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情況匯報
**市衛生局七項措施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
群眾看病難、看病貴是黨和政府極為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嚴格醫療機構管理、加強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合理配置衛生資源、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切實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是衛生行政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市衛生局把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與衛生行風建設、醫院管理年活動、發展農村衛生事業有機結合起來,從群眾反映最突出的問題抓起,采取以下幾方面的措施,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一、加強衛生行風建設
今年,該局在全市衛生系統建立了“醫院對社會、科室對醫院、個人對科室”的創建誠信醫院的三大承諾機制,使醫德醫風有了明顯轉變,為群眾提供了良好的就診環境。同時,認真執行藥品招標采購合同,有效抑制了藥品購銷中的不正之風,降低了藥品價格,使群眾得到了實惠。在此基礎上,他們協助醫院制定了抗菌藥物使用管理制度,使門診人次收費水平比去年同期下降7.8%,住院總費用下降14.8%,藥品收入占業務總收入不超過45%,藥品收入中抗生素比例控制在25%以下。
二、加大醫療市場整治力度
非法行醫是醫療市場一個頑疾,為了使廣大群眾看病時不走彎路,不加重就醫負擔,該局今年把“黑診所”作為打擊非法行醫的重點,對全市個體診所進行了一次拉網式篩查,對不符合條件的黑診所堅決予以取締,共沒收醫療器械30余臺(件),藥品80余個品種,價值的15000元,有效凈化了醫療市場。
三、加強衛生基礎設施建設
該局通過向上爭取、向社會融合等多種渠道,籌資130余萬元。其中,80余萬元用于**|、**、**、**、**、**共六個鎮衛生院醫療用房建設,共新增建房面積4180平方米;50余萬元用于以上6個鎮衛生院的醫療設備更新,共新增儀器設備30臺(件)。從而有效改善了鄉鎮衛生院房屋破、設備差的狀況。
四、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
在城區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意見》精神,該局采取因地制宜、方便群眾就醫的原則,在全市分別設立了6所公立社區衛生服務站,為非營利性,主要承擔社區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六位一體的衛生服務職能,使群眾小病不出社區就能得到及進診治;在農村他們出臺了《創建標準化村衛生室方案》,明確了村衛生室設置原則、舉辦形式、人員設備要求及管理辦法,規范了村衛生室的管理,對村衛生室人員進行了衛生法律法規及業務知識培訓,提高了他們醫療水平及服務能力,為農民群眾提供質優價廉的服務。
五、開展衛生支農巡回醫療服務活動
為了給農民提供“零”距離的優質醫療服務,該局制定了農村巡回醫療實施方案,力求不遺漏一村,不誤診一人。首先從革命老區村開始,目前已完成全市24個重點老區村的16000余人的巡診工作,發現診治常見病、多發病800余例,結核病人11例,受到老區人民的歡迎。其它村莊的巡療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六、推進農民健康教育工程
針對農民群眾衛生知識知曉率低、不能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問題,他們成立了健康教育領導組,建立健全了健康教育網絡,制定了《永濟市健康教育實施方案》,大力開展了全民健教活動,利用各種宣傳媒體,深入農村,發放宣傳資料,宣傳健康知識,并在農村中小學開設健康教育課,不斷提高全民健康意識。近期,針對乙腦疫情,印發了50000份宣傳品,分發至各鎮、街、村,大力提高農民群眾防病保健知識。
七、設立扶貧濟困病房
為了保證貧困人口能看得起病,該局要求各級醫療單位設立濟困病房,病床不少于總病床數的10%。對濟困對象(農村、城市)低保人群憑低保證減免門診醫療費用,減免其掛號費、注射費、輸液費等,檢查費減免10%,住院患者減免總費用15%。實行單病種限價管理,病種不少于10種,在檢驗科和功能影像科規范化、標準化建設達標的基礎上,開展檢查檢驗項目“一單通”。
【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市衛生局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十項舉措08-17
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努力緩解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現象08-17
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情況匯報08-24
鄉鎮群眾覆蓋工作情況匯報材料08-24
黨的群眾路線邊查邊改情況匯報08-24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匯報08-25
關于破解“看病難”的思考和建議08-12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情況匯報08-24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匯報08-24
群眾路線教育立行立改情況匯報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