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充分發揮財政導向作用 加速推進鄉村城市化進程
鄉村城市化既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又是促進經濟社會新一輪發展的重要載體。如何發揮財政杠桿作用,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財政政策,積極探索有效的投融資機制,全面快速地推進鄉村城市化進程,是擺在我們各級政府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下面就我縣發揮財政導向作用,推進鄉村城市化的一些體會和打算作一介紹,供大家探討。
一、幾點體會
改革開放以來,我縣的鄉鎮工業異軍突起,以中國輕紡城為標志的專業市場相繼涌現,有力地促進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地方財政收入的逐年遞增為推進鄉村城市化奠定了基礎,注入了活力。近年來,我們充分利用這一基礎優勢,把推進鄉村城市化作為財政工作的一個重點來抓,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轉變財政職能,為鄉村城市化提供原動力
政府財政職能的轉變,是財政改革與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性調整,對于公共財政的建立和鄉村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直接參與競爭性和經營性項目的投資,既不利公平,也影響效率。近幾年以來,我縣按照轉變政府職能和建立公財政的要求,加大了預算內外資金的管理力度,加強了財政周轉金清理,財政管理由偏重微觀事務向注重宏觀調控轉變,使財政資金逐步從一般生產性和競爭性領域退出,調整和優化了財政支出結構,在保證國家機器正常運轉和增加社會保障支出前提下,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公益事業的投入力度,魯迅中學、柯橋中學、縣職教中心、輕紡城公鐵立交橋、輕紡城醫院、輕紡城新華書店、有線電視廣纜聯網、治污外排等一大批全縣基礎設施重點工程相繼建成投運,從而大大增強了城鎮尤其是柯橋縣域中心的輻射和集聚功能,為全縣鄉村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提供了原動力。
(二)改革財政體制,為鄉村城市化提供財力支撐
在初步轉變財政職能的基礎上,我縣積極推進了鄉鎮財政體制改革。鄉鎮財政作為國家最基層一級財政,既是鄉鎮政府履行職能的財力保障,又是縣財政的重要組成部門,同時也是鄉村城市化工作的財力主渠道。自1985年建立鄉鎮財政以來,我縣對鎮的財政體制經歷了五次變革,有效地規范了縣鎮之間的財力分配關系,較好地處理了財權與事權的關系,發揮了鎮級政府培植財源的積極性,鎮財政總收入年均遞增12.53%,預算內支出年均遞增13%,分成收入年均遞增9.44%,鎮財政連年實現財政收入平衡。1998年全縣190億元國內生產總值中鎮級就占了60%,10.44億元的財政總收入中鎮級就占了67%,1998年鎮財政結余3250萬元。鎮可用財力的增強,為鄉村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尤其是城鎮建設提供了財力保障。近年來特別是撤、擴、并以后,鎮財政用于鄉村城市化的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鎮財政用于公共基礎設施的預算內外支出達8億多元,文、教、衛事業設施投入4.2億,硬化縣鎮公路750公里,村鎮公路率達98.5%,大交通網絡初步形成。可以說,鄉鎮財政體制改革的初步成功,對于推進鄉村城市化的進程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探索投融資體制,為鄉村城市化提供機制保障
一是積極探索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的資金籌措機制。為鼓勵和引導農村企業和農民進入小城鎮集中發展,加快鄉村城市化步伐,我縣從92年至今由縣財政籌措各種預算內外資金達13億元之多,推進了一些公益性、基礎性項目的建設,為改善鄉村城市化綜合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二是積極探索市場化、社會化的投融資體制。自1994年至今通過土地出讓籌集城建資金4億元;按照政企分開、兩線運行的原則,成立了縣交通投資有限公司;積極利用四自公路政策,成功轉讓了紹大公路和104國道東湖至涇口段經營權,僅此二項盤活交通資金3.6億元;正式組建了柯巖風景區股份有限公司,除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投資參股外,還籌集企業、個人資金5000多萬元。柯橋開發委去年在公用事業資產置換,公建設施經營權、命名權有償轉讓等方面也作了積極有效的探索。投融資機制初步形成及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了城鎮人口集聚、產業集聚,擴大了城鎮規模,提高了城鎮品位,成為推進鄉村城市化的加速器。
(四)優先扶持縣域中心的發展,示范和引導鄉村城市化的全面推進
自1983年市縣
【充分發揮財政導向作用 加速推進鄉村城市化進程 】相關文章:
農村文化建設推進文明進程調研報告08-24
鄉村治理工作推進匯報01-21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心得(精選27篇)09-28
鄉村振興推進情況的報告(精選12篇)12-08
村級鄉村治理工作推進匯報01-26
實施鄉村環保推進和諧社會構建08-19
鄉村治理工作推進匯報10篇01-22
充分發揮工會在高校民主建設中的積極作用08-18
鄉村治理工作推進匯報范文(精選15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