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產品收購發票管理政策的設計與思考
隨著國家稅務總局提出“一四六小”的增值稅管理基本思路,加強農產品收購發票管理已成為當前國稅機關征管工作的一個熱點。從新稅制實施以來,總局下發了一系列關于加強農副產品收購憑證管理的相關文件,對加強稅收管理、防范和遏制偷騙稅行為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這并些規定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利用農副產品收購發票進行偷騙稅的問題。農副產品收購發票管理有何難?能否有治本之策?筆者帶著這些問題,對總局下發的一系列規定進行了認真的研究,深入實際,結合企業用票情況進行了調研。
一、存在的問題及危害
企業違法使用收購發票的方法五花八門,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四種情形:
1、虛假開票。虛假開票可分三類:一是無中生有虛構收購業務,根據當月的銷售和偷稅、騙稅的需要隨意填開,出售人、收購的產品、收購金額、支付款項都是虛假的;二是將應取得而未取得發票的購進非農業產品或勞務業務開具相同金額的收購發票入帳;三是將雖已取得發票但無法抵扣的費用或超出稅法列支標準的費用開具相同金額的收購發票入帳。在違法使用收購發票的幾種情形中,虛假開票的比重最高,危害最大。
2、調節開票時間。有的企業在本月的應納稅數額較大時,把開具收購發票的時間提前,在下月開票時調整,自行調整納稅時間和金額。
3、擴大對象和范圍開票。現行稅法規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開具農產品收購發票的對象是農業生產者,范圍是自產農產品。對銷售外購的農業產品和外購農業產品生產、加工后銷售的仍然屬于稅法所列舉的農業產品,以及非農業生產者(包括個體經營者和經營單位)銷售農產品,不屬于免稅的范圍,因此也不得開具農產品收購發票。
但在實際操作中,收購企業對農業生產者和農產品經營者的劃分存在兩個問題,一方面是客觀上不易劃分,千家萬戶,都是帶著一張身份證來出售農產品,收購人員無法甄別;另一方面,收購企業即使知道對方是農產品經營者,正常情況下也不會讓對方提供發票,因為要對方提供發票,對方很可能提出提高收購價。有的企業,特別是中小型的收購企業,對農產品經營者存在著貨源上的依賴關系。這是目前絕大部分農產品經營者無證經營的主要原因。
4、匯總開票和補開票。有的收購企業認為開收購發票給農業生產者太麻煩,特別是在收購旺季人流量大、單筆收購金額小的情況下,逐筆開票既容易出錯又無必要,不如一邊過磅一邊付款省事。至于抵扣發票,事后再選擇一些大戶匯總填開。還有的收購企業到外地進行收購,不按規定到當地國稅機關申請領用收購發票,而是回來以后根據收購數量、收購金額補開發票,發票上農民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一般都是編造的或冒用本地農戶的。
企業在發生上述違法違規行為的同時,還要對付稅務管理人員的審核和稽查人員的稽查,那么在帳務上肯定不會實事求是地進行反映,總要進行一些所謂的“技術處理”。
以虛假開具收購發票為例,企業財務具體操作方法一般是這樣的:首先是虛開收購發票,根據發票金額編造收購碼單、入庫單,同時做會計分錄:
借:原材料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現金
帳面減少的現金怎么辦?有的是實際庫存現金隨之一起減少,直接裝入老板的口袋;有的則不減少實際庫存現金,以假借款的形式平帳:
借:現金
貸:短期借款或其他應付款等
如果虛開的數量大,“現金”科目貸方發生額就會相應虛增,這時如果假借款的會計處理不及時,則在現金日記帳甚至總帳上會出現現金科目余額為負數的情況,所以有的企業干脆不通過現金科目核算,直接掛往來帳:
借:原材料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帳款
有的企業長期這樣操作形成大額的應付帳款或其他應付款余額;有的企業則在“應付帳款”余額過大且有一定帳面現金的時候,做一筆假還款分錄:
借:應付帳款
貸:現金
同樣這時的現金又進了老板的腰包或再以假借款的形式平帳。這是第一步假收購。下一步是進入生產成本,會計根據銷售額的大小,將全部或部分虛假收購的原材料編造材料領料單等內部會計原始憑證,混在真實的原始憑證中一起進行核算,計算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有的小企業就更省事了,實際使用的是一套內部憑證,記帳時再另編一套。當然,這種手法不是收購加工企業的“專利”。
進入成本核算這個“大口袋”后,虛假收購行為在帳面上似乎就被“抹平”了,但假帳畢竟是假帳,總有一些不同于真實帳務處理的特點:
一是大額往來款項異常。正常企業的大額資金往來包括借貸都要通過銀行存款,所以記帳的原始單據除了發票、收據或借條外,銀行進帳單或支票存根是必不可少的單據。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
【農產品收購發票管理政策的設計與思考】相關文章:
完善惠農補貼政策的思考08-24
對我國高考加分政策的理性分析與思考08-17
有效搞好物理教學設計的思考08-22
管理者需要思考什么?08-17
有關海爾管理模式的思考04-10
環保理念在設計包裝中的思考08-19
《竹影》教學思考和教學設計08-18
對創新基層社會管理的思考08-24
突發事件信息管理的思考08-24
發票證明書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