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縣受災抗災和救災的有關情況匯報
8月3日,我縣遭受今年第六號臺風“派比安”的襲擊,造成較大的災害。現將受災、抗災和救災的有關情況匯報如下:一、全縣風力及降雨情況
8月3日晚,我縣沿海各鎮的風力達到12級,陣風14級。全縣日平均降雨量94mm,局部最大降雨量149mm。
二、全縣受災情況
由于受臺風襲擊,加上夾降暴雨到大暴雨,全縣11個鎮不同程度受災,農作物大面積受浸,一些房屋崩塌。大溝、雅韶、東平災情較為嚴重。
(一)各行業生產、設施受災情況。[本文來源于范文先生網-http://www.baimashangsha.com-范文先生網,幫您找文章]
農作物大面積受災。全縣農作物受災面積12萬畝,成災2.1萬畝,絕收面積1.2萬畝。工業交通運輸遭受破壞。全縣各鎮10千伏以上供電線路受損毀30.4千米。水利設施受損嚴重。全縣損壞堤防15處,共790米;損壞護岸8處,損壞水閘16座;損壞灌溉設施38處。漁業設施和生產損失嚴重。魚蝦圍漫頂3000畝,損失產量400噸。
(二)村莊受浸、塌房及人員傷亡情況。
至目前止,全縣受災人口達8.2萬人,其中有雅韶、大溝、東平三鎮比較嚴重。全縣倒塌房屋409間,損壞廠房5間。死亡人員 1 人(魯家雄,男,24歲,廣西自治區人),受傷1 人。
(三)全縣經濟損失情況。
據統計,目前全縣直接經濟損失達4630萬元,其中農林牧漁直接經濟損失3600萬元,工業交通直接經濟損失360 萬元,水利設施直接經濟損失310萬元,房屋倒塌經濟損失達340萬元。
三、防風抗災的主要情況
一、領導重視,責任落實到位。
為做好6號臺風的防御工作,8月2日,市委副書記、市長林少春同志在縣委書記李日芳、縣長莫定偉等領導的陪同下深入東平港、雅韶沙灣水庫等重點地方檢查指導防風工作,再三強調把工作做細,動員漁民上岸避風,隨時監控水庫水位,隨時準備啟動應急預案,千方百計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3日早上,鐘毅、蘇湖卓、韋麗坤等市領導帶領市有關部門的領導到我縣沿海各鎮巡查,組織召開動員會,對當地的防風工作進行具體指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從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高度,多次組織召開會議進行專門研究,認真落實防御措施。8月2日下午和8月3日早上,縣委李日芳書記、縣長莫定偉在縣三防辦親自主持召開縣四套班子和有關部門領導參加的防風緊急會議,嚴密部署做好防御臺風“派比安”的各項工作。會后,縣四套班子領導成員立即分頭行動,下到各掛點鎮一線指揮防風防災工作。掛點水利工程的行政責任人即時分赴各工程現場檢查落實安全防御工作,掛點各鎮的部門主要負責人也迅速趕到各鎮配合做好防風工作。與此同時,縣委縣政府還迅速下發了《關于切實做好防御臺風“派比安”的緊急通知》,要求各鎮、縣屬各單位積極采取措施,認真做好防風工作。8月3日上午,縣四套班子成員頂風冒雨再次分頭到各聯系點檢查指導工作,督促各鎮加強重點區域的防范工作。李日芳書記、莫定偉縣長還多次親臨東平鎮一線指揮。全縣全面落實了行政首長防風責任制和部門責任制,近140名防風責任人到崗到位靠前指揮,全縣防御臺風工作有不紊地進行。
二、加強排查,防范措施到位。
一是突出重點做好排查工作。全縣各級分頭組織工作小組深入重點地段指導防風工作,對潛在安全隱患的問題進行及時處理。縣、鎮兩級水利工程的防汛行政責任人及技術責任人全部到江海堤圍水庫現場檢查工程的質量情況,及時調度防汛物資補充到有可能出現險情的地方。二是做好群眾的安全轉移工作。沿海鎮迅速組織出海漁船、海上水產養殖人員回港避風、上岸避險,各鎮對低洼地、代耕戶、外來工、危房及危險區域人員進行了安全轉移。全縣組織回港避風的出海漁船1010艘、6142人,組織海上作業人員上岸避險610名,安全轉移危險地帶人員1360名。三是做好科學調控水庫水量工作。各水庫配備專人看守,盡量合理地利用雨洪資源,科學蓄水,以保證有足夠的水資源防旱。四是通過各種渠道提醒群眾增強防范意識。通過有線電視臺、廣播、干部進村入戶等形式傳遞天氣警報,提高群眾的自我防護意識,互相幫助,共同做好防風工作。
三、做好預警準備,人財物保障到位。
為了確保防風抗災人力、物力和財力到位,我縣嚴格按照防風抗災應急預案的要求,指導好各級各單位做好應急預警準備工作。一是縣民政、交通、通信、供電、供水、衛生、公安等部門組織緊急行動小組,組織人員奔赴第一線開展搶險救災工作;二是縣農業、林業、畜牧等部門及時深入各鎮指導做好防范措施,力求把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三是縣人武部和各鎮搶險分隊做到組織有序、人員到位、器械備足,隨時應對突發險情。四是加強值班、上傳下達工作到位。全縣各級都已啟動了24小時值班制度,尤其抓好了三防部門和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人員值班工作,保證了全縣各級通信系統的暢通,為及時做好風情、雨情、災情的上傳下達,切實做好防風防災等指揮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目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各級各部門通力合作,全力防御抗災,全縣社會治安秩序良好,人心穩定。
四、下步救災復產措施
(一)組織群眾抗災復產,消滅災痕。
安排人員對全縣農作物受災情況開展調查工作,動員組織群眾及時把毀壞的農作物補種、救活。指導農民做好農作物的管理,對受浸嚴重的農作物要及時排水,防止生病。組織群眾迅速搶修被損毀的魚圍、魚塘、基圍等,使漁業恢復正常生產。
(二)加緊搶修損毀工程,排除各種隱患。
加強水利工程的巡查,積極開展搶修工作,落實水利修復建設責任制,整治水庫主要建筑物,消除安全隱患,確保水利安全和農業用水。投入足夠人力、物力,加快做好交通、電力等設施的修復工作,恢復交通和電力供應。
(三)切實妥善安排好災民生活,維護社會穩定。
從維護全縣社會穩定的大局出發,采取有力措施,做好災民的安置工作,解決災民的吃飯、穿衣、住房問題,幫助災民度過難關。
【縣受災抗災和救災的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縣特大洪災抗災救災工作情況匯報08-12
縣受災情況匯報08-12
縣2006年汛期抗災救災工作總結08-13
xx縣2006年汛期抗災救災工作總結08-13
縣抗災保畜工作總結08-24
鄉黨員受災情況匯報08-24
2006年汛期抗災救災工作總結08-13
*縣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匯報08-12
抗旱救災工作情況匯報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