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市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情況總結
上半年市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情況
×年上半年全市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情況及下半年安排
×濟寧市農業產業化領導小組辦公室
×(年月日)
×
×今年以來,全市各級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號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對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目標,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進一步強化政策措施,加大推進力度,全市畜禽、林果、瓜菜、優質專用糧棉油和勞務經濟五大產業體系建設穩步發展,農業結構調整深入推進,農民收入持續增加,整個農業和農村經濟呈現出發展速度加快、綜合效益提高、農民收入增加的良好態勢。上半年,全市完成農林牧漁增加值億元,同比增長;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元,同比增加元,增長。
×一、上半年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發展情況
×今年上半年全市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穩步扎實推進,在一些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
×——畜禽產業快速發展。抓住畜產品價格高位運行的機遇,以優化畜禽飼養結構、擴大規模養殖和標準化養殖為重點,加快畜牧業發展。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除牛存欄略有減少外,羊、生豬、家禽存欄和出欄均保持了較大幅度增長!路荩狻⒌、奶產量分別達到萬噸、萬噸和萬噸,同比增長分別為%、%和%。漁業快速發展。今春抓住水豐質優、水產品價格看好的有利時機,加大放養力度,養殖規模繼續擴大。上半年漁業放養面積達到萬畝,水產品產量萬噸,同比增長分別為、。
×——林果產業持續發展。各級以實施林業六大工程為重點,增加投入,落實政策,深化產權改革,林果業持續發展,特別是苗木花卉、速生豐產林和林下種養繼續保持較快發展,已成為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的亮點。今春全市共完成造林萬畝,其中新發展經濟林萬畝,速生豐產用材林萬畝;發展苗木花卉萬畝;林下種植面積萬畝,林下養殖畜禽多萬頭(只),實現產值億元。
×——種植業結構進一步調優。全市糧食作物品種品質結構進一步優化;高效經濟作物發展加快,區域規模擴大,優勢特色凸顯。糧食作物中優質專用小麥達到萬畝,比去年增加萬畝,占小麥總面積的%以上。目前,各類瓜菜等高效作物面積達到萬畝,同比增加萬畝;其中,春夏播瓜菜萬畝,比上年增加萬畝;大蒜、圓蔥及越冬蔬菜增加萬畝。棉花受去年價格下滑影響,種植面積由去年的萬畝減少到萬畝,減少萬畝;花生、大豆面積與上年基本持平。
×——農村勞務經濟繼續保持強勁發展。圍繞落實全市今年農村勞動轉移力新增萬人目標,以組織實施農村勞動力“東接西送、南上北下、技能培訓”三大工程為重點,進一步加快農村勞動力輸出轉移步伐。今年—月份,全市新增市外勞務輸出萬人,目前,全市在外務工人員已達到萬人,累計轉移到二三產業的農村勞動力已達到萬人,占農村勞動力的%。
×二、抓的幾項重點
今年以來,圍繞加快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突出重點,狠抓關鍵,加大措施,強力推進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快速發展。突出抓了以下幾項重點:
×(一)抓基礎,加快膨脹規模生產基地。把農產品生產基地作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基礎性來抓,圍繞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提高生產基地建設水平,今年以來,進一步加大了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快培植區域性主導和農產品規;a基地。通過示范引導、宣傳發動、配套服務、政策扶持等措施,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向更高層次發展、更大范圍拓展。特別是以綠色無公害瓜菜、苗木花卉、速生豐產林、奶牛、中藥材等為主的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已成為我市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的亮點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生產基地規模不斷膨脹。目前,全市在種植業形成了以金鄉為中心的萬畝大蒜基地,以魚臺為中心的萬畝圓蔥基地,以泗水為中心的萬畝優質西瓜基地,以鄒城為主的萬畝土豆、萬平方米食用菌種植基地,以任城南張為中心的萬畝甜葉菊基地,以曲阜、泗水為中心的萬畝中藥材和以微山、梁山為中心的萬畝蘆筍特色種植基地,以任城喻屯、金鄉胡集、嘉祥金屯為主的萬畝甜瓜基地;在養殖業建成了余處規模養殖小區,年出欄千頭的肉;靥帯⒛瓿鰴谌f只以上禽場處,年出欄千頭的養豬場處,百畝以上的水產養殖基地處;在林果業形成了萬畝的速生豐產林基地、萬畝的干鮮果品基地和萬畝的苗木花卉基地;勞務產業形成了以泗水、汶上、梁山為主的萬人勞務輸出基地。
×(二)抓重點,加快建設農業龍頭企業。為加快農業龍頭企業發展,不斷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圍繞主導產業和產品發展,從多方面采取措施進行重點扶持。一是加強對家市級以上規模龍頭企業的管理、監測和指導。引導幫助企業加快科技創新和管理體制創新,提高企業市場適應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二是擇優擇強加大扶持力度。對市級以上骨干企業、新上在建企業和出口創匯企業,進行
重點支持,市財政給予貸款貼息扶持。三是鼓勵支持龍頭企業開展招商引資和產品推介宣傳。為使龍頭企業借助利用外部資源和優勢,把農業龍頭企業作為對外招商引資的重點內容,市里鼓勵支持龍頭企業到大中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進行招商和產品推介。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投產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家,固定資產投資億元,新上在建規模以上家,已投資億元。目前,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流通龍頭企業家,年銷售收入億元,其中萬元以上的家,過億元的家,F有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家,其中省級家,國家級家。培育帶動各類農產品種植基地萬畝,帶動農戶萬余戶;漁業養殖基地余萬畝;畜牧養殖余萬頭只,全市已有%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的農戶納入產業化經營。
×(三)抓關鍵,切實搞好各項配套服務。圍繞影響和制約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的關鍵問題,從產前、產中和產后各個環節入手,圍繞農業信息、農業技術推廣和培訓、土地和資金需求、農產品市場營銷、農民經紀人隊伍建設和農村政策等方面,提供優質高效服務。一是農村經濟信息服務。以市坷垃網為依托,加快農村經濟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網絡終端向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專業批發市場和專業村、種養大戶的延伸。二是農業技術服務。圍繞結構調整中的技術難題,以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為契機,采取送科技下鄉、舉辦專題講座、發放明白紙、培訓農民技術員和科技示范帶頭戶等多種形式,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指導和服務。三是農產品市場營銷服務。在抓好農產品推介宣傳,搞好區域特色農產品市場銷售的同時,利用合作經濟組織和龍頭企業獨特優勢,從重點產業和產品入手,著力抓了合同訂單農業的發展。四是土地、資金服務。圍繞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發展特別是農業結構調整中的土地、資金等制約因素,引導各地積極協調,切實搞好土地流轉,協調銀信部門提供貸款。今年月份,農業產業化辦公室與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聯合召開了由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市金融機構負責人參加的銀企對接洽談會,有效解決了龍頭企業發展中的資金需求困難。據初步統計,今年—月份,家市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新增各類金融貸款億多元,累計貸款余額達到億元。
×(四)抓典型,引導推動產業體系快速發展。為充分發揮各類典型的示范輻射帶動效應,推動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今年以來,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著力抓了一批不同類型典型的培植、和宣傳、推廣。先后推廣了任城依托協會建設苗木花卉基地,鄒城北宿麥菜壟作高產高效農業種植模式,金鄉改革創新種植模式提高復種指數、發展優質高效農業,魚臺依托市場帶動發展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泗水打響優質品牌做大做強西瓜支柱產業,曲阜依托旅游發展生態觀光農業,微山依托資源優勢做活水產文章,嘉祥、汶上、梁山圍繞市場需求大力發展以牛蒡、蘆筍、中藥材特色種植等一批典型。這些典型的宣傳推廣產生了很好的示范引導和輻射帶動作用。
×(五)抓扶持,完善產業體系建設的激勵引導機制。為加快膨脹農產品規;a基地特別是種養基地,建設好農村五大產業鏈條第一環節的農業生產車間,在深入細致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市里調整完善了對經濟基礎弱縣專項扶持資金管理使用辦法,切塊拿出專項資金用于對種養業規模生產基地的補貼。這一優惠扶持政策的實施最大限度地調動了縣鄉村各級加快建設規;r產品生產基地的積極性。個經濟基礎弱縣采取經濟獎勵、嚴格落實責任、強力行政推動等多種手段加強種養基地建設。截至月初,已申報種養項目個,其中,種植業個,林果業個,畜牧業個,漁業個。沒有納入扶持的市區也都參考市里的做法,結合各自實際制定出臺了力度較大的扶持政策。
×(六)抓督導,強力推動任務目標落實。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召開農業結構調整現場會議,安排部署農業結構調整。特別是在夏季農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市里組成了由市直農口部門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個包縣組,采取明查暗訪形式到縣市區進行督導檢查,先后多次深入到鄉村、農戶和田間地頭,調查了解縣市區貫徹落實市里會議情況、調整任務目標落實以及農戶調整意向等,并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縣市區進行反饋,幫助指導搞好農業結調整。各縣市區針對今年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的情況,也都進一步加大對鄉鎮的督導和調度力度,特別是對今年秋季農業結構調整進行提前謀劃和安排。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有:一是部分基層干部思想認識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主要是對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認識存有偏面性。中央和省委關于穩定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的文件出臺后,一些地方和部門的領導,不能準確理解和把握文件精神實質,把農業結構調整與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對立起來,對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的決心和信心有些動搖;有些地方對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對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意義缺乏應有的認識,中存有喊得多、做得少,虛得多、實的少的現象,缺乏直接有力、扎實有效的推進措施。二是主導產業優勢不突出,特色不明顯的問題依然突出。農業結構層次低,土地資源密集型產品多,勞動和技術密集型產品少;傳統大路型產品多,優質特色農產品少;低檔內銷產品多,高檔外銷產品少的問題仍較突出。主導產業和產品特色不足、優勢不突出,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小、標準低、檔次不高。三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總體水平不高。主要是對區域經濟發展帶動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檔次低。在全省家國家和省級重點龍頭企業中,我市僅家,且多是糧棉油加工型,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與我市經濟規模相當的濰坊市則有家,納入產業化經營的農戶達到%,而我市僅%左右。農業產業化利益聯接機制不健全。龍頭企業與生產基地和農戶之間多是市場買斷關系,經濟利益關系不緊密、不直接,農業產業化發展缺乏內在動力機制。四是農業標準化水平低。全市農業標準化起步晚,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監測檢驗體系和質量認證體系還很不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差距較大。農業外向型經濟發展緩慢,農產品出品創匯規模小、水平低,且品種單一。全市農產品年出口創匯額只占全省的/左右,與我們農業大市的地位極不相稱。五是農產品市場體系和信息服務體系發育滯后。主要是農產品市場體系不健全,農產品市場營銷方式落后;農業信息服務體系不完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民經紀人隊伍發展緩慢,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低,千家萬戶分散經營農民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難以有效對接。
四、下半年安排
×今年是全市三年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的最后一年,也是關鍵一年。針對三年任務目標和今年上半年進展情況,下半年著力抓好以下幾項:
×一是繼續抓好秋季農業結構調整。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水平推進的要求,抓住秋季農業生產關鍵季節,切實搞好秋季農業結構特別是種植業結構調整,加強督導和調度,適時召開秋季農業結構調整現場會、調度會;強化督導檢查,搞好分類指導;及時推廣一批農業結構調整調整的先進典型,務求秋季農業結構調整取得實質性進行和明顯成效。
×二是組織好種養基地申報項目的監測管理和考核。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認真組織好經濟基礎薄弱縣申報種養基地項目的篩選、審核、立項、監測和考核驗收,最大限度地發揮好專項扶持資金的引導作用和帶動效應。
×三是組織開好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會議。做好會議現場、典型和講話等有關材料的準備,認真近年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經驗,加快促進全市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
×四是組織好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的申報、考核、認定。適應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提前考慮,積極做好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申報、考核、認定等。
×五是組織好年度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的考核。在認真前兩年考核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訂五大產業體系建設考核指標體系,充實考核項目,突出考核重點,完善考核程序和計分辦法,組織搞好年度考核。
×六是搞好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和表彰。認真三年來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的成效、經驗教訓,并理清今后一個時期全市農業產業經營的總體思路、重點和發展規劃,認真組織好對年度全市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表彰獎勵。
重點支持,市財政給予貸款貼息扶持。三是鼓勵支持龍頭企業開展招商引資和產品推介宣傳。為使龍頭企業借助利用外部資源和優勢,把農業龍頭企業作為對外招商引資的重點內容,市里鼓勵支持龍頭企業到大中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進行招商和產品推介。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投產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家,固定資產投資億元,新上在建規模以上家,已投資億元。目前,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流通龍頭企業家,年銷售收入億元,其中萬元以上的家,過億元的家,F有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家,其中省級家,國家級家。培育帶動各類農產品種植基地萬畝,帶動農戶萬余戶;漁業養殖基地余萬畝;畜牧養殖余萬頭只,全市已有%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的農戶納入產業化經營。
×(三)抓關鍵,切實搞好各項配套服務。圍繞影響和制約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的關鍵問題,從產前、產中和產后各個環節入手,圍繞農業信息、農業技術推廣和培訓、土地和資金需求、農產品市場營銷、農民經紀人隊伍建設和農村政策等方面,提供優質高效服務。一是農村經濟信息服務。以市坷垃網為依托,加快農村經濟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網絡終端向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專業批發市場和專業村、種養大戶的延伸。二是農業技術服務。圍繞結構調整中的技術難題,以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為契機,采取送科技下鄉、舉辦專題講座、發放明白紙、培訓農民技術員和科技示范帶頭戶等多種形式,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指導和服務。三是農產品市場營銷服務。在抓好農產品推介宣傳,搞好區域特色農產品市場銷售的同時,利用合作經濟組織和龍頭企業獨特優勢,從重點產業和產品入手,著力抓了合同訂單農業的發展。四是土地、資金服務。圍繞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發展特別是農業結構調整中的土地、資金等制約因素,引導各地積極協調,切實搞好土地流轉,協調銀信部門提供貸款。今年月份,農業產業化辦公室與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聯合召開了由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市金融機構負責人參加的銀企對接洽談會,有效解決了龍頭企業發展中的資金需求困難。據初步統計,今年—月份,家市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新增各類金融貸款億多元,累計貸款余額達到億元。
×(四)抓典型,引導推動產業體系快速發展。為充分發揮各類典型的示范輻射帶動效應,推動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今年以來,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著力抓了一批不同類型典型的培植、和宣傳、推廣。先后推廣了任城依托協會建設苗木花卉基地,鄒城北宿麥菜壟作高產高效農業種植模式,金鄉改革創新種植模式提高復種指數、發展優質高效農業,魚臺依托市場帶動發展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泗水打響優質品牌做大做強西瓜支柱產業,曲阜依托旅游發展生態觀光農業,微山依托資源優勢做活水產文章,嘉祥、汶上、梁山圍繞市場需求大力發展以牛蒡、蘆筍、中藥材特色種植等一批典型。這些典型的宣傳推廣產生了很好的示范引導和輻射帶動作用。
×(五)抓扶持,完善產業體系建設的激勵引導機制。為加快膨脹農產品規;a基地特別是種養基地,建設好農村五大產業鏈條第一環節的農業生產車間,在深入細致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市里調整完善了對經濟基礎弱縣專項扶持資金管理使用辦法,切塊拿出專項資金用于對種養業規模生產基地的補貼。這一優惠扶持政策的實施最大限度地調動了縣鄉村各級加快建設規;r產品生產基地的積極性。個經濟基礎弱縣采取經濟獎勵、嚴格落實責任、強力行政推動等多種手段加強種養基地建設。截至月初,已申報種養項目個,其中,種植業個,林果業個,畜牧業個,漁業個。沒有納入扶持的市區也都參考市里的做法,結合各自實際制定出臺了力度較大的扶持政策。
×(六)抓督導,強力推動任務目標落實。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召開農業結構調整現場會議,安排部署農業結構調整。特別是在夏季農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市里組成了由市直農口部門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個包縣組,采取明查暗訪形式到縣市區進行督導檢查,先后多次深入到鄉村、農戶和田間地頭,調查了解縣市區貫徹落實市里會議情況、調整任務目標落實以及農戶調整意向等,并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縣市區進行反饋,幫助指導搞好農業結調整。各縣市區針對今年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的情況,也都進一步加大對鄉鎮的督導和調度力度,特別是對今年秋季農業結構調整進行提前謀劃和安排。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有:一是部分基層干部思想認識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主要是對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認識存有偏面性。中央和省委關于穩定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的文件出臺后,一些地方和部門的領導,不能準確理解和把握文件精神實質,把農業結構調整與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對立起來,對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的決心和信心有些動搖;有些地方對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對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意義缺乏應有的認識,中存有喊得多、做得少,虛得多、實的少的現象,缺乏直接有力、扎實有效的推進措施。二是主導產業優勢不突出,特色不明顯的問題依然突出。農業結構層次低,土地資源密集型產品多,勞動和技術密集型產品少;傳統大路型產品多,優質特色農產品少;低檔內銷產品多,高檔外銷產品少的問題仍較突出。主導產業和產品特色不足、優勢不突出,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小、標準低、檔次不高。三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總體水平不高。主要是對區域經濟發展帶動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檔次低。在全省家國家和省級重點龍頭企業中,我市僅家,且多是糧棉油加工型,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與我市經濟規模相當的濰坊市則有家,納入產業化經營的農戶達到%,而我市僅%左右。農業產業化利益聯接機制不健全。龍頭企業與生產基地和農戶之間多是市場買斷關系,經濟利益關系不緊密、不直接,農業產業化發展缺乏內在動力機制。四是農業標準化水平低。全市農業標準化起步晚,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監測檢驗體系和質量認證體系還很不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差距較大。農業外向型經濟發展緩慢,農產品出品創匯規模小、水平低,且品種單一。全市農產品年出口創匯額只占全省的/左右,與我們農業大市的地位極不相稱。五是農產品市場體系和信息服務體系發育滯后。主要是農產品市場體系不健全,農產品市場營銷方式落后;農業信息服務體系不完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民經紀人隊伍發展緩慢,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低,千家萬戶分散經營農民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難以有效對接。
四、下半年安排
×今年是全市三年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的最后一年,也是關鍵一年。針對三年任務目標和今年上半年進展情況,下半年著力抓好以下幾項:
×一是繼續抓好秋季農業結構調整。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水平推進的要求,抓住秋季農業生產關鍵季節,切實搞好秋季農業結構特別是種植業結構調整,加強督導和調度,適時召開秋季農業結構調整現場會、調度會;強化督導檢查,搞好分類指導;及時推廣一批農業結構調整調整的先進典型,務求秋季農業結構調整取得實質性進行和明顯成效。
×二是組織好種養基地申報項目的監測管理和考核。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認真組織好經濟基礎薄弱縣申報種養基地項目的篩選、審核、立項、監測和考核驗收,最大限度地發揮好專項扶持資金的引導作用和帶動效應。
×三是組織開好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會議。做好會議現場、典型和講話等有關材料的準備,認真近年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經驗,加快促進全市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
×四是組織好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的申報、考核、認定。適應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提前考慮,積極做好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申報、考核、認定等。
×五是組織好年度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的考核。在認真前兩年考核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訂五大產業體系建設考核指標體系,充實考核項目,突出考核重點,完善考核程序和計分辦法,組織搞好年度考核。
×六是搞好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和表彰。認真三年來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的成效、經驗教訓,并理清今后一個時期全市農業產業經營的總體思路、重點和發展規劃,認真組織好對年度全市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表彰獎勵。
【上半年市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情況總結】相關文章:
05年上半年市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情況總結及下半年工作安排08-13
05年上半年市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情況總結及下半年工作安排08-16
關于全市農村五大產業鏈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08-12
農村綜合管理服務信息體系建設情況08-24
鎮農村主導產業建設情況調查(駐村工作)08-12
農村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