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執政能力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執政能力
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使黨的基層組織真正成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和戰斗力的基礎。
最近,我們結合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就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進行了調查研究。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必須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近幾年來,市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著眼于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把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同提高黨的領導和執政能力有機地統一起來,使黨的基層組織在“三個文明”建設中發揮了領導和保證作用。
堅持實行目標責任制,強化對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領導。市層層建立了基層黨組織建設責任制,形成了“黨委書記帶頭抓、分管領導重點抓、組織部門具體抓、職能機構配合抓”的基層組織建設格局;采取領導掛點聯系、黨建創新項目化管理、試點目標化管理等方式,有效加強了對基層組織建設的指導。
堅持圍繞“第一要務”抓黨建,使基層黨組織在服務大局中有作為。市以服務群眾更直接,推動發展更有力作為基層黨組織的目標,在農村廣泛開展了黨員帶頭建基地、建公司,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雙建雙帶”活動。
堅持以“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為目標,不斷拓寬基層組織建設的領域。市根據社會組織形式多樣化的特點,堅持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由農村向城市社區延伸,由國有集體企業向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延伸,由機關事業單位向社團、中介組織延伸,通過發展、推薦、委派的方式使絕大多數單位有了黨員,同時采取單獨建、聯合建、掛靠建、依托建等方式建立黨的基層組織,形成了較為嚴密完整的基層黨組織體系和覆蓋全社會的黨的網絡。
基層組織建設面臨的新矛盾、新問題
從對市調查的情況看,提高黨的基層組織和干部的執政能力,當前必須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面對黨所處歷史方位的變化帶來的新要求,基層黨組織的領導理念明顯的不適應。調查反映,由于過去長期黨政不分,把領導與執政等同,當改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之后,一些同志對基層黨組織不再直接行使行政權利產生了很強的失落感。有的認為執政是中央和地方黨委的事,還有的基層組織的黨務干部,在改革中產生了很強的失落感,認為基層黨組織處于一種“配角”或“從屬”地位,是專做思想的“政工部”,是負責黨員干部教育的“培訓處”,是處理群眾意見的“信訪辦”,而忽視了加強政治上、思想上的領導,忽視了提高基層組織的執政能力,忽視了對黨員進行執政為民責任感的教育。
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來的新環境,黨的基層組織設置明顯的不適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多種經濟成分的出現,帶來了多個新的社會階層的產生,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伴生著各種經濟、社會組織大量涌現,黨員的封閉性減弱、流動性增加和社會化特征日益明顯黨建資訊網,使黨的基層組織“空白點”增多,黨員管理難度加大。據市統計,所謂的“地下”黨員、“口袋”黨員、“隱性”黨員呈上升趨勢,“黨找黨員”和“黨員找黨”、“三不”黨員(不交納黨費、不參加黨的活動、不履行黨員義務)和“三無”黨員(無基層組織管理、無法交黨費、無處過組織生活)的現象并存。
面對社會生活方式的新變化,基層黨員干部的素質和能力明顯不適應。當前基層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存在著諸多的不適應:基層黨組織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和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不強,基層黨務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做新時期群眾的能力不強,習慣于行政命令,以權代法,會議動員,行政推動。許多基層干部思想觀念上的“革命黨”的意識很濃,“執政黨”的意識淡薄,一些基層干部被“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所困擾,作風不實,方法簡單,不尊重客觀規律,不尊重群眾意愿,強迫命令的事情時有發生。
在改革創新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題中應有之義。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來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大變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只有在繼承中改革,在創新中發展,在求實中前進,才能不斷得到加強。
強化功能、明確職能,努力提高黨的基層組織的領導和執政能力。通過基層組織作用的發揮,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的貫徹落實,這是我們黨的重要執政方式之一,也是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基層組織在黨的執政體系中處于“微觀執政”的地位,提高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和執政能力,必須對不同類型基層黨組織職責和功能進行準確界定,并改革和完善黨組織的領導體制。
拓寬領域、健全網絡,努力提高黨的基層組織的控制力。拓寬領域,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網絡,增強滲透力,提高控制力,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客觀要求。根據當前無上級行政主管、無資產紐帶關系的新經濟、新社會組織大量涌現的現實,要改革基層黨組織的設置形式和管理模式,按照“有單位就要有黨員,有黨員就要有黨組織,有黨組織就要有上級,有黨組織就要發揮作用”的“四有”要求,打破行政隸屬關系,按照地域相鄰、行業相近、就近組建、便于管理的原則,把“支部建在單位上”與“支部建在崗位上”、把“支部建在樓上”與“支部建在黨員活動場所上”和“支部建在產業鏈上”等多種方式結合起來建立黨組織,努力構建“上下貫通、縱橫交錯、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扁平式和網絡化的組織格局。只有這樣,才能保持黨與社會各階層群眾的密切聯系,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控制力。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努力提高黨的基層組織的推動力。圍繞黨的基本路線,為黨的中心任務服務,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根本指導方針。從服務改革發展的大局出發開展,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使黨員成為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傳播者,人民群眾利益的維護者,是基層黨組織全部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提高素質、增強活力,努力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黨員是黨的細胞,黨員干部是黨的骨干。提高黨的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歸根到底取決于基層黨員干部的素質和能力。加強基層黨員干部隊伍建設,要認真落實胡錦濤提出的“真正重視、真誠關懷、真心愛護”基層干部的要求,充分激發基層干部的政治熱情和積極性。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執政能力】相關文章: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執政能力08-15
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調研報告08-17
加強公司黨委班子建設提高執政與執行能力08-15
農村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_[實習報告]08-15
**縣農村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建設情況的調研工作報告08-15
以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執政能力08-17
黨委提高執政能力講話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