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企業事單位內部食堂存在的稅收問題及策略
目前不少行政、事業單位和企業為方便內部職工用餐,壓縮行政事業經費開支,便通過各種方式或方法辦起內部食堂,而事實上自辦食堂并不能壓縮多少開支,反而增加了人員負擔,但隨著后勤服務社會化逐漸成為趨勢,絕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和企業內部食堂為減輕單位負擔,扭轉虧損局面,又逐漸改變了經營方式,由個人對外承包經營,又內部食堂自身特點,征收管理難度較大,基本上游離于稅收征管之外。
一、企業單位食堂稅收征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大多部內部食堂由個人承租(包)經營,基本上是利用企事業單位自身房產,招攬八方食客,每年除上交單位房租或管理費外,余下的均為歸承包(租)人自有,這些內部食堂收入頗豐,由于按照稅法規定內部食堂不納稅,不少承包人也就借著這塊招牌來模糊和混淆征免界限,逃避納稅義務,使其成為目前餐飲業稅收征管的死角。
2、內部食堂大多在企業廠區內部或者在單位院落里面,地點相對隱蔽,不易引起注意,造成了稅收征管上的“真空”。
2、一部分內部食堂因掛靠行政執法和有權單位,自恃后臺硬,即使稅務部門催繳,也不主動配合申報繳納稅款。當進行稅收檢查時,部分單位領導甚至會出面說情或證實是內部食堂,以此來阻礙和干擾稅收檢查,縱容偷逃國家稅款。
3、由于內部食堂有相對固定的客戶,且大多為私人用餐或來源掛靠單位,基本不用發票,在與掛靠單位結賬時通常不使用規定的飲食業定額發票,而用自制內部收據或僅憑掛靠單位的進餐通知單結賬,有無稅務發票不影響其經營活動,從而造成偷逃稅。甚至利用內部食堂使用餐飲發票混亂之機,把送禮、送紅包甚至私分公款等違法違紀的開支變作餐費列支,滋生腐敗發生。
二、加強食堂稅收管理的工作舉措
1、科學界定其食堂經營性質,對個人承包行政企事業單位食堂的,要視同獨立納稅人辦理稅務登記,依法要求其申報納稅。
2、擴大稅務登記面,對于企事業單位內部食堂一律辦理稅務登記,納稅稅務機關管理之中,按規定可以享受減免稅的,經稅務機關確認后可享受減免稅優惠,其余的則按規定繳稅,分不清免稅和應稅項目的,一律視同應稅項目進行征稅。
3、要求行政企事業單位在對這些內部食堂對外承包時,面向社會公開招標,把已實行承包的食堂推向市場,并與之完全脫鉤,對故意充當此類內部食堂保護傘的單位負責人要追究其行政或法律責任。
4、加大對內部食堂的發票使用管理力度,對內部就餐也必須開具發票,依法享受減免稅的開具的發票可不予征稅。
5、增強公民索要發票意識,鼓勵消費者對不開具發票行為進行舉報。
6、改變現行高校食堂稅收優惠政策。對高校內部食堂也應全額征稅,征收上來的稅款,通過財政預算安排形式統籌撥付給學校,由學校定額發放給學生。
7、在對企事業單位進行正常檢查時,對內部食堂經營管理方式多加注意,發現其有營業行為,應督促其辦理稅務登記,并納入正常的稅務管理范圍。對重大的偷稅者要給予嚴懲,以發揮稅法的威懾力,確保國家稅款的應收盡收。
【淺析企業事單位內部食堂存在的稅收問題及策略】相關文章:
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措施分析08-18
高職數學課堂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探析08-20
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08-21
探討稅收籌劃相關問題08-18
高中化學備考策略淺析08-20
國有企業改革主要進展存在問題及今后思路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