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貫徹執行《勞動法》等“四法”及相關法律法規情況匯報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二屆人大第二十次會議報告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及相關法律法規情況,請予審議。
一、貫徹執行情況
1、切實加強領導,組織機構不斷健全
區委、區政府成立了以書記、區長任組長、分管副職任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貫徹實施《勞動法》領導小組,各級政府把此項工作均納入了重要議事日程,層層建立勞動服務機構,健全勞動監察體系,強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實。一是成立了勞動就業服務局和勞動監察大隊機構,職責明確;二是建立健全社會養老保險所、失業保險所、醫療和生育保險所等勞動保障體系;三是建立完善鄉鎮街道辦事處勞動保障站、社區勞動保障服務中心等基層組織;四是進一步完善了職業介紹、職業培訓、勞動市場管理等服務體系;五是結合我區實際,研究出臺了大祥區勞動保障執法監察和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一系列的實施辦法。這些機構的建立和辦法的出臺,為貫徹實施《勞動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
2、廣泛宣傳發動,法制意識普遍增強
自《勞動法》頒布以來,我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采取多種形式,認真宣傳貫徹執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一是利用干部政治學習日和召開大小會議組織認真學習和廣泛宣傳《勞動法》、《工會法》、《稅收征管法》、《統計法》及其相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湖南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湖南省人民政府168號令、湖南省人民政府181號令等。特別是2002年以來,我區每年都組織機關工作人員上街宣傳2場次以上,4年的上街宣傳活動共發放有關宣傳資料10萬余份,接待咨詢群眾5萬余人次,今年,勞動部門組織全體工作人員上街宣傳2次,接待來訪咨詢群眾1萬6千余人次,發放有關宣傳資料3萬余份,及時解答了群眾提出有關勞動保障方面的問題。同時,每年組織機關干部開展“四法”知識競賽活動一次以上,并將《工會法》等法律法規納入了普法范疇。二是加大了《勞動法》培訓力度。今年,我們對區轄600多家用工單位的法人、政工勞資人員等共800余人進行了一次勞動法律、法規系統培訓;三是采取定點宣傳、懸掛汽球、張貼標語、懸掛橫幅、發放學習資料、安排全區13個鄉鎮(場)辦事處出墻報、黑板報等形式,廣泛深入宣傳勞動方面的有關政策法規。通過這些活動,基本上做到了讓《勞動法》等法律法規,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廣大干部群眾的法制意識明顯增強,全區用工單位逐步規范了用工行為,促進了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有效地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推動了勞動保障事業的全面發展。
3、嚴格執法監督,勞動用工日趨規范
一是區勞動仲裁和勞動監察部門自2002年以來,不斷加大勞動執法檢查力度,有效地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4年來,勞動監察部門檢查用工單位3000余家,勞動仲裁部門受理勞動者投訴案件80余起,為勞動者裁定勞動工資60余萬元,責令用人單位退還勞動者的押金10萬余元,幫助勞動者與用工單位補簽勞動合同9000余人,為企業員工和農民工追回勞動報酬100余萬元;查處非法使用童工6起,讓7名童工重返校園;對阻擾勞動執法檢查的用工單位,申請法院強制執行40起;受理勞動爭議仲裁案辦案率為100%。同時,區政府每年還組織勞動、公安、工商、工會、建設等有關部門對用工單位如建筑工地、餐館、網吧、酒吧、美發店進行了綜合檢查,督促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補簽勞動合同,以切實維護弱勢群體、勞動者和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4、強化社會保障,五項保險穩步發展
①從自我做起,從勞動系統抓起。自五大保險啟動以來,我區就把勞動系統所有機構及人員納入社保范疇。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面臨著許多困難,如:勞動部門二級機構原勞服公司屬差額撥款單位、人才交流中心屬自收自支單位,當時共有11人,工資都無法保證,加入社保時,無論是單位所交部分還是個人所交部分的基金都十分困難,為了落實《勞動法》,我們克服重重困難,想方設法籌措資金。2003年在督促單位和個人一次性交清所有社保基金時,要求以后不管資金如何困難,都按時足額交納應交部分,決不允許拖欠。②從健全養老保險規范操作抓起。企業養老保險于1993年啟動,當時僅有兩家集體企業(拉絲廠、電風扇廠)參加社會養老保險,且管理極不規范,直到2002年才開始規范操作,并取得明顯效果。在此基礎上,我們積極做好擴面工作。目前,企業養老保險由原來的2家增加到7家,參保人員由93年31人增加到1884人;靈活就業3472人,其中已參保246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體系逐步完善,效果明顯;在《勞動法》頒布實施時,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正式啟動,1996年參保人數為1882人,基金收繳406.9萬元,到2004年底,機關事業單位參保人數達3485人,收繳養老保險基金1216萬元。③穩步推進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醫療保險于2001年元月啟動,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節余”的原則,實現平穩運行。2001年參保人數為3097人,收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151萬元,大病互助金24萬元,參保人數與基金逐年增加,截止2005年6月底,參保單位75個,參保職工總數4125人。④失業保險工作邁出新的一步。2002年底成立失業保險經辦機構,并正式啟動失業保險工作。2003年參保人數為1200人,其中勞動部門二級機構事業單位20人全部納入失業保險,截止2005年6月底,已將區屬37個事業單位、9個企業單位納入失業保險征繳范疇,參保人數為2122人,已征繳失業保險基金117萬元;2005年上半年征繳44.53萬元,完成年度任務的178.15%;做到按時足額發放失業保險金,其中,糧食系統失業人員85人發放其失業保險金17.25萬元,并代發協保、退養人員生活費3.21萬元。
5、落實就業政策,就業工作強力推進
2002年9月,在全國再就業工作會議后,我區就召開了聲勢浩大的千人就業與再就業動員大會,開展了宣傳《勞動法》萬人簽名活動。緊接著一方面宣傳勞動法規條例,另一方面對全區就業與再就業人員作了一次登門入戶調查摸底,當時面臨企業破產和改制,就業與用工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為解決這一突出問題,我區積極采取“三抓”舉措:一是抓組織機構的建立,落實《勞動法》規定的勞動服務機構;二是抓社區平臺建設,為就業與再就業搭建鵲橋;三是抓勞動力市場建設,拓寬就業渠道。自2003年以來,全區實現城鎮新增就業9888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8542人,“4050”人員再就業1760人,家政服務等靈活就業13472人;免費發放再就業優惠證15479本,免費再就業培訓3281人。
6、健全工會組織,依法維權效果明顯
①積極宣傳貫徹新《工會法》。全區各級工會組織,掀起學習宣傳《工會法》的熱潮。2002年4月定為全區新《工會法》宣傳月,下發了宣傳月活動安排計劃的通知,印發了各類宣傳資料1100多份。組織了區委委員、區人大常委會委員進行了專題學習。年內開展了一次《工會法》100題競賽活動,全區各級工會共組織干部職工5000余人參賽。近幾年來共舉辦工會干部和職工骨干學習班5期,參加培訓人數達700多人次,區普法辦將《工會法》納入了普法范圍。各基層工會也結合各自實際,充分利用黑板報、宣傳欄、知識競賽等形式,努力在職工隊伍中宣傳和普及《工會法》知識,促進了干部職工和社會各界對《工會法》的了解與認識。
②狠抓基層工會組建工作。為抓好工會組建工作,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建立健全組織機構。2001年成立了以區委副書記劉家齊為組長的企業工會組建工作領導小組,2004年我們及時調整了區新建企業工會組建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各鄉鎮(場)辦也相應成立了工會組建工作領導小組,做到認識到位,層層負責。二是以區委、區政府兩辦名義下發了《關于認真做好全區新建企業工會組建工作的通知》,給基層黨委、政府明確了組建工作的目標任務,并提出了具體措施與要求。三是實行目標管理。每年簽訂工會組建工作目標責任狀,將任務落實到各單位,責任落實到人,年終考核評分,按工作好壞給予獎懲。堅持“邊組建、邊充實、再完善、逐步規范”的工作思路,確保工會組建工作穩步推進。四是搞好督查,促進發展。每年都由區委副書記、工會組建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親自帶領區委辦、政府辦、區委組織部、區委督查室、區總工會負責人下基層督促檢查,并下發通報、表彰先進、督導后進,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有力地推動了工會組建工作。五是搞好指導服務。為了確保組建質量,我們將工會組建所需的資料、表格、組建工作的有關程序等打印成冊,下發到每個需要組建工會的企業,增強了企業組建工會的積極性。為了規范規模較大企業工會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我們按照有牌子、有章子、有辦公場、有經費、有規章制度、有工作計劃、有會員檔案、有活動記錄的“八有”要求搞好規范化建設,并從工會經費中拿出幾千元資金,統一制作了工會牌子、各種規章制度牌下發到各基層工會,有效地提高了組建工作的質量。六是對規模較大的企業工會組建進行上門走訪。近年來,區內規模較大一點的企業區工會至少上門一次,有的多達5、6次督促企業組建工會。如長城大酒店,今年上門4次找其總經理,要他依法盡快組建工會,他被我們精神感動,正在組建。我區的工會組建工作卓有成效,年年受到市總工會表彰。2001年底,我區共建工會146家,工會會員5438名。到2005年6月30日止,我區共建基層工會324家,會員發展至10185人。2001年底,非公有制企業建立工會的僅7家,到2005年6月,非公有制企業建立工會112家,增加105家。進城務工人員建會15家,入會306人。
③積極行使維權職能。一是積極推行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全區各級工會及職能部門認真貫徹實施《勞動法》,大力推行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采取簽訂責任狀、完成任務情況列入年終考核、責任到人等措施,目前,全區已有121家國有集體企業簽訂了集體合同,占已建工會企業的92%,共有7122名職工簽訂集體合同,簽訂率為90%。非公有制企業簽訂集體合同86家,普及勞動合同達80%以上;覆蓋職工2368人,履約78%。二是大力發展以職代會為主要形式的職工民主管理制度。全區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企業有142家,其中非公有制企業14家;實行廠務公開的企業有128家,全部為區屬企業和鄉鎮街道企業。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企業基本做到了重大問題交職代會討論通過。如城南園藝場,近年來每年召開1—2次職代會,土地責任制調整、農場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重大問題,都交職代會討論通過,真正體現了職工當家作主的精神。三是積極參與勞動爭議調解處理工作。區總工會一名副主席被聘為區勞動仲裁委員會委員兼仲裁員,積極主動參與勞動爭議仲裁。近年來共接待處理來信來訪625件,處理各種勞動爭議60余起,為80余名打工者要回勞動報酬100余萬元。區無線電二廠職工張克明等4人對廠方解除勞動合同并做除名處理不服,我們及時入廠調查,主動與主管部門協商,最后會同勞動仲裁部門一起,給予妥善解決。還會同勞動部門開展執法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努力把勞動爭議解決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近幾年來共檢查用人單位400多家,責令補簽勞動合同2000多人;查處非法職業中介機構6家,責令取締;責令20家單位退還用工押金3萬元。較好地維護了職工的利益。
7、加強統計執法,統計工作扎實有效
近年來,我區始終堅持以《統計法》為工作準則,統計工作逐步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
①加大《統計法》宣傳力度,用《統計法》促進各統計對象的統計基礎工作。近年來,我區結合“四·五”統計普法工作,加大對統計調查對象關于《統計法》的宣傳力度,先后制作宣傳橫幅10余條,發放宣傳資料120余份,對各單位的法人及統計人員進行重點宣傳,提高了他們的法律意識,規范了統計工作。同時,我們對重要調查對象的統計基礎工作也進行規范,要求報表單位報送統計表必須規范,既要簽字蓋章,還要保證報送及時和數據準確,主要數據應建立臺帳,統計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參加省、市組織的繼續再教育。
②以統計執法為突破口,使《統計法》的貫徹實施落到實處。今年7月份開始,組織兩個組,邀請人大和監察局的有關領導,開展近一個月的統計執法大檢查,到目前為止,檢查了14個單位,發出《統計查詢書》13份,要求各有關單位在規定時間內作出答復。為使《統計法》的有關內容落到實處,我們在執法檢查的過程中,把宣傳《統計法》和業務培訓指導融于其中,一方面對被檢對象指出他們在具體統計工作中不符合《統計法》的行為,并告之改正方法;另一方面,在具體數據檢查核實過程中,我們耐心細致地講解統計指標的含義、構成、來源以及填報的方法,要求統計數據做到準確無誤。
8、突出服務重點,稅收征管日益規范
近來年,我區稅務部門堅持在服務中執法、在執法中服務的基本工作思路,嚴格貫徹落實《稅收征管法》,堅持依法治稅,法制意識明顯增強,執法行為進一步規范,稅收執法工作質量逐年得到提高。2004年在邵陽市執法檢查評比中,我區國稅分局被邵陽市法制辦評為先進單位。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推動全區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到依法行政,保障各項稅收工作任務的完成。稅務部門制定了相應的實施辦法及相關規定,并在全區開展稅收征管月、稅收征管事活動,將執法情況納入崗位責任制一同進行檢查考核,提高了執法人員素質,增強廣大群眾的納稅意識。
在規范稅收征管的同時,重點加強了改制企業的稅收管理和下崗再就業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實。在企業改制期間,在稅收政策給予企業最大限度的支持,共為企業減免稅款192萬元,有力扶持了企業的發展。企業改制后,稅務部門加強征管力度,制度上實行專人負責,專項管理,政策上大力扶持,使我區稅收逐年遞增,如酒廠集團2003年7月改制,2003年上繳增值稅、消費稅2179萬元,2004年上繳兩稅2398萬元,2005年1—6月已入庫兩稅1368萬元,預計全年實現兩稅2600萬元。在促進再就業方面,鼓勵下崗職工創辦個體工商戶,實現再就業,從2003年起共為952戶個體工商戶辦理了減免稅,減免各項地方稅收310多萬元,減免辦理稅收證件工本費4.2萬元。其中有307戶享受稅收優惠時間超過兩年,經營已步入正軌,基本具備了納稅能力,有135戶經營規模擴大,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二、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我區在貫徹實施《勞動法》及相關法律法規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與上級的要求、人民的期望仍有較大的差距,特別是今年7月1日—8月1日,我們組織專門力量,就貫徹執行《勞動法》及相關法律法規情況,對全區所轄民營企業、私營企業、股份制企業進行抽樣檢查,我們共檢查了387家企業,3000余名工人(含農民工),通過檢查,發現有些企業存在的問題還比較突出。
1、勞動保險觀念不強。所有被檢單位中只有步步高超市和百威酒店2家入了社會保險,未加入社保的占99%以上。有些企業收取員工押金的行為仍然存在,占16%。勞動者的勞保待遇有50%的沒有得到完全落實。任意延長工作時間情況比較普遍,加班不加工資問題不同程度存在,拖欠勞動者工資現象仍有發生。
2、勞動合同簽訂不規范。90%的用工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不規范,沒有經過勞動部門鑒證。“用工必須簽訂勞動合同,簽訂合同必須繳納社會保險”未形成氣候,各項就業服務手段尚不完善,促進就業有關扶持和優惠政策雖在勞動部門落實,但在有些專項補貼方面,尚未落實到位。
3、企業工會組織沒有真正發揮作用。企業統計機構奇缺,工作質量不高,統計報表不是很實。
4、稅收征管還存在很多漏洞。一些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不健全,導致偷稅、漏稅,企業發票管理還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私人辦酒席,酒店就不開具發票等。
5、執法環境不很優。部分用人單位習慣舊的用工體制,對實施《勞動法》新的條例不理解,稅收執法、統計執法都存在著問題,對執法檢查抱有明顯的抵觸情緒,極個別的態度十分惡劣,甚至侮辱謾罵執法人員,處罰時,說情的多,打招呼的多,有的甚至利用優化經濟環境的牌子施加壓力,導致處罰難以到位。
三、下步打算
1、進一步加大《勞動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宣傳范圍,讓法制宣傳滲透城鄉,更加深入人心,從而進一步增強廣大干部群眾的法制觀念。要利用新聞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報道,開辟專欄,進行專訪,擴大《勞動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覆蓋面。要定期舉辦法制講座,積極組織執法人員參加省、市舉辦的依法行政、勞動法律法規和業務操作培訓學習,認真開展法律知識考試競賽,進一步提高廣大干部學法、懂法、用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有效地提高干部隊伍依法行政水平和業務工作能力,為更好地貫徹執行《勞動法》等“四法”提供有力的保障。
2、進一步加強對《勞動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貫徹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監督,切實保護好勞動者合法權益。要定期不定期地檢查各級執法部門執法工作是否真正落到實處,查出問題限期整改。要采取明查暗訪的方式,抽查企業是否真正按法辦事,簽訂勞動合同是否規范合法,有效遏制企業拖欠勞動者工資、任意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等違法行為。要建立健全企業工會組織,真正體現職工是企業的主人。要進一步完善稅收征管辦法,加大稅收執法力度。要進一步完善企業統計機構,提高統計質量,確保統計報表準確無誤,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真實依據。
3、進一步優化執法環境,切實改善執法條件。要嚴厲打擊干擾執法部門執法的不良行為,以維護法律的嚴肅性,不斷加強執法工作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執法辦公條件。各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齊心協力,加大力度,進一步優化執法環境。
【貫徹執行《勞動法》等“四法”及相關法律法規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醫院貫徹執行檔案法情況匯報08-12
鄉鎮工會法貫徹執行情況匯報08-12
關于《勞動法》貫徹執行情況的自查報告08-15
關于《勞動法》貫徹執行情況的自我檢查報告08-15
新橋鎮貫徹執行"統計法"情況08-12
社會保障法與勞動法的界定08-05
社會保障法與勞動法的界定08-05
2016勞動法全文閱讀08-20
勞動法合同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