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市委關于貫徹落實一個中心四個重點工作情況匯報
參加省委工作會議回來后,我們立即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向市級班子全體成員傳達貫徹會議精神,并討論了在全市落實省委工作會議精神的意見。去年12月26日召開了市委二屆五次全體(擴大)會議,在全面傳達貫徹省委工作會議精神的同時,重點部署了全市2001年工作。特別是按照省委“圍繞一個中心、抓好四個重點”的要求,對**明年農業和農村工作進行了認真安排。會后,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門會議,并成立專項推進組狠抓落實。目前各項工作正在深入扎實、卓有成效地進行。[范文先生網文章-http://www.baimashangsha.com 范文先生網 幫您找文章]
一、關于增加農民收入工作。近年來,我們通過發展市場農業、特色農業、外向型農業特別是綠色農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但是,由于自然災害頻繁,糧食政策發生重大變化,加之農業結構調整未能到位等影響,農民收入下降問題仍十分突出。加上我市是麥豆主產區,入世對農業的負面影響可能導致農民收入繼續下降。為此,我們緊緊扭住事關農業發展和農村穩定的關鍵,通過五個途徑積極增加農民收入。一是通過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引導農民緊盯菜籃子、米袋子、餐桌子進行調整,與龍頭企業、市場聯姻,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發展綠色農業、高緯度寒地高效農業、優質特色農業、外向型農業,以“綠、優、特、新”農產品實現增值、增收。承包、管護、開發經濟林,發展林產經濟。二是通過深化改革增加農民收入。要求全市各級黨政組織,牢固樹立“減輕農民負擔本身就是增加農民收入”思想,精心組織,扎實推進,高標準、高質量地搞好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和農村稅費改革工作,確保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三是通過推進產業化增加農民收入。依托基地,培育龍頭企業,興建龍頭市場,建立健全農產品市場信息網絡體系,以信息化帶動產業化。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積極發育農村中介組織,逐步實現農業生產企業化管理、公司化經營,增強抵御市場風險能力,提高農業效益。四是通過科技進步增加農民收入。深入實施“種子工程”,加快品種引進和改良。建立農業技術創新、推廣體系,圍繞結構調整中的重點課題聯合攻關。加強農業科技培訓,提高廣大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五是通過增產降耗增加農民收入。進一步推廣和普及大豆壟三栽培、水稻旱育稀植,小麥模式化栽培實用技術,突出搞好大豆高產攻關,通過增產實現增收。引導農民恢復精耕細作耕種方式,增加自身用工投入,減少生產資料消耗,加強核算管理,通過降低成本實現增收。
二、關于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工作。近幾年來,我們堅持把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去年經濟和瓜菜作物面積達74.57萬畝,占總播種面積的11%,比上年增加4.4個百分點;優質品種面積達549.4萬畝,占總播種面積的80.9%。加大綠色食品開發力度,有5種產品獲國家綠色標志,取得A級認證;有2種產品被歐盟組織確認為AA級有機食品;正在進行申報綠色食品認證的有4種產品。在去年省政府組織的北京綠色食品活動周、上海商品交易會和杭州商品展銷會上,我市的綠色食品火爆大都市,共簽訂了9.6億元的合同及意向協議,產品涉及19類100多個品種,市場已擴大到20個省市。全市畜禽良種覆蓋率分別為奶牛93%、羊59.3%、豬71%、禽41.2%。養殖專業戶發展到6800戶,占農戶總數的4%;專業村143個,占村總數的16.5%;養殖場104個,牧業生產基地10個。規;曫B量已占總飼養量的20%。調整林業經濟結構,退耕還林面積達35萬畝,增加經濟林比重,重點從俄羅斯引進了優質大果無刺沙棘、小蘋果等經濟林木,沙棘林面積已達2.8萬畝。通過出售、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鄉鎮企業改制面達95%。去年鄉鎮企業增加值占農業增加值的比重達28%,比上年增加3個百分點。目前,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的問題不可忽視:一是去年種植業結構調整雖然幅度較大,但是由于干旱等自然災害的影響,使調整后的經濟效益沒有充分顯現出來,影響了農民的積極性;二是畜牧業、林業經濟的增幅較小,拉動作用不突出;三是鄉鎮企業不發達,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弱,產業化程度低,制約了結構調整;四是農產品科技含量較低,質量不高,專用特色品種少,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等等。當前以至今后一個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重點是加快種植業結構調整步伐,優化品種結構,提高產品質量,搞好農產品營銷。今年優質品種播種面積達到95%以上。大豆穩定在335萬畝,小麥控制在80萬畝,馬鈴薯發展到45萬畝,在南部縣(市)發展優質玉米和優質水稻。經濟作物今年全市達到100萬畝以上,比上年增長24%,重點發展油菜、亞麻、甜菜、蔬菜等。牧草種植今年增加到2萬畝,同比增長5.7倍。畜牧業在農業產值中的比重達到15%以上。力爭全部完成鄉企產權制度改革。發展多元化林業經濟,確保完成15萬畝造林計劃。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產業,今年綠色食品的種植面積達到89萬畝以上,并積極籌建綠色食品原料基地,創出20個省級以上的綠色品牌。圍繞農產品加工,培育龍頭企業,重點對**藥業有限公司和北安藥廠進行改造,開發北藥產品;擴建嫩江華康集團及愛輝油廠油菜籽生產線,全市油菜籽種植面積達到40萬畝以上;擴建嫩江長福馬肉干廠,帶動千匹肉馬基地建設。大力開拓市場,推動我市綠色食品產業的快速發展,實現印條碼、上包裝、育品牌、進超市的目標。加快品種培育和引進步伐,搞好農業科技示范,大力推廣農業科學知識和技術,重點抓好從俄羅斯引進的大果沙棘苗木生產基地建設。
三、關于農村“三個代表”教育工作。我們按照黨中央和省委要求,結合**實際制定了工作方案。我市第一批農村“三個代表”教育已經全面展開,并且有了比較好的工作開局。一是建立機構。全國農村“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教育工作會議和省委工作會議后,市委立即成立了以黨政一把手為組長、常務副書記、副市長以及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的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并從有關部門抽調了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12名處科級干部成立了辦公室。各縣(市)區委及縣直部門、鄉鎮黨委也都建立了相應的領導機構。二是及時部署。1月2日,市委召開了全市農村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工作會議,會上印發了《關于在全市農村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的實施意見》,對我市農村“三個代表”教育工作進行了認真部署。從1月4日開始,各縣(市)區委相繼召開了常委會、動員大會,結合實際制訂《實施方案》,進行了專題研究。三是調查摸底。全市現有86個鄉鎮, 587個縣(市)區直部門,干部總數45600人。其中列入第一批“三個代表”學習教育的鄉鎮62個,縣(市)區直部門578個,應參加培訓人員21000人。市和縣(市)區都由四個班子領導牽頭組織力量,深入基層和群眾進行廣泛調查研究,初步摸清了黨員干部身上存在的不符合“三個代表”要求的突出問題,為高質量開展“三個代表”教育奠定了思想和工作基礎。四是明確責任。為切實加強對各縣(市)區工作指導力度,市委制訂了市級領導“三個代表”教育聯系點制度,要求市級領導深入基層了解“三個代表”教育開展情況,指導落實省、市委的工作部署,確保所包縣(市)區及鄉鎮教育活動取得實效。全市動員會后,市級領導紛紛深入所在聯系點精心指導,推進工作。五是搞好培訓。市委在制發實施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了第一階段培訓工作標準,派出了6個督查組分赴各縣(市)區實施超前指導,采取外聘、下派、自選等方式組成了30余名講課人員,選派黨校、講師團、農辦4 名同志分南北兩組進行專題巡回輔導。為確保培訓質量,各縣(市)區還建立了主要領導帶班責任制,實行跟班管理。
四、關于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去年12月中旬省民政廳行政區劃調整工作會議后,我們立即召開了全市民政局長緊急會議進行傳達,并開始著手我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前期工作。省委工作會議后召開的市委二屆五次全會,對全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工作進行了總體部署。全會之后,我們組織召開由市政府辦、民政、組織、財政、農委等部門主要領導參加的協調會,聽取關于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工作情況匯報,對下步工作提出了明確、具體要求。目前,各縣(市)區都把這項工作納入了重要議事日程,市及所轄縣(市)區都成立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組織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6個縣(市)區分別形成了具體調整意見。按照《黑龍江省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工作的實施意見》,結合**特點及各縣(市)區具體情況,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調整意見。從我市進行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實際情況看,需要調整的面比較大,全市86個鄉鎮,按《意見》要求有41個需要調整,占鄉鎮總數的的48%。由于**的鄉(鎮)行政區劃在布局上有其特殊性,完全按照省里確定的標準調整難度較大:一是幅員遼闊,**市行政區劃面積占全省七分之一,位居全省第二,遜克縣、嫩江縣、愛輝區在全省縣級行政區劃面積中居第二、三、四位,其中愛輝區是全國最大的市轄區。二是林地面積大。林地面積占全市70%,是全省和全國林木繁育基地和重點森林防火監控區,各地護林防火任務十分艱巨。三是人口稀少。是全省人口最少的地市之一,人口密度全市為每平方公里23人,北部兩縣一區僅為11人。鄉(鎮)密度為每千平方公里1.3個,村屯為每百平方公里2.5個。四是外駐農場、林場多。市域內有70多個大型國營農場、林場和部隊農場,鄉(鎮)行政區劃內實行地方、農場、林場、軍墾四位一體的管理體制。五是一些鄉(鎮)轄區面積大,有的山區鄉鎮轄區面積多達2000平方公里。由于地處偏遠,涉及治病救醫、子女入學、社會治安、護林防火、資源保護、農業生產等群眾利益和社會行政管理密切相關的問題相當突出。我們的意見是: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的總體部署,按照有利于加快農村區域經濟發展和小城鎮建設,有利于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和行政管理,有利于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指導思想,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符合撤并條件的能撤的撤、能并的并。同時,堅持因地制宜、注重實效、積極穩妥的原則,對確有困難和矛盾突出的極特殊情況,及時向省里請示匯報。宋省長在省委工作會議講話中,強調要從實際出發做好這項工作,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有效解決辦法。全市有28個鄉鎮分別屬于上述情況,我們已逐個鄉鎮擺明了不宜撤并的理由,并形成專門材料派人到省里匯報。
五、關于農村稅費改革工作。農村稅費改革是減輕農民負擔的治本之策。為扎實有效地推進此項工作,我們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要求,在進一步統一認識基礎上,對我市農村稅費改革工作做了具體部署。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正副組長,市財政、稅務等有關部門領導參加的農村稅費改革領導小組,抽調了10名業務骨干成立了辦公室。各縣(市)區也分別成立了專門工作機構。經過近一時期的工作,已完成了人員培訓和初步摸底,目前正處于詳細調查、制定方案、選擇試點階段。從初步調查的基本情況看,我市鄉級財政供養人口18221人,農業人口324016人,鄉級預算收入10086萬元,預算總支出13066萬元,預算收入中屠宰稅69萬元、特產稅499萬元、農業稅4996萬元、農業稅附加75萬元。從調查所反映的問題看,主要是部分鄉鎮干部心里不托底,擔心費改稅后鄉財政的日子不好過,工作壓力大;部分“三提五統”收繳完成不好的縣(市)區農民有抵觸情緒。為有效解決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確保我市農村稅費改革順利推進,下步我們要利用各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加大農村稅費改革宣傳力度,把工作做細,進一步增強廣大干部群眾認知改革、參與改革的自覺性。對各縣(市)區及下屬的機構組建、人員培訓、調查摸底等情況進行全面檢查,進一步加大工作的督促和指導力度,確保費改稅工作積極穩妥推進。在全面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著手制定我市農村稅費改革方案。當前我們要積極推進試點工作,為年內在全市推開農村稅費改革打好基礎。
【市委貫徹落實一個中心四個重點工作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情況匯報08-24
**鎮貫徹落實市委八屆五次全會情況匯報08-12
貫徹落實中央四個長效機制文件的情況匯報08-15
環保局貫徹落實市委工作會議精神情況匯報08-12
團市委工作情況匯報08-12
貫徹落實職代會情況匯報08-12
團市委本周工作開展情況匯報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