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我縣發展現代農業的幾點探討
改造傳統農業,發展現代農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首要任務。經過多年發展,我縣建設現代農業已經具備了較好基礎。本文就這一課題進行了一些探討,供決策參考。
一、現代農業的內涵與特征
現代農業是伴隨農業現代化的出現而產生的新概念。新中國建立初期,我國提出的現代農業,就是要實現農業“四化”,即機械化、水利化、化學化和電氣化。后來有學者將現代農業進一步表述為“七化”:即生產過程機械化、生產技術科學化、增長方式集約化、經營循環市場化、生產組織社會化、生產績效高優化和勞動者智能化。
之后,專家將現代農業與原始農業、傳統農業進一步相區別。認為,現代農業不同于原始農業以采集和游牧為基本特征,使用石器工具從事簡單農事活動,“為生存而產,無所謂買賣”;也不同于傳統農業依靠人力、畜力和一定的生產工具以及先輩積累的經驗從事農業生產,以自給自足為目的,“為溫飽而產,有多余而賣”;而是廣泛采用現代科學技術,普遍使用現代生產工具,科學應用現代生產資料,全面實行現代經營管理,生態環境良好可持續發展的發達農業,以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為追求目標,“為銷售而產,為賺錢而賣”。
2008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發展現代農業,就是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素質、效益和競爭力。
綜合分析,可以發現,現代農業具有以下五個明顯特征:一是科技支撐。生產經營活動中,普遍采用以基因、工程、電子計算機、核能、太陽能等現代科技為基礎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方法,科技含量高,農民素質高。二是產經復合。突破傳統農業主要從事初級農產品原料生產和突出食品保障功能的局限,實現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的生產經營,衍生出原料供給、就業增收、生態保護、觀光休閑、文化傳承等后續產業。三是規模集約。社會分工高度細化,“一村一品”、“多鄉一品”、“區域一品”的現象普遍。四是產出高效。高投入,低能耗,單位面積產量高,質量優,市場廣,經濟社會效益好。五是生態環保。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以“有機農業”、“綠色農業”、“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等安全和放心農業標準為準則。
二、我縣現代農業的發展定位
**發展現代農業,總體上應該遵循“做活山地文章,發展綠色農業,壯大特色產業”的思路,具體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科學定位:
⒈角色定位:生態基地,加工中心。一是突出生態優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加快建設資源綜合循環利用、產品優質環保的生態農業生產基地和融現代裝備、鄉土風情、娛樂休閑、文化教育和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生態農業旅游基地,通過5—10年努力建成長江流域重要的生態農業示范基地。二是突出加工增值。克服“果品賣筐,牲畜賣頭,木材賣方”的弊端,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興建農產品加工園區,培植一批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促進大宗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提升產業水平,通過5—10年努力建成湘西北農產品精深加工中心。
⒉產業定位:橘茶菜禽,特色立縣。一是依托“三水”流域,建設50萬畝柑橘產業區。二是依托“三山”帶動,建設10萬畝茶葉產業區。以壺瓶山、太青山、白云山為中心,集中成片建設200個良種茶專業村,擴大有機茶,生產名優茶,成為“全國有機茶葉第一縣。”三是依托“三高”優勢,建設7萬畝蔬菜產業區。發揮高山地理、高寒氣候、高端銷售的綜合優勢,集中成片建設東山峰、南北鎮、壺瓶山、太平、子良、三圣、維新高山緩季蔬菜園,成為“全省高山蔬菜第一縣。”四是依托“三業”互動,建設2000萬羽家禽產業區。以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雙佳農牧為主體,建設集飼料生產業、家禽養殖業、屠宰加工業于一體產值過10億元的產業鏈,成為“全省家禽產業第一縣”。
⒊市場定位:“立足沿海,面向亞太”。一是,抓住廣東、福建、浙江、上海、江蘇等沿海地區工業快速發展、經濟收入和消費水平較高、農業日漸萎縮的機遇,深入研究沿海農產品市場,量身加工農副產品,建立供需互動的外銷大通道,促進**農產品快速占領沿海市場。二是,緊盯“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眾多(含中、美等21個國家)、人口總量大(26億)、GDP和貿易額占全世界比重大(分別為56、48)的優勢,積極參與相關活動,讓更多**農副產品融入亞太市場。三是,主動創造條件,積極分享中國加入WTO、《中國—東盟果蔬貿易零關稅條約》、《內地與港澳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9+2”泛珠區域合作等帶來的優良環境和優惠政策,尋求更多商機,擴大農副產品出口。
三、我
【對我縣發展現代農業的幾點探討】相關文章:
發展現代農業調研報告08-09
學校體育發展的幾點想法08-20
科學哲學的興起、發展與價值探討08-18
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問題調研08-17
縣中醫藥產業發展的幾點思考08-24
我縣土地開發整理經驗材料06-27
中學生的奧數學習對奧數思維發展的影響探討08-20
“互聯網+”農村社會治理創新發展對策探討08-18
電子商務模式對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意義探討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