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創衛領導小組會議上的匯報材料
在創衛領導小組會議上的匯報材料按照會議安排,下面我就中心城區創衛工作進度、存在問題、工作打算以及需要提請研究解決的幾個問題,向各位領導作個匯報。
一、創衛工作進度
(一)創衛工作開展情況。自2006年4月中心城區創衛動員大會召開以來,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和市創衛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下,全市上下按照“政府組織、社會參與、市民為主”的創建方針,堅持“條塊結合、屬地管理、以塊為主、重點突破、全面推進、鞏固提高、長抓不懈”的工作原則,從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從創建最關鍵的重點、弱點項目抓起,發動全體市民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精心組織開展了六大戰役、九項整治,各項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是城區環境衛生進一步加強。通過重點整治,共清除垃圾死角650余處,疏通下水道110余條,取締違章飼養家禽家畜場所52個,現場捕殺無證放養犬57條,清理地上口香糖34萬塊;拆除不規范廣告700余處;整治搬遷石材加工廠7家,城區26個單位的鍋爐煙塵污染得到全面治理;城區亂搭亂建、亂貼亂掛、亂涂亂畫等不良現象基本得到根治;二是薄弱環節的衛生管理得到進一步加強。中心城區15家農貿市場均已升級改造,其中新東門市場、珠泉菜市場、箭道市場、貿易廣場農貿市場已改造到位;城區2984家小餐飲及“五小”行業單位已有2003家基本達標,占總數的73.6%,培植樣板單位33 戶,取締無證和不達標小餐飲及“五小”單位244家;三是城市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新建垃圾中轉站8座,垃圾中轉站由原來的7座增至15座;新建公廁8座,改造22座檔次較低的公廁;新添果殼箱880只,背街小巷、居民區設置密閉式垃圾桶275個;改造小街小巷89條,改造路面103745平方米,管道10316米;污水處理廠生化池、廠區辦公樓、進廠道路等土建工程完成工程量的70%;醫療廢物處理廠土建主體工程完成80%;城南排水設施改造進展迅速,城市服務功能、城市品位與檔次有了一個較大的提高。四是病媒生物防治成果顯著。中心城區經過兩次大規模的統一整治和投灑藥物,現城區四害孳生環境基本消除,四害密度大幅下降。五是健康教育進一步普及。創衛工作開展以來,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廣泛利用電視、報紙、廣播、網絡、宣傳欄、宣傳牌等多種形式,進行了深入的創衛及健康知識宣傳。
(二)主要指標完成情況。通過調度,目前,群眾對全市衛生狀況滿意率82%,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76.7%,健康行為形成率89.6%,市民健康知識知曉率71.7%,健康行為形成率78.7%;路燈亮化率98%,道路機械化清掃或高壓沖水率28.5%,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2.07%,綠地率39.1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85m2;全年API指數<100的天數99.5%,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煙塵控制區覆蓋率100%,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49.67db(A);醫療機構法定傳染病漏報率2.8%,計劃免疫安全注射率100%,兒童計劃免疫單苗、四苗及乙肝疫苗全程接種率85%,臨床用血來自無償獻血100%。
二、存在主要問題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與國家衛生城市標準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城中村“破、爛、舊”,54個城中村改造點改造工作尚未真正動起來;中心城區208條背街小巷尚有50條未改造,而且保潔質量底、管理松散;家庭式旱廁較多,尤其是城中村,有的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改制企業樓院衛生管理嚴重滯后,衛生死角較多;農貿市場改造動作太慢,而且投入不足、質量不高、管理不到位;小餐飲擴“五小”行業數量大、分布廣、空間小、布局亂、檔次低、衛生差;“四害”密度超標,尤其是農貿市場、食品、餐飲服務行業蒼蠅、鼠跡、蟑跡較多,有的單位蟑螂密度遠遠超出國家衛生城市標準;傳染病防治差距較大,城區兒童計劃免疫實施免費接種不到位;糞便無害化處理廠沒有達到無害化處理效果;污水處理廠建設資金籌集難度較大;社會化公廁改造工作還沒全面鋪開;市民素質還有待提高,亂吐亂扔亂倒行為依然存在,亂闖紅燈的行人大有人在;各單位創衛資料收集不完善、整理不規范等等。
上述問題的存在,固然有諸多客觀上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主觀上的原因,有的單位認識不到位,引導不到位,管理不到位,處罰不到位,特別是領導不到位,有些事情往往是只管到局部,沒有管到全面,只管到一時,沒有管到長久;有的單位對創衛工作要求不嚴、標準不高、作風不實,處于應付被動狀態,推一下動一下,沒有把創衛工作真正當作自已的事情來抓。
三、今年工作打算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次申報、一舉摘牌”的目標,依據參照全國愛衛會權威專家來我市檢查提出的問題和工作建議,今年,我市中心城區創衛工作不僅需要我們要有一舉摘牌的雄心、戰之必勝的信心,還需要我們樹立攻堅克難的決心、經得起考驗的耐心,更需要我們一鼓作氣,緊咬目標,全力推進,一干到底。2007年,我市中心城區創衛工作在繼續抓好2006年小餐飲及“五小”行業整治、環境污染整治、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農貿市場整治、交通秩序等整治的基礎上,重點抓好: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各項公共衛生設施
1、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和糞便處理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和糞便無害化處理率。已建成使用的生活垃圾處理場、中運站等設施要規范管理;進一步搞好糞便無害化處理廠改造,使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及糞便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80%以上。
2、加快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和醫療垃圾處理廠建設,盡快投入使用,使中心城區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60%以上。
3、加快城市公廁建設和改建,取締城區所有家庭式旱廁,免費開放城市公廁及臨街單位廁所,解決市民如廁難問題。
4、加快背街小巷改造,實現市區街巷路面普遍硬化,完善街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出行條件。
5、加快城中村“六清六改”,全面落實垃圾袋裝化、排水暗渠化、閑置空地綠化,使道路平整硬化,無坑洼、積水及泥土裸露,基本消除亂搭亂建、亂堆亂擺、亂拉亂掛、亂停亂放、亂貼亂畫、亂扔亂倒等現象,做到村中有路燈、有公廁、有封閉垃圾池、有創衛宣傳欄。
6、加快城市綠化建設,開展春季綠化,加強對拆違、待建工地、閑置空地等地的綠化,改造“城中村”、背街小巷、街頭巷尾的綠化,消除街巷、社區公共場地裸露地面。
(二)加強行業衛生管理,提升城市健康總體水平
1、繼續抓好小餐飲及“五小”行業衛生達標專項整治,深入開展食品專項整治,對熟肉制品、米粉米面制品、非發酵豆制品、糕點加工銷售、建筑工地食堂、學校單位食堂、貿易廣場進行專項整治;確保店店過關、店店達標,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2、繼續抓好傳染病防治工作。加強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設,完善其他醫院傳染病預檢分診點;加快醫療廢物處理廠運轉步伐,加強醫療污水排放的監管,保持污水排放合格;加強計劃免疫工作,袁州區以鄉為單位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率務必達到90%;中心城區單苗
、五苗全程接種率達到95%;加強臨床用血量管理,保證用血質量,無償獻血率達到100%;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控,嚴防甲、乙類傳染病暴發疫情。
3、繼續加強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控制鼠傳疾病和蟲媒傳染病的發生。進一步建立健全除“四害”消殺站,落實經費,提高專業技能。積極引入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市場化運作機制,選用低毒高效藥品,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堅持常年、持久、反復地開展除“四害”活動,使鼠、蚊、蠅、蟑螂等病媒生物得到有效控制,有三項達到國家標準,另一項不超過國家標準的三倍。
(三)搞好市容環境綜合治理,力爭專家暗訪一次過關
1、加大主次干道、小街小巷、單位樓院、居民區環境衛生管理力度,建立健全衛生管理組織和各項制度,理順各部門、各單位、各級的工作職責,全面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繼續加大城鄉結合部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加大對城區周邊的鄉鎮及重要道路、鐵路沿線的環境衛生整治。
2、強化農貿市場管理,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則,加快農貿市場提升改造步伐,規范農貿市場衛生管理,完善污物(水)處置和消毒設施,實行隔離屠宰,禁止違禁野生動物及其產品銷售,使市場設施齊備、環境優美、衛生整潔、管理規范,符合國家衛生城市標準。
3、加強建筑工地管理,落實文明施工制度。建立健全建筑工地衛生管理組織和制度,施工場地、拆遷施工工地和待建工地應設置隔離戶欄或實墻圍檔;工地內主要道路硬化,建筑材料堆放整齊有序;施工場地駛出車輛要進行沖洗,各類運輸車輛實行密閉化運輸,杜絕揚塵灑漏;生活區的宿舍、食堂、廁所和洗浴間等設置及管理符合衛生要求,排水暢通,無衛生死角和積水。
4、開展臨街立面整治,扮靚城市臉面。對臨街立面破損、陳舊、臟污現象進行修繕、粉飾、清潔,對臨街老、舊、破雨陽蓬、廣告招牌、公共設施進行整治,使臨街建筑立面整潔靚麗、整齊協調。
5、嚴格中心城規劃管理,堅決遏制違法建設行為,確保中心城區總體規劃和規劃管理“十不準”要求落到實處。
6、清理乞討人員,對有自理能力的乞討人員動員其回鄉,對敲詐勒索、強討惡要和組織未成年人進行乞討的違法人員依法予以打擊。
7、在全市深入開展愛國衛生月活動,全面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在通過省愛衛會檢查的基礎上,打好以“城市日常衛生管理、病媒生物防制”為主要內容的創衛“百日會戰”,確保暗訪一次過關。
8、積極開展創建衛生鄉鎮活動,形成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聯動的創衛格局,改變鄉鎮衛生面貌,全面提高鄉鎮的環境質量和衛生水平。
(四)深入持久開展健康教育,增強廣大群眾健康意識
在機關、企業和事業單位持久開展職業衛生、疾病預防和衛生保健等教育活動,使職工相關衛生知識知曉率達到80%以上。在中小學校開設健康教育課,各類學校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使學生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形成率達到80%以上,14歲以下兒童蛔蟲感染率低于3%。醫院要有針對性地向病人及其親屬開展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關知識知曉率達到80%以上。街道和社區要圍繞群眾的健康需求開展活動,引導廣大市民群眾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自覺摒棄不良衛生習慣,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居民健康行為形成率不低于70%。新聞媒體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引導,繼續開設專版、專欄、專題,大張旗鼓地宣傳衛生防病和健康知識,全面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積極開展控煙活動,禁止發布任何形式的煙草廣告。
(五)完善創衛相關資料建設,順利迎接國家創衛技術評估
1、加強創衛工作的資料建設。各級政府、各職能部門要按照創衛標準要求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資料建檔工作指引》內容,分門別類建立健全創衛資料檔案,對反映創衛工作的過程、實際效果、經驗體會以及日常管理工作概況的文字和音像等資料要建檔立卷,為全面深入地開展創衛工作提供完整、詳實、科學的依據。
2、高水平地制作創衛材料。嚴格按照創衛要求,高質量地完善創衛規劃、計劃、總結、技術資料、統計報表等資料,組織工作人員編印《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資料匯編》(分匯報、決策、管理三本)、制作《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匯報片》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多媒體匯報片》,切實做到圖文并茂,有吸引力、感染力,更有說服力和影響力。
四、需要提請研究解決的幾個問題
(一)關于向全國愛衛會申報的時間問題。今年2月2日,新頒布的《國家衛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監督管理辦法》比原來的考核辦法標準更高、要求更嚴、檢查時間更長。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由原來的≥50%,增加到≥60%;考核評審程序由原來的調研、考核鑒定、社會公示改為暗訪、技術評估、考核鑒定和社會公示,推薦材料審核過關之后,3個月內國家愛國衛會組織專家組進行暗訪,每次檢查之后要求整改的時間都在2個月以上,可見從申報到一次性順利通過考核鑒定最少需要9個月以上。而且全國愛衛會辦公室要求省愛衛會把好申報關,因此只有待省愛衛會檢查通過之后,省愛衛會才向國家申報。
(二)關于創衛工作機構調整問題。鑒于人事變動,為進一步加強領導,提高創衛工作的科學性,建議對現有創衛工作機構進行調整,加強落實層面的力量,將外設工作組調整為“愛國衛生、健康教育、市容環境衛生及綜合執法、環境保護、食品與公共場所衛生、傳染病防治、集貿市場管理、社區及城鄉結合部、城中村改造、基礎設施建設、治安及交通秩序”十個工作組,由各工作組組織實施、技術指導、專項督查、對口承接上級的檢查,具體見《關于調整創衛組織機構的通知》。
(三)關于中心城區家庭式旱廁問題。經過普查,目前,中心城區尚有家庭式旱廁357座,尤其是城中村,有的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化成街道就高達220個。這些旱廁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有的還有房產證。要通過國家暗訪,必須取締城區所有家庭式旱廁,增加居民區公廁建設和改建,盡可能免費開放城市公廁及臨街單位廁所,解決市民如廁難問題。
(四)關于糞便無害化處理問題。我們目前建成的糞便無害化處理廠只是投資幾萬元,進行非常簡易建設,功能不齊,根本沒有達到無害化處理的效果,根據今年元月份全國愛衛會專家組檢查的意見,市政府要高度糞便處理的問題,要達到國家衛生城市標準,糞便無害化一定要達標。為此,建議政府進一步加大投入,規劃建設好糞便無害化處理廠。
(五)小街小巷保潔專業化管理問題。當前,中心城區小街小巷環衛管理體制不順,由于各街道分散管理、設備短缺、人員不足、經費不夠、要求過低,小街小巷衛生臟、亂、差現象長期存在,嚴重影響了整體的市容市貌衛生。要徹底扭轉小街小巷衛生臟、亂、差現象,必須建立小街小巷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做到條條小街小巷有人管,衛生有專人清掃,并建立嚴格的考核機制。最好的辦法就是成立小街小巷環衛所,由區政府統一管理,做到五個統一:環衛人員統一,經費統一,工作安排統一,作業標準,質量考核統一;或市政府上收,由環衛處進行專業管理,并出臺《中心城區小街小巷管理暫行辦法》。
【在創衛領導小組會議上的匯報材料】相關文章:
健康教育創衛匯報材料08-24
創衛工作目標完成情況匯報材料08-24
在市“兩年”活動領導小組會議上的匯報發言08-17
社區創國衛工作匯報08-24
關于整建創衛工作的匯報及建議08-20
小學創強匯報材料08-24
培訓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的講話08-24
在創衛巡回看變化匯報會上的講話08-15
創衛征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