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完善調處機制 構建和諧鄉鎮情況匯報
**鎮是廣東省五金刀具專業鎮,省級中心鎮。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種矛盾糾紛也隨之增多,“和諧”社會越來越受到廣大干部群眾的關注。**鎮委把打造平安**、維護穩定作為工作重點之一來抓緊抓好。2003年以來,在鎮及10個村(居)均成立了社會矛盾調處機構,共配有兼職調解員50人,2005年,又在原有的維穩網絡的基礎上,繼續擴大網面,聘請了各村居20名有威望的老教師、老黨員、老干部來充實基層調解員隊伍。幾年來,他們認真做好矛盾糾紛當事人、上訪人的疏導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去年,全鎮共發生矛盾糾紛案件13宗,同比減少2宗,有效調處13宗,沒有發生后果嚴重的突發事件和群體性事件,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的穩定。我們的做法是:一、強化政治意識,健全責任機制
1、堅持“守土有責、保一方平安”的責任意識。人民內部矛盾激化而導致的群體性事件都有一個醞釀、發展的過程,都不是簡單、孤立的,是與我們在黨性黨風黨紀方面存在的大量問題緊密關聯的。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聯系實際,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我們緊緊抓住對人民群眾的態度這個根本,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宗旨意識。處理問題、開展工作切實把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正確對待群眾、堅定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同時緊緊圍繞穩定大局,執行、落實本地社會穩定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兩個責任制”,解決好群眾關心和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密切注意掌握社情民情,認真搞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有效防止和避免出現群體性事件,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2、堅持屬地管理的原則,強化矛盾糾紛發生地的責任意識。我們明確各單位“一把手”為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的第一責任人,鎮調委會對全鎮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負責,村(居)調委會對本村(居)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負責,同時建立責任制度,完善調委會主任、副主任及調解人員的責任制度,對作風扎實、能力出眾、成績顯著的給予通報表揚和獎勵,對責任心差,作風浮夸、應付了事的及時撤換。
二、積極創新措施,健全調處機制
1、建立預防機制。堅持把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預防上,建立信息、排查、回訪等預防機制,變事后處理為事前化解,變被動調處為主動預防。工作中,各級調解組織深入群眾調查研究,及時掌握矛盾糾紛發生情況、特點和規律,積極預測,超前防范,堅持抓早、抓小、抓苗頭。做到預防與化解糾紛相結合。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展聯片調解,即組織法院法官和基層調解員在群眾家門口現場辦案,依法調解,以案釋法,以案普法,發揮調解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起到預防作用。
2、建立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例會制度。建立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例會制度,實行每月組織村調委會主任召開一次工作例會,例會的內容為對各村前一個月的治安狀況、糾紛調處、法制宣傳、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等情況進行總結,對近期各村可能出現的各種不安定因素進行分析排查,研究重大疑難或跨村糾紛案件的調處方案以及對村調委會、治保會主任進行培訓,同時布置下個月的有關工作。
3、實行包案調處機制。將每起糾紛具體落實到每個調委會和調解員身上,做到“四定”、“三包”,即定牽頭領導、定責任單位、定責任人、定辦結時限,包調處、包跟蹤、包反饋。
4、建立月報告制度。各級調解組織將本單位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情況、糾紛特點、動向和規律每月向上一級調解組織報告一次,把握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的主動權。
三、加大經費投入,健全保障機制
1、強化配套設施建設。各級調解組織都配備辦公室或調解室,做到“六有”,即有辦公室或調解室、有牌子、有印章、有調解工作基礎臺帳,有調解例會和調解記錄,有糾紛登記薄。
2、抓好基層調解員的培訓。由于基層調解員大部分來自鎮和各村(居)的干部,大多數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法律素質不高。因此,搞好調解員的培訓是做好調解工作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我們采取了集中培訓、分級培訓、重點培訓、個別培訓等方式進行,不斷提高調解員的素質。
3、抓好經費保障。把“進一步加強新時期規范化調委會建設”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并認真加以落實,將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經費列入政府的財政預算,同時明確各級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的獎勵經費,為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的健康發展提供物質保障。
四、發揮基層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健全組織領導機制
1、圍繞“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來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只有圍繞調整經濟結構、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維護農村穩定來搞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才能不斷增強農村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2、進一步健全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協調好黨支部和村委會的關系,發揮好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3、穩步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繼續抓好基層政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凡是群眾關心的問題都要盡量及時公開,特別要提高群眾對村的重大決策的民主參與程度,加強財務監督;落實好土地調整、征地、拆遷、各種補償以及財務公開的要求,真正做到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
4、大力提高干部隊伍的素質。做群眾工作是基層干部的基本功和主要工作內容。因此,要認真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廣大干部要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政治敏感性,及時分析和研究新形勢下的新情況、新問題,增強處理復雜局面下各種難點熱點問題的能力。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樹立“職務的本質是責任”、“領導就是服務”的意識,以人民滿意為最高標準,促進思想作風轉變。
【完善調處機制 構建和諧鄉鎮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完善“大調解”機制 打造街道調處平臺08-15
構建和諧社會須完善社會關系調節機制08-15
創新工作機制,構建和諧社會08-15
完善證券糾紛解決機制芻議08-05
建立完善七大機制08-17
構建和諧社會 構建和諧新校園08-13
構建和諧班級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