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工作匯報>貫徹落實《農業法》情況匯報

    貫徹落實《農業法》情況匯報

    時間:2023-02-24 14:34:48 工作匯報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貫徹落實《農業法》情況匯報

        ——200*年6月29日在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上
         **市農業局局長高學信
       各位主任、各位委員: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會匯報《農業法》貫徹落實情況。請予審議。
         2002年12月28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實施以后,我們把貫徹落實農業農村法律法規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措施來抓,深入實施農業產業化戰略,積極推行標準化生產,不斷加大投入力度,進一步鞏固和加強了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促進了農業農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今年1-5月份,全市農村經濟總收入18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78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3%、21%。
         一、加大學習宣傳力度,增強全市上下抓好農業農村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為增強全社會的農業法律法規意識,市里把《農業法》的學習同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農村工作會議要求緊密結合起來,首先,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形式,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廣播、簡報、小冊子等形式,做好宣傳普及工作。通過廣播局“行風在線”節目,組織農口部門負責人專門就《農業法》進行講解,與群眾交流溝通,使廣大農民知法、懂法、守法,在全社會營造起了貫徹實施《農業法》的良好氛圍。其次,組織開展專家座談會、送法下鄉、法制集中宣傳日等活動,提高宣傳效果。兩年來,共組織宣傳活動60多次,發放明白紙10000多份,現場咨詢20000多人次。通過宣傳,使廣大農民群眾了解了《農業法》的基本內容和精神實質,增強了法制觀念,提高了維權能力。再是,做好普法培訓工作。利用市委組織的干部培訓班,農業、畜牧、林業等部門負責同志立足本職工作,結合宣講《農業法》從不同的角度對廣大干部進行輔導培訓,增強了領導干部和有關部門依法治農、依法興農、依法護農的自覺性。
         二、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推動農業農村經濟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一)大力發展龍頭企業,增強輻射帶動能力。我們把龍頭企業建設作為實施農業產業化的首要環節,牢固樹立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的理念,采取優先立項、優先規劃、優先批地、優先配套基礎設施的“四優先”政策,使農業產業化的龍頭高揚,從而推動農業產業化不斷向深層次、高水平邁進,加快了農業國際化進程。一是多種渠道創建龍頭。立足我市勞動力、土地、農副產品資源豐富的優勢,通過招商引資、盤活閑置資產等方式,去年新發展一定規模的農業龍頭企業38家。其中,瓦店鎮通過招商引資正在建設的常容農工貿有限公司總投資達3000萬元,產品大部分出口日本、韓國,年產值可達1億元,利稅400萬元,可安排600名勞動力就業。和生公司去年開工建設的熟食、面食、蔬菜加工項目,總投資1.1億元,一期工程投資5600萬元,投產后,年產值可達2.8億元。二是創新方式發展龍頭。積極引導企業學習借鑒外貿公司的經驗,把龍頭企業的第一生產車間延伸到農村,通過租賃土地、農戶土地入股等形式,建設自屬基地,雇傭農民打工,實現企業技術、資金優勢與農村勞動力、土地資源的有機結合,為龍頭企業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目前,全市已建起自屬飼養場(舍)100多處,瓜菜種植基地近5萬畝。去年以來,煙草公司租賃農民土地2000多畝,建起了5處煙葉農場,實行企業化管理,為提高煙葉質量和出口創匯奠定了堅實基礎。企業增加效益的同時,農民也得到了固定的租金收入。三是培強做大現有龍頭。主要是加大現有龍頭的政策扶持力度,積極主動地為企業搞好土地、勞動力、信貸等方面的協調服務,為龍頭企業快速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去年,由市財政向國家開發銀行申請長期貸款3.6億元,用于支持龍頭企業發展,其中外貿2.6億元,得利斯1億元;市財政貼息270萬元用于外貿公司熟食品加工項目和得利斯公司生豬屠宰項目,有力地促進了這兩大龍頭的快速膨脹。目前,全市已發展起規模較大的龍頭企業100多家,其中濰坊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7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5家,外貿、得利斯公司被列入全國首批151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去年,全市農業龍頭企業固定資產達161億元,銷售收入125億元,上繳稅金5.6億元,出口創匯3億美元,輻射帶動農民6萬多人,成為農民闖市場奔富路的橋梁和紐帶。
         (二)積極推行標準化生產,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一是加快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步伐。目前,全市已有5萬畝種植基地獲得濰坊市標準化生產基地認定,17.5萬畝基地獲得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2個產品獲得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9個產品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力爭年底每個鄉鎮(街道)再有1-2處農產品基地取得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定。二是大力發展標準化生產基地。把龍頭企業作為標準化基地建設的主體,引導他們與農戶簽定標準化基地建設合同,參與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標準化生產。為提高肉雞標準化生產水平,外貿、萬年、和生等企業采取無息借款、養雞補貼等措施,扶持農戶進行標準化雞舍新建或改造,很受群眾歡迎;得利斯公司借鑒肉雞一體化生產的做法,與英國PIC公司合作,引進瘦肉型豬新良種,建起了從曾祖代豬到商品豬飼養的良種豬繁育基地,提高了生豬良種化水平,養豬效益大大提高。目前,全市已建成畜禽標準化飼養場(舍)4800余棟,標準化種植基地10萬畝。三是加大監督檢測力度。在全面推行出口企業飼養場認證制度的同時,加強檢測體系建設,投資300萬元建起了具有省級資質的綜合性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投資500多萬元在市畜牧局和外貿公司建立了動物病理實驗室和畜產品檢測中心,今年又投資600多萬元新建畜產品檢測中心,以適應我市畜產品出口大市的要求。通過對農藥、獸藥殘留進行有效地監控,確保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四是強化農業綜合執法。市里成立了農資打假協調領導小組,建起了農業、畜牧兩支執法大隊,每年都要組織有關執法部門對農藥、化肥、種子以及獸藥、飼料市場進行集中整治,既維護了農民的權益,又從源頭上凈化了標準化生產的環境。兩年來,共查處各類違法案件200多起,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800多萬元。五是堅定不移地抓好動物防疫工作。實行執法與服務相分離,成立了諸城市動物防疫監督管理所,鄉鎮(街道)設立了13處分所,嚴格落實官方獸醫制度,確保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疫病免疫密度達到100%,有力地促進了畜牧業生產的健康發展。
         (三)多渠道開拓農產品市場,促進農產品加工流通。一是堅持內貿外貿一起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一塊打。外貿公司在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在國內主要大中城市建立了200多處直銷點,并與肯德基公司建立了長期供貨關系,每年內銷凍雞10萬多噸。近年來,我國禽肉產品屢遭封關,但外貿公司依托遍布全國的直銷點擴大內銷,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閉關造成的損失。得利斯公司在鞏固發展國內市場的基礎上,去年順利通過了香港食品衛生部門的出口認證,近期有望在香港上市。與此同時,放眼國外,不斷擴大俄羅斯市場,積極拓展新加坡、日本市場,目前已初見成效。二是堅持市場多元化,站在全球搞營銷。在鞏固日本、韓國等傳統市場的同時,努力開拓歐盟、非洲等新興市場,構筑多元化、多口岸的營銷格局,化解單一市場帶來的困窘。三是抓好市場龍頭建設。在繼續培育完善已有的瓜干、花生、蔬菜、果品等專業市場的同時,在交通要道和傳統商品集散地,興建新的專業批發市場,輻射和帶動區域性主導產業的發展。林家村鎮皂戶辣椒市場,年交易量10萬噸,交易額8億多元,帶起20萬畝辣椒基地和1100多個販運加工戶。目前,全市各類市場發展到175處,其中農副產品專業批發市場發展到20多處。四是狠抓了產品開發,提高市場占有率和附加值。外貿公司肉雞,由原來的單一品種發展到現在400多個品種,平均價格比胴體雞提高了一倍多。近年來,還根據國外技術壁壘提高,出口難度加大的新形勢,與美國泰森、日本普利瑪等外商合作,將熟食品年產能力擴大到5萬噸,實現了由原料產品向最終產品轉換,較好地避免了市場風險。日本封關后,在全國凍雞市場普遍蕭條的情況下,外貿公司依靠熟食品出口穩住了腳跟。去年春天我國禽肉產品遭到全面封關后,外貿公司又是依靠熟制品打開了日本市場的大門。萬年公司在抓好肉雞熟食品開發的同時,堅持一業為主,多業經營,去年與香港一家公司合作,新上了肉串、草莓、水產品加工項目,產品遠銷日本、俄羅斯、馬其頓等國家,當年實現出口創匯400萬美元。
         (四)努力增加農業基礎設施投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去年,市財政共投入8793萬元,向上爭取無償資金5292萬元,扶持貼息1200萬元,用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125個村6萬人的農村飲水解困工程、孟疃鎮集中供水工程、朱解鎮萬畝高效農業示范基地開發工程、萬年公司農業綜合開發工程,開工建設了墻夼水庫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一期項目、孟疃馬莊鎮1.1萬畝節水灌溉示范區工程等6個大項目,擴大、改善灌溉面積20萬畝。結合城市建設,先后投資1.6億多元,在對濰河進行河道治理的基礎上,陸續實施了左岸改建和綠化美化工程,建設融防汛抗旱、生態保護、旅游景點于一體的城市濱水景觀帶。目前,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竣工,大壩由原來的5米拓寬到10米,防洪標準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蓄水總量達到2000萬方,不僅提高了城市品位,而且為附近農業生產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同時,實施了“村村通油路工程”,到去年底,累計投資2億元,完成農村公路修建改造600公里,城鄉油路總里程達到1000公里,極大地改善了農村交通條件。預計今年底,全市90%以上的村莊將實現“村村通油路”。今年,還爭取國家農業部優質糧生產農機裝備推進工程資金200萬元,其中上級投資180萬元,100多農機戶受益,進一步推動了農機事業的發展。目前,全市農機總動力達105萬千瓦。
         (六)認真落實農村政策,依法保護農民權益。一是土地延包工作進一步規范。去年,市里成立專門督查組,對全市農村土地延包情況進行了拉網式督查,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了整改意見,逐鄉鎮(街道)下達了“整改通知書”。同時,本著“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積極探索土地流轉機制,出臺了《諸城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暫行辦法》,促進了農業的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二是農村稅費改革、減負政策得到全面落實。全市取消了除煙葉外的農業特產稅,停止收取鄉村公益事業金,嚴格“一事一議”籌資備案審批程序,加大農民負擔監管力度,同時進一步增加轉移支付,確保了農村穩定。去年,農民人均負擔52.96元,比2003年減負51%;新增村級轉移支付1306萬元。三是認真落實糧食直補政策。今年,全市發放小麥補貼資金1454.5萬元,全部按程序及時足額發放到戶。四是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目前,全市發展起新型合作經濟組織778個,農村經紀人2.6萬人,覆蓋農民近10萬戶,進一步提高了農民組織化程度和市場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維護了農民利益。
         (七)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高農民增收層次。一是創新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科技實力強、市場信息靈的優勢,運用市場機制,引導龍頭企業擔當科技興農的主體,建設集科研與推廣、經營產品與技術指導、信息咨詢與產銷于一體的服務機構,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步伐。外貿、煙草等龍頭企業都建起了市、鄉、村三級科技服務網絡,先后引進了網上養殖、堆積式烘烤、立體施肥等實用技術80多項,對生產過程實行全程跟蹤技術服務,較好地實現了生產與市場的對接,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科技意識和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二是搞好示范引導。把培植科技大戶與建設農業示范園結合起來,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靠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調動起群眾學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的積極性。去年,圍繞建設優質農產品示范基地,先在昌城鎮東老莊村試點和舉辦培訓班,帶動昌城鎮發展起了組合式溫室生態大棚1000多個,棚均年純收入最高的達4萬多元,在獲取較高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培養了一批農民技術員,提高了結構調整科技含量和農民增收層次。今年,我們還爭取到了國家專用小麥良種推廣補貼300萬元,建立國家級優質小麥示范區30萬畝,將有力地促進科技興農戰略的實施。三是加大培訓力度。充分利用成人學校、黨校、農廣校等等陣地,以培養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為重點,狠抓了對農民的科技培訓,使90%以上的農民掌握了1-2門實用生產技術,培養了100多個科技帶頭村和1萬多科技示范帶頭戶,進一步提高了農民的科技素質。
         三、存在問題和下步打算
         在貫徹落實《農業法》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農業法》的宣傳力度不夠。全面系統地宣傳《農業法》的少,農口部門單方面宣傳法律法規的多。大多數農村干部對《農業法》缺乏系統地理解和把握。二是農村經濟結構不盡合理。種養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所占比重較大,非農產業發展緩慢;農產品結構不合理,不能很好地實現與市場的有效對接,難以獲得最佳效益。三是農村整體科技素質不高。全市在家務農的農民大都在45歲以上,約30%-40%是文盲、半文盲,思想保守、觀念落后、科技水平低;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大都形同虛設,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四是農民組織化程度不夠高。大部分農戶還是一家一戶分散經營,不利于標準化生產,規模小,勞動生產率低,抗拒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五是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急需改善。農村稅費改革在減輕農民負擔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村集體收入,再加上用工等方面政策的限制,村里公益事業難以發展,不少村出現“無錢辦事”、“無人辦事”的困境,在道路和飲水方面尤為突出。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農業生產的正常開展,而且阻礙了結構調整和招商引資等工作的順利進行。
         下步工作中,圍繞深入貫徹落實《農業法》,突出抓好以下四點:一是加大龍頭企業扶持力度。牢固樹立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的理念,進一步制定完善鼓勵扶持龍頭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在用地、資金、上市等方面重點傾斜。要把扶持的重點放在龍頭企業的配套基地建設上,實現企業和農民收入的雙贏。二是加快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對取得一定資質認證的農產品和基地,特別是出口加工基地,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同時加快實施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真正體現出優質優價。三是積極探索增加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辦法。尤其對事關農民切身利益的道路和飲水問題,要在加大資金投入的同時,創新模式,走民營化的路子,調動起群眾參與建設的積極性。四是進一步加大對“三農”服務力度。運用市場機制,加快推進科技興農戰略,提高農民增收層次;加快建立農業服務體系,為農民提供及準確的科技、市場信息服務,實現增產即增收,甚至不增產也能增收的目的。???
         二○○*年六月
       

    【貫徹落實《農業法》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局貫徹《農業法》情況匯報08-12

    貫徹落實職代會情況匯報08-12

    鄉貫徹落實縣黨代會精神的情況匯報08-12

    貫徹落實中央“5+1”文件情況匯報08-12

    村貫徹落實街道會議精神的情況匯報08-24

    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情況匯報08-24

    關于貫徹落實《加快湘西地區開發的決定》的情況匯報08-12

    貫徹落實區政法工作務虛會精神的情況匯報08-12

    行政許可法貫徹落實情況匯報08-15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激情丁香久久狠狠男同 | 亚洲日本va在线电影 | 久久婷婷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