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公司設備管理經驗總結與問題
文章標題:公司設備管理經驗總結與問題
股份公司成立三年來,機電管理工作不斷采取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為公司的快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第一部分三年來的主要經驗與存在的不足
一、主要收獲
1、設備資產價值從2002年的1.8億元上升到2004年3.5億元.占固定資產數從2002年的29上升至46.5.2、公司成立三年來,引進主要生產設備(鉆機、推土機、挖掘機等)45臺,為公司生產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通過加強管理,設備出動能力、生產能力不斷加強。例如wk-10b挖掘機綜合效率從2002年210萬立米/臺年上升到2004年317萬立米/臺年,效率提升51,單機最高達到350萬立米/臺年。108自卸車綜合效率從2002年58.7萬立米/臺年上升至2004年84.5萬立米/臺年,效率提升44,單機最高達到109萬立米/臺年,.達到同行業先進水平。
4、設備消耗逐年降低.2002年,108t自卸汽車立米單耗為元/立米,檢修費用為元/立米,2004立米單耗為元/立米,降低;檢修費用為元/立米,降低。wk-10b較2002年比立米單耗下降,檢修費用下降。
設備能力的增強,為公司生產任務的完成提供了堅實的基礎,2002年原煤產量完成618萬噸,剝離1862萬立.到2004年末,原煤產量完成1152萬噸,剝離5240萬立.
以上成績的取得,來自于各條戰線員工的共同努力,來自于機電管理工作者的辛勤勞作.為總結經驗,查找不足,不斷提升管理水平,現對三年機電管理工作進行總結.
二、三年取得的經驗
1、管理理念的提升,是機電管理工作取得成績的源泉。
通過總結摸索,“三位一體,責任連帶”的管理理念已成為各級機電管理部門的共識。它強調設備管理工作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管理、使用、維修各環節協調運轉,利用經濟杠桿有效制衡,以設備效益最大化作為各環節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而使設備效能不斷提高。
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設備使用單位推行“人機互保、指標聯考”的設備使用管理模式。設備的原材料消耗指標、產量指標、安全指標與機組人員掛鉤,提高了操作人員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同時,設備維修單位推行“以技術為先導、預防性維修的tpm維修管理”模式。取消了傳統的大修理維修制度,實行以預防性維修為主、總成件互換為輔的檢修制度,從而避免了設備過剩修理,提高了設備出動率。
設備使用與維修單位間又通過“雙保合同”,進行成本指標“聯!薄奥搾臁,促使生產設備管、用、修及配件和油材料消耗等各環節進行有機結合,形成最佳生產能力、最低成本消耗和最佳雙贏的經濟效益。
2、設備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執行,是機電管理工作取得成績的可靠保證。
股份公司成立后,機電管理部根據管理需要,編寫了《機電設備管理暫行規定》,并將其印刷成冊,分發到了各個基層單位!兑幎ā饭彩拢85條,內容涵蓋了自設備的前期管理、使用維護直至更新報廢的所有內容,它是建礦以來內容最為廣泛和詳細的管理制度,是指導各設備管理部門行動的綱領性文件。
同時機電管理部門組織編寫了《主要生產設備預檢規范》、《主要生產設備定期保養規范》,《主要生產設備技術參數匯編》并印刷成冊下發到了各基層單位,并對預檢、定檢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保證了設備能在良好的技術狀態下安全經濟地運行。
3、業務流程的重組,是機電管理工作取得成績的**。
對北礦和加工公司生產設備檢修業務重組到機修廠,通過實踐證明,檢修成本不斷下降,設備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同時加強了機修廠專業化檢修的能力,現已能為其他礦山承修各類大型設備。
通過將設備物資公司油槽車劃歸南礦管理,由大車到加油站加油改變為油槽車到現場加油,不僅增加了設備實動時間,也減少了設備無謂的消耗,從而為公司效益的提高做出了貢獻。
通過對南礦采工部原負責的平路機劃歸運輸部管理,使礦山公路的路面及排土場條件大為改善,從而降低了設備輪胎消耗。
4、管理過程的細化,使機電管理工作取得成績的動力。
(1)、抓好設備運行中的油脂化驗工作,保證設備正常運行,降低了成本。
擴大了油脂化驗的范圍,從原來單一的跟蹤化驗南露天礦設備擴展到北礦設備和加工公司設備;擴大了油脂化驗的種類,從單一的機械化驗擴展到化驗液壓油、齒輪油;改變了原來由使用單位列保養計劃改為依據油脂化驗跟蹤結果適情換油,例如大車發動機250小時強制保養經油脂化驗跟蹤保養后提升至平均580小時,通過科學的檢修手段,降低了用油成本,減少了停機檢修時間,提高了設備效率和企業的經濟利益。
(2)拆卸庫存的報廢
【公司設備管理經驗總結與問題】相關文章:
公司設備管理制度07-24
公司設備管理規章制度(精選16篇)05-07
醫療設備管理公司的規章制度(精選7篇)05-10
個人經驗總結03-07
淺析高校設備管理及設備管理制度08-24
考研復習經驗總結08-22
工作經驗總結08-26
課改經驗總結08-18
校園安全經驗總結08-18
設備管理述職報告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