內山區、丘陵、盆地兼而有之。本著“平地種糧、山丘養畜、坡崗葡萄加果菜”的生態適應性原則,各個地區依據當地的立地條件和區位優勢進行規劃布局,組織生產。通過多年實施,其境內形成了三大生產區域,即巴黎盆地大耕區,以糧食、油料和甜菜為主;西部畜牧區和產奶區,以牛、羊、豬、家禽為主;南部果菜區,以葡萄、園藝和水果蔬菜為主。我們參觀的2公里寬、60公里長的布赫哥尼葡萄生產帶,依山向陽,成為著名葡萄黃金種植區。區域化生產,使法國農產品帶有濃郁的地域特征,其產品多以地域或城市來命名,如香檳地區的香檳酒、波爾多的葡萄酒、白斯家禽等。
2、土地經營成規模,農業生產全面機械化。
為提高勞動生產率,適應機械化作業,二戰后法國即進行了領土整治和歸并,用了近30年時間,歸并了1200萬公頃土地,同時新建農場道路,拆除成排障礙物等。96年,經營土地100公頃以上的,占總面積10%,10-100公頃的占55%,10公頃以內的占35%。73.5萬農場主,平均擁有土地40公頃,人均4.7畝。96年后農牧場數量以4%左右速度遞減,經營規模也隨之擴大。土地歸并,規模擴大,帶來了農業機械的快速發展。46年到六十年代,不到20年時間就基本實現機械化,七十年代各種農作物生產已全程機械化。牧草的收割、翻曬、起堆、打包等環節也都是機械操作,就連難播難收的油菜也是如此。到目前為止,法國擁有拖拉機130萬輛,其中80馬力以上的,占25%,高性能、多配套、大功率已成為現今法國農機的主要特征,不少還實現了機電一體化。我們走訪的讓·呂克農場,由于機械化作業程度高,一人經營120公頃土地,年收入在20萬法郎以上。秋播時節,放眼法國農田,很難看到行人,點綴在大地上的只有少量大型機械。法國農業的高度機械化,不僅僅局限在種植業生產上,而且還表現在農業領域的各個方面。如牲畜屠宰自動化,就連鋸木彈線也都是激光制導。
3、畜牧業較為發達,在農業生產中占居主導地位。
畜牧業較為發達是法國農業的一個重要特征,主要體現在:一是經營用地面積大。本土以畜牧為主的經營用地面積占總經營面積46.2%,比以植物為主經營的面積高出4個百分點。草場常年散牧長達8個月。青草地,牛馬羊是法國農業的一大景觀。二是品種優良。如考察的的夏羅萊肉牛就具有耐粗飼、日增重快、胴體結構好等優點。小牛出生后兩年即能達到700公斤。除肉牛外,皮豪坦、蒙貝利奶牛、白斯火雞,都屬世界優良種畜禽。三是存欄量大,產量高。法國常年存欄牛2056萬頭、羊1012萬只、馬34萬匹、豬1500萬頭。年產牛肉188.8萬噸、豬肉214萬噸、家禽208萬噸、鮮奶2335萬噸,累計總量居歐盟首位,畜牧業已成為法國農業的主導產業。我們參觀的米歇爾種畜場,330公頃土地用于放牧的就達220公頃,占2/3,年繁殖飼養夏羅萊牛300頭,收入近30萬法郎。
4、食品消費異彩紛呈,農業加工食品居世界第一。
法國農業的現代化不僅僅表現在生產環節和生產技術上,更多的是體現在最終消費食品上。無論在超市、商店,還是在居民餐桌,都充分展示了其出色的供給和消費水平。一是供給量大。一般居民日消費牛奶制品0.82公斤、肉制品0.27公斤、蛋制品0.45公斤。二是門類齊全,品種繁多。肉、奶、蛋、糖、菜、米、面,應有盡有。既有生制品,又有熟制品;既有居民消費食品,又有寵物專用食品,人們日常很少購買沒有經過加工的初級產品。以奶制品為例,由原奶可以加工成鮮奶、奶粉、奶油、奶酪和酸奶等多系列。僅酸奶一項,品種就達6大類,上百種之多。
法國消費食品之所以異彩紛呈,關鍵得益于強大的加工業。其食品加工涉及農產品的各個領域,加工企業達4227個,遍及整個領土,是工業系統中的第三大就業行業。它使80%的農產品得以加工增值。96年食品加工營業額,總值達7570億法郎,出口額1530億法郎,外貿余額近490億法郎,居世界第一。我們參觀的伯莫納蔬菜配給中心,將普通生菜清洗裝袋后,其價格就由十幾法郎升值到37法郎。
二、法國農業的主要做法
法國農業從短缺
法國農業考察報告來自范文先生網-www.baimashangsha.com,僅供學習,轉載請注明出處。【法國農業考察報告】相關文章:
法國企業薪酬制度考察報告08-18
臺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考察報告08-23
法國社交禮儀03-24
法國的社交禮儀06-18
校長考察報告08-24
植物考察報告08-18
安徽考察報告04-22
園長考察報告04-19
專業考察報告11-08
企業考察報告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