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提升創新能力創建創新型社會
“十五”期間,我縣把堅持科教興縣作為經濟發展的戰略途徑,自覺地把發展的重點轉移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上來,依靠科技創新為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撐。但目前我縣粗放型增長方式仍然存在,依托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推進創新型社會建設是“十一五”期間一項極其重要的任務。重點要抓好“五個創新”。一是創新思想,進一步開拓思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指導工作。要進一步更新觀念。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要切實樹立“高水平是財富、低水平是包袱”的觀念,增強融入和支持天津濱海新區開發建設的大局意識,強化借助濱海新區開發加快發展自己的、提高自己的機遇意識。依托緊靠市區、發展空間大、工業基礎好的優勢,努力把靜海建設成經濟發展快速健康,社會穩定和諧的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區縣之一。
二是創新技術,增強經濟發展后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發展能源、水資源和環境保護技術,把掌握裝備制造業和信息化技術的高新技術,作為提高我縣產業競爭力的突破口,搶占技術創新制高點。以我縣建設都市型生態農業為目標,圍繞棗、生豬、奶牛、蔬菜等特色主導產業,開展科技攻關和優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提高農業技術創新能力。繼續推進工業技術創新,著力構筑支撐經濟持續增長的新優勢,依托裝備制造、生物發酵類藥物和環保產業3個基地,加快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制藥、新能源、新材料、再生資源等新型產業,用高新技術改造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裝備制造、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等傳統產業。
三是創新體系,增強科技開發能力。積極支持在企業集團和重點企業中建立健全技術開發機構,負責新產品新技術開發,逐步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發展學會、協會、研究會,重點是針對我縣的重點行業和農業種養加專業戶,建立行業技術協會,努力發揮其信息交流、技術攻關、促進生產經營、促進銷售的作用,加快搭建先進適用技術研發平臺。
四是創新制度,構建良好的政策環境。建立健全完善科技投入制度,尤其要建立起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多形式融資共同存在的科技投資制度。從財稅制度上對自主創新行為給予激勵,支持科技開發和創新成果的轉化。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強對侵權行為的打擊,為創新活動提供保障。
五是創新機制,創造良好的人才環境。要加大人才培訓力度,進一步健全農科教結合的縣、鄉、村三級人才培訓體系,大力開展對工人、農民、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培訓。加快引進我縣需要的各類人才。積極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研究課題,實現產學研結合。要健全和完善人才激勵機制,激勵各類人才最大限度地發揮聰明才智,為靜海的創新型社會建設貢獻力量。
【提升創新能力創建創新型社會】相關文章:
論構建我國管理創新型社會的法治保障08-14
創建新型公安機關 服務建設小康社會08-15
創新型校長:時代的呼喚08-17
創建學習型務實型創新型廉潔型基層黨組織08-16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08-17
創新作文:新型人腦芯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