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區 防 汛 救 災 情 況 匯 報
區 防 汛 救 災 情 況 匯報
我區防汛救災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全區各單位、各部門,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全區28000戶,93500口人,在汛情十分嚴重情況下,沒發生一起人員傷亡事故。現將我區防汛救災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受災情況
7月28日突降暴雨,暴雨量達到歷史以來的最高值。突然的災害給興安區部分居民的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影響。據初步統計,全區28000戶有1144戶被淹,其中磚混房924戶,簡易220戶;倒塌房屋49間,危險房屋達到968戶,其中磚混房屋374戶,簡易土坯房屋584戶,危房中有47戶既將倒塌。居住在大、小鶴立河沿岸的居民有754戶,其中居住在泄洪區內的住戶有265戶,人口達1157人。截止到目前,全區已疏散人口698人,轉移戶數達231戶。全區受災人口達到4814人,受災損失達110萬元。
二、搶險救災情況
區委、區政府本著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自7月28日接到市汛情通知及工作安排起,迅速啟動了防汛搶險預案,全區上下,從機關到公檢法,從辦事處到社區,從興安、峻德兩礦到民營企業,全面投入到防汛救災工作中。從暴雨來到停,我們采取了一切可行辦法和努力,迎難而上、迎險而上,全力搶險,做到了思想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指揮到位。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緊急啟動防汛預案
根據市防總指示,我區年初就制定了防汛預案。進入七月中旬,根據氣象部門發布的信息和市防總的安排,我們搶前抓早,全區上下嚴陣以待,積極投入財力物力,做好防大汛的準備工作。一是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區直接投入3萬元資金,增購置了防汛物資。其中購置編織袋15000條,鐵鍬150把,水泵16臺,以及雨衣、雨靴、手電等防汛物資。二是在區糧食企業協調儲備2萬條編織袋。三是確定區環衛站10臺翻斗車和人和糧業的大噸位車10臺作為搶險運輸車輛。四是將興安礦50人、峻德礦50人、公安分局治安員30人、武裝部10人編為應急搶險突擊隊。
全區5個辦事處18個社區都相應制定了防汛預案,排查摸底轄區內的險情險段,做到心中有數。
自7月28日起,以區長為總指揮、各副區長為副總指揮的防汛組織機構速迅到位。下設搶險組,運輸組、醫療救護組、督辦組、宣傳組,安全保衛組,隨時待命。28日下午三點,區防總召開緊急會議,安排部署全區防汛工作。啟動搶險預案、人員轉移預案、應對突發汛情預案。區委、區人大政協、區政府、區檢察院、區法院五個領導小組按分工,分別組織力量到五個辦事處現場。
區委唐書記任隊長,64人組成的搶險突擊隊隨時待命。
(二)采取有效措施處理險情
我區共有5個辦事處,18個社區。區內有興安、峻德兩個國有煤礦,大、小鶴立河流經我區。有6所中學、7所小學,約10萬人口。地區平房、簡易房比重較大,河東塌陷區情況更為嚴重,幾乎全是危房。城區基礎設施欠賬多,沒有排水防洪設施。為確保全居民人身安全,汛情到來后,我們主要做了一下工作:
一是主要領導、各路負責人親臨一線指揮。28日突降暴雨,晚八點三十分,接到報告,鋼鐵廠附近居民被洪水圍困,情況危機,區委書記、 書記、 區長,我們幾個率領搶險小分隊迅速趕往險段察看汛情,及時調集力量向鋼鐵廠附近集結。經過近一個半小時的疏通,洪水險情被排除。十點二十分,接到市防總通知,午夜市決定泄洪,可能殃及泄洪區內的住戶,峻德辦事處小鶴立河西岸有8戶人家居住,區防總又緊急調集兵力趕往峻德,峻德辦事處干部迅速將住戶轉移到安全區地帶。峻德辦事處迅速發動社區干部分別在很短時間內將8戶人家的27口人轉移到辦事處臨時避險。晚上11點,區防總又趕往災情嚴重的河東路辦事處察看災情,在溝北小壩堤決口處,副區長 一行人淌著沒膝深的水,與辦事處干部和管片民警挨家挨戶地通知撤離,將壩堤下的14戶居民撤離到安全地帶。興安礦在最短時間內運來10車矸石,成功堵住壩堤決口。
7月29日,區各包片領導分別深入到各辦事處,察看險情,指導督促防汛工作。副區長 深入到社區,巡查在沿河防洪堤上,工作事無巨細,嚴肅認真,和辦事處的領導仔細研究對策。副區長 在抗洪搶險第一線,迅速調集救災物資,及時發放到災民手中。區委唐書記工作中靠前指揮,日夜守在崗位,幾天幾夜不回家。
29日下午四時許,巡查小分隊在巡查時發現鶴大公路高速路段收費口至新華鎮國防路500米處發生特大險情,洪水即將沖毀路基,直接威脅峻德辦事處南風井364戶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峻德礦安全。在區防總緊急調度下,峻德礦出動翻斗車15臺,鏟車2臺投入搶險。不到40分鐘,就翻巖石45車,成功將豁口堵住。市交通局接到電告后,立即增派大型翻斗車5臺,2臺鏟車,繼續加固路基,險情被徹底排除。30日早巡查中發現興安北橋有裂縫,我們迅速封鎖橋面禁止車輛通行,現正與有關部門會商處理險情。
8月2日,河東地區有230戶居民被淹,針對這一情況,區委沙書記帶領區防汛搶險組20人、區法院羿院長帶領法院的7名法官到現場進行防汛搶險指揮,搶險組成員對被淹危戶進行了逐一排查登記,并對防護堤進行了檢查巡邏,組織人員和車輛對重點地段堤壩進行了加固。對重點地段的排水進行了疏通。為了安排好被淹居民的生活食宿問題,沙書記緊急調用兩頂帳篷、60床棉被、30箱礦泉水和面包等救災物資,建立了兩處供災民臨時休息和食宿的避難場所。到今天,興安礦、區武裝部、區法院還在繼續清淤加固工作。
二是組織力量排水清淤。我區沒有下水排水設施,雨水天,全靠房前屋后的河溝自然流淌。雨水大量涌入居民區,有的進入居民家中。各辦事處、社區立即足之居民清淤清溝。同時,區政府增派搶險隊趕往現場。興建路六社區受淹嚴重,區委唐書記帶領城管人員及搶險隊員,一鼓作氣,疏通了幾年沒能解決的30米集淤水溝。
三是轉移疏散居民。我們確定了轉移路線、地點后,對危房和受淹戶我們及時進行了轉移和疏散。一是動員居民投親靠友。二是轉移到學校1戶。三是轉移到區醫院4戶,24人。四是轉移到辦事處、社區6戶。五是轉移到租房8戶。每戶都有辦事處、社區的監管人員。
28日午夜十二點四十分,副市長那玉祥來到峻德大壩視察小鶴立河沿岸受災情況。在峻德辦事處召開緊急會議,明確四項任務,決定在緊急狀態下,打破區域界限,把紅旗鄉在興安區內的住戶防汛工作納入到興安區統一指揮下,并指示在下半夜兩點泄洪前,調動一切力量將大小鶴立河沿岸的住戶動員轉移出來,妥善安置。根據那副市長指示,我區防總于29日凌晨緊急召開會議,安排落實那副市長的指示。緊急抽調機關干部、辦事處干部、社區干部50人,紅旗鄉抽調30人,公安分局抽調20名民警,迅速組成100人的小分隊,劃分四個組,并責成一名副處級干部擔任組長,分別深入到沿河泄洪區內展開移民工作。在不到四十分鐘時間內就將沿河區域內的居民144戶498人安全轉移到學校、社區和親朋好友家。在泄洪時間內保證了人員無一傷亡。
四是重點監督,加大夜清夜巡力度。為確保萬無一失,根據危房及居住特點,每天下午5點,我們開展夜清、夜查、夜巡工作。辦事處、社區、管片民警逐戶排查,發現有人回住及時撤離。
五是及時進行災情統計。防汛搶險工作中,我們及時統計受災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確定工作中心,突出重點,解決問題。
六是組織搶險隊員。29日,接到市防總緊急通知,急調一百人支援全市的抗洪搶險工作。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區政府啟動緊急征調人員預案,在很短時間內就調用興安礦、峻德礦、公安分局治安員以及武裝部官兵,組成100人的應急搶險隊,在規定時間內到達市防總指定地點集結,在市防總的統一調度下,開赴梧桐河一線展開搶險工作,有力地支援了全市的搶險工作。
區機關干部、公檢法干警、武裝部指戰員、辦事處社區干部人人投入到抗災一線,隨時聽從召喚。做到哪里有險情就沖到哪里,表現出高昂的斗志和必勝的信念。
30日險情緩解,區防總指揮全區受災居民開展生產生活自救工作。目前,全區698名被轉移人員已得到妥善安置,生活秩序井然,區政府按時發放食品和必備的生活物資。正在準備與有關部門聯系進一步解決受災居民的長期生活問題。
截止到現在,全區共召開大小防汛工作會議23次,緊急調用搶險物資折合人民幣10余萬元,直接投入4.2萬元。
三、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
1、由于城市設施陳舊,排水不暢,急需直徑0.5米的涵管300根,直徑1.5米的涵管6根。
2、與有關單位協商解決城區排水問題。
3、急需修建危險廁所34座。
4、倒塌的房屋急需資金重建和轉移。
5、興安北橋裂縫應迅速聘請專家鑒定,拿出具體解決方案,恢復交通,不然會嚴重影響城區居民生活秩序。
6、全區受災戶居民需要政府提供救災物資和緊急援助。
7、沿河區域內居民應強制拆除其房屋,搬離泄洪區,妥善安置。
8、河東辦事處塌陷區800余戶居民應按政策給予落實,將其迅速搬遷。
防汛指揮部
2005年8月 日
【區 防 汛 救 災 情 況 匯 報】相關文章:
災 害 報 告 書08-06
xxx鎮工 作 情 況 簡 介08-12
班 主 任 工 作 情 況 統 計 表08-16
學校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工 作 匯 報08-12
災防中心第二黨支部工作計劃07-26
實施“工崗快遞轉移就業促進計劃”工 作 匯 報-范文08-17
結合省(區)情談地方文獻資源建設08-09
救小鴨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