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加強人才資源開發推進自主創新
加強人才資源開發推進自主創新
創新是民族的靈魂。自主創新能力決定著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核心競爭力。科技創新,關鍵在人才。作為主管人事人才工作的部門怎樣為發展本地區服務,提高地區核心競爭力,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努力培養和造就有創新精神的人才隊伍,推動本地區科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本文將分析**創新人才的狀況,并提出培養造就創新人才的措施。
一、自主創新人才的現狀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通過加大人才資源開發,推動自主創新的發展。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加大人才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加大人才培養、吸引和使用力度,充分發揮人才市場對人才資源的基礎性配置作用,**人才隊伍狀況有了較大改善,推動了自主創新的發展。
1、人才總量有了新的增加,人才素質有了新的提高。截止2003年底,按原人才統計口徑,昆明地區的人才總量約為43萬人,比1998年底凈增加9萬人,年均增5.3。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2.26萬人,擁有兩院院士9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018名,碩士研究生及其以上學歷人員6589名,高技能人才約有7.5萬人。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末**屬及其以下人才隊伍總量為18.7萬人,比1998年增加4.8萬人,年均增5.7。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4.03萬人,比1998年增加3.03萬人,平均每年增長5.0。
2、人才體制改革取得進展,人才活力增強。隨著黨政機構的多輪改革,公務員制度的建設和完善,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以及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發展,阻礙人才作用發揮的體制性障礙不斷消除,創新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較好發揮,人才對科技的貢獻、專利申請量大大增加,促進了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勞動合同制、聘用合同制等契約用人制度的建立,人才和用人單位在人才市場中主體地位不斷落實,人才在流動中不斷實現其價值。培育和完善人才市場體系,拓寬業務,拓展服務,人才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日益明顯。人才的增量調節實現市場化,人才的存量調節也逐步實現市場化。
3、人才成長和創業環境不斷優化。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人才強市戰略,加大了對人才的培養、引進和使用的投入,不斷營造有利于人才發展的大環境。2000年5月市委、市政府制定了《關于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實施意見》,出臺了有利于人才引進的政策。5年來,共引進各類人才近6000名,其中引進博士70余人。2005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形成了黨管人才、各單位重視人才、社會關注人才的良好局面,人才環境進一步優化,創新氛圍進一步形成。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看到,**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現狀同推動科技進步自主創新對人才的需求還不相適應。
一是人才總量不足。2003年全市人口人才密度僅為7.4,這與沿海等發達地區尚有較大差距,也難以適應現代新昆明建設的需要;專業技術人員少,2004年末,市屬及其以下單位開展職稱評聘的有13萬個單位,但僅有專業技術人員14萬人,平均每單位僅有1.08人,而有職務資格的僅有11萬余人,平均每單位僅有0.85人,許多單位沒有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非國有單位,每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平均還不到0.5人。
二是結構不合理。高層次人才少,低層次人才多。市屬14萬專業技術人員中僅有高級職稱人員5千余人,占4,初職和在崗未評聘專業技術人員為9.6萬人,占68;事業單位人才密度相對較高,而直接關系自主創新的企業人才密度低。市屬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80.1,而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比例僅為8.2;學歷層次低,全市專業技術人員中碩士以上研究生703人,占0.65,而中專及其以下學歷的人員占44.2。
三是分布不夠合理。專業技術人員中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多,企業的少;從事教育衛生的多,從事工程技術的少;從事傳統產業的多,從事高科技的少;從事科研工作的僅占0.13;從事農業技術的占總數的2.6。
四是人才的培養、引進、使用和激勵還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任務還很艱巨。有效的人才培訓機制還未形成;收入分配的激勵機制缺乏新的突破;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還未建立;符合新形勢的人才資本理念還需進一步樹立。
二、加強自主創新人才資源開發的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和推進科技進步、自主創新的決定,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和科學的人才觀,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堅持以人為本,以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為動力,以構建有利于資本聚集增值、人才聚集創業環境為載體,著重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特別是工業、農業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緊緊抓住引進、培養、使用三個重要環節
【加強人才資源開發推進自主創新】相關文章:
農村扶貧開發推進規劃08-23
讓藝術教育推進文化傳承創新08-15
加強自主學習 優化課堂教學05-01
市推進扶貧開發工作調研報告08-24
引導自主學習培養創新素質08-18
歸還學生作文的自主權,激勵學生自主創新08-24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推進學校和諧發展05-23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08-17
體育課中的創新、合作與自主學習08-15
加強自主探究學習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