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市供銷社為農服務工作進展情況匯報
積極拓寬發展空間 努力參與為農服務今年以來,市供銷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社的支持幫助下,認真履行為農服務辦社宗旨,進一步明確把助農增收、興社為農作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確保抓緊、抓好、抓出成效。并在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訂了“第一年重點突破,第二年全面鋪開,第三年完善提高”的為農服務工作實施步驟,初步確立了“三社一化”建設良好的工作局面。今年1-8月,新創辦專業合作社8家,全系統現有專業社(協會)29家,按區域分布為德清3家,長興8家,安吉9家和市本級9家。已新組建農村綜合服務社6家,系統農村綜合服務社總數達到44家,其中市本級6家,德清34家,安吉4家,總營業面積近19377平方米;重組改造基層社19家,其中安吉縣社12家、德清縣社7家;全系統已新開設生活資料連鎖網點55家,改造便利店20家,生活資料連鎖網點總數已達到112家。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1、制訂規劃,明確為農服務開展思路。年初,根據省社為農服務工作的總體要求,圍繞我市農業農村實際,制定出臺了《2005年為農服務工作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了今年系統“三社一化”的計劃目標、配套措施和考核辦法,明確年內要新組建專業合作社15家、綜合服務社15家、重組改造基層社9家、開設連鎖超市45家,同時確立了主要領導總負責、分管領導親自抓、職能處室具體抓、其他處室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在此基礎上,上半年,由市社黨委集體帶班,組織人員先后赴臺州、衢州市供銷社和江蘇省農資公司進行為農服務專題學習考察,借鑒先進經驗,開拓工作思路,結合我市供銷社系統特點制訂形成了《**市供銷社“三社一化”三年(2005-2007年文章轉載自本資料權屬范文先生網,放上鼠標按照提示查看范文先生網更多資料)發展規劃》,提出了市供銷社開展為農服務的中長期目標,計劃到2007年底,全市系統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60家,村級綜合服務社80家,重組改造基層供銷社33家,連鎖超市200家,在全市范圍內建立完善的“三社一化”服務體系。
2、建章立制,完善為農服務配套制度。為保證既定各項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建立健全了相關配套制度,嚴格操作程序,及時溝通交流信息,加強監督指導。一是建立系統為農服務工作例會制度。為及時傳達工作部署,促進業務工作交流,自2005年起,每季度由職能處室牽頭召開一次系統為農服務工作例會,各、縣區供銷社分管領導和業務科室參加,交流面上業務工作情況,進行專題業務的深入分析探討。二是建立業務信息統計月報制度。對各地專業合作社、農村綜合服務社創辦進度,基層社改造重組進度,生活資料連鎖網點建設進度和農資儲備完成及供應情況等,定期進行統計匯總。三是建立機關處室聯系制度。由機關每個處室聯系1-2個縣、區供銷社,負責做好聯系單位“三社一化”建設的指導、督查。同時,將聯系點的為農服務開展情況作為重點內容納入處室年度考核,進一步增強了市社對開展為農服務的合力和責任。
3、創新載體,樹立為農服務社會形象。為確保系統為農服務取得實效,我市供銷社采取有力措施,積極創新為農服務的宣傳方式和服務形式,積極在社會上樹立供銷社良好形象。一是做好農技宣傳。今年,重點加強了與本地主要新聞媒體的聯系力度,通過提供新聞稿、合辦欄目等形式,做好為農服務宣傳工作。與**日報、**電視臺聯合創辦的《供銷之花》和《聚焦三農》兩檔專題欄目,通過向我市廣大農民群眾提供農資、農產品的供求信息、價格動態和農村科技信息服務,展示供銷社開展為農服務的新成果、新形象。截止目前,《聚焦三農》和《供銷之花》已分別播出24期、19期。二是開展優質服務活動。為保證農村春耕夏種期間用肥和農技需求,系統所屬各農資經營部門在認真組織供應、完善服務網絡的同時,實施開展了“綠色農資下鄉服務”系列活動,直接深入農村生產第一線設立農資商品優惠供應點、農技宣傳點,為廣大農戶送農資、送技術,受到了農民和當地政府的歡迎。截止目前,已在市區農村開展了四次服務活動,優惠供應農資30噸,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向貧困戶無償贈送農資4噸。
4、強化農資,做好為農服務傳統內容。農資供應是供銷社開展為農服務的重要途徑和傳統內容。今年以來,主要是做了四項重點工作:一是全力做好農資儲備任務的落實。承擔農資儲備任務的市農資公司等系統7家單位認真組織貨源,確保儲備農資按時足量入庫,截止6月16日,各單位共儲備農資18801噸,完成儲備計劃的122%。二是保障農資供應。針對我省自產化肥供應不足的狀況,系統各農資經營部門千方百計組織貨源供應市場,確保我市農資市場平穩。市農資公司發揮龍頭作用,從云南、新疆等地組織優質磷肥、尿素,大大增加了市場有效供給。截止目前,全系統已向農民群眾供應各類化肥14.4萬噸,農藥5870噸,確保了農業生產需求。三是完善供應服務。各級農資供應部門在完善延長營業時間、送貨上門、田頭巡診、坐堂問診等常規性服務的同時,還積極開展綠色農資下鄉活動,建立種糧大戶供應服務檔案,聘請農技專家坐堂,聯合農技部門送科技下鄉等一系列服務活動,受到了農民群眾的歡迎。四是推進農資連鎖經營。在系統農資實行聯購分銷的基礎上,以貨源和配送為載體,聯合系統優勢資源,大力推進農資連鎖經營工作。在市區本級已初步形成以市農資公司和城區立興農資公司為主體、系統各農資經營網點為補充的農資供應服務網絡。
5、加大力度,推進為農服務工作重點。今年以來,市社以“三社一化”為重點,全力推進系統為農服務各項工作的深入展開。
一是創辦專業合作社,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圍繞本市水產、畜禽、茶葉、竹筍等優勢特色農產品,按照公司+專業社+農戶連基地的形式,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社。同時,系統專業合作社突出服務宗旨,為廣大社員提供科技培訓、新品種推廣、物資供應等各項服務。并通過拓展銷售渠道、打造知名品牌、實施產品論證等措施,實現專業社的市場化運作模式,緩解了農產品賣難問題,提高了自身經濟實力。
二是興辦綜合服務社,推動農村三個文明建設。系統各級供銷社立足滿足農民的物質、文化需求,把系統生產資料、生活資料、醫藥等優勢行業延伸到鄉村,大力組建集商品超市、醫務室、文化室等一體的綜合服務社。市區本級建辦的6家綜合服務社,利用吳興區社老大房超市和立興農資公司的經營服務優勢,將質優價廉的生活資料和農資商品統一配送到服務社,供應給當地群眾。同時為滿足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開設了老年人茶室、圖書閱覽室、美容美發室和娛樂活動室。
三是調整基層社體制,鞏固為農服務先頭陣地。基層社是系統開展為農服務的前沿陣地。首先是調整市區基層社組織建制。為加強為農服務的工作力量,適應**市區行政區劃調整后的新形勢,理順關系,強化調控,今年初,市社在確定不改變隸屬關系、繼續實行市供銷社直轄區社組織形式的前提下,將原有城區、南潯、菱湖三個區供銷社進行調整,重新設立吳興區供銷合作社、南潯區供銷合作社。通過及時對市區基層社組織建制的調整完善,進一步理順了區社與當地黨委、政府的工作對接,為基層供銷社更好地開展為農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自兩區供銷社成立至今,已分別牽頭組織成立專業合作社7家,村級綜合服務社4家,為全系統為農服務的開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其次,積極推進基層供銷社重組改造工作。根據經濟發展和服務人口布局,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以有限責任公司為主要模式,加快推進系統基層社的改造重組工作,目前,已擬訂各縣、區基層供銷社重組改造的計劃分配表,確定了任務、目標、步驟。
四是發展連鎖經營,建立農村商貿流通網絡。市社將參與“千鎮連鎖超市、萬村放心店”工程和“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作為新時期供銷社參與為農服務的一個重要途徑和有利機遇,深入發動,精心組織,取得了初步成效。吳興區社老大房超市緊緊抓住被商務部確定為我市“千萬”工程試點單位的有利機遇,形成了發展連鎖經營、開拓農村市場的三年規劃,明確提出要充分利用品牌優勢、規模實力和配送能力,采取直營連鎖和特許加盟相結合的方式,面向中小集鎮和鄉村發展超市、便利店,在三年內新發展直營超市46家,吸收400家村放心店加盟,努力向中低檔收入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和優良的服務。今年已新開設連鎖網點11家,營業面積達到6342平方米。安吉縣社充分利用基層供銷社比較完整的組織體系和經營網絡,大力發展直營超市、便利店,已開設連鎖超市、便利店47家。同時結合我市開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加強與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溝通銜接,爭取政策支持,確保做到新建一個農民新村、組建一個綜合服務社或是生活資料、生產資料超市,不斷完善農村流通服務網絡。
【市供銷社為農服務工作進展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市林業局擴權強市工作進展情況匯報08-12
市氣象局為農服務工作總結08-24
高校為地方三農服務工作情況匯報08-16
工作進展情況匯報02-19
市供銷社“一改雙優”活動情況匯報08-19
燃氣工作進展情況匯報12-10
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匯報08-16
精準扶貧工作進展情況匯報08-15
課改工作進展情況匯報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