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社區新農村建設工作匯報材料
文章標題:社區新農村建設匯報材料
※※社區新農村建設情況匯報
※※社區位于羅莊城區中心,其前身為※※村,隨著※※新區建設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2004年由村改為社區。現有居民702戶,1860人,轄區內有行政事業單位10個,民營企業15家,個體工商戶760戶。近年來,我們以經濟發展多元化、基礎設施標準化、村莊面貌城市化、民主管理制度化、群眾文化多樣化為目標,大力開展新農村建設,逐步實現了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社會發展的突破,多次榮獲市級“五個好村黨支部”、“先進基層黨組織”、“文明社區”、全區“新農村建設標兵村居”等榮譽稱號,F將我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要做法和下步打算匯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夯基礎,圍繞增加居民收入,多元化發展社區經濟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經濟發展是基礎。多年來,我們牢牢抓住發展第一要務,以經濟結構調整為重點,堅持產業規劃立足于“實”,項目質量立足于“高”的思路,狠抓民營經濟發展,努力增強自身實力。
一是產業規劃立足于“實”。我們社區地處※※城區,耕地已全部被新區建設占用,根據這一實際,我們制定了“突出工業、提升三產”的經濟發展思路,并對轄區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將整個轄區規劃為“一園、兩片、三區、四條線”:“一園”即紡織工業園,位于社區北部,現已落戶紡織企業4家;“兩片”即化工、熱電工業片和建陶工業片,分別位于社區西部和南部,已落戶企業11家;“三區”即龍潭居民區、中心商住區和荷園小區;“四條線”即龍潭路商業街、寶泉路商業街、文化路商業街和羅五路商業街。
二是項目質量立足于“高”。在產業發展上,我們堅持高質量、高標準、高要求,突出招商引資、借力發展,注重項目建設,提高經營收入與質量,目前已初步形成紡織、建陶、熱電、化工、商貿、餐飲服務、運輸等七大支柱產業。新光紡織有限公司已發展為國家大二檔企業,年銷售收入達到6億元,順達紡織有限公司為※※區重點出口企業,年出口創匯100萬美元,冠龍建陶有限公司、羅莊熱電廠、沂州化工有限公司等企業都是羅莊區重點工業企業。這些工業企業的發展,為我們社區經濟建設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不僅解決了社區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而且帶動了交通運輸、餐飲服務、商業貿易等產業的發展,增加了居民收入,同時還為社區建設、公益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幾年來,這些企業為社區道路建設等事業捐款累計達到500多萬元。在第三產業發展上,我們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先后引進上海華聯超市、濟南國美手機超市等國內知名企業,為社區第三產業的發展增添了活力,集聚了人氣,目前全社區個體工商戶已發展到760戶,形成了“工業經濟重點突破、第三產業遍地開花”的良好局面,社區居民收入每年都以兩位數的速度快速增長,2006年達到5660元,社區集體也通過提供優質服務等措施增加了收入,2006年社區集體收入達到85萬元,增強了為群眾辦實事的能力。
(二)展新貌,圍繞提升社區形象,高標準搞好社區建設
搞好社區建設,優化居住環境,是新農村建設的重頭戲。幾年來,我們以“建設一流宜居家園”為目標,從“快”、“細”兩個字上做文章,立足實際,精心建設,嚴細管理,較好地改善了社區面貌,提升了社區形象。
一是社區建設突出四個“快”字。加快道路建設。幾年來,累計投資近千萬元,先后對龍潭路、寶泉路、文化路、羅五路、羅六路、中心街、百億路等七條主干道進行了硬化,形成了“四縱三橫”的網格化道路交通格局,同時對社區內所有背街小巷全部進行了硬化,有效改善了居民出行條件。加快舊村改造步伐。我們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大力實施舊村改造工程,2006年投資800萬元,完成了舊村改造一期工程,建設居民樓4幢,建筑面積8500平方米,解決了120戶居民住房問題,有效改善了居民居住條件。加快公共設施建設。幾年來,我們在完善服務功能上狠下功夫,不斷加大投入,加快公共設施,社區主干道全部安裝了路燈,亮化率達到100,完成了自來水戶戶通工程,自來水入戶率達到100,2006年我們又投資30萬元,建成了群眾文化大院,增添了健身、娛樂設施,服務功能不斷完善。加快實施環境美化工程。2006年,我們以爭創國家園林城市為契機,大力開展“綠化、美化家園”活動,采取見縫插綠、拆墻透綠、立體治綠等措施,全年新增綠地面積1000平方米,栽植各類苗木800余株,綠化覆蓋率達到35以上,投資5萬元余元,對小黑河、羅六路排水系統、荷園小區下水道等排水系統進行了清淤和改造,社區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二是社區管理突出兩個“細”字。管理措施嚴細。嚴格控制建設管理程序,社區內各類建設項目嚴格實施“一書兩證”和《村鎮規劃選址意見書》制度,堅決杜絕濫搭濫建、亂圈亂占。2006年,我們結合創建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園林城市工
作,深入開展了治理濫搭濫建、亂圈亂占、清理占道經營活動,較好地維護了全社區建設秩序。衛生保潔精細。成立了環衛隊,配備了垃圾清運車,設置垃圾箱40余個,負責社區日常衛生保潔,同時與道路兩側的沿街門頭簽定了“門前五包”責任書,將責任落實到個人,細致管理,真正實現了衛生保潔全覆蓋,確保了社區環境的凈化、美化,為居民創造了一個舒適優雅的生活環境。
(三)樹新風,圍繞建設和諧社區,全方位促進協調發展
我們堅持走和諧發展之路,高度關注社會民生問題,努力營造和諧文明的村風民風,全面促進了社區的協調發展。
一是全力打造平安社區。積極開展了“治安保險”,投資20萬元,建起了社區警務室,在社區重要部位安裝了電子監控設備,常年堅持夜間站崗巡邏,完善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治安防范體系,多年來未發生一起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群眾安全滿意率達到95以上。
二是認真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大力實施陽光培訓工程,建立健全了社區勞動力培訓和就業服務平臺,幾年來累計開展勞動技能培訓1200人次,增強了剩余勞動力再就業能力。積極改善居民福利待遇,每年社區集體都拿出近30萬元,用于解決居民福利待遇。建立了幫撫困難家庭的長效機制,及時掌握困難群眾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幫撫。努力辦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事業,2006年社區集體拿出3萬余元資金,為群眾墊付了保費,居民參合率達到100。
三是加強思想道德教育,不斷提高居民素質。我們以建設和諧社區為目標,積極倡導良好的村風民風,通過舉辦遠程教育夜校、發放資料等形式,對居民開展思想道德教育。認真開展十星級文明戶的評選活動,組織開展“送溫暖”、“講文明樹新風”、“婚育新風進萬家”、“關愛女孩行動”等主題活動,同時,注意宣傳本社區先進的人和事,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教育居民,大力倡導文明新風,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
二、下步打算和存在的困難
下一步,我們新農村建設的總體思路是:以建設組織有力、發展加快、村容美化、村風文明、社會穩定、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大力發展社區經濟,促進居民增收。到2010年,力爭生產總值達到3億元,居民人均收入實現10000元,初步實現現代化。社區基礎設施進一步得到改善,經濟、社會、人口、環境持續協調發展,初步建成區域內富足平安、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創業家園。
一是提升經濟產業品質。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品質,充分發揮區位優勢,逐步實施“退二進三”計劃,進一步做大做強第三產業,在發展中實現速度與質量、效益的統一,提高社區經濟的綜合競爭力。
二是全力推進舊村改造。加快城市化建設步伐,努力完成舊村改造,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到2008年前完成東片區域的開發和建設,樓房配套設施全部達到公寓化。2010年,舊村改造基本完成,全社區總建筑面積達到20.92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積18.22萬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積2.70萬平方米,綠化率達38,所有街道全部實現亮化,社區達到新農村建設標準。
三是促進民主法治進步,倡導文明新風。完善居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推進居務運作科學化、居務決策民主化,搞好居務財務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切實把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落到實處。加強法制教育,居民知法懂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落實,無賭博、盜竊、打架斗毆等違法行為。社會安定有序,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鄰里和睦團結,村民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平等友愛,融洽相處。
《社區新農村建設匯報材料》來源于網,歡迎閱讀社區新農村建設匯報材料。g3V
作,深入開展了治理濫搭濫建、亂圈亂占、清理占道經營活動,較好地維護了全社區建設秩序。衛生保潔精細。成立了環衛隊,配備了垃圾清運車,設置垃圾箱40余個,負責社區日常衛生保潔,同時與道路兩側的沿街門頭簽定了“門前五包”責任書,將責任落實到個人,細致管理,真正實現了衛生保潔全覆蓋,確保了社區環境的凈化、美化,為居民創造了一個舒適優雅的生活環境。
(三)樹新風,圍繞建設和諧社區,全方位促進協調發展
我們堅持走和諧發展之路,高度關注社會民生問題,努力營造和諧文明的村風民風,全面促進了社區的協調發展。
一是全力打造平安社區。積極開展了“治安保險”,投資20萬元,建起了社區警務室,在社區重要部位安裝了電子監控設備,常年堅持夜間站崗巡邏,完善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治安防范體系,多年來未發生一起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群眾安全滿意率達到95以上。
二是認真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大力實施陽光培訓工程,建立健全了社區勞動力培訓和就業服務平臺,幾年來累計開展勞動技能培訓1200人次,增強了剩余勞動力再就業能力。積極改善居民福利待遇,每年社區集體都拿出近30萬元,用于解決居民福利待遇。建立了幫撫困難家庭的長效機制,及時掌握困難群眾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幫撫。努力辦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事業,2006年社區集體拿出3萬余元資金,為群眾墊付了保費,居民參合率達到100。
三是加強思想道德教育,不斷提高居民素質。我們以建設和諧社區為目標,積極倡導良好的村風民風,通過舉辦遠程教育夜校、發放資料等形式,對居民開展思想道德教育。認真開展十星級文明戶的評選活動,組織開展“送溫暖”、“講文明樹新風”、“婚育新風進萬家”、“關愛女孩行動”等主題活動,同時,注意宣傳本社區先進的人和事,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教育居民,大力倡導文明新風,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
二、下步打算和存在的困難
下一步,我們新農村建設的總體思路是:以建設組織有力、發展加快、村容美化、村風文明、社會穩定、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大力發展社區經濟,促進居民增收。到2010年,力爭生產總值達到3億元,居民人均收入實現10000元,初步實現現代化。社區基礎設施進一步得到改善,經濟、社會、人口、環境持續協調發展,初步建成區域內富足平安、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創業家園。
一是提升經濟產業品質。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品質,充分發揮區位優勢,逐步實施“退二進三”計劃,進一步做大做強第三產業,在發展中實現速度與質量、效益的統一,提高社區經濟的綜合競爭力。
二是全力推進舊村改造。加快城市化建設步伐,努力完成舊村改造,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到2008年前完成東片區域的開發和建設,樓房配套設施全部達到公寓化。2010年,舊村改造基本完成,全社區總建筑面積達到20.92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積18.22萬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積2.70萬平方米,綠化率達38,所有街道全部實現亮化,社區達到新農村建設標準。
三是促進民主法治進步,倡導文明新風。完善居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推進居務運作科學化、居務決策民主化,搞好居務財務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切實把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落到實處。加強法制教育,居民知法懂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落實,無賭博、盜竊、打架斗毆等違法行為。社會安定有序,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鄰里和睦團結,村民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平等友愛,融洽相處。
《社區新農村建設匯報材料》來源于網,歡迎閱讀社區新農村建設匯報材料。g3V
【社區新農村建設工作匯報材料】相關文章:
街道新農村建設工作匯報材料08-15
*縣社區建設工作匯報材料08-15
*村新農村建設工作匯報08-16
鄉新農村建設工作匯報11-06
新農村社區建設工作總結08-24
新農村建設典型經驗材料08-16
07年新農村建設工作匯報08-15
社區平安建設工作匯報08-24
社區工作匯報材料08-24
社區綜合工作匯報材料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