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循環經濟工作匯報
一、基本市情
##地處河南省西部,1981年建市,總面積112平方公里,總人口16.09萬,現轄兩個鎮、五個街道辦事處。
2004年綜合經濟實力居河南省第7位,是河南省經濟擴權縣市、對外開放重點市、信息化建設試點市和“鄭洛工業走廊”重點發展城市,先后被評為第二屆、第四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提升速度最快的100個縣市。今年元至七月份,全市生產總值完成19.9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18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6元,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858元。
二、總體發展思路
我們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從##實際出發,確立了“圍繞一個目標,實施兩大戰略,建設三大基地,突出四個重點,全面推進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總體發展思路。在發展目標上,我們根據經濟規律,提出了“建設經濟強市,力爭2010年提前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具體把握是十年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翻三番:2003年經濟總量比2000年翻一番,這個目標已經實現;到2006年實現第二個翻一番,經濟總量達到50億;到2010年實現第三個翻一番,經濟總量達到100億。在發展戰略上,根據煤炭資源型城市特點,第二產業占GDP比重高達76.7%,各類生產力要素相對缺乏的實際,確立了工業富市、開放帶動兩大戰略。在發展方向上,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引入循環經濟發展理念,將煤、電、氣、化、藥五大產業整合為能源、煤化工、鉻鹽三大主導產業,構建三大體系、六個產業鏈。在發展重點上,確立了項目建設、城市現代化、民營經濟、特色農業四條主線。在工作基調上,始終堅持“低調務實、不事張揚,潛心謀事、務求發展”的指導思想,要求全市干部群眾要著眼未來,樹立干大事、創大業的觀念,尊重實際,尊重科學,嚴格按照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律辦事,從而為全市工作開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三、循環經濟發展情況
近年來,我們堅持從##資源型城市特點出發,著眼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探索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新路子,著力培育循環型企業、循環型產業和循環型城市,初步形成起了循環經濟的基本框架和良好基礎,資源生產率由310元/噸提高到680元/噸,資源原子利用率由65%提高到73%,資源循環利用率由9%提高到11.3%,萬元工業產值能耗由3.1噸標煤/萬元降至2.95噸標煤/萬元,萬元工業產值取水量由49立方米/萬元降至44立方米/萬元,萬元工業產值固廢量由1.84噸/萬元降至1.41噸/萬元,被確定為全國循環經濟示范創建城市,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循環經濟試點市,2005年4月,河南省政府在我市召開了循環經濟試點工作現場會,推廣我們的做法。
一是初步形成了煤電產業循環鏈。利用充足的煤炭資源,投資近30億元,先后開工建設了以燒煤矸石為主的2×13.5萬千瓦錦江電廠、以治理鉻渣為主的2×15.5萬千瓦環保綜合利用電廠、以燒煤泥為主的2×5萬千瓦電廠和以熱電聯產為主的3×2.5萬千瓦電廠,即將開工建設4×60萬千瓦坑口電廠一期2×60萬千瓦機組。這些項目全部建成后,年可消耗長焰煤350萬噸、劣質煤80萬噸、煤泥50萬噸、煤矸石45萬噸,并實行熱電聯產,實現了煤泥、煤矸石、鉻渣等廢棄資源的再循環和再利用。在此基礎上,為了降低電廠廢棄物、粉煤灰對環境的污染,我們投資1.1億元,開工建設了2×8000萬塊煤矸石磚項目和粉煤灰制磚項目,粉煤灰利用率達到80%,形成了“煤—電—新型建材”的完整循環。
二是初步形成了煤化工產業循環鏈。以國家“九五”重點工程河南煤氣集團##氣化廠為依托,于2002年編制了《##煤化工產業發展規劃》,近期我們又對此規劃進行了修編,將原來的13個項目調整為19個,總投資由19億元增加至250億元,此規劃已被列入河南省“十一五”煤化工產業發展規劃。圍繞規劃,先后開工建成了14萬噸甲醇等6個項目,開工建設了氣化廠二期擴建、100萬噸甲醇和20萬噸潔凈油等5個項目,近期還將開工建設以甲醇為基本原料的2×2.5萬噸1-4丁二醇、40萬噸甲醛、5萬噸聚甲醛、40萬噸醋酸等一批項目,進一步拉長了煤化工產業鏈條。煤氣生產中的
【循環經濟工作匯報 】相關文章:
循環經濟園區工作計劃01-22
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關系之辨析研究08-26
市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報告08-21
循環經濟發展情況匯報08-24
探析循環經濟法的公民義務08-18
政協關于我市循環經濟發展情況的調研綜述08-17
鄉鎮工業經濟半年工作匯報08-24
市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匯報08-24
水循環教學反思08-25
《水循環》教學反思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