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市航空產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及建議
[編者按:航空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環節,目前我市的航空產業正處于發展的良好時期,認真分析研究航空產業發展的相關問題對于首都經濟發展以及做好稅收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市航空產業發展歷程及相關情況概述,重點探討分析了當前**航空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結合工作實際提出了促進航空產業發展的若干建議。現刊發,供大家參考。]航空產業作為二十世紀中葉才逐步興起的行業,經過短短半個世紀的發展,已經成為各國國際往來、交通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因其特性而處于難以替代的地位。從概念上理解,航空產業主要是指在國內和國際航線上使用大、中型客、貨機、支線飛機和直升機進行的商業性客貨郵運輸的行業。它所涵蓋的范圍較廣,通常包括航空器的提供者和經營者、發動機制造商、燃油供應者、機場及空中交通管制系統等。本文所涉及的航空產業主要是指機場、航空公司、航空代理及部分輔助業務(本文涉及稅收數字均為**市地方稅務局征收稅款,不含國稅征收部分)。
一、**市航空產業的發展歷程
(一)**市航空業界的情況
**市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并向著世界名城和國際城市的戰略目標全力前進,千載難逢的2008奧運是發展道路上的一針強心劑,這些確立了**作為洲際航空門戶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為航空產業提供了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截至2005年4月底,全市共有185戶航空產業企業在我局辦理稅務登記,與2000年底相比增加了94戶,增長了一倍。[找材料 到大-秘-書-網-www.baimashangsha.com-網上服務最好的文秘資料站點]
我市航空產業的發展主要依靠國內正在擴建的最大的航空港——**首都國際機場(下文簡稱首都機場),以及國內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下文簡稱國航)。首都機場距市中心25公里,目前已吸引66家國內外航空公司在內運營,通航城市達到157個,每周定期航班超過5000個,是我國地理位置最重要、規模最大、運輸生產最繁忙的國際航空港。廣州新白云機場也在實施再擴建工程,其遠期目標為2020年旅客吞吐量達到5200萬人次,貨物運輸量200萬噸,而首都機場2015年旅客吞吐量就將達到6000萬人次,貨物運輸量180萬噸,與新白云機場的相比運力更為充足。國航注冊資金達到102億元,現共擁有各型運營飛機161架,年旅客運輸量1800多萬人次,是國內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新華航空、中國聯合航空等公司也都具有很強的競爭實力,都是發展航空產業的中流砥柱。
(二)**市航空產業稅收發展歷程
我局負責征收的航空產業稅收主要包括十項稅費,其中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和房產稅所占比重最大,占全部稅收的比重超過90%;由于最大的兩家航空企業首都機場和國航分別為涉外企業和中央直屬企業,企業所得稅由國稅負責征收,因此企業所得稅占我局航空產業稅收的比重較小。2000年以來,我市航空產業稅收保持較平穩的發展趨勢,實現稅收從2000年的4.1億元發展到2004年7.29億元,四年間增長了77.8%,年均增幅達到15.4%;占交通運輸業稅收的40%左右。
航空產業的發展與制造、房地產等行業不同,除自身的建設之外,更加依賴于相關產業的連動效應,因此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大,特別是旅游業的發展。如2003年“非典”疫情席卷**的時候,公務、商務往來和旅游人數的迅速減少,我市航空產業遭受了嚴重的打擊,稅收較2002年下降了36.4%,即使剔除稅收優惠政策減免的1.29億元的影響,稅收仍下降了17.3%。
雖然航空產業稅收占全市稅收的比重僅為1%,但它的貢獻更加體現在盤活區域經濟、提升城市地位與知名度,進而推動經濟的升級與發展。由航空產業穿針引線形成的一個良性經濟循環,發揮其對稅收的潛在推動力。這種推動力最突出地體現在旅游業,其次是連動的餐飲、住宿、零售等行業。2004年四個行業實現稅收分別比2000年增長了182.1%、188.3%、44.3%和106.7%,航空產業功不可沒。
二、**市航空產業的發展機遇
航空產業作為交通運輸業中的新興產業,具有高投入、高產出、高效能和低風險的特點。首先是高投入,航空運輸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不斷更新飛機,改善航班和地面服務,以提高航行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其次是高產出,2004年全球航空業發送旅客超過18億人次,貨物周轉量超過8300萬噸,與2003年相比增幅均在兩位數以上;第三是高效能,航空運輸業的高效能直接表現在飛行的高速度和低阻礙上,在跨國、跨洲際運輸中尤為顯著,為產品的銷售和服務提供了更快捷的運作機制;最后是低風險,雖然其投資大、回收期較長,但卻能提供較為長期和穩定的回報。同時由于世界各國在發展航空產業時在投資、貸款等方面有一定的政策傾斜或保護,使其發展的風險相對較低。
(一)航空產業是各國特定經濟階段需要重點發展的行業
六、七十年代的美國,航空客運量占交通客運總量的比重不足10%,而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涌起,美國航空產業迅速發展,1989年比重已迅速上升至18.2%,僅次于公路運輸,居第二位。從我國近幾年航空產業發展狀況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4年全國民航共完成旅客運量1.21億人次,占全社會客運總量的0.7%,位于公路、鐵路、水運之后;與2001年相比增長了61.3%,增幅是同時期全社會客運總量增幅的4倍,位列各種運輸方式的首位,航空產業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我市2004年民航共完成旅客運量1692.7萬人次,占全市客運總量的3.5%,是全國平均水平的5倍;占全國民航客運總量的比重達到7%(各地區數據為吞吐量,計算占全國比重時需減50%),排在廣東和上海之后,居全國第三位(廣東2430萬人次、上海1807萬人次)。
(二)“兩軸-兩帶-多中心”的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發展方向
按照我市2004-2020年城市建設總體規劃部署,確定了包括通州、順義、亦莊、密云、平谷五個地區為東部發展帶,順義區作為首都國際機場所在地,將承載**市現代制造基地、空港物流樞紐、國際交往中心與休閑度假區四大功能,是發展臨空經濟的重要地區(臨空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現象,或稱經濟形態,是指由機場對周邊地區產生的直接或間接影響,促使在機場周圍生產技術、貿易、人口的聚集,形成的具備多功能的經濟區域)。同時,正在進行的首都機場擴建工程,預計總建設用地2.2萬畝,工程總投資194.5億元。擴建機場將新增機位94個,新建第3條跑道及飛行區、3號航站樓,以及輕軌和高速公路等各項配套設施。機場東擴,從近期來看,有利于航空產業及相關倉儲物流業的發展,從長遠來看,還將刺激住房、飲食、消費等社會需求的增長,對于拉動區域經濟的增長將起到相當的促進作用。順義區近幾年稅收高速發展,實現稅收從2000年的6.4億元增長到2004年18.5億元,四年間增長了1.9倍,年均增幅超過30%,高于全市平均增幅6個百分點;今年1-4月份稅收增幅更是高達50%,比全市平均增幅高出1.5倍。
(三)以“新**,新奧運”為主題的2008年奧運會注入了新的活力
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申奧成功后帶來的國際合作和旅游的增長,為**市航空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4年8月,國航正式成為**2008年奧運會航空客運合作伙伴,將為中國奧委會、**奧組委以及中國體育代表團提供航空客運服務,為國航開辟了新發展的渠道。今年5月17日剛剛召開過的財富論壇,首都機場新建的5萬平方米的停機坪承擔了近50架商務機的停泊任務,為論壇的順利召開提供了優質的服務,為我市樹立了國際城市的良好形象。由此可見,國際往來的增加不僅提升**市航空產業的整體水平,更提高了我市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競爭力。[找文章到大 秘書-/www.damish u.com-一站在手,寫作無憂!]
因此,無論從航空產業行業自身優勢,全國航空產業的發展形勢,還是從**市的整體規劃,以及利好的外部環境來看,擺在我市航空產業面前的都是前所未有的大好發展機遇。
三、**市航空產業面臨的挑戰
(一)不可抗力的影響
自然災害(如地震、海嘯等)與特殊事件(“非典”、“9.11恐怖襲擊”)等,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是觸目驚心的,航空產業尤顯如此。據統計,受“非典”疫情影響,2003年5份中國民航航班縮減達40.6%,運送旅客較比2002年同月下降76.1%,全年運送旅客比2002年僅增長1.6%。我市為“非典”疫情的重災區,全年民航運送旅客量較2002年下降了2.5%。“非典”對中國航空產業有史以來以來最大打擊。不可抗力的影響是航空產業面臨的最大不確定因素。
(二)航油價格的上漲
航空公司的成本主要包括飛機購置、租金、起降、航油和維修費用,及客餐服務、管理費用等。航油支出在航空公司主營業務成本中占比重較大。自第二次海灣戰爭以來,國際油價持續高漲,可能引致國內航油價格上調,隨著我國對進口原油依存度的不斷提高,航油價格將成為航空產業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
(三)國外競爭者的進入。
在國際航空運輸市場,我們面臨著國外大型航空公司的競爭。在咄咄逼人的競爭面前,國內航空運輸企業缺乏充分的準備和足夠的應對措施。據統計,從首都機場出發的國際航班,外國航空公司承運量占59%,國內航空公司承運量僅占41%。可見我國的航空公司市場競爭力較差,開拓市場、優化內部管理的任務十分艱巨。如何面對國外競爭者的進入,提高航空產業整體水平,不僅是**市航空產業面臨的挑戰,更是中國航空界面臨的挑戰。
四、**市航空產業發展的若干建議
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要抓住大好發展機遇,需要社會各階層及政府各部門通力協作,為航空產業營造一個寬松有序的發展環境。
(一)因地制宜 做大、做強臨空經濟
臨空經濟是今后**市航空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的同時要注意三個問題:首先,建議將機場地區臨空產業的發展與機場東擴所在地順義區區域經濟的發展統一規劃,加快空港工業園區的建設,做到共同區域協調發展,真正實現空港國際化,順義空港化,發展融合化的目標。其次,由于目前首都機場和首都機場擴建部分及周邊的各種空港園區在行政管轄不統一,需要協調的部門和環節較多,在發展策略的細節上不完全相同,容易阻礙臨空產業以最優的速度發展。因此建議合理調整行政區劃,徹底解決影響空港經濟發展中的體制問題。第三,建議當地政府全力做好臨空產業的后勤保障工作。諸如職工的住宿、餐飲、醫療、以及子女在當地的教育等問題,以解決職工的后顧之憂,并緩解職工往來于城區于工作單位的交通壓力。
(二)相互協調 提升航空業企業競爭能力
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航空服務不僅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展示各自經濟、文化的一個對外窗口,更是航空公司賴以生存的關鍵,也是企業取得經濟效益的前提。這里所指的服務不僅僅是航空公司要做的,也是需要政府部門全力支持的一項工作。首先,建議政府部門對于大型的航空企業采取上門服務的方式,及時將政府的各項新政策、新辦法第一時間傳達給企業,以縮短企業研究制定相應經營策略的時間,共同提高全市航空企業的服務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其次,引入競爭機制是提高服務水平的客觀條件,從這個角度去看,國外航空公司的進入促進了國內航空公司的整合力度,有利于公司內部挖潛。目前,民營資本已經滲入到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全國涉及航空產業的只有奧凱航空有限公司一家。該公司于今年3月落戶順義,投資總額為3億元人民幣,以國內航空貨郵運輸、快遞業務為主。民營航空公司的介入,對打破國有控股航空公司、地方航空公司壟斷航空市場的格局、加快民航市場化進程具有深遠意義。建議相關部門關注并支持民營航空公司的發展,為民營資本進入航空產業創建一個成功的典范,以吸引更多的民間投資,豐富航空產業的資金來源。
(三)優化涉稅服務 為航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建立公共服務型政府是我國目前行政管理改革的方向,而構建服務型稅務又是其中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此,確立以納稅人為導向的服務理念、服務方式、服務機制和服務流程是今后稅務機關的重要使命。目前,我市航空產業企業中多數為大型或超大型企業,業務流程非常復雜,為稅收管理員的服務和管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議稅收管理員應該針對于航空產業的特點去充實相關知識,遵循主動服務、上門服務的原則,努力做好各項涉稅服務工作。尤其應注意三點:一是要做好相關稅收政策的輔導、宣傳,以及企業涉稅問題的反饋工作,架起一座稅企之間溝通的橋梁,更好的為企業的發展服務;二是要做好稅控裝置的維護工作,確保稅控裝置的正常運行,出現問題及時更換,保證企業售票業務的正常進行;三是要做好對航空產業企業的納稅信譽等級的評定工作,一方面有利于敦促企業依法納稅,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企業形象,增強企業競爭能力,進而促進區域經濟和稅收的發展。
總之,航空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環節,我市目前正處于大力發展航空產業的最佳時期,抓住這個機遇將會加快我市的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
【我市航空產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及建議】相關文章:
文化產業面臨發展機遇08-05
電信網絡面臨的挑戰和發展機遇08-06
開放式基金面臨機遇和挑戰08-05
機遇與挑戰作文09-11
會計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08-17
我市白茶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8-12
工作分析面臨的挑戰與對策08-18
農村學校面臨的挑戰08-17
中國河口海岸面臨的挑戰08-06