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構建平安和諧社區經驗匯報材料
**社區地處##街道中心,共有居民2271戶,人口5545人,由世紀城、永壽、尚書、呼童四個小區和軍分區家屬大院、孝聞街與尚書街老住宅組成,轄區內有市府北大院、##步行街商城、中心菜市場、海曙中心小學、中國移動寧波分公司、寧興集團等大小單位1500多家,其中商業網點600余家,是一個較為典型的商貿、居住混合型社區。根據轄區特點,社區緊緊圍繞“商居聯動,共創文明”的整體思路致力平安社區建設,不斷豐富民主自治與依法治理的模式,充分發揮社會力量、民間組織、行業協會的主體作用,創新載體,完善自治功能,拓展自治內涵,努力成為探索基層平安、和諧社會建設和政治文明建設的一個亮點。 一、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社區法治環境 群眾的法律素質提高了,自治組織的作用才能更明顯,自治機制才能充滿活力。社區通過增強居民的法制觀念和守法意識,提高居民的民主參與熱情,更有針對性地做好服務工作,滿足群眾需要,在居民與社區、基層與政府之間架起“連心橋”。為了強化法制宣傳教育的有效性和導向性,社區定期舉辦與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講座,內容涉及“殘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城市低保實施細則”、民法知識等,通俗易懂、形象生動的教育方式起到了較好的普法成效。社區還在區司法局的指導下,結合“四五”、“五五”普法宣傳、“國際禁毒日”等在##步行街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以法制圖片展覽、法律咨詢服務等形式,為居民現場解答法律問題,提供法律服務。今年**社區被市委、市政府辦公廳授予“首批寧波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區”榮譽稱號。 去年5月,區人大、公安分局就貫徹落實《寧波市限制養犬規定》在我社區作了實地調研,對社區依法執行,柔性操作,發動群眾營造文明養犬氛圍,對養犬管理納入法治化軌道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這次調查評議也對社區工作有了很大的促進,使我們自覺地將社區工作與依法治理有機地結合起來,增強了民主管理的能力。 二、完善社區民主自治功能,促進平安和諧社區建設 民主自治社區的定位依存于作為自治組織的社區居委會的運作機制和制度保障。社區結合轄區特點,以創新的意識,豐富議行分設的社區機制,探索內涵式發展之路,建立和完善與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社區管理體系,社區自治以“發揚民主、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為宗旨,實現依法自治,為基層群眾自治提供有效的力量與支撐,推進了基層政治文明發展。近年來我們重點加強了社區居委會層面的制度建設,一是“15速遞”接待日;二是“委員會回音壁”居民訴求辦理反饋;三是“專題會診”民情分析會;四是“應急防火墻”突發事件處置預案;五是“當家人風采”年終先進評選。增強主人翁責任感,發揮居委會成員的作用,進而提高委員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保證社團組織的發展與黨的意志保持一致,從而推進民主自治建設的蓬勃發展。 社區充分利用轄區法律人才多的優勢,引進法律專家擔當社區法律顧問,參與社區議事,由專家對公眾活動依法進行分析、綜述和科學引導,幫助群眾了解政策,明辨是非。同時通過法律顧問的建議,幫助社區居委會提升工作水平,為決策提供法律依據,保障了基層自治組織依法開展民主政治建設。今年初,社區召開了由居委會成員、法律志愿者、社區知名人士參加的“依法推進和諧社區建設”主題研討會,深入認識和探索構建和諧社會背景下城市社區的社會結構、利益關系、社會穩定等方面的發展變化和發展趨勢,研究政府調控機制同社會協調機制、政府行政功能同社會自治功能、政府管理力量同社會調節力量的互聯、互補、互動的結合點,為建設和諧社區提供理論指導。 三、致力社區管理社會化,充分發揮自治辦的示范作用 當前我國社會中出現了各種特征迥異的社會群體,各個社會群體的利益價值取向不同,使社會管理更加復雜化,因此要通過管理的社會化來推進平安和諧社區的建設,推進管理的社會化必然要求推動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原先我們**社區的居民對中心農貿市場周邊環境衛生差、治安不好等問題意見很大,多次向居委會和有關部門反映要求解決,但是由于反映的問題涉及眾多駐區單位的利益,管理權限又牽扯到多家職能部門,多頭管理,問題一直沒有徹底解決。為此,我們社區居委會邀請有關專家來“會診”,探索一條職能相對集中并由社區有關單位共同參與的自我管理模式。在經過廣泛調研和充分采納駐區各單位意見的基礎上,在##街道統一指導和轄區單位的支持參與下,于2002年2月6日成立了寧波市首家社區自治管理辦公室。由轄區單位提供辦公用房并共同出資聘請了18位工作人員,不用國家一分錢。自治管理辦公室成立后,針對我社區居民住宅與商業網點縱橫交錯、人員流動量大、交通阻塞、無證營業、車輛失竊、衛生死角、打架斗毆等多種情況存在的特點,對社區環境進行了重點整治。當年自治辦就處理了群眾來信來訪59件,平息糾紛2起,協助公安機關抓獲各類犯罪人員18人,各類刑事治安案件同比下降了40%。 自治管理辦公室在管理中發現,中心農貿市場周邊地區,由于二樓是新一佳超市,一樓是菜市場,地下室是三江超市,便利的購物環境吸引了大量的人氣,常有粗心的車主忘記鎖車,引發了不少治安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自治辦人員買來備用鎖,發現未上鎖的車,就用備用鎖鎖起來,并在鎖的正反兩面都貼上溫馨提示,正面:請鎖好自己的車,反面:聯系電話87348934。僅去年一年,工作人員共發現未上鎖的電瓶車221輛、自行車20輛,車主看到鎖在自己車上的溫馨車鎖,無不充滿感激。 **社區自治管理辦公室在政府、市場和社會之間發揮著組織、參與、決策、溝通及協調等作用,是緣于這個特殊地理環境而自愿結成的社會團體,它比政府更便于反映和表達同類社會組織成員的共同利益,同時,又是一種自律組織,以社群利益為導向,發掘、整合分散的社會資源,主動參與社會事務,有效地緩解了諸多社會矛盾,為維護社會秩序提供了現實基礎。四年來,社區自治辦在各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參與下,整合社會資源,以共同利益為紐帶,取得了互利共贏的良好成效。 四、宏揚道德風尚,營造和諧社區良好氛圍 為了在社區內逐步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氛圍,提高居民文明素質、思想道德品質和遵紀守法意識,社區對不同的區域開出不同的處方。尚書街與永壽街老房子是市中心為數不多的非成套房之一,老房子由于年代久遠、無衛生設施、無物業管理,形成了老墻門“四多”特點:亂堆放多、亂便溺多、小偷出沒多、鄰里磨擦多,成了社區文明建設的一塊軟肋。辦法總比困難多,**社區因地制宜適時于2002年1月在尚書街老房子成立了由11位熱心公益事業居民組成的“公民文明道德監督隊”,對社區的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社區管理事務實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四年多來,監督隊以環境衛生、社會治安、鄰里關系為主要內容,每月20日定期召開碰頭會,互通信息、分析情況、尋找解決辦法,隊員們居于當地,熟悉民情,協調了數百起鄰里糾紛,化解了不計其數的事故隱患,隨時隨地勸阻著有悖文明的不良習慣。現在,不論是監督隊隊員還是普通居民,看見不文明的現象都要管一管,看見不安定的隱患都要查一查,看見有需要幫助的事情都會幫一把,文明監督已成為一種責任越來越多體現在居民的行動中。社區公民文明道德監督隊在加強社會協調,解決利益糾紛,理順矛盾情緒中,起到和諧社區的“潤滑劑”作用。在全國首批文明城市創建中,社區大力宣傳“寧波市十大文明之星”、監督隊主心骨、“閑帳婆”袁荷香同志的先進事跡,倡導良好的社會風尚,形成弘揚典型人物的示范效應,在社區中積極營造誠信融洽的人際關系,平安祥和的法制氛圍,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多元互動的參與機制,特色鮮明的服務體系,安定和諧的文明形態。 五、培育民間組織,充分發揮協會在平安社區創建中的杠桿作用 多元化社會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也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社區作為各種社會群體的聚集區、各種利益關系的交織處、各種社會組織的落腳點、各種社會資源的承載體,必將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作用。 去年我們針對社區內四十多家餐飲行業治安案件高發的態勢,與社區綜治警務室共同進行了專題的分析研究,并適時成立了“**餐飲業綜治協會”,通過協會這個平臺,各成員單位定期通報信息和交流經驗。今年來,各單位普遍安裝警示牌、防盜鉤,設立了語音提示系統,有條件的還配備了專職保安,治安情況明顯好轉。為了增強綜治協會的凝聚力,社區還組織了會員單位進行廚藝大比拼,并評選出“##名菜”、“金勺子獎”等,擴大了##餐飲業的知名度,受到參賽單位的廣泛贊譽:**社區有餐飲業這么多家,就像一顆顆珍珠,光靠一家單位是無法發光的,協會猶如一條線,把這些珍珠串成了一條耀眼奪目的項鏈。 在平安社區創建實踐中,我們圍繞創新社區管理體制,深化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立足規范化,打造服務型社區;堅持多樣化,打造商居型社區;著眼社會化,打造法治型社區;凸顯自治化,打造平安和諧社區。平安和諧社區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我們才剛剛起步,今后我們將結合社區的實際,不斷豐富政府指導下的民主自治與自我管理的模式,在管理上下功夫,在服務上求發展,在滿意上做文章,不斷開拓創新,把**社區的平安和諧社區建設推向深入 。【構建平安和諧社區經驗匯報材料】相關文章:
推動文體社會事業發展構建和諧社區經驗材料06-21
和諧社區建設匯報材料08-24
構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經驗匯報發言材料08-15
鄉鎮平安創建工作經驗匯報材料08-12
發展縣域經濟構建和諧社會經驗匯報材料08-12
婦聯創建平安家庭 構建和諧社會匯報材料08-12
平安建設活動經驗材料08-24
小學平安校園匯報材料07-28
構建服務平臺 打造和諧社區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